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切,纽约有啥了不起的?” “有啊。”

间竹 梅花间竹 2022-05-07

二十多岁的年华可以有几年在纽约度过,是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纽约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令那么多没来过的人心驰神往,又令来过的人心情复杂?看过无数人关于纽约的多少或畅快、或低沉、或矫情、或装逼的文艺作品,但表达出的大多是又爱又恨的交杂情绪。

但我仍然忍不住要写纽约。

一千个纽约客眼中有一万个纽约。纽约不仅对于每个人来说独特的,对于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来说,也是独特的。说来也搞笑,最初开公众号的想法源于和先锋企业家文经风先生的一次交谈,那天晚上在空荡荡的华尔街上瞎溜达,聊了很多关于纽约的感受,文先生说,要是能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那该多好啊!然而开了公众号写了十几篇文章,依然没有轮到纽约……

到纽约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了,可以开始写写纽约了。

说实话,拿着保底校的Offer半不情愿地来到纽约之前,我并没有多少向往,甚至没有多少了解,对所谓“纽约机会多”,“来纽约一切皆有可能”也只停留在一个感性的认知,也从来没有想过一座城市能给人带来多么深入骨髓的影响。

刚开始只是怀着“爸妈给了那么多学费,不好好过好这几年可就浪费了”的心态到处去体验,上顿不接下顿地在各种活动和场合穿梭。但是过了没多久,我就深深地感觉到一种自外而内的契合,就像对于很多真正合适的人,不需要接触很久就能深深爱上。

很快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城市。

纽约人有种说不出来的独特,有的会体现为优越感,称呼自己为“纽约客”。可别说,在纽约呆久了,似乎真是会给人熏出种不那么寻常的气质出来。

我是个喜爱大城市的人,尤其是在佛山、武汉、香港、北京生活的期间切肤地对比过大城市和大县城(对不起啊武汉……)城市资源的差异给人带来的眼界和气质上的巨大差异。我有无尽的好奇心,虽然人的生命是线性的,但多遇到一些人、多看一些事、多听一些故事,相当于多经历一些生命线,是多么赚的一件事情啊!当初从事新闻、传播,一部分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而纽约有无尽的给养来满足我所有的好奇心,并且开发出更多的好奇心。

这里有各种的展出和演出来让我见识我从来没见过、从没想过的事物,有各种聚会能让我认识我从没想过能够进入彼此世界的人。在学校时,各色的求学和求职资源对学生极其友好,每天奔走应接不暇;工作以后,时常会用肉眼刷过全纽约的Eventbrite和Meetup,寻找好玩的事情。创业、数据分析、VR、人机交互、美食探寻、纪录片、独立电影、冥想、脱口秀、表演课……太吸引人了,虽然不能样样都精通和持久地参加,但是开阔眼界的好处并非一时的功利可体现。再加上博物馆、百老汇、林肯中心和NYU在这个城市的Network,知识和信息甚至可以成为饕餮。

无论我有什么兴趣,是体育、是读书、是唠嗑还是开脑洞,在这里都能轻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在白麓的归属感、在武大校友会的归属感,又能创造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氛围,放下戒备去沟通、去学习、去碰撞思想、去奉献。更爽的是,在纽约还有很高几率能向最顶尖的人学习,那些在电视里、课本里看到的人物,一下子竟然触手可及。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不同,但是却能彼此欣赏共同的部分。人潮拥挤,也能感受到真情,快哉,快哉。

纽约变化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全世界有好多好多最新潮最新鲜的事情在这里萌芽和公布,每天都能过得完全不一样;纽约变化又如此之慢,重读白先勇的《纽约客》,许多场景依然十分贴切,竟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雪后街上的泥坑,中央公园旁的马粪味,圣诞节的清晨空旷的42街,还有希望希望孩子读金融读管理、读完赶紧回国的留学生家长以及试图说服父母我才30岁还不急着嫁人,还有好多生活可以过的少女。

无数人说到纽约都会提到“自由的空气”,一种你干啥别人都不干涉你,想干嘛干嘛的空气。诚然,这自由挺虚的,没有体会过的人完全无法理解这是怎么一种状态;但是它又无比实在,体会过的人回头想想都能感受。这就像大一刚入学的时候,一位毕了业的学姐说,“武大给你最大的礼物就是自由,你们现在一定不会理解,但是以后一定会理解”。果然是的,现在我可以说,武大给我的最大的礼物真的是自由。

有时候我会想,纽约的种种特点,到底是来自纽约,还是美国呢?

走了美国十多个州之后,见过不同的人之后,大概可以这么解释:对于我们从中国出来的孩子,美国整体这种物质和精神上不太干涉他人自由的社会氛围已经足够舒畅,而对纽约来说,由于人才聚集率高、生活节奏快、人彼此更独立、金融媒体法律时尚地产从业者更多(额又放了专业炮),这种自由的、为自己而活的气息,又会比美国整体浓厚出不少。当然,破旧而低效的地铁,缓慢而不靠谱的客服人员、政治或利益博弈结果所产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又因为是在纽约所以受影响更广、吐槽的人更多而更为特别。

纽约哪里是美国,纽约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国度,只不过碰巧在美国国土上,又没有发护照而已。

一方面,纽约是最让人自信的地方,因为你只需要对你自己负责,只需要聆听你自己的声音,你的特点是独一无二的,你的才华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另一方面,纽约又是最不让人自信的地方,因为无论你某一方面有多优秀,总是可以轻易地遇到比你更优秀的人,让你时刻提醒自己,你还要继续修炼呢。

当然,这种狂欢也是一个大漩涡,有多绚烂的经历,就有多寂寥的时刻,灯光越斑斓,越容易把眼睛晃晕,外部越多彩,内部就越容易迷失。信息过载、物欲横流、人来人往,所有的焦虑、怅惘、惶恐都不可避免,但也能豁达地一笔带过,毕竟也熬过来了,就不再顾影自怜了吧。

大概就像我极喜欢的小众百老汇In Transit里演的那样,人们在纽约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境,我们这个坐地铁的阶级看到的纽约,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失望,激情混着尿骚味的地方。但总有那么几个时刻,那么几个人,可以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看到真正的自己。吐槽纽约是纽约人的流行文化,然而吐着吐着,竟对这座城市心存感激(甚至有点斯德哥尔摩)。

是的,人们说纽约节奏快,人们说纽约人冷漠,人们说纽约压抑。可是,你在纽约,你还年轻啊!你不仅因为你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所以你年轻,还因为在纽约,一切的追逐都不晚,一切的梦都还可以实现。毕竟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奶奶都还在热情地学习、热烈地享受生活,你哪里不年轻了?

都说纽约是适合年轻人呆的地方,那是因为来到纽约,大家都成了年轻人呀!

谁说我喜欢呆在美国的,我只不过是喜欢纽约而已。

而现在纽约对于我来说多了一层魅力——对于开始进军餐饮行业的我来说,纽约是丰富的矿藏:数不清的好馆子、高档餐厅、顶尖厨师学校、美食媒体和博主……巴黎和日本也有密度极高的米其林和顶级餐厅,但是纽约对全球饮食与文化的融合性无可比拟,这也是我一大部分的兴趣来源,以及使命所在。面对这样的矿藏,只觉得时间不够用,只觉得自己太渺小,只觉得幸运。

全文用了好多个“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词穷,而是纽约就是这么个让人纠结的城市。什么爱他恨他都送他去纽约这样老土的话就不再说了,事实大概就是这样,生活本就像怀孕,痛并快乐着,该分娩的时候自然会到的,到时候是剖是顺,就看个人造化加上点外部机遇了。

关于纽约想写的好多好多,无论怎么写,都觉得是一笔带过。

开头说过,一千个纽约客眼里,有一万个纽约。我现在写的,是此时此刻对于我的纽约。前阵子的纽约、过一阵子的纽约,都不是这个纽约了。

那么,你的纽约,又是怎么样的纽约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