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十载弦歌】译海航标——广外高翻学院牵头制定翻译人才培养国家标准

2015-10-29 广外高翻SITS

文字:高翻学院《译海拾光》编写组 图片:高翻学院《译海拾光》编写组

编者按 10年风雨兼程,10年硕果累累。自200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以来,我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岁月。在10年里,我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记录我院十年发展历程的《译海拾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2005-2015)》将于近日出版。从今天起,高级翻译学院官微将节选部分章节组成“十载弦歌”专题系列报道,重温高翻十年的发展历程。


广外高翻建院五周年时收到了兄弟院校赠送的一块匾,它被挂在会议室中,上面赫然写着“译海航标”四个大字。的确,广外高级翻译学院自从成立以来,为翻译学科的发展开疆拓土,为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开拓道路,是当之无愧的“译海航标”。广外高翻牵头制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合并简称“国标”),为中国翻译教育定下了新的航标。

国标重任,能者肩之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没有标准,无以传四海。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在这汹涌澎湃的浪潮中,许多专业的申办和扩招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毕业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国家有关部门意识到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内涵式的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部署了“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以期规范人才培养,去莠存良。近十年来,中国的翻译学科迅猛发展。2006年,中国的翻译本科专业正式创立之时,只有3所大学试办,到了2015年则达到了196所。2007年,首批开办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只有15所,到2015年已经增加到206所。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行政审批权逐步下放,开办翻译硕士专业(MTI)和翻译本科专业审批权均已下放到各地,各地往往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甚至创造条件也要开办所致。因此,在这汹涌澎湃的浪潮中航行,“航标”必不可少。制定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规范翻译教育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国家促进翻译学科科学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同时,它也是全面、深入、系统地总结翻译学科十年发展经验、翻译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的契机。由此, “国标”的制定应运而生。

执行标准尚且不易,更何况制定标准。牵头制定“国标”这个重任为何会交给广外呢?

事实上,广外和“国标”已经有了渊源:广外是同时开办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的最早两所院校之一,是中国翻译本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的首倡者;广外高翻是全国第一个拥有翻译本科、双学位、硕士、专业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翻译教育院系;广外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地;在MTI的论证阶段,广外就牵头制定了MTI指导方案。因此,广外是理所当然的牵头者。

千锤百炼,玉汝于成

作为全国性的标准,人才培养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国标”的第一稿由广外的专家整合出初稿后,进行了多轮的论证。尽管初稿出自广外专家们的分工合作,但他们一开始就把这份来之不易的第一稿戏称为“靶子”。事实上,它也的的确确成为了“众矢之的”,在论证会上受到了不同观点激烈的冲击。人才的培养和产品制造有着天壤之别,产品的质量比较容易通过各种指标量化,而人才本身就是难以量化的。要将人才培养标准量化,将抽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量化困难重重。更何况论证的专家来自不同高校,学科背景和研究的方向也不尽相同,难免会各抒己见,甚至针锋相对。有的标准在多次修改后甚至还会出人意料地“回到原点”,回到最初的方案。
专家在广外研讨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标

首先,“国标”的制定需要建立起指标体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分为概述、基本要求两大部分。概述部分分为概述、专业内涵、服务领域和发展趋势。基本要求包括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应接受的实践训练、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五个部分。每一部分又细分为若干项。《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分为前言、适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教师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术语与释义十个部分。同样,十个指标体系之下又分若干细项。

其次,“国标”的制定不仅要经过周全的考虑和严密的论证,而且需要尽可能地达成一致。毕业论文的标准制定是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本科生可以用实践报告或调研报告代替毕业论文,因为翻译专业应更加注重实践;有的人认为论文可以用中文写,而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用中文写毕业论文是“无稽之谈”。几番周折,终稿终于一锤定音:本科生的论文“要求用所学外语撰写”。

再者,“国标”各项指标的确定需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过于笼统、“大而无当”,也不能过于细致、“吹毛求疵”,它的“分寸”非常难以把握。由于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国标”既要考虑到在具体实施时能发挥它应有的规范、导向作用,又要照顾到大部分高校的实际情况,给各高校留出制定符合自身院校特色的校级人才培养标准的空间。而作为“国标”重中之重的“课程设置”一环则需要协调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语言技能与翻译技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以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诸多关系。这些关系又牵涉到第二外语、翻译理论课、中国语言文化课和翻译实践课等课程的定位,并涉及到外语综合技能课程与口译、笔译课程的衔接等错综复杂的问题。

最后,作为纲领性文件,“国标”的语言也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必须对使用的术语进行明确的界定,并引用翻译领域的专业词汇,建立相应的话语体系,体现出其内在的逻辑联系。《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就有术语与释义一章,其中对“百科知识、跨文化交流能力、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五个关键术语进行了严格界定。

终于,经过30多次讨论,30多次修改,接连产生5个版本之后,“国标”的终稿方才尘埃落定。历经山穷水复,终见柳暗花明。薄薄的几沓纸张,虽然谈不上“字字看来都是血”,但却饱含“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汗水。难以想象,要经过怎样艰辛的努力,才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萃取”出寥寥几页?还要在众说纷坛中达成一致?要经历多少艰难曲折,才能把翻译学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与全国各地专家的智慧和汗水凝结成言简意赅的“国标”?所幸,虽然道阻且长,但功夫不负苦心人,缘于着敬业的精神和不懈的努力,“国标”总算“破壳而出”。

思深忧远,玉尺量才

大功已经告成,这份集翻译学科发展经验、翻译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创新实践、翻译理论研究成果之大成者的庐山真面目又是如何呢?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与评价、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标准。其中的培养规格包括“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相关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和 “能力要求”(语言、跨文化交流、翻译三个方面的能力);课程体系则包括“总体框架”和 “课程结构”(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四个板块构成);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需要予以分别明确;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教师的结构、素质和发展三个支点;而基本的教学条件包含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和经费投入四方面;质量保障体系则由教学过程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构成。

《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的内涵则更为丰富。《翻译专业硕士学位基本要求》规定毕业生应具备学术道德、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语言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百科知识获取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基本能力”。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掌握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构成的“基本知识”:基础知识包含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百科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而专业知识则涵盖翻译理论和实践知识、语言服务产业的知识和翻译所需的其他专业的知识。

此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翻译硕士生的教学要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因此,毕业生应接受以实践教学、专业实习以及学术活动为主体的“实践训练”。同样的,作为最终考察毕业生质量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方面也应突出实践性,采取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调研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这五种形式之一,旨在对翻译学科的建设、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翻译行业的管理、翻译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做出学术贡献。

《易经·大有》有云:“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意思是大车材质坚硬,能够承载重物。引申开来,便是人有大材、堪当重任。广外高翻学院不负众望,竭尽心力,集各方智慧,完成国标制定的大任,不辱使命,不仅为全国翻译人才的培养打造了一把宝贵的“玉尺”,也再次证明了它在中国翻译学科的领头羊地位。译海迷途,“国标”指路。有了这两份翻译人才培养标准的航标,中国的翻译人将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