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冯杰鸿:商业航天前景广阔 快舟火箭将持续升级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众多央媒持续关注航天三江代表委员。3月10日,央视军事频道播出的“正午国防军事”栏目聚焦两会·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节目中,全国人大代表、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接受了专访。



以下是专访文字摘录:


2017年首次商业发射以来,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发射17次,把30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作为快舟家族新成员,推力更大、成本更低、快速发射能力更强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2020年首飞时却经历了痛苦的发射失利,今年快舟火箭会有多“快”,怎样能够更可靠?全国人大代表、航天三江党委书记、董事长冯杰鸿进行了解答。





推动我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冯杰鸿代表带来了《加快推动我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等两个建议,就是结合在快舟火箭上的多年的实践探索所提出的。



冯杰鸿说:“经过我们的观察,包括对于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发展的一些情况了解,要从我们顶层政策的引导,领军企业的培育,包括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后续卫星的应用等方面,推动我国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6小时内同一片场地连续发射快舟一号甲曾创最快记录



“我们为什么叫快舟,就是突出它这个快字。固体火箭的特点就是快。”冯杰鸿说:“我们快一甲曾经创造过在同一片场地连续发射的最快记录,当时用了六个小时,相较于传统火箭来说已经非常快了,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的继续改进,把这个周期缩短。”





快舟十一号“归零”重启运载能力突破一吨级
2020年新研制的快舟十一号火箭首次升空,固体的三级发动机却在分离前出现问题,距离成功咫尺之遥,功亏一篑。



冯杰鸿表示,快舟火箭也曾经有过发射失利,经历过非常痛苦地“归零”。过程中间解决完一个问题,发现又有新的问题,经过这样的过程,研制队伍也经历了一个淬炼。去年12月份,快十一火箭成功复飞,火箭近地轨道运力已经达到了一吨的能力,已经基本可以覆盖近地轨道卫星发射服务。
“今年,快一甲大概需要发射八到九发,快十一已经明确的有一发,所以我们今年快舟系列应该有八到十发发射任务,我们还要努力确保发发成功。”冯杰鸿透露。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快舟火箭将持续升级



冯杰鸿说,发展商业航天,建设航天强国,最重要的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快舟火箭将抓紧时间持续迭代、在优化中实现快速发展。
“我们的火箭从元器件到原材料都是自主可控,所以没有能够被‘卡脖子’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前面经过了一系列的攻关,也遇到一些问题,但是现在都攻克了。”
“包括快一甲、快十一都在持续的改进,快一甲大概在明年,它的2.0版本就能进行首飞。”冯杰鸿表示,快十一也在升级,每一发箭都在优化,“未来我们也在攻关更大直径的,更大运载能力的新火箭。”






高强度、高密度发射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快舟力量


发展商用航天,它最后面向的是市场,快舟火箭,商用航天的市场前景如何?


“市场前景非常好”,冯杰鸿表示,对市场来说,快舟火箭付出更低的成本,同时等待的时间会更少一点,就能够把需要的卫星发射进入轨道。
目前,航天三江在武汉阳逻已经完成了商业航天基地的建设,聚集了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和测运控等设施,按照年产20到50发能力建设。冯杰鸿说:“希望通过我们这样更高强度,更高密度的发射,能够为我国的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快舟力量。”



来源 | 国防军事、航天三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