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 青 李佑新 | 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机理与完善路径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2024-02-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设为星标更方便哦!




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机理与完善路径


唐 青 李佑新


作者简介:唐青(1980-),女,湖南邵东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长沙,410114。李佑新,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湘潭,411100。

(原文载于《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第4期 P85-92)


摘要: 高校科研育人既是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高校科研育人蕴含丰富而深刻的价值机理。从价值意蕴来看,它能够推动科技强国、适当地传递价值以及塑造个人品德;从运作机理来看,高校科研育人的内在教育属性是科研育人的逻辑起点,科研工作者的求知是内生动力,科研环境氛围是外部驱动力,自律和他律是重要的保障机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还存在科研活动与育人功能相背离、教师主体地位不明确、学生科研参与程度不够、科研育人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完善高校科研育人工作,需要优化高校科研育人体制机制,增强教师科研育人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健全科研育人评价体系,优化育人环境。

关键词:科研活动;价值引领;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基本职能,集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研究要与高校育人充分联动结合,将育人的神圣使命贯穿于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科研育人”在列且排序紧随“课程育人”之后。我国科研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科研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但我们也应看到,当前的高校科研育人还存在科研活动与育人功能背离、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探寻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意蕴,明晰高校科研育人的作用机理,审视高校科研育人的现状及其完善路径,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科技强国使命、促进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的迫切需要。

国内学者则从不同维度对科研育人进行了丰富的阐述,大体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高校科研育人的内涵、特点、分类进行研究。刘建军认为,科研育人是通过科研活动来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思想品德。刘在洲从“育什么、怎么育、为什么育、谁来育”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科研育人的新时代内涵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其次,是对高校科研育人功能与机理的研究。刘香菊认为,高校科研育人具有丰富的精神意蕴和道德价值,机理是指在科研实践中,教师及其团队围绕科研任务,在共同探索和发现未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的培育与传递以及科学道德的体验与生成的方式方法。最后,是从高校科研育人现在问题与完善路径来展开研究。张亚光提出,当前高校科研育人工作存在引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评价指标不健全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需要构建“双主体”的科研育人引导机制,创新科研育人方式,健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科研育人评价体系。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对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内涵和定义是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但是从价值意蕴来探讨的不多;对科研育人的价值和机理探讨较少,且现有的研究仅仅围绕高校科研育人的单一功能和机理进行探究,系统而全面地去探究整个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一、 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机理

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机理内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新时期的高校科研育人在国家、高校、个人等层面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总体性视角追寻高校科研育人体系的深层机理,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科研育人提供理论创新,为科研育人工作实践提供规律遵循。

(一)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意蕴

追求新兴知识,探求科学真理,是科研活动的价值目标。自19世纪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以来,科学研究与育人工作的有机协同日益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前,科研育人在我国高校育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有力支撑、核心价值传递的坚实桥梁,而且还具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涵养。

高校科研育人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在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关键问题就在于缺乏某些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强调:“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然而,受现实利益的驱动,科技人才前往海外发展的现象仍较普遍,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阻碍着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推进。无论所处哪个年代,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是有国籍的。当前,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忠诚祖国、为国奉献的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优秀的青年科技主力军。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离不开高校科研育人功能的支撑。因此,要把科研育人作为重要手段,培养青年学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科技强国、为国奋斗的理想信念。

高校科研育人是价值传递的适切方式。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传递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说教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互通、共同参与的过程。高校科研育人使师生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锚定某一研究领域共同探究、通力协作,让科研过程成为价值传递的过程。从互动地位来看,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科研育人的价值传递离不开师生的平等交流和合作互动。一方面,教师通过语言的示范和行为的指导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观察、体验、模仿等一系列活动中领悟科研情感、形成科研道德、涵养科研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科研育人的价值传递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对真理与知识的渴求、对真善美的热爱,会成为激发教师事业成就感与使命光荣感的不竭动力,学生的独到见解也会为科研活动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从价值传递的过程来看,师生间的有效协同以及团队成员间的分工与合作,能增强师生科研团队的价值共识,凸显科研育人的广度与深度。当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时,学生会以自己的价值标准对教育内容进行判断并重新加工。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能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从而对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反思与调整,驱动科研育人循环往复的良性互动。

高校科研育人以塑造品德、完善个性体验实现价值超越。科研育人过程中的价值超越,是指打破物质世界的束缚,以真善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道德水平和实现个性解放。全面丰富的科研体验可以加速科研品德的培养。首先,“惟出乎其心、入乎其内的科学,能改变人的品质。”科学是真理与价值存在的统一,科学研究不仅是求知,也需要体验。只有让学生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深度体验,科学才具有修养身心、变化行为甚至示范生活方式的作用,科研育人才能发挥塑造个人品德的重要作用。在科研活动中获得浅层的认识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透过现象深入揭示问题本质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深层次的科学探究。深度的科研体验能够磨炼学生甘坐“冷板凳”的钻研意志,深化研究能力,使其从物质探究层面升华到精神涵养的境界。其次,自主的科研体验能够促使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有研究成果显示,与导师的接触程度、是否为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对本科生科研效能(参与科研活动对自身成长带来的有益影响)有显著影响。青春期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分化与统一比较明显。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成熟,在科研团队中,师生的密切接触亦是帮助学生拓展自我认知的过程。其三,科研活动因其鲜明的创造性活动特质,从教师传授科研内容与方法到学生掌握所学,不能仅仅依靠知识的被动输入,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全面的、深度的、自主的科研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具体研究中自主进行知识的加工与内化,才能摆脱“制作”与“操作”已有知识的束缚,得以进行知识创新。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作用机理

高校科研育人的作用机理是教师及其团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内生动力、外驱动力以及保障机制。

科研活动的内在教育属性是科研育人的逻辑起点。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要把蕴涵和凝结了人类生命本质力量的文化转化为个体的生命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科研活动具有教育属性,这是由高校科研自带的天然属性以及所处的生态环境决定的,它们共同推动着高校科研育人的发展。首先,高校科研育人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科研必须育人。洪堡曾提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人才培养是通过在学术研究、接触科学、反思世界中得以实现的。诚然,“大学科研是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培育的是一种追求客观和实证知识、克服主观偏见的理性精神。但科研是指向人的‘精神与灵魂’,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自由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可见,高校科研是具有教育性基因的,科研育人是高校科研教育性在科研职能方面的反映,高校科研必然育人。其次,高校科研所处的生态环境也是推动科研育人的重要因素。育人是大学永恒的第一职能。当前,我国高校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除了要创造新知识、发展新技术,还要服务社会、传承文化以及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但不管高校功能如何演变,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工作的第一要务,高校科研育人也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这一教育属性为导向,不断向前推进。

大学生在科研过程所激发的求知欲是促使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科研活动中,求知欲是一种指向主体认知世界、获得知识和探寻真理的内在需要,是驱使个体进行科学研究的内在动机。对科研的求知欲,能够驱使大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去加工知识、构建科研体系、重塑知识架构。在科研育人从理想到达现实的过程中,学生个人兴趣的培养和求知欲的激发显得尤为关键,特别是高校科技工作者的榜样典型起到了示范效应。2020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通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关情况时,公布内地共有2988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0万人报名参赛,他认为大赛培养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 。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科研竞赛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大量直接的科研参与能够增加学生的价值感、成就感和获得感,这种内在兴趣的激发和内在动机的维持作用是持久的,也是其他教学活动所难以达成的。总体来看,高校科研育人贯穿了选题、调查、研究和结论论证的全过程,它不仅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引导示范,也有朋辈群体互帮互助,体现出科研过程中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涵。从科研育人的内生动力指向来看,学生自我发展需求的满足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学生在个体自我发展需求满足的基础上,能够保有持续投身于科研的实践热情和价值获得。

与求知欲等内生动力相比,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是科研育人的外驱动力,它可以有力地支撑科研运行机制持续产生育人效果。浓厚的科研育人氛围能够驱使教师自觉从事科研活动,在科研中坚持育人,而不是受来自外界考核的压力或功利主义倾向的影响。与此同时,具有良好激励机制的科研环境与学生的科研动机也是彼此互相促进的。科研育人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利用既有认知改造外部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践平台。一方面,优化科研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是科研育人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科研育人实践平台的搭建也打通了科研和育人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了科研育人的质量。由此形成的科研环境为各行为主体理解和投入科研育人活动提供了外部驱动力,使得科研育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科研道德所形成的自律和他律是科研育人的保障机制。道德是个体对价值体系的遵守,是个人自我意识的精神自律。而科研过程中科研道德的制度化所形成的他律规范,对个人的道德自律则起着约束和保障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科研道德与逻辑起点、内部动力和外部驱力共同推动高校科研育人机制的运转。科研道德中所形成的自律准则是指科研活动参与者身体力行的遵循科研活动的道德准则,并一以贯之地遵照执行,将内在的科研道德体系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准则体系,是知行合一且高度内化和认同的过程,这是科研育人取得实效性的保障机制。当前,我国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这种机制的自然形成,比如实行学术道德责任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或研究生导师被要求成为所带学生学术失范的第一责任人,发挥导师的监督作用,推动学生养成学术自律。与之相对应,科研道德的他律准则是指政府、学术界、高校共同形成的科研活动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规则制度,是依靠外部强制力驱使科研活动参与者必须遵循的准则,它表现为科研活动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如有学术不端行为,将撤销已获得的成果和相应的奖励。从一批学术不端者被撤销博士学位的事例中可以看出,科研道德所形成的他律准则是强有力的约束。通过学术自律和广泛的民意汇成的他律,确保高校科研育人体系在学科道德和学术伦理约束下运行。

二、高校科研育人的现实审视

高校科研育人是一个综合多维的系统,它是由特点各异的各要素构成,高校科研育人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体系内各要素的作用水平。高校科研育人作为育人体系的一环,其发展水平与现实效果既受到科研活动本身、具体的行为参与主体以及外部科研育人体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又对教师、学生、科研工作起到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科研育人成效明显。当前,高校科研育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受到诸如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系统结构运行中的不协调等因素的制约。

(一)科研活动与育人功能相互背离,导致科研育人工作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科研育人体系不完善,效率不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度追求科研产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严重不足,未能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实现实质性突破,这意味着高校科研育人要重视科研活动与育人功能的有机结合。从宏观来看,无论是科技发明、科研成果还是技术创造,关键在于人才质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科学成果在数量上获得大幅度增长,但是单纯科研产出数量的提升并不代表育人工作的实质性进步。

从微观来看,科研活动功利属性明显,从教师为职称晋升游走于课题申报之间,到学生为了评奖评优花钱发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都折射出科研教育功能的异化。教育功能的偏离,来自于落后科研理念的制约。近年来,教育部针对一些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受传统惯性思维和已有实践的桎梏,虽然高校在理念层面倡导科研育人,但追求短期科研成果效益的管理思维还未得到彻底转变,以至于在实施层面科研和育人依旧是分离的。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仅有58.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强调了科研育人,仅有4.2%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把科研育人(即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过度追求高校年均科研经费、科研指标完成率、大学排行榜名次等短期的效益数据,会使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主体行为成本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的价值误导,如此循环往复,高校就缺失了深层次改革的魄力和勇气,不利于科研工作与育人功能的结合。

(二)教师的育人主体地位尚不明确,重科研轻育人问题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作为科研育人体系的主体,扮演的角色日益丰富,行使的职责也日趋多元,但其主体地位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仍然存在。从实践层面来看,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来扭转教师重科研、轻育人的现状。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例,一般的教学活动在统一的规定安排下,可以规范和约束教师教学中的育人行为,教师也普遍认同课堂的育人“主渠道”功能,由制度约束形成了行动自觉。但是,科研育人活动却难以通过课时、考试等课堂教学的常规活动达到标准化。高校需要探索可持续的师资培养计划,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育人主体地位,需要完善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科研指导行为。

从认知层面来看,高校教师作为行动者,总是会为了取得最大的利益而选择某种科研动机。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曾指出,合理性是理性行动者的基础,而行动者的行动原则可以表达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全身心投入科研,取得个人学术成就”显然是要比“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能够成为教师认知层面的首选,而这种认知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获得利益而不断得到强化。虽然还有一部分高校教师能够认识到科研育人的重要性,但科研育人的本位意识不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足,在科研活动中没有形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学生科研参与度不够,不利于科研事业长远发展

科研育人的初级阶段,“育人”一词始终停留在口号上,其实质是追求科研成果的粗放型规模扩张,单纯追求科研成果的规模和速度。科研工作的大规模和高速度只是对科研成果的简单计量,并未把学生的广泛参与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导致科研投入不断攀升,学生参与度严重不足。

当前,相较于研究生,本科生科研参与度不够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培养目标更侧重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现行的高校学分制培养方案中,对本科生毕业的科研考核要求明显不够。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仅有5.2%的受访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项目,有46.1%的受访学生参与过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科研活动(例如各类学术科技竞赛),仍有28.4%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有受过教师的指导。不难看出,本科生科研参与率不高,参与程度不深。即使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多是从事一些基础性的问卷发放、数据整理等工作,缺少理论思辨能力的训练。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不理想,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从培养环境来看,由于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大,且培养目标不同,在科研资源配置上,自然无法达到研究生教育的标准,无论是科研导师的配备,还是实验室、工作室等科研条件都不完善。从课程设置来看,本科生第一年的教学计划多为基础课程,一般从大学二年级才开始接触大量的专业课程,对科学研究的了解有限,科研基础也很薄弱。如果科研意识启蒙教育滞后,本科生不知何为科研或畏惧科研的难度,会影响其主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经过一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科研能力训练,到大四时,本科生能储备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具备一定的科研逻辑思维,但是仍然缺乏对本专业领域知识体系的深入了解,存在学术创新研究能力不强、学术思维不新和研究内容缺乏价值等问题。

(四)科研育人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盲目追求量化成绩

教育评价导向决定着育人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在致力于提升科技水平的过程中忽略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以科研成果数量这单一的量化评价指标检验育人的效果,盲目追求“科研标准”而忽略了育人工作的本质。事实上,科研育人的评价,不是以单纯的学术成果产出多少为标准,而应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既培养人才的科研技能,更注重思想精神层面的塑造。只有建立正确的科研育人评价标准,实现量化评价与价值判断的结合,才能真正推动高校科研育人的实现。

显然,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育人仍偏重量化的指标成绩,而非育人的成效。科研活动以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知识产权授权、科研项目或奖励荣誉为主要的成果表现形式。然而,将科研成果简单量化、直接与绩效挂钩等不科学的量化评价导向,催生了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等科研乱象。据统计,中国论文买卖交易额超5亿元人民币,重复率低于50%就能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三、强化高校科研育人的路径探析

审视当前高校科研育人的现状与问题,我们还需在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教师育人责任、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健全评价体系、优化育人环境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破解发展困境,推进科研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使命担当,完善高校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

强化使命担当,是高校推动科研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进科研育人体制机制的完善。学校各级领导部门要将科研育人统筹到高校的整体工作布局中,建立科学合理、总揽全局、指挥通畅的领导体制和层级分明、良性对接、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从党委到行政,从职能部门到各个学院,统一“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共识,并运用于具体的工作部署,达到“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融通。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强化各级组织的责任和担当,形成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科研、人事和教师工作、宣传、学工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各部门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通力合作,共同推进科研育人建设。

同时,要成立类似科研育人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对科研育人各项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对科研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讨论,为科研育人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要系统推进制度建设,有效调节各项教育因素。需将科研价值观与科研育人的理念融入教师选聘与评价、科研激励、教学管理、学生学分等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制度的约束、引导和规范,形成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科研育人制度体系。二是要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突出国家未来需求的基础研究和高水平科研导向。重点高校应优化科研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论证重点支持的研究领域,加大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经费支持。高校应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作为科研经费分配的重要考量依据,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科技创新与出国交流;激励教师吸纳学生加入科研团队,面向本科生开放共享各级各类实验室、科研基地等科研实践平台,为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要引导科研反哺教学,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提高课堂的科技感。高校应调动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积极性,将科研精神融入教学理念,将科研方法转化成教学手段,以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以科研项目建立教学实训平台,衔接课堂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边思考研究问题边动手解决问题,提升科研实践能力。

(二)加强教育培训,增强教师科研育人责任意识

增强教师科研育人的责任意识是完善高校科研育人的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承载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高校要按照“三传播”和“三塑造”的要求,明确教师在科研育人中的关键主体地位,正面激励与刚性约束相结合,将教师育人的责任意识内化于心,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育人教师队伍。

在师风师德层面,高校要加强岗前培训教育,促进新任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以及站稳讲台的职业理想,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内容,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报国、服务人类的理想和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科研目标。同时,要加强对教师学术规范的监督管理,明确科研失信行为清单及失信行为的处理方式、处理程序和问责机制,刚性约束教师恪守科学道德准则、科研活动规范和法纪法规意识。可实施科研育人能力提升计划,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教师发挥科研优势,做实科研育人。还可以积极推进党建、科研、育人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教工党支部的“双带头人”,探索师生支部共建或将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的师生党员混编制,通过组织融合增进思想融合,让师生党员在支部组织生活互动中互融共进。

在教育教学方面,高校要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量身订制科研方向,转变“学生‘为’导师做科研”的错误观念,建立师生共同攻坚的健康科研关系。可组织教师不断拓展科研育人的资源、创新课程,改进科研育人的方式方法;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学术研究规范与方法等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加强智慧实验室建设,开发模拟仿真实验系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一步丰富科研育人的创新实践平台。高校的班主任,应选拔优秀的专任教师担任。要把班主任工作经历作为青年教师晋升职称制度的必要条件,并考核科研育人成效,从入职初期就培育教师强烈的科研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科研育人实践环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首先,积极探索本科教育科研学分的设置,扩大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覆盖面。基于本科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科研学分可设置为选修类,侧重对本科生科学精神、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启蒙与深化,可以采取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促进本科生重视科研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主动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

其次,组建科研兴趣小组、社团等学生团队,发挥朋辈互助作用。高校在加大对学生科研社团的资源配置支持力度,给予一定的经费,配备工作室,开放实验室、科研中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研保障。可以凝聚有科研热情的学生,依据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畅通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衔接,增进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日常交流与科研训练,使本科生充分了解专业教师的研究选题。通过研究生对本科生、高年级对低年级学生的科研指导与朋辈带动,着力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科研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高校应拓展科研育人平台,支持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赛事。科技创新赛事紧密结合专业实践,师生的双向互动强化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运用,使学生能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循环反复中实现科研能力量的提升与质的突破,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育人。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要与社会发展大局选题,树立正确的参赛观,把备赛的过程作为学习、锻炼和积累的科研训练,达到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健全评价体系,激活科研育人成效

科研育人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契合高校的办学定位,要遵循高校的教育管理规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各领域、各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依据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学科的差异性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多样化的科研育人评价体系。当前,高校科研评价处于“破”与“立”的转折期,从共性问题上看,科研育人评价体系的优化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要明确科研评价的正确导向,由“为科研而科研”向“培养人”转变。必须克服科研功利化的倾向,建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高校应认可教学研究也属于科研范畴,要平衡科研育人成果与科研产出的考量。要更加重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规范高等教育评价机构的管理,让大学排名能客观反映出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反映出科研的育人功能和向教学成果的转化效果。应尽量防止高校将科研项目、论文的评价压力传导至教师,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

二是要优化科研评价的指标,由“五唯”向“多维”转变。要打破僵化、单一的科研成果指标量化评价模式,紧紧围绕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设置多元的评价指标,建立贯穿大学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的指标体系。要突出教育教学业绩,注重科研成果向育人成果转化的过程,将教师对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科研道德的教导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等多维度的育人工作纳入科研评价指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的时长、学生的收获与反馈等师生交流的过程数据,以及学生思想品质现状和发展动态评价教师在实际育人中所做的贡献。

三是要拓展科研育人的评价对象,由专业教师向“全员”转变。专业教师处在育人的最前线,是落实科研育人任务的关键人物,但不是唯一人物。人才培养环节中涉及到组织、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人员都是保障科研育人有效运转的必要人物。因此,科研育人的评价对象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个人,要覆盖到人才培养各环节相应的部门“全员”。

四是要完善科研育人的激励机制,由物质激励向“物质与精神”相结合转变。高校普遍采用评价与绩效直接挂钩的物质激励方式,将科研育人评价结果纳入薪酬计算、教师晋升、导师聘任的制度体系,使得科研育人从教师的“可选项”变成“必选项”,这样极易诱发功利化导向。因此,可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和事业感为目的,由教师本人与教师发展中心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科研育人目标,增强教师达标的内生动力,从而产生更持久、更稳定的激励效果。

(五)优化育人环境,营造科研育人的氛围与文化

营造高校科研育人文化,是促进科研育人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育人氛围是科研育人的肥沃土壤。高校科研育人的环境和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育人成才至关重要。因此,高校要特别注重科研育人的氛围营造和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大对科研育人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的宣传,营造科研育人的氛围。二是要开展科研育人实践情况的评比活动,树立科研育人典型代表并设立专门的奖金,营造树师德、正师风的良好风气。三是要重视科研育人团队建设,增强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的科研精神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构建积极向上的科研育人环境。四是要构建科研育人的校园文化,传承学校的优良文化。不同的高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校园文化。高校在构建科研育人文化的同时,要将科研育人与其自身的校园文化相结合,弘扬学校精神,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走出自己的科研育人之路。

新时代呼唤高校科研育人切实发挥育新人的功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这是高校科研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在实践中要领悟科研育人的意蕴,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要求、育人规律和科研育人实践的特点,引导大学生拥抱新时代,拥抱丰富多彩的科研世界。

(参考文献略)



大学教育科学




● 扫码关注我们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点个在看分享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唐 青 李佑新 | 高校科研育人的价值机理与完善路径

奋进的 大学教育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