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需求端被激活 中国“人工智能+”战略未来可期

智慧院 易观分析 2024-04-10

易观分析: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合在一起,就是希望不仅仅认识到技术的价值,并且不仅仅是把基础工作做好,而是希望用人工智能来驱动整个生产力的升级。


易观智慧研究院院长李智近日做客《中国经营报》旗下在线对话栏目“零观科技”与中国经营报TMT主编李正豪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李智认为,“人工智能+”价值体现最快的部分,应该是作为生产力工作的部门,“比如,今天程序员开始大量使用Copilot写代码,因为他们能直接感受到这个工具对他们的帮助”;价值体现较慢的部分,应该是如何防范出现风险、安全治理的部分,因为“我们都知道大模型和人工智能仍然存在有幻觉的问题”。
关于“人工智能+”应用在哪些领域价值更大、哪些领域价值较小的话题,李智认为:“应用人工智能价值大和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是它带来了收入的增加,还是成本的降低的问题。以往我们通过互联网+创造了商品、企业以及消费者之间更多的连接,实际上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今天我们去衡量人工智能+的时候,也可以把它放在降本和提效这件事上面去考量。所以大和小的问题就是它作为生产力工具在哪些领域降低了更多的成本、提升了更多的效率的问题。”

   成为顶层设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记者注意到,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多年来一直是其中的热词,但“人工智能+”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李智说:“今年政府提出人工智能+战略,首先我们认为这与互联网+是相呼应的,而且是一种递进的关系。为什么说是递进呢?在我们看来,互联网+是解决人和商品供给之间信息匹配效率的问题,它虽然没有创造更多的新东西,但它让人、商品、企业之间的连接更有效率,让人和内容之间的连接更有效率。之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拥抱互联网、拥抱数字化,是因为它们希望连接更多的消费者。《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过一次智能+,这又是为什么?因为人们去拥抱互联网+的时候发现,虽然信息匹配的效率提升了,但中国企业以往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基础设施欠债太多,智能+其实更强调企业需要把以往的技术欠债补上,所以智能+落到工业制造等环节和领域。今年提出人工智能+,大家再次认识到数字化的重要性,需要在把以往欠债补足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大幅度地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李智还提出,从易观与企业沟通交流的情况来看,近年来人工智能+实际上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始了,现在大家之所以更加关注它,其实与“大模型给大家带来的震撼息息相关”。作为易观来说,李智表示:“我们更关心这一波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跟以往相比变化是什么,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变化是以往大家说人工智能的时候主要是IT驱动、技术主导的事情,在很多企业里面是CIO(首席信息官)和CTO(首席技术官)负责的事情。现在,大模型所带动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我们看到的情况是,业务部门更愿意拥抱人工智能了。以往技术部门推动很久,业务部门不愿意用,最后也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今天很多企业是CEO(首席执行官)和CMO(首席营销官)甚至各个业务线的Leader(领导)都开始主动关心用什么样的人工智能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最大的变化在于“人工智能+不再是IT驱动的,而是自我需求驱动的。出于个人娱乐、社交、工作等需求,可能今天很多消费者已经在使用AI陪伴的产品,终端侧我们今天也能看到很多的AI手机、AI PC,边缘侧也能看到很多的人工智能+。处于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对企业管理软件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是变革,今天所有的SaaS和企业服务类软件都在增加人工智能的元素和能力,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人工智能+。

   生态已变得更健壮
如今,在谈到人工智能+的时候,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人工智能在世界上是什么水平的问题。
李智认为,如果是国家和国家对比的话,“我们更多的还是从技术上可能存在的差距去讨论”,不过,更重要的是“面对现实,抹去差距”。“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被放到顶层设计的高度上了,是要从国家机制上去推动解决差距的问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一味地放大技术差距了,相信解决差距只是时间问题了。”李智说。

李智认为,在弥补技术差距的过程中,中国的人工智能+应用不能停下来。“现在,最可喜的是,各行各业都在拥抱人工智能+,中国的人工智能生态比以往健壮得多,现在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有专门做基础设施的,有专门解决算力或者芯片问题的,也有专攻大模型的,无论基础大模型,还是行业垂直大模型,都有相关公司参与其中,更有专门解决应用生态问题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解决差距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弥补技术差距的周期也会更短一些。”

李智还认为,我们国家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首先基础技术研发可能还是得国家去驱动,去投入力量。虽然这个事情很多科技公司也正在做,但国家强化基础技术研发,包括国家推动人工智能+落地到若干个重要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次,塑造更好的市场环境、营商环境,这方面不仅仅适用于人工智能+。其实很多省、市政府都在做这个事情。“我觉得各级政府还需要考量的一件事情,就是人才的培养。今天,我们看到,科技圈喊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缺乏高端的算法人才,还有半导体人才等。我们认为,我国缺乏的不仅仅是这些方面的人才,未来人工智能渗透到各个行业,我们更缺乏既懂行业又懂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李智表示,“人才的培养需要落实到基础教育中,教育和人才培养这件事情,国家天然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企业作为运营主体,有人才可用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研发技术、推广技术、普及技术。”



注:本文来自中国经营网,作者:李正豪 编辑:吴清 校对:颜京宁

易观分析进行引用编辑,原文链接:http://www.cb.com.cn/index/show/zj/cv/cv135255841264






易观分析内容速览易观分析: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行业合集)易观分析: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易观分析中国零售业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发展图谱2023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老没:13262228281(微信同号)

媒体采访

易观分析媒介:ygfxmkt(微信号)

文章转载

 Lisa:18874170483(微信同号)


声明须知
声明须知:易观分析在本文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和其他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易观分析不对此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情况下,本文仅作为参考,不作为任何依据。本文著作权归发布者所有,未经易观分析授权,严禁转载、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易观分析发布的任何内容。经授权后的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使用时应原文引用并注明来源,且分析观点以易观分析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易观分析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