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震惊!特大跨省拐卖儿童案在苍南开庭,被拐婴儿达26名

2016-06-16 温州本地生活圈


导读贩卖婴儿牟利,却自称是“做好事”。昨天下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苍南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章某、朱某、李某等26人拐卖儿童案。在两年多时间,多达26名婴儿被他们层层转卖,甚至还有妇产科退休医生参与其中。

昨天,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苍南法院开庭审理章某等26人拐卖儿童案。


案情回顾婴儿啼哭声牵出一个拐卖网络



2015年3月29日,苍南警方接到报警,称苍南灵溪双益小区旁的一老房子内经常传出不同婴儿的哭声,而房主章某年龄偏大,不像婴儿父亲。苍南县公安局灵溪中心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对该房子进行多日守候,发现房内人员存在拐卖儿童的嫌疑。去年4月4日下午,警方在房内抓获正在进行拐卖交易的章某、朱某等9人,并解救出1名男婴。


经审讯,警方又相继在苍南灵溪、石家庄、上海、云南等地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


此案共涉及35名犯罪嫌疑人,分别扮演“介绍人”“抚养人”“运送人”“收买人”等角色。这些涉案人员之间不少“沾亲带故”,其中有“情侣档”“父子档”“夫妻档”等。


此次被提起公诉的有26人,其余9人另案处理。据起诉书显示,这26人分别来自苍南、温州市区、福建、云南等地,其中年龄最大的已有79岁。


此案被告人中的李某因有医生的特殊身份,此前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现年68岁的李某是市区某三甲医院的退休妇产科女医生,案发前被多家医疗机构返聘,经她之手被拐卖的婴儿有5名。


该案中,被拐卖婴儿多达26名。部分婴儿被跨省多次转卖,层层加价,成交价从1万至10万不等。


庭审现场涉案人员多为文盲或半文盲



昨天下午2时许,26名被告人被法警押入法庭,旁听席上的部分亲友控制不住情绪,发出啜泣声。


除医生李某外,涉案人员多为文盲或半文盲,无法使用普通话交流。《刑事诉讼法》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昨天的庭审中,共安排了三名翻译人员到场,分别提供闽南话、福安话及傈僳话翻译。其中福安话、傈僳话翻译均由福建、云南等地在温工作的人员担任。


法庭分别以普通话及三种方言向26名被告人询问是否收到了起诉书及收到的时间,并向他们告知了相关权利和义务。

    


对话被告人自称没文化 以为在“做好事”



检察机关认为,章某、朱某、李某等26人拐卖儿童的行为已触犯我国刑法,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拐卖儿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图为犯罪嫌疑人章某出庭受审。


首先出庭受审的章某共涉嫌拐卖婴儿20人。对于起诉书指控的内容,章某当庭表示无异议,愿意认罪。他自称没有文化,不知道拐卖婴儿罪责,以为是在“做好事”,帮助那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找到不育夫妇来养育。


公诉人:拐卖的婴儿都多大,是从哪里来的?

章某:都是出生只有几天的,有几个是从温州的医生李某处买来,永康的黄某、宁德肖某等处也有多名。

公诉人:这些上家的婴儿是哪里来的,你知道吗?

章某:我不清楚,听说是父母不要了的。

公诉人:你和朱某是什么关系。

章某:2013年认识,后来发展为情人关系。

公诉人:朱某主要做什么?

章某:孩子带过来的时候都是她在照顾。因为我不会普通话,有些人想买小孩打电话来,都是朱某来接的。

公诉人:你和医生李某怎么认识的?

章某:最早是我的朋友带我去见她的朋友,经人介绍认识了李某。

公诉人:你和李某是怎么联系的?

章某:李某在医院上班,让我不要随便打她电话,都是她有孩子了直接打电话给我。

公诉人:交易的时候,钱是直接给李某吗?

章某:全部都给她的。

公诉人:2013年上半年,李某和你在牛山客运中心见面交易一名男婴,后来你觉得孩子太小没有要,当时过程是怎样的?

章某:那个孩子只有两三斤重,太小了买家不喜欢。医生说价格可以便宜一点,我还是没有要。


随后受审的朱某起初并未正面回应参与贩卖婴儿的事实,甚至说自己只是跟男友章某去温州玩的,在公诉人的讯问之下,她最终承认了自己参与贩婴的事实。二人自2013年开始贩卖婴儿以来,都没有其他工作,贩卖所得几乎全部花光。


图为犯罪嫌疑人朱某出庭受审。


庭审持续至昨晚8时许,法官宣布休庭,并决定今日继续开庭。据温州中院方面透露,此案一审庭审预计持续至明天。


来源:温州都市报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作者:谢树华 王诚 通讯员  温萱

温都全媒体内容官:项丹妮 温振赛 

校对:陈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