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丰 | 天幕坠落之后——大卫·赫尔与中国结缘的一生

三丰 四十二史 2023-09-22



四十二史

 科幻春秋



天幕坠落之后

——大卫·赫尔与中国结缘的一生

三 丰 / 文


1995年第4期《科幻世界》杂志刊登了一篇国外科幻小说《天幕坠落》,作者名叫大卫·赫尔(David W. Hill)。小说设定在地球臭氧层被破坏之后,最后的防护紫外线的“遮阳幕”也在事故中坠落,人类被迫转入地下生存。故事以一个小女孩米兰达的口吻,讲述了父亲为了家人的生存出卖全身器官。结尾的那句“他牺牲自己的肺来爱,自己的腺来爱,自己的皮肤来爱”,读来感人至深。


这篇小说在90年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杨潇社长《天幕永不坠落》(《科幻世界》1997年第3期)一文的介绍,1995年9月16日是第一个世界保护臭氧层日,中国环保署曾将该文作为保护臭氧层的宣传材料大量翻印散发。拥有数百万读者的《读者》杂志同年12期也转载了这篇作品。于是这篇宣传环保和歌颂父爱的科幻小说就拥有了千万级的中国读者。乃至到了1999年这篇小说还入选了山东教育版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材料。大卫·赫尔在国内也就成了当之无愧的著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感动了千百万中国读者,甚至可以说对中国环保进程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1995年12期《读者》转载《天幕坠落》▲


1997年和2007年,大卫·赫尔两度被邀请到国内参加科幻世界举办的国际科幻大会,所到之处无人不知《天幕坠落》,1997年那次他还获颁“金桥奖”,风光一时无两。然而,同行的国外科幻作家和从业人员似乎无人认识这位名动九洲的美国作者,甚至还有些隐隐的不待见。杨潇向《轨迹》主编查理·布朗询问时,布朗不以为然,说这位赫尔是“Nobody”。在《天幕永不坠落》中,杨潇也讲述了1996年她拜访赫尔位于纽约黑人区公寓的经历,那间公寓可真的是标准的“一览无余,家徒四壁”,完全不像是一位体面作家的居所。从中国的家喻户晓,到美国的无人问津,这之间的反差不可谓不大矣!



那么,大卫·赫尔到底是谁?其实,一言以蔽之,他就是国外一名典型的“基层”写作者。


大卫·赫尔(David Wesley Hill),1956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父亲是个科幻迷,所以他从小读着黄金时代的科幻长大,高中时立志成为科幻作家。他在纽约城市大学拿到创意写作硕士文凭,之后零零散散出版过三十多篇作品(但都不是主要的期刊和出版社),还得到过1999年山达基教举办的“未来写作大赛”第二名。然而。这一切不足以让他在美国这个“aspiring writer”极度过剩的市场成名成家。他必须一直靠厨师或其它正职工作先养活自己,再考虑写作的事。按照正常的剧本,写作天赋平平的他大概率会一直寂寂无名下去。


大卫·赫尔 ▲


时间线在1993年发生了转折。赫尔一直在往国外的科幻市场投递自己的作品,期待能多一些国际读者,他的小说也确实曾被翻译成俄文、葡萄牙文、德文等语言发表。那年他碰巧在《轨迹》上找到《科幻世界》的通信地址,于是将自己的一篇小说邮寄了过去,就是发表在1994年第1期的《美食》。他还写了一篇《致中国科幻朋友》与《美食》一起发表,介绍自己的科幻经历和美国科幻市场情况(还附上自己的照片,笑)。聚焦基因工程的《美食》在中国科幻读者群中获得了不错的反响,科幻世界也很高兴将一位主动“来投”的国外作者收入帐中。事实上,杂志社后来也多次提到大卫·赫尔是中国“培养”起来的作家。



《美食》之后是《因祸得福》,再然后就是轰动性的《天幕坠落》(The Curtain Falls)。这篇小说原文发表在一本叫《绿色回声》(Green Echo)的主题科幻选集中,这本书在国外毫无水花。但它在中国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首先是臭氧层保护这个题材很契合当时中国民众刚刚兴起的环保意识。中国1989年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官方的宣传下,人民群众刚刚开始有了保护臭氧层的初步认知。《天幕坠落》以一个感人的故事描述臭氧层破坏后的惨烈后果,客观上起到了极佳的环保宣传效果。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环保署要大肆散发这篇小说。另一方面,这篇小说刻画了一位牺牲自己成全家人的传统父亲形象,中国读者也特别吃这一套,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大刘《赡养人类》的故事最后写了一位为了让孩子活下去而自我分解的父亲,可以说是对《天幕坠落》的致敬。“环保”加“父爱”,分别戳中了时代呼唤和国人情感的点,就让这篇小说的影响力超越了本身,在中国千禧年前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成名之后,大卫·赫尔随后在《科幻世界》又发表了《威尔的成长》《埋葬妈咪》《呼唤孩子》《土星相助》等十多篇小说。很有意思的是,他的作品常常是先发表中文版,然后才在某个不知名的英文杂志上发表原文版。某种意义上讲,他确实是中国“培养”起来的作家。2007年他参加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同行的都是尼尔·盖曼、南希·克里斯、麦克·斯万维克这样的大牌作家。但凭着十年前的《天幕坠落》,赫尔的人气毫不逊色,经常有读者上前向他表达,说这篇故事对自己有着多么深刻的影响。他在纽约法拉盛的家中也接待过杨潇、谭楷、秦莉、阿来、姚海军等来自中国的朋友。赫尔与中国科幻的友谊和情缘持续了很多年。

 


在中国的成名和中国期刊的“培养”似乎对赫尔在美国的尴尬境遇没有太大的帮助。呃,也不能算完全没有吧。2007年成都大会之后,同行的科幻大佬至少知道了他的名字。盖曼和斯万维克都在博客中提到赫尔,介绍他是“你可能从未听说过的最受(中国)‘欢迎’的作家”。《纽约科幻评论》(NYRSF)邀请他做了一期专访,这可是科幻圈最核心最严肃的评论杂志之一啊。但好像也就到此为止了,他在美国科幻圈的存在感始终稀薄,他仍然是那个位于金字塔基的芸芸作者之一。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2007年之后赫尔在中国科幻圈的亮相次数也锐减,几乎没有新作发表,也未曾来华参与活动。是《科幻世界》的眼界变高,看不上他的作品了吗?恐怕不然。据我的考察,大概是赫尔本人的努力方向和创作方向发生了转向的缘故。2011年,他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间叫Temurlone Press的小型出版社,名字来自于他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特穆隆星漂流记》(Castaway on Temurlone),出版自己和朋友的图书。已出版书目就包括了赫尔的个人科幻短篇集《天幕坠落》(The Curtain Falls and Other Stories)和另一本长篇历史冒险小说《在德雷克的指挥下》(At Drake's Command)。所以,最近十来年赫尔的精力恐怕更多地放在长篇小说创作和出版社运作上——虽然都没搞出什么值得一说的成绩。而他与中国科幻似乎也就此渐行渐远,新一代的中国科幻迷也逐渐不再知道这位在中国“发迹”的美国科幻作家。只有老一辈科幻迷仍然记得那个喜欢川菜的美国人赫尔和他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天幕坠落》。


《天幕坠落》▲


至此,赫尔与中国的故事似乎已悄然落幕,“天幕坠落之后”的他也恐怕会被国人慢慢淡忘。但时间线又一次发生了偏转。即将上市的《科幻世界·译文版》2023年第4期赫然标着“大卫·赫尔专辑”,收录了三篇署名“大卫·赫尔”的科幻小说。杂志社编辑确认这个赫尔就是《天幕坠落》的赫尔!他的一封邮件再次跨越重洋来到了编辑部——这个“天幕”奇迹诞生的地方,一如30年前。一同寄来的还有三篇他新创作的科幻故事。杂志社当然记得这位“自己人”,于是“大卫·赫尔专辑”迅速面市,中断了十多年的缘分就此得以再续。Long time no See,大卫!欢迎回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不危



您可能还想看



四十二史

宇宙的未来/现在/过去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