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不补偿低层住户就是抢钱

龙之朱 冰川思享号 2023-10-17

唯有正视利益均衡问题,承认低层住户的合理利益诉求,凡事商量着办,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最佳利益点,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程。



撰稿丨龙之朱


这两年,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一事,麻烦不断,举步维艰。


且不说很多小区根本推不动、装不成,就是一些费劲巴拉好容易装好的小区,运行起来也往往是一地鸡毛。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时,大家彼此关切的利益也门儿清,难免怒形于色了。


▲反对小区加装电梯的居民(图/视频截图)


对于一楼二楼的住户而言,如果说装电梯之前,他们有的只是“想象中的不满”的话,那么,一旦电梯开始运行,与不满伴生的被损害感,就会呈几何级数暴涨。


这些或显或隐的情绪,不会只是“一个人的战争”,也不会止于一个小区的范围,而必然会四下蔓延。考虑到老旧小区以老年住户为主,通过老年人的交际网、朋友圈,负面情绪传递之快,每每让人吃惊。


那么,落伍住宅该如何抓住加装电梯这个接驳现代文明的契机呢?



01


之前看过不少媒体报道,老旧小区安装电梯遇阻,经过相关部门、街道居委会等等各方人士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阻挠建设的一层二层住户点头同意,云云。


我一点儿不怀疑确有这样心怀大义的市民。


想想看,老楼装上了电梯,楼上行动不便的老人就能常下来透气,买米买菜的主妇们也不用视上楼回家为畏途,原本陈旧的老房子也焕发了生机……


然而问题是,那些低层住户因装电梯而招致的杂音、遮光等等问题,会随着“多数人获益”而消失吗?由此而颠倒的楼价变化也会消失吗?


当然不会,只能愈演愈烈。


毕竟,内心的失落、懊恼,不仅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消失,反而有可能持续发酵,乃至向外寻找突破口。


这个时候,即便再强调“与邻为善”“守望相助”,恐怕也是苍白的。


▲一楼居民用切割机破坏加装电梯施工(图/视频截图)


因为加装电梯,低层住户受到的利益减损,是实实在在、可计算、可触摸的。低层住户不是体察不到住高层人的苦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由他们付出代价。


这个世界上,人和人的权利是平等的。这一群人的利益,并不天然地大于另外一群人;也不能为了保障这一群人的利益,而牺牲掉那一群人的利益。同理,“多数人的利益”也不必然大于少数人的。


若要把明明属于利益的问题,硬要转化为德性,不仅不具有普遍意义,事实上也很难行得通。这种凡事都诉诸道德的办法,必然会把事情搞得一地鸡毛。


道德止步的地方,就是权利的边界。眼下很多地方老旧小区电梯装不下去,症结恐怕就在这里。


并不是否认道德的价值,而是说,尊重所有人的利益,本身就是最地道的和最道德的。



02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既然涉及利益,当然要从利益入手寻求破解。


这两天,一个上海阿婆的遭遇很有意思。


嘉定区一个老小区好不容易走完了安装电梯的全部流程,然而,住在一楼一位年近八旬的陈阿婆挡在加装电梯的工程车前。


多次劝说无效,楼上多户居民一纸诉状,将陈阿婆诉至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要求她停止阻挠施工的行为。


法官现场调查之后,又查阅了全国各地法院对老旧小区安装电梯引发纠纷案件的裁判,发现所有的判决都指向,如果符合安装审批等全部流程,一楼在内的所有业主都应给予必要容忍与配合,不得阻碍电梯施工。


然而,如果这样判了,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最后,在法庭主持下,原告方与陈阿婆达成了和解协议,由楼上所有业主自愿给予陈阿婆经济补偿。事情就这样顺利解决掉了,补偿低层用户,这无疑是正确的方向。


图/图虫创意


这也让人想起一个经济学家的相关表述。


获得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论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医生与一家糖果厂为邻,糖果厂机器的噪音使得医生根本没办法看病,因为听诊器听不清楚。医生就把糖果商告上法庭,要求糖果制造商停止使用机器。法院爽快地发出了这样的禁令。


但科斯却认为,这事儿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讨价还价来修改法院判决所作的安排。


糖果厂的噪声固然对医生不利,但以此为由禁止生产,同样妨害了糖果商的利益。大家其实可以坐下来谈谈,通过讨价还价找到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这样大家都会从中获益。


具体到不期而至的电梯,道理差不多。与其一直撕扯,无休止耽误工期,或者强令陈阿婆“容忍与配合”,单方面损害她的利益,不如讨价还价,“赎买”陈阿婆的同意。这无疑是一条成本最低的路径。


这也意味着,承认“少数人的利益”,也就在保护“多数人的利益”,承认低层利益才能保护高层利益。



03


其实,除了进行道德层面的调解劝说,不少地方也探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促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比如,深圳市福田区就出台政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财政补贴坚持先建后补、共商共议、自主申请、集中申报、统一拨付的原则。补贴标准为按照加梯住宅的楼层数予以补贴,其中七层及七层以上35万元/台、六层32万元/台、五层29万元/台、四层26万元/台。


为解决遗留问题,政府出钱不失为一个积极的举动。


只是,财政补贴并不能保证低层住户的利益。恰恰相反,原本的高层受益者,却会因为补贴而增加本来就拥有的利益。这样,彼此的撕裂非但不会弥合,反而会加大。


图/视频截图


来一组数据:


据住建部等统计测算,全国建成的老旧住宅约80亿平方米,70%以上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预计全国老旧楼需要加装电梯的数量在200万部以上。


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未加装电梯的既有建筑,大约有5000万户住宅符合加装条件,加装市场总量预计在250万台以上。


两个数据虽略有差异,但均意味着,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旦完全启动,必将有力拉动上下游生产链、供应链,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好事就要赶紧办。遇到问题躲着走,或者唱唱高调,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姿势。


当务之急,仍需回到这一事件的“元问题”上来。也即,唯有正视利益均衡问题,承认低层住户的合理利益诉求,凡事商量着办,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最佳利益点,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程。


不要羞于谈利益,也不要习惯性诉诸道德。


利益解决好了,所产生的均衡,最稳定,也最长久。


用另一种方式遇见你

冰川思想库·喜马拉雅音频开通了


小冰聊财经视频号上线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题图来源于图虫创意

*本版编辑:冰小乐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lhellohm


冰川精华


高校跑了,一些城市该急了?


什么让女性难以兼顾事业和家庭,诺奖真相了


吃日料是“没进化好”,国内专家还真敢暴论


阿克萨大洪水,冲垮了巴以和平的虚假幻想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