查看原文
其他

2016 款 MacBook Pro 15 with Multi-Touch Bar 首发评测

2016-11-16 @smallmaizi 推土搞机

距离那个 “Hello Again” 的发布会也有一个月了,第一时间我就下单了一台 15 寸的 MacBook Pro ,当然都是为了那个 Multi-Touch Bar :)本来想来个定制机的,但是综合我目前的使用需求,15 寸低配已经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了。手头使用的还是第一代 Retina 屏幕的 15 寸机型,性能其实还是可以的,唯一不满的就是那个内存只有 8GB ,真心不够用啊,多开几个 chrome 网页就开始卡了,CPU 风扇呼呼直响,忍无可忍,一忍就是 5 年(其实还是穷),这次终于有机会换了!



11 月 2 日官网下单


11 月 13 号 其实就发货了,奇怪的 EMS 单号始终无法查到具体路径,也无所谓了,反正官网显示 19-21 日送达,该来的总会来,没想到今天下午一查居然就到家附近的 EMS 点部了!下午邮局电话过来,问我家里有人不,我说不用送了,直接下班过去自取。


来来来,马上要开箱了!



今年苹果官网的运输包装和往年不一样了,全部改为这种一拉就开的,不能二次利用了



很平淡的 MacBook Pro 再次露出



包装正面印刷告诉你这是一台带 Multi-Touch Bar 的机器



看下配置,官网 15 寸 带 Multi-Touch Bar 最低配置,没有错,没有发一台高配的给我



来不及了,直接开拆,这次定的是深空灰的颜色,可惜没有了信仰神灯



配件很简单,电源数据线,说明书,比老款少了电源延长线



电源最大支持 20.2V 4.3A 的输出功率



赶紧和我的老款机器来个三围对比,小了一圈





这个角度应该能有数了,长度和宽度都少了,和老款 13 寸的大小差不多了



厚度对比



接口对比,确实简洁了很多,但是转接口一插上的话会更难看



原谅我老款的机器一直插着这么一个突出的 64G SD 卡



打开盖子,不知道为毛电脑就直接开机了......实话说我不知道电源键是哪个,难道是那个 Touch ID 按键?



哇哇哇,终于感受到了活的 Multi-Touch Bar



有一点小惊艳



下单的时候忘记选择英文键盘了,选了个带中文标示的键盘,好像还有一些不大明白的符号



超级大的触摸板,这块板也是按不动的,力回馈



常规设置,尽快进入系统



到了这一步,设置 Touch ID ,电脑屏幕显示将手指放在 Touch ID 上



然后Multi-Touch Bar 也显示同样的字眼,分辨率还是挺不错的





这个和 iPhone 一样的设置,简单几步就设置好指纹了



进入桌面



再次验证真身


既然是新款机器,大家最关心的还是那个 Multi-Touch Bar,以下图片主要以 Multi-Touch Bar 简单测试为主,至于其他方面可能只是顺带提到。



目光再次落在这个Multi-Touch Bar 上面,首次进入系统显示上面几个功能



点击这个箭头,所有功能键都出来了,熟悉的味道出来了,和老款实体键盘基本一致



打开 Safari ,Multi-Touch Bar 变成搜索或输入网站名称,手指点击下直接键盘输入网站即可



当你点击那个输入框右边的 + 按键,就会显示内置的一些书签,书签的内容也会显示相应的图标,实话说这些图标这样显示真的好丑......值得注意的是,控制快捷键正常情况都会保留那一部分,不会因为要显示正在运行的 app 而消失,如图所示,亮度音量键都在右边随时可以使用



这个时候你要问我要使用 F 键功能区怎么办,直接按住键盘左下角 Fn 键,整个 Multi-Touch Bar 都显示 F1 F2 了,只有这个时候系统的控制键都会消失了



为了让网络更流畅,首先还是要下载我现在使用的神器,有了它就能纵横内外了



Multi-Touch Bar 可以显示网页的一些提示,其实就是一些网页的缩略图



上网神器配置好首先肯定下载我的最爱 chrome ,可惜 Multi-Touch Bar 对第三方的 app 目前支持不好,厂商可能也没有马上跟进,不像 Safari 那样能显示各种标签



然后我还要试下 1Password 这个软件,可以搭配系统 Touch ID 进行解锁使用,免除了输入一长串密码的痛处


LOOK , 只要轻触 Multi-Touch Bar 最右边的 Touch ID 按键即可优雅的解锁



顺便测试下最新的硬盘速度,写入速度能达到 1.5 G/S



手头也没有其他测试软件,目前这个读取速度 2 G/S ,真是爆表!真实速度是可以达到 3 G/S,非常惊人哈!



再来看看系统自带的地图,Multi-Touch Bar 上面各种功能都显示出来了,定位附近饭店之类的




音乐播放的时候可以显示进度条,也能显示播放暂停等功能



再试试办公的 Numbers ,编辑文字的时候能用一些简单的编辑功能



再试试相册,相片的缩略图直接显示在 Multi-Touch Bar 上面,可以非常简单的滑到你想要的图片,然后进行简单的编辑操作





翻转,剪裁,等功能都有,配合触摸板非常便捷!


最后再来说下这个 Multi-Touch Bar 的设置



在系统键盘里面,你可以看到 Multi-Touch Bar 的设置, 显示设置可以为应用控制 + 控制条



也可以单独设置为两个分开的功能



然后就是 F1 F2 等键的设置,默认按下 Fn 键是显示 F1 等键等



然后可以自定义控制条



目前只能显示系统自带的一些控制功能键,都在上面显示了,也许以后还会有第三方软件能在里面添加



随便选择一个功能往里面拖就好了,操作很简单!


说完了 Multi-Touch Bar ,顺便再来一个新老机器对比



新款机器音量开孔更宽更密了,音响效果非常震撼!因为它确实非常的响!键盘按键很平,键程手感很干脆。同时声音也很干脆,比老款声音大,啪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晚上打字绝对会影响身边人......




变薄的机身



从这个角度看能清楚到看到触摸板面积增大到不是一点点,Multi-Touch Bar 平常待机时候倒也不是太明显



屏幕边框也窄了很多



这样一对比也很明显







室内关灯看这个键盘,还是挺像实体键盘,以假乱真 :)


终于来到个人总结的时候了:

  1. 新款机器变得更轻更薄,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减少了 200 g 的重量而机器性能各方面都没有缩水反而有所提升,绝对是值得称赞的!

  2. Multi-Touch Bar 确实很酷炫,对于我来说很好很实用,可能对于一些经常要用到各种 Fn 键等人来说是个灾难,至少缺失了按下去的手感。不过这个功能要是搭配好第三方软件,应该会带来更好的便捷性,还是期待软件厂商多多努力,能让我在这个 Multi-Touch Bar 上打麻将。

  3. 机器变轻变薄,接口也少了,目前的情形还得带一堆转接口转接线出门,无形中把减轻的分量又加进去了。USB-C 是趋势,苹果敢于吃螃蟹领先其他厂商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我现在连台外接显示器还得买一个 HDMI 或者 DP 转接口,最起码的自家手机  iPhone 居然不能直接插上面有点说不过去了,也许明年的 iPhone 就是 USB-C 接口,残念......

  4. 还有这次的屏幕,整体色温偏暖,和 iPhone 7 一样,反正我是无所谓,但是网上有不少人对这个屏幕有意见,这个东西还是要看个人去卖场体会下才行。

  5. 实在想不到说什么了,有什么其他问题欢迎文章后面留言,感觉写得好更欢迎打赏一下(是打赏不是打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