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斯克VS扎克伯格,这场AI巨头争辩你挺谁?

AI星球 2022-04-27


埃隆·马斯克,SpaceX和Tesla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OpenAI的联合创始人,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然而,讽刺的是,这位“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却跑到了别人家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去年自己动手编程开发了自家人工智能系统贾维斯(Jarvis)。


一方面,马斯克自己的公司SpaceX和Tesla无论从哪方面都十分依赖人工智能;另一方面马斯克又在到处宣扬AI威胁论。他说:


“网络中的深度智能到底能造成什么伤害?我告诉你,它可以制造假新闻、伪造电子邮件,再搞些假的新闻发布,操纵信息等等各种手段来发动一场战争。”



他还说:“人们现在还不了解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潜在威胁,是因为他们还不够了解人工智能所具有的潜力。我接触过很多最前沿的AI技术,我认为人们应该警惕起来。

AI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根本威胁,比起AI来,车祸、飞机失事、药物滥用或者食品安全等等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不对整个社会造成威胁,但是AI却实实在在地会对社会中的每个人造成威胁。


AI是一个特例,我们需要主动建立监管机制,而不是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因为等到意外发生时才被动地想到要制定法规条例,那就太迟了……”


并且,马斯克也为自己的种种担忧付诸了行动,创办了OpenAI,顾名思义,就是让AI研究成果可以被更多人使用而非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一切原本风平浪静,人类文明的末日也仅存在以马斯克为首的“AI悲观主义者”的想象中,直到马克·扎克伯格的出现。



如我们所知,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扎一边在后院烧烤,一边直播顺便回答用户的提问。这时候他大声朗读:“我刚看了一段埃隆·马斯克的视频,他说他对未来最大的担忧在于AI。你对AI怎么看,AI会怎么影响我们的世界?”


——“哦,马斯克这家伙,就是去年炸掉了我为了非洲人民互联世界谋福利而造的高价卫星的那个家伙啊!”


也许是带着大半年前的宿怨,小扎非常直白地在直播中说:


“我对这种说法很反感。我个人很乐观,我觉得那些老是唱反调,还总不遗余力地宣扬末日理论的人——我不是很理解他们。这种态度很消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真的觉得这种想法很不负责任……”


扎克伯格坚定地认为AI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未来更加美好。


当马斯克在Twitter上扬言“我已经跟扎克伯格聊过,他对AI的理解十分有限”后,扎克伯格随即在Facebook上贴出了大新闻:


“祝贺我们的Facebook AI Research团队,以及康奈尔和清华的研究人员在’密集互联卷积网络’领域的研究在顶尖计算机大会上赢得了最佳论文奖。”


对此,扎克伯格一边评论一边乘机反击道:“每次我们在AI方法上取得一小步进步,所有这些系统都获得了提升。我很高兴我们已经取得的所有成就,这些成就将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扎克伯格认为,在未来5到10年内,AI将极大地改进我们的生活质量。而扎克伯格所说的世界更加美好,自然少不了利用人工智能更加高效、客观的诊断人类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传统诊断方法只能依赖精神病学家的主观判断;还有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大大减少交通事故;智能语音,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放人类劳动力等等;网络安全,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恶意攻击模式,并提前预防恶意攻击等等……


但这就代表扎克伯格对AI的看法是对的了?如果扎克伯格所言“我们”指的是他和他的妻子普莉希拉·陈的话,那不得不承认他恐怕是对的。AI毫无疑问会给他们的生活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提升。“贾维斯”会为他们营造一个完美的家,无人机可以送货到家,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接送他们去任何地方等等。但是对别人呢?扎克伯格没有看到的是随AI而来的失业率。




正如马斯克所说,AI将比人类更好地胜任工作。


那些涉及大量重复操作、大量数据分析等的工作,很容易被AI所取代,并且也许就在这5-10年时间内。单就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势必大量出租车司机将失去收入来源,随着聊天机器人的兴起,大量客服也将消失不见,曾将会卖萌会讲笑话的客服小哥哥只会被冰冷的机器取代,顶多只会讲讲冷笑话,再往上还有会计、律师、咨询顾问等等。有研究预测,AI将导致进一半的人失业,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也将有25%的人工作被取代。


另外,扎克伯克或许也是过于乐观了。至少眼下,人工智能最大的用处不在于改进“我们”的生活,而是帮助“扎克伯格们”赚更多的钱——“让NewFeed新闻内容更加精准”——这是扎克伯格谈到的一个AI好处,是不是暴露了什么呢?


虽然在“AI可以比人类更好地胜任工作”这一点上,马斯克可能是对的。但马斯克和扎克伯格一样都是商人,马斯克甚至还是个政治游说家,而这些人所说的话,一半是真,一半则是夹带了自己的目的。马斯克以接触到“最前沿的AI研究”这个事实为基础,堂而皇之地为AI刻上“终结者”的形象,从而呼吁政府人员对AI发展采取“监管”。


接触到最前沿的AI研究不代表了解AI,跟扎克伯格对AI的了解十分有限一样,马斯克也被认为对AI不甚了解。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创始董事Rodney Brooks在采访中表示,马斯克有意或无意地赋予了AI人性,因此高估了其对人类的威胁。而事实上,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极大差异。一台能识别癌症肿瘤的计算机基本上无法确认一张图片中是否包含狗狗或布鲁克林大桥,同样地,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也基本上无法在同一台计算上同时进行,但人类可以。而其根本,也是许多人包括Brooks在内一致同意的,在于计算机缺乏流动智力——即解决新生问题和识别陌生式样的普通能力。


至于说到“监管AI”,Brooks十分尖锐地反驳道:“我倒想问问,马斯克先生,到底是希望监管哪种AI行为?但是,既然说到监管,倒不如先好好监管一下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是不是AI?不管AI的定义到底为何,至少在广义上不可否认,自动驾驶汽车就是AI。既然自动驾驶汽车是AI,那么这也就回答了Brooks的问题——马斯克到底是希望监管哪种AI行为?




如果大家还记得霍金曾在2015年9月抛出“人工智能威胁论”,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监管AI这事不陌生。最近,霍金再一次地表示“人类必须建立有效机制尽早识别威胁所在,以防止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进一步上升。”


AI究竟将如何影响人类,目前尚无定论,但科技巨头和大佬们已经开始在乐观和悲观两派观点之间“站队”。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认为:“如果你觉得人工智能在智商上超越人类后就将毁灭我们的种族,那你科幻电影一定是看多了。”


IBM董事长、CEO罗睿兰曾撰文阐述外界对机器学习技术的最大认识误区:“对于未来自动化机器是否将反噬和摧毁人类,是不够理解机器智能科学的表现,她认为如果你能够参与到其中,就会知道这是由误导性表达带来的错误观念。”



苹果CEO库克在MIT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也曾明确表达过态度:“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能够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没有价值观,没有怜悯心,全然不顾后果——而这些也正是我需要你们去捍卫的东西。”


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人工智能下围棋赢了人类,so  what?”马云认为,虽然计算机会越来越聪明,但它不可能统治人类,过去机器是人类的工具,未来机器是人类的合作伙伴。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一直是ALL IN的态度引领百度AI转型,他在《智能革命》这本书中对“人工智能威胁论”发表了看法。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到那一步,很可能连强人工智能都到不了,未来,机器可以无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远无法超越人的能力。


亚马逊CEO贝索斯认为,或许在发展初期,人工智能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促进人类文明,这会让人类感觉舒服,并最终依赖这项技术。“问题在于:接下来怎么办?我们今后回想起来,是否会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开端感到高兴?这对全体人类来说究竟是好是坏?我认为,有些人工智能将会融入我们的文明之中,但我也担心马斯克发出的警告,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或许的确有一部分超出我们的控制范围。”


Coursera联合创始人、百度前首席科学家吴恩达(Andrew Ng)说,“作为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人士,我已经开发并输送了很多人工智能产品,我并不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超越人类智慧。”


吴恩接着警告说,“我认为,就业岗位的转移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我希望我们能够关注的问题,而不是被这些科幻、反乌托邦的因素所干扰。”作为一个社会,我们过度关注人工智能的邪恶面,却对人工智能对就业机会的瓦解了解不够,以及不够关注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潜在教育变革。”


观点交锋的最后,让我们再回到最原始的问题,你更倾向于人工智能“威胁论”还是“和谐论”?




AI星球,专注于提供AI行业资讯和服务,网罗全球最前沿的技术以及场景应用,用创业创新视角观察产业发展,用服务助力资源落地。这里有新锐的创新人物,亦有传统企业升级的榜样,在这里,让你读懂AI。


关注

AI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