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华版)杜鹏程等|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工作重塑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

CUEBJOURNAL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4-02-0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

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工作重塑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杜鹏程(1964—),男,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明君(1996—),女,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刘升阳(1996—),男,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员工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是当前学界的重要议题。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工作重塑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反馈寻求和个体传统性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重塑对适应性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反馈寻求在工作重塑和适应性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个体传统性负向调节工作重塑和适应性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调节了领导反馈寻求的中介作用。此外,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研究为企业精准识别员工适应性绩效的提升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工作重塑;适应性绩效;领导反馈寻求;个体传统性;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 自2022年5月18日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正式启用中国知网的“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投稿请前往:

https://sdjm.cbpt.cnki.net/


一、问题提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高渗透性、高附加性的特征下,组织需要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来适应时代变化。一方面,在“黑天鹅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芯片短缺)的影响下,有些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另一方面,面对产品更新换代的迅速,有些企业却顶住压力存活下来,并且愈发强大。企业要想在如此充满不确定性和突变性的环境中发展,就需要快速地进行调整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对于组织员工而言,快速调整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他们可以通过掌握新技术、知识或者适应新角色来应对环境变化以实现个体和组织预期的目标,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绩效。以往关于绩效的分类是从传统的“任务-周边”方面来考察员工的,但是这种二维静态绩效观难以满足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组织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需要。如何提升员工在高度不确定时代下的适应性,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界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技术进步迅速的环境,提姆等(Tims et al.,2016)认为,员工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爱好与兴趣改变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即进行工作重塑。工作重塑可以使员工更好地与组织需求相适应并且加强其对自身能力的理解,从而更全面地提升自我,以应对环境的变化、提升自身适应能力。个人特征和情景因素有利于提升员工的适应性绩效,但从个体主动行为这一角度出发对适应性绩效进行思考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已有研究发现,工作重塑具有积极主动性和过程适应性的特征。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员工为了满足组织需求进行工作重塑,并在重塑过程中向周边环境积极寻求信息反馈以保持自身与组织的相互适应。作为组织信息的重要节点,领导与员工存在信息差异性并且能看到信息背后的不同内容和机会,因而领导自然就会成为员工主动寻求建议的对象。员工越积极向领导寻求反馈信息,越能适应企业当前的需求。领导反馈寻求可能是工作重塑影响适应性绩效的中介因素,但这一关联却为学界所忽略,有必要进一步验证。信息加工理论还指出,员工向领导寻求反馈的行为还与个人特征有关系。反馈寻求是一种具有风险的行为,当员工感知到寻求反馈的风险,可能会倾向于回避寻求建议。已有研究认为,保守型人格的员工通常不愿意冒险,他们倾向于无条件地服从领导。在中国,个体传统性是很重要的个人特征,员工与上级有着天然的“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员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通常会与领导者保持较高的疏远感,而不愿意向其寻求建议。因此个体传统性能够调节工作重塑与领导反馈寻求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一论点并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员工工作重塑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领导反馈寻求的中介效应和个体传统性的调节效应,以期为企业在实践中如何帮助员工应对环境变化,提升其适应性绩效,从而促进企业长久发展提供启示。二、研究结论
本文从信息加工理论视角出发,利用软件SPSS 26.0进行回归分析以及运用fsQCA方法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讨了工作重塑对适应性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工作重塑正向影响适应性绩效;领导反馈寻求在工作重塑与适应性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个体传统性作为调节变量负向调节工作重塑与领导反馈寻求之间的关系。个体传统性越高,领导反馈寻求在工作重塑与适应性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越弱。三、理论贡献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第一,丰富了适应性绩效的前因研究。以往关于适应性绩效的研究主要围绕个体特征、团队特征和组织特征展开,缺乏从工作特征方面进行探讨。本文从信息加工理论出发研究工作重塑和适应性绩效两者间的关系,丰富了适应性绩效的研究范围,同时拓展了工作重塑的研究成果。第二,探讨了领导反馈寻求在工作重塑与适应性绩效的中介作用。既有关于领导反馈寻求的研究认为,领导反馈寻求与领导风格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等相关,缺乏关于员工为得到认可而向领导寻求反馈的研究。本文将领导反馈寻求作为员工从上级那里获取信息的主动行为策略,这不仅拓展了关于领导反馈寻求对适应性绩效影响的研究,而且还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工作重塑、领导反馈寻求与适应性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对现有个体反馈寻求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第三,发现了工作重塑与领导反馈寻求之间的边界条件,考察了员工传统性作为调节变量在工作重塑与领导反馈寻求之间的调节效应。已有文献认为个体传统性对员工的态度、认知和行为均有一定的影响。而本文则发现个体传统性在工作重塑与领导反馈寻求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这一结论进一步增强了现有研究框架对现实管理实践的解释力。第四,运用fsQCA方法进行分析,弥补了传统回归分析中对因果关系检验力不足的局限。本文运用fsQCA方法证实了工作重塑和领导反馈寻求均为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前因以及个体传统性对适应性绩效的负向影响。该方法的引入有助于增强理论模型中因果关系的解释力度。四、管理启示第一,组织领导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鼓励员工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且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机会,提升员工的工作自主性,促进其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工作要求对工作方式、方法等进行积极主动的改变,提高处理复杂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适应性绩效的提升。第二,管理者应鼓励员工主动向其反馈。员工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获取足够的信息和资源,而员工的反馈寻求行为构成了员工获取必要信息的一种重要策略。在组织中,管理者作为组织中的重要信息来源,不仅要鼓励员工主动实施反馈寻求行为,而且要及时主动地向员工反馈,因为当管理者主动向员工寻求反馈时,会进一步增加员工向领导寻求反馈的信心与积极性。为了进一步鼓励反馈寻求行为,企业可以将这一行为纳入组织的日常管理中。第三,企业在招聘时应该注意考察员工的传统性,招聘完成后要积极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不断增强员工应对变化的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组织中的领导者要“因材施教”,采取不同措施对不同员工进行培训与管理,增强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减小领导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感,减少高传统性员工对上司反馈的顾虑。(全文刊发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第101—112页。


往期回顾

· 2022年第1期

· 2022年第2期


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精华版)杜鹏程等|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工作重塑对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影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