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金刚经》导读:不无空非说缘起,照天耀地菩提心

释行愿 法界行愿 2023-03-09


请点击,聆听录音

     学习《金刚经》,发大菩提心


       今天2023年2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一,佛弟子戒杀、素食、布施、供养三宝,诵经、礼佛、念佛、禅坐,孝养父母,侍奉师长,救济鳏寡孤独,广行众善,培福增慧。“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去除烦恼,陪福增慧,爱护地球,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人人吉祥,平安是福。
    《金刚经》在汉传佛教僧俗大众中广为流传,不论是读诵、受持、书写、为人演说,非常盛行,乃至人们为自己或亲友祈福而诵念《金刚经》,一切所求善愿皆能如愿吉祥。
    《金刚经》据梵语本翻译而来,汉译有六种版本。《金刚经》与其它大乘佛经在遣词造句方面,最大不同处在于本经中“不、无、空、非”等否定文字的运用,这是大乘佛教信仰者在学佛修行读诵《金刚经》时,人所共知的著名语句。  
         


       到底如何来学习《金刚经》?怎样才能把握《金刚经》的宗旨及其修行核心?学习《金刚经》应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佛教徒诵经的目的是要明白佛陀教导的真理法,不管你以什么样方式诵经、念经或唱经,必须要明白经文的甚深法义。佛经含义很深,要亲近善知识去如法如律地学习。明白后,如理思维,法随法行,踏实去实践,以自利利他。

      佛堂大众共修法会,一直在诵《金刚经》,为方便善信学习法义,我把2012年7月为《世界佛教》所写已发表的《金刚经》导读,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和师友们。愿大众一起分享佛法的喜悦与光明!

        释行愿   2023.2.20

           










《 金  刚  经 》导  读


         一、《金刚经》缘起

     二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本师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住在那里。清晨,世尊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世尊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回到祇园精舍。饭食后,世尊随侍阿难尊者为佛陀收衣钵。世尊洗足后,展具敷座为诸比丘们说法。这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请示世尊修行上的关键问题:“请问世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由此开启了世尊宣说《金刚经》的缘起。
          


         二、《金刚经》概说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语Vajra-Prajñapāramitā-Sñtra在《大正藏》第八册第二三五卷般若部。《金刚经》在汉传佛教界流行普遍,汉译先后有六种译本:

第一译,姚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为中观家的译本,流通最广是最契合佛陀本怀的法本;

第二译,元魏菩提留支;

第三译,陈真谛法师;

第四译,隋达摩笈多为法相系的诵本;

第五译,唐玄奘法师;

第六译,唐义净法师。

     本经有三部分:

1、序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简介说法主、处、时、与会大众及佛说本经因缘。
2正宗分:阐述般若道次第和方便道次第二道五菩提——发心、伏心、明心、出道、究竟等菩提为本经的核心内容。
3流通分:为勉励大众受持、流通本经。

来源:宽谦法师《金刚经》科判表


        三、《金刚经》宗要

     本经用了大量否定字“不、无、空、非”是从诸法实性来说明“缘起性空”的宇宙真理。全经概说有二点:

      1、金刚般若即无上遍正觉

     本经以金刚般若为名,内容说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为须菩提尊者说:如此发心直至究竟菩提,彻始彻终地归宗于“离相无住”;又无上徧正觉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于是法中无实无虚”。般若无所住,“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取诸相即名诸佛。须知般若无住的现觉即离相菩提的分证。约修行趋果说,名为般若无所住;约望果行因说,名为离相菩提心(下图为:印顺导师著作《般若经讲记》)


      2、二道五菩提

    本经初由须菩提尊者问佛陀:“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经佛陀解说后,须菩提尊者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陀回答大致相同。“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初问初答,为般若道,后问后答为方便道。

     修行者,从初发心修空无我慧,到入见道证圣位的阶段,重在通达性空离相名般若道。修行者彻悟法性无相后,进入修道一直到佛果的阶段,为菩萨方便度生名方便道。般若即菩提,约菩提说这二道即五种菩提

       
        四、《金刚经》二道五菩提

       什么是《金刚经》中的二道五菩提呢?我们知道《金刚经》中,最初由须菩提尊者问佛陀:请问世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经佛陀解说后,须菩提尊者又照样的再问一遍,佛陀回答大致相同。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

      初问,初答,为般若道。

      后问,后答,为方便道。

     “般若道与方便道”之二道,为菩萨从初发心到成佛过程中所分的两个阶段。下面,请看印顺导师著作《般若经讲记》中说的解释。

          

 

       1、般若道
     般若道,包括那些内容?
    (1)发心菩提:凡夫于生死中,初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名发心菩提,即发世俗菩提,重于愿。
    (2)伏心菩提:菩萨发心以后,依本愿去修行,从六度的实行中逐渐降伏烦恼,与性空相应,名伏心菩提,重于行。
    (3)明心菩提:菩萨折伏粗烦恼后进而切实修习止观,断一切烦恼,彻证离相菩提——实相,故名明心菩提。
     以上三种菩提是趣向菩提道中由凡夫入圣人的三阶,是般若道。这时,菩萨虽得圣果还未圆满,需要继续修行。因此,明心菩提望前般若道说,是证悟;望后方便道说,是发心——发胜意菩提心,悟一切法本来清净,本来涅槃,名得真菩提心。前面发心菩提,是发世俗菩提心;而明心菩提是发胜意菩提心

 

       2、方便道
     方便道,包括那些内容?请看:
    (4)出到菩提:菩萨发胜意菩提心得无生忍后修方便道,荘严国土成熟众生;渐渐地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到达究竟佛果名出道菩提。
    (5)究竟菩提:断烦恼习气究竟,自利利他究竟,即圆满得究竟的无上正等菩提。以上所说二道各有三阶,综合为五菩提,总括菩提的因果次第。明白二道五菩提,就知道须菩提尊者与佛二问二答以及经文分段次第的全经脉络。 


       六、金刚般若

      1、二系说

     “金刚般若”的词语,在大乘汉传佛教里有不同的“二系”解说,学习《金刚经》者,不可不知。
     一、玄奘法师的“唯识系”:认为“般若”是能断的智慧,“金刚”是所断的烦恼。
     二、罗什法师的“中观系”:“金刚”比喻“般若”,般若能破坏一切戏论妄执,不为妄执所坏,他有坚、明、利,如金刚一样。

      以上二系说,各有其理论系统的道理。不过,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缘起性空的法义来说,《金刚经》是般若系的经典,应是“以金刚比喻般若”的鸠摩罗什法师“中观系”更合法义。

      2、般若分类

     《金刚经》把般若分为二类:

      一、拙慧:偏于事相的分析,这是杂染的、清净的,要破除妄想杂染,才能证得真净。

      二、巧慧:从一切法本性空中去融观一切,观烦恼、业、苦当体即空,直显诸法实相,实无少法可破,别无少法可得,一切不坏不失。   

      印顺导师在著作《般若经讲记》中说:“又如求水,拙慧者非凿开冰层,从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经般若烈火,冰都是水。所以,巧慧者的深观,法法都是性空本净,法法不生不灭如涅槃,法法即实相,从没有减什么增什么。这不增不减、不失不坏慧即金刚般若。般若为大乘道体,为五度眼目,为般若所摄。有了般若,六度万行才能到达究竟佛果,成为波罗蜜(pāramitā)。

             


        七、总结

       佛教修行者学习《金刚经》,从发愿心菩提开始,踏上菩提之路。由二道五菩提,积累菩提资粮,修习般若道至明心菩提后,开始方便度众生。若发菩提心的菩萨能以金刚妙慧,彻悟不失不坏的诸法如实相,依菩萨修行的次第,方便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无上菩提,故名“金刚般若波罗蜜”。 


说明:《金刚经》导读笔者为《世界佛教》所写专稿,稿件要求文字精炼、简洁,故解释较为简略。希望有缘学习《金刚经》者,抽空深入经藏,请阅读印顺导师著作《般若经讲记》以及历代大德法师们的《金刚经》注疏。愿大家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法喜充满!
 
 小议:

      印顺导师说:“深信三宝从正见中来,依正见而起正信,乃能引发正行而向于佛道,自利利他护持正法。”学佛者,没有“正见”而热心积极去护法护僧,那是随世俗感情而相牵增烦恼,导致一起随“邪见者”堕入“邪见”火坑。学习《金刚经》,除读诵、书写外,更重要的是“受持”。那么,如何受持《金刚经》?想要受持《金刚经》,首先要明白《金刚经》的甚深含义:“二道五菩提”。求法于善知识,认真学习,如法如律,在无常的生命中时时处处践行菩萨道,积累成就菩提之资粮。最后,愿佛陀正法久住,僧伽和合,一切有情趋向正法,离苦得乐!

            


点击查看★ 专 栏 文 集 推 荐 ★

云水天涯集2022

2021年文集

【恭迎十方诸佛菩萨诞】专辑

《佛经导读》专辑: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云水天涯集2021

2020年文集

天涯云水僧:活着

《云水天涯行脚僧》专辑

2019—2016文集

【看见佛陀在人间】

【人间佛教·礼仪篇】

《佛学论文集》

【评论荟萃·人间佛教护教文集】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专辑

《印度佛教思想史》专辑1

闽院人的标志·菩萨道的精神《首届闽院校友会巡礼》专辑

                       回  向  偈

            愿以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以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愿以此功德,回向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



————————————————   版权所有,请尊重知识产权。欢迎转载,未经作者同意,不得更改,违者必究!点击阅读文章:千锤百炼的美丽矿石
放下忧苦,喜悦智住晨光之歌,精勤不懈
【评论荟萃】舍利与舍利塔的崇敬供奉
致最爱的人:谁是你轮回中的情人师父颂:勤苦参学利人天
布施波罗蜜,利济诸有情印度洋的沉船,沿岸各国文物悼念本如法师:闻法五老峰,重光净业寺
人命无常,在呼吸间

悼念星云法师:星光普照,法流五洲

群鸟吉祥乐,开心愉快过

十五元宵,月圆顺吉

立春日:花开鸟鸣时

长寿福吉巨龟

眼前时光,活在当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念天修天不升天,愿生佛陀正法前初九斋天,增福吉祥澳洲华人庆祝中国年

人人吉祥,快乐安康

恭迎定光佛圣诞:燃千佛慧灯,导众生离苦

恭喜法财:健康是财,平安是福

吉祥人生,安祥生命
地球上的财富,澳洲多彩矿石
福兔贺岁,狮舞欢腾
大年初一,迎弥勒菩萨诞除夕,兔年吉祥
恭迎华严菩萨诞:法界以为身,华藏庄严海福满人间,迎新年
送走虎,迎来兔,欢喜迈大步佛陀正法,从恭敬中求

小年吉祥,喜气洋洋

小年吉祥,辞旧迎新

心如猕猴,降伏其心,令趣善道

人命无常呼吸间,病亡随重习忆念

向着光明,走在菩提道上

病时方知身苦,闻法践行疗治

麒麟瑞兽长颈鹿

安康吉祥龟

动物园中的人猿

云水天涯集2022

桃园摘桃,延寿吉祥

《法华经》:衣里明珠,无价之宝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佛影僧踪化大千,菩提树在大洋洲
2023元旦快乐:慈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
三界如火宅,走安全空门
《法华经·方便品》导读: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
《法华经》导读:佛子菩萨行,成佛妙莲華步行沿途风景,遇见最妙安排
病苦灭苦,离苦得乐
病苦可助道,知苦应离苦
夜夜平安,日日好日如实观:身病苦,心不苦
莫做大象挂璎珞,宁在树下受饥饿
笼狮圈养食忧伤,野狮无粮身自在好时光,须珍重
慈心无碍,吉祥平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