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太极学术 | 凌逾、刘玲、刘倍辰:2017年香港文学年鉴【加注释版】

凌逾 刘玲 刘倍辰 跨界经纬 2021-12-04

2017年香港文学年鉴


凌逾 刘玲 刘倍辰



全文分别刊发于两刊:

凌逾:《香港文坛:共同记忆与共生时空》,《华文文学》,2018年第1期。

凌逾、刘倍辰、刘玲:《2017年香港文学扫描》,《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华文文学研究”栏目特邀主持人:

曹惠民


主持人语:这一期“华文文学研究”栏目的三篇文章,两篇是有关香港文学的,一篇是有关北美华文文学的。华南师范大学的凌逾教授的学术专长是香港文学研究,她近年对香港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动态十分关注,每年都有年度综述一类的长文发表,对学术研究的及时总结及对此后研究的深入推进,都有不可小觑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这种对史料的逐年梳理,既是学术积累,也很值得收藏,或许也可把这类文字看作学术史的前期工作。希望学术界有更多的朋友以各种方式积累史料,那无疑是嘉惠士林之举。这期发表的是凌逾教授对2017年整个香港文学研究状况的梳理,涉及各体文学的创作和两地学界对香港文学研究的著述及论文,特别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共生效应,肯定香港文学的稳中之变,资料繁富,梳理清晰,多具个人识见。通过凌教授此文,读者不难看到香港文学研究在2017年又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对新进作家的评论,已成为推动研究的新动力。香港文学研究的空间还很大,亟待有心人投入其中,深耕细作,从大中华文学的整体视野着眼,挖掘出香港文学的多面价值。


华南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徐诗颖是一位“80后”的学术新秀,勤奋多产且治学态度又十分严谨,实在难得。她对1980年代以来香港小说中的“香港书写”进行了比较宏观的考察,以“混杂性”来定位流徙空间下香港文化的身份特征。她认为,香港作家的身份认同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维度—关系性、叙事性和想象性,这是很有新意的一种见解,诠释也给人启示。我很看好诗颖的未来发展,也希望看到更多像诗颖这样的学术新人走向新时代学术研究的前沿,书写出更多更美的学术新篇。就近年香港文学的研究来说,介入人数有减少趋势,长期坚持做下去,确实需要定力。但无可置疑的是,香港文学是座“富矿”,还有不少课题有待发掘,这是中国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凌逾教授和徐诗颖博士师生同时在此现身,似乎也彰显着学术传承的活力,带给了我们新的希望。本专栏期待更多的师生档、同门档的加盟!


山东德州学院的丰云教授多年来悉心关注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研究,目前正在承担一项有关的项目课题,这里发表的是她对陈谦新作《无穷镜》的评论。陈谦本是个理工女,现在还住在硅谷(有硅谷“驻场作家”之誉),作为北美华人新移民文学中的实力派作家,陈谦的小说很有可读性,也很有创意和思想,这样的作家很是难得,所以有人把她称为“作品不多但很显眼的一位”好作家。“镜子控”陈谦在《无穷镜》中借用一系列形态各异的镜子为隐喻,从独特的角度展现了硅谷高科技精英们的日常生活与光荣梦想,探讨了他们的多种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的意蕴,呈现为相互独立、价值相当的开放状态,《无穷镜》的文本俨然一阙充满张力的多声部乐章。论文探讨了作品复调叙事的特性与风格,切口虽小而角度独到,在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层见出陈谦的原创与新意,令人信服地彰显了这部小说在新移民文学潮流中高标独举的风姿,让人不能不生惊艳之感。我们期待陈谦有更多充满独到思考和独特表现的浸润着人文意蕴的好作品问世,百尺竿头,更上层楼!



一、回归廿年寻记忆


记忆是一条历史的河。个体记忆多与相思情意有关。集体记忆多与历史大事、社会转折有关。寻找记忆可从时间出发,打捞历史的痕迹;也可从场所出发,搭建纪念空间,作为社会民族、家庭种族自愿寄放记忆内容之处,唤起和重构集体记忆,将瞬时记忆延展为永久记忆。记忆的载体可以是庆典活动、书籍文字,也可以是影视声画、纪念馆博物馆等。


2017年的香港注定与记忆有关,最大热点是两岸陆续开展的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联袂推出《香港名人访谈录》,访谈对象涵括政界、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名人【1】。央视精心打造五集纪录片《紫荆花开》,展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香港。报告文学《香港,你的明天更美好》讲述香港回归20周年后的社会面貌。同时,不少杂志专栏、庆典书籍和专题报道刊发纪念文字,以示庆贺。



文学专栏记忆的重头戏当属《香港文学》杂志,在香港回归二十年的节点上,陶然主编策划了2017年7月号“当代香港文学作品评论专辑”。《香港作家》杂志主编蔡益怀先生对香港二十年小说(1997-2017)发展进行X光透视:味道的食物隐喻、病人的疾病隐喻、魔幻空间的都市幽灵、人间情怀的生命气息、有精神的写作,剔肉见骨【2】。郑政恒诗人以另一角度重塑香港二十年小说面貌,聚焦于后现代写作、家族历史、都市变迁、文化议题、时局冲突,其主编过多部小说选,对新作了然于胸,论述手到擒来【3】。古远清教授总结香港回归二十年来的文艺思潮特色:擅长中西混合,为己所用,本土意识和中国意识的交织、后现代与后殖民的混合,思想把脉到位【4】。方忠教授管窥回归以来的香港散文,赞扬回忆性散文、游记散文、学者散文的香港性,概括精当【5】。行家里手,各显身手。



《香港文学》还特设《回归20年香港短篇小说展》杂志增刊,由陶然、蔡益怀主编,收文52篇,如谢晓虹《岛》、昆南《旺角记忆条》、车正轩《最后一站旺角》、唐睿《红白蓝的故事》、黄劲辉《酒吧旮旯的故事》、梁科庆《Q版特工:审讯日下午》、陈丽娟《6座20楼 E的E6880**(2)》,后者题目仿佛摩斯密码,内行者方能迅速破译语码。此小说展的港人港味记忆扑面而来。


内地回归记忆也毫不逊色。《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有“中华文艺版图中的香港”,包括古远清教授的《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赵卫防教授的《娱乐启蒙、类型规范与“港味”美学》,凌逾教授的《跨界创意香港造》,李杨教授的《香港电视剧模式和特征及其内地回响》,张燚教授的《香港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与启示》,从文学、电影、电视、音乐等维度,分析香港文艺发展的历程、脉络与特色,及其与内地的文艺交流,呈现出文艺杂志的特色。该专栏及时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纸刊与网刊同步推进,高效快捷,推文图文并茂,设计精美。2017年第8期则有黄维樑教授的《香港和内地文论交流的回顾与思考》回顾香港和内地文学理论界的交流互动,总结两地学者在中西文论整合与建构、“龙学”研究等成就,指出应以内地学者为主力,发挥香港学者的优势,推动中国学派建设【6】。


香港电影《心动》


《博览群书》2017年第7期刊文三篇:袁勇麟教授的《透过〈香港文学〉这扇窗》,凌逾教授和研究生薛亚聪的《这是香港的书香》,作家盼耕的《香港女诗人的反向思维》。福建社科院副院长刘小新教授的刊首语很诗意:“值此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为这片烟火留取一份光影纪念,作出某种意义诠释,文学显然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方式,它的传承与流变、饱满与丰盛、扩展与蔓延,都是解读香港故事最灵巧的密钥【7】。”纪念是刊首语的核心词汇,以文学留存香港记忆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在记忆文化指引下,作家翻生。过去,人们说作家死了,读者为大,读者的阐释决定作品生命力。如今,人们又重新聚焦作家,为文学大师塑像,为名家名宿造影,这是因作家而生的跨界再造。黄劲辉一人导演两部艺术纪录片:《东西(也斯)》和《1918(刘以鬯)》,集作家、编剧家、导演、博士于一身的黄导开拓新电影语言,好评如潮,形成了热点效应。华南师大邀请黄导前来展示影片,作自由谈,凌逾作了访谈,还写影评刊发于《文艺报》【8】。《我城(西西)》由陈果执导。香港作家纪录片若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粤港澳台若联手拓展成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更是功德无量。


刘以鬯


寻找作家、文化人记忆,香港口述文学愈加发达。香港《号外》杂志的创始人丘世文整理其于1978-1997年间发表的口述历史系列,辑录成《在香港长大 (增订版)》,详述战后香港婴儿潮一代的无知与好奇、反叛与觉醒、理想与迷失,关注香港人身份构建,既是怀缅往昔,亦是文化辩证【9】。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廖迪生新书《何铭思口述史》展现老香港何铭思的大时代足迹,生于1923年,参加游击队抗日,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统战部部长,为霍英东南沙计划的负责人,95岁香港仔走尽战场、官场、商场,反映出世代风云【10】。香港本土重要文化人卢玮銮、熊志琴主编的《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二册出版,此系列缘于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所的“口述历史:香港文学与文化”研究计划【11】。内地学者凌逾也连续刊发与葛亮、潘国灵、陶然、黄劲辉、唐睿等香港作家的访谈录。


集体记忆除了口口相传,少不了尺素传书的厚重与光影瞬间的真实。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编录《足迹──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九十年》,作为纪念九十周年的图录【12】,收录港大中文学院九十年来的二百多祯珍贵照片,见证该学院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演变,九十年间步履相接,薪火承传,有以成之。另外,为纪念摄影师何藩先生逝世一周年,他生前未完成的摄影集《念香港人的旧》问世,用光影述说五六十年代香港的人情冷暖【13】。



另类记忆重出江湖。获第十届香港书奖的马家辉首部长篇《龙头凤尾》写原汁原味湾仔,讲述陆北才在抗战前后历经磨难,流落湾仔,投靠洪门,与英国差人暗生情愫,无意中成为黑帮大佬,摇身一变唤作陆南才“南爷”。全书写尽男性心理、人性的幽微之处,直言背叛、恐惧、无助。书名一语多关,重重叠叠:既指打牌九的一种发牌方式,也指同性恋的主次、双性恋的龙凤双全,还指帮会的结构座次、龙头赏饭,话里有话。马家辉历经访谈和考证后,据所得资料写就该作,雕刻人物,写起来如在目前,粗口满天,骂人使气,酣畅淋漓。黑帮作为特殊题材,过去俗文学偶有提及,但作为严肃小说,写得入心入肺,则是贡献。《龙头凤尾》与李劼人的《死水微澜》、黄碧云的《烈佬传》血脉相牵,讲民间底层帮会万相,也讲华人帮会与洋人等多方势力的较量,揭穿黑幕。《死水微澜》写袍哥会,《龙头凤尾》写洪门,《烈佬传》写黑帮底层。《龙头凤尾》写人生动,语言鲜活,对男性生理心理描写尤其精彩,这比《烈佬传》更生猛,但在主题升华上则略逊一筹。前者得“红楼梦奖”首奖,后者得香港书奖。


香港电影《古惑仔》


2017年7月19日至25日,第28届香港书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自2016年起,香港书展由“年度主题”替代“年度作家”,2017年主题是“旅游”。“文游四海”长廊选取了也斯、西西、吴瑞卿、周轶君等九位背景各异的香港作者,展出他们的旅游文学作品,拍下的照片以及收集的纪念品,让读者透过他们的经历和笔触感受世界。书展自然不会忽略回归热潮,展出陈伯添主编,区家麟、麦燕庭、潘小涛与刘进图等著述众新闻出版的《回归20年1997,我们都是记者》、三联出版社的《数字香港:回归20年》,以及白纸出版社的《有没有人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等,这些书籍都为人们客观看待回归问题提供了不同面向的历史叙述。


设置纪念馆,建构记忆空间。金庸馆是香港首个以作家为主题的常设展馆,2月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开馆,展区包括“大侠足迹”“金庸的武侠世界”“影视和文娱世界的金庸现象”“百年一金庸”,还有“高手过招互动照相区”,观众化身大侠,过一把武侠的瘾。



伴随着20周年庆典,回望念旧、追忆消失成为香港社会心理热潮。城市建设快,拆迁也快,港人恐惧于码头、渡轮、骑楼、小店、街招吊牌、二楼书店等事物的消失,于是消失美学兴起。香港发展过速,扫荡了记忆、历史和传统,温情被高效取代,优雅被速度绞杀。Stella So《粉末都市》云:“香港有趣的事物总是长出脚来远走高飞”【14】。严飞也慨叹最早公屋“石硖尾邨”的强制性消失【15】。2016年,潘国灵首部长篇《写托邦与消失咒》问世,获第十届香港书奖,引发评论热潮。2017年,潘国灵的散文集《消失物志》又随之而至,记录一百件城中消失物事,描绘一座城市的生与死,融知性与感性于一体【16】。梁文道文章《一个终将消失的香港》重新审读西西1995年的著作《飞毡》,飞毡会飞,浮城会升,经自障叶覆盖的肥土镇的一切人事也会隐形【17】。阿克巴·阿巴斯的论著《香港:消失的文化与政治》指出:香港消失的既有“老旧的建筑和街坊故事,也有殖民地的荣光回忆”【18】。德国摄影师Michael Wolf以镜头钻研彩虹邨,加入追寻消失的行列。邓家宙以0.03mm代针笔极细腻地重新勾勒香港十八区景点,把香港地景点背后的掌故和趣闻与画作有机地结合,绘制文艺地图【19】。


彩虹邨


港人发现消失,关注消失,其实在寻找本土记忆。阿克巴·阿巴斯认为,香港被看做是文化荒漠,因为“逆向幻觉(reverse hallucination)”,即“看不见那里有什么(not seeing what is there)”“拒绝去看见那里有什么(the refusal to see what is there)”【20】。西西1975年创造“我城”词汇,成为时代隐喻,本土意识崛起。跨入新世纪,本土意识再次回归。港人日益喜欢漫游香港,重拾香港,思念从此生根,从卢玮銮教授而兴起的漫游系列丛书一直未断。香港虽是国际化商都,但越商业,文人们越想反商业,一边造梦,一边生活,不只有言情武侠通俗文学,而有更多严肃文学。内地文学喜用政论军事政治话语,香港文学语言却直接延续五四文学的风格。


二、“港漂”张望于门槛


“港漂”,近年悄然冒出来的新词苗子。其实,新人类“港漂”已有15万人口,占香港人口的2%。新世纪后涌现出来的这批年轻学人,为求学、求职而赴港,不再是20世纪初期或中期因战乱、动乱而漂泊的难民、侨民,这与过去“南来作家”的来港原因也有差异,而且,进进出出,自由流动,随性而行。新新大陆客在香港做新客家,在借来的地方,多有感悟,于是撰文出书。



被称为“漫游者”的作家周洁茹自2015年回归文坛以来,创作成果丰硕,2017年共发表17部中短篇小说,2篇微型小说,15篇散文,接受了五次访谈。小说集《到香港去》收录近年来的十几个短篇小说,书写故乡城市小人物的生活与梦想,倾心于一个个“点”的“地理”叙述,描述生活的无情挤压与撕裂,生存的无奈与不甘【21】。


另一部小说集《香港公园》由单元小说的形式构成,周洁茹以外来者的身份观察香港人,以细腻文字,描绘香港百态,塑造了涉及多个国籍和阶级的女性,细致描写她们在生活、旅游、感情中的挣扎和无奈。三个女子都是港漂,但她们的故事又不只是港漂的缩影,而是现代都巿女人共同的写照【22】。


散文集《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触及美食、电影、风物,书中记述与故人重逢,追忆往事和爱情【23】。作为一个从内地漂泊到国外,又回到香港定居的写作者,周洁茹笔下的生活五味陈杂,她以文学审美的视角,观望自己的生活轨迹,饱含丰富的女性私人化体验。世情万象、人情冷暖都在生活细节中一一展现。


周洁茹


2009年移居香港的周洁茹,现在已经成为香港公民,而香港也成为她如今最为重要的写作背景。理所当然的,她也已经成了一个香港作家。不过有趣的是,早期的她不会讲粤语,坦白道:“作为一个香港居民,诚实地说,我对香港仍然没有很热爱。”“所以我的香港小说,全部发生在香港,但是主角说的都是江苏话。【24】”周洁茹以“他者”的眼光审视香港,从现代“港漂”的无根状态出发,诉说香港故事。


搁笔多年而今从香港文坛出发的她,自然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香港大学邵栋对其尤为关注,连发多篇评论。《时空尽头的漫游者——周洁茹的香港小说简论》着重分析周洁茹的香港小说, 解读其中独特的时空呈现,历史终结的时间感以及空洞的地理概念。他认为周洁茹作为“现代都市漫游人”,无意于将自己的创作驯服于一城之文学,而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带有普罗意义【25】;《历史终结与放逐之爱——周洁茹<到香港去>中的女性困境》聚焦书中那些勇敢而无望的女子,以及她们在历史终结、时间停滞中的放逐之爱,突破自己女性身份的枷锁【26】。



作家蔡益怀对周洁茹的创作也多有评论,《冷峻旁观与“漫不经心”的记录——周洁茹的香港书写》赞赏其对客居香港的追问,在不动声色地客观呈现中蕴藏的机敏【27】;《周洁茹的“香港故事”》一文认为作为“外来者”的周洁茹创作带有“张爱玲气”,同样是以“他者”眼光审视香港,但对“世道人心”的体察提供了观照香港故事的新角度,蕴藏着苍凉与飘零【28】。


此外还有常鹏飞的《时空中的漂浮者——评周洁茹<岛上蔷薇>》,认为《岛上蔷薇》通过“现时”的生活化描写,达到对成长的书写、对现实与时代的质询、对自我灵魂的追问【29】。唐诗人关注周洁茹的随笔集《我当我是去流浪》,认为其超文体的表达胜在语言的鲜活,饱含真诚的书写,是当下“失真”写作状态中的珍宝【30】。杨晓帆与周洁茹对话,畅谈生活与创作之道【31】。



“港漂”在门槛上张望,年轻一代观察新世纪香港,严飞新著《城市的张望》清新扑面【32】。严飞任教于大学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后留学牛津、斯坦福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是集英漂、美漂、港漂、北漂于一身的一代新人。虽非港人,却居港多年,既是槛内人又是槛外人,既是亲历者又是观察者,立于门槛,内外兼修。十多年间,严飞完成了从“游客”到“他城”,再到“我城”的转变。他本居高端中环,为接地气,特意转租到深水埗等老区老街,以“都市漫游者”(flâneur)身份,看尽高低,从本土视角、他者视角、内外视角等多重视角剖析港城、港人、港声特性。


该书类于赵稀方教授以殖民者、中原、本土的多重视角审视香港的《小说香港》【33】,发现多棱镜像,所见非同一般。《城市的张望》24篇文章分三辑。第一、二辑细描社会众生相,人情风土尘世,谈书写者身份、香港的建筑变迁、制度建设、风水生意经、拱廊街、专栏文化、电影镜头,散文随笔专栏风,写起来潇洒从容,不似学术论文的高头讲章,短平快文章,自然好读好看。第三辑为访谈录,访谈8位年轻艺术家,如作家韩丽珠﹑独立音乐人阿p﹑漫画师Stella So,还有编辑、出版人、编剧、剧评人、漫画师、国际关系专业拓荒者等,采访对象行业跨度大,创新意识强,从中也可以看出港人的跨界创意特性。



全书敏锐捕捉香港城市文化特性。凡事追求国际第一、世界最强,经济挂帅,尊“博股通金”为成功指标。香港文化杂唛,是矛盾集合地。既有标志性的即食文化,也有很多响当当的老字号。曾被日本占据三年零八个月,故港人反日又哈日,既有钓鱼岛示威游行,民间运动冲锋在前,又热衷日本游,港日文化杂糅,如漫画文化、流行曲乐,一些年轻人类于日本人,宁愿做蛰居族、御宅族。但其实,香港也有大量不从众的独立出版社、独立剧场、独立音乐人,坚守个体性、原创性。在各种横向对比中,内地文化涌入香港,内地文化开始反哺香港,香港文化辐射内地的盛况似乎不再那么明显。


香港的城市样态在全球都别具一格,有高楼公社、垂直围村、长型大厦、屏风楼、握手楼,更有拱廊街,联结各大高楼,成为社区联体。卡尔维诺曾想象有个男爵,始终生活在连体树上,依然热爱大地,最终升入天空。如今这想象变成真实的香港连体港城,从单体堡垒式建筑转为巨型中央系统,连体岛上一应俱全,连体港人的衣食住行一体化,邻里互相关照,社区成员以专业钟点互换的方式彼此寻求帮助。20世纪50年代后,内地农村有人民公社,曾有过公社大楼式的设计,可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实验成功,北京的安化楼样板如今已面临拆迁命运。香港连体城其实也会面临困境,如果香港的城市建筑被经济资本绑架,连体城仅仅只是商城,由资本主义的消费欲望主导,那么城市的混杂多样性会大大减弱。卡尔维诺认为,“天空是城市的欲望、理想、真理的所在”,“城市之神在天上”,而连体城的港人望不到天,理想或神性被遮蔽,无形物质欲望更为膨胀。如何让香港的正向城市文化精神更加发扬光大,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香港高楼林立,公社大楼多元,催生出屋村小说、大厦文学、高楼文艺,如西西小说《美丽大厦》、唐睿小说《footnotes》、李欧梵《又一城狂想曲》、周绮薇《推土机前种花》、胡境阳的话剧《白色极乐商场漫游》。2013年1月,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布“屋邨小说”短片系列第七集“彩虹光影”,“彩虹邨”住户Diane自述对公屋的感情与印象【34】。如果借鉴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文化、台北的新老建筑融合、香港的连体城发展方式,各地也许能从中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城市生存之道,生发出各地独特的区域文学和文化。


立于门槛,终究有隔。即便长居香港,如若宅于书屋,也仍然是隔。隔与不隔之间,隔着时间的河,心灵的通,仍需多走多看、多写多思,各地多加对比考察。福建《两岸视点》杂志2017年第7期中刊发三文,黄博宁《回归20年,港漂在港沉浮录》探讨港漂去留、如何与港人互相靠拢的问题,透析如何完成香港的人心回归。该刊还有凌逾的《那一片香气馥郁的文学港湾》纵览香港作家作品、本土意识、城市特性、空间书写、跨媒介创意等。周水欣《香香的香港》谈20年香港游的体验,签证更加容易,香港与内地日益贫富对等、荣辱与共,香港还是那么香。兰月主编《熟悉的香港,陌生的Hong Kong:“百名港漂看香港”》,作为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献礼,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35】。自称“港怂”的北漂律师徐天成写有《我们香港这些年》【36】,受同为1977年生人的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启发,以普通香港人的视角,思考30多年来香港的发展、香港人的心理归属感、香港的身份和台湾有何异同,回归前后港人的生活变化、香港人这样看内地人等问题。内地纪念回归的长篇《我的1997》改编为32集电视剧于6月首播,讲述内蒙古“知青”高建国在香港的奋斗史。



漂,随风而飘,是新时代地球人的常态生活。如澳门谋生者多不住在澳门,而住珠海,每日通关,来来回回。漂来漂去,也许就扎根下来。流动、迁徙、移民,世界人全球流动,吸纳各地文化精髓,各地文化因此成为活水,这对于城市建设而言、对社会发展而言,其实是好事。


三、钩沉史实筑港史


2017年内地学者进一步关注香港文学史与文艺思潮的书写,试图开辟研究新视角,更加关注香港文学与中华文化、华文文学的共生互联。从历史根脉角度,中国社科院赵稀方教授专攻香港早期刊物研究,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不断刷新香港白话文学之根的纪录,以史学家之笔将香港百年文学记忆推向极致。2016年,赵教授在《〈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一文中指出,香港早期文学的源头不是《伴侣》,而是《小说星期刊》杂志,开辟出新论【37】。2017年,赵教授继续关注香港刊物。《香港文学》7月号发表赵稀方教授《〈伴侣〉之前的香港白话文学》一文,爬梳《伴侣》创办之前的香港报刊发展脉络,1906《中外小说林》、1921《双声》、1924《英华青年》《小说星期刊》,以此剖析《伴侣》前的白话文学【38】。刊于2017年7月的《社会科学辑刊》的《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友联”及〈中国学生周报〉的思想悖论》一文中,赵教授论述友联和《中国学生周报》在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背景下是如何叙述西方、中国及香港自身,铸造一套新的文本的政治【39】。



赵稀方教授《从〈诗朵〉到〈好望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一文,则通过梳理大量第一手报刊资料,试图系统追溯十年间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梳理香港现代主义小说、诗歌、批评、翻译诸文类的展开过程【40】。赵教授认为从《诗朵》到《好望角》,香港的现代主义展现出很多新的历史面向。从横向看,香港现代主义思潮的意义首先在于冲破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绿背文学主导文坛的局面。就纵向而言,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思潮衔接了1949年前中国现代主义以及纯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从起源到发展, 延续不断, 70年代末期以后又出现当代现代主义,惟50—60年代空缺。此空档,恰恰为台港现代主义所填补,台港两地不仅仅是衔接,并且是重新创造了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传统。


除去报刊杂志研究,赵教授的翻译研究同样出彩。传统的翻译研究,重点是两种语言的分析比较,而如今,翻译研究重视跨学科研究,呈现多元化倾向。赵教授对比了我国两次围绕《红与黑》翻译研究的讨论,指出我国翻译研究者已经有了理论自觉,中国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型已然开始【41】。另外,赵教授认为香港《文艺新潮》的翻译成就是大于创作的,从历史上看,《文艺新潮》冲破了当时香港文坛的美元文化思潮,填补了汉语翻译文学的很多空白【42】。



同样关注香港报刊的还有华东师范教授杜英,她对1950年代香港现代派坐标性刊物《文艺新潮》的文学性质及意义给予与以往不同的界说,讨论了其于冷战时期香港文艺场域构型与文学主体性生成之意义,并检视其与香港左右两派文化及美元/援文化、内地美学传统,台湾及世界文坛之多重关系【43】。赵皙勾勒出香港报刊在具有边界特质和跨界体验的场域下,寻求自我生存的线索,从香港报刊及文学演变的线性历程中,圈点出当下由媒介间性理论建构的香港文学特殊生态空间【44】。


文学史研究专家黄万华教授《百年香港文学史》【45】2017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书写香港史的厚重之作,全书分为早期(19世纪后期—1945年)、战后30余年(1945年-1970年代)和近30余年(1980年代至今)三个时期, 讲述百年香港文学的发展历程。从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挖掘香港文学特色及其发展之路,坚持经典化原则,首度从百年角度论述香港文学史,有开拓之功。黄教授没有如以往习惯的以中华(内地)文化传统为先,而是从“三史”——“台湾文学史”“香港澳门文学史”和“海外华文文学史”出发,思考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他将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置于辩证的关系中看待,华文的旅外性日益转化为在地性,成为两者双向互动,焕发出长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46】。



王瑜、林佳发现当前学界更多从差异性的角度关注香港的新文学史撰写,忽略了其对内地新文学史撰写传统的借鉴,20世纪50—70年代香港新文学史书写者们虽在治史理念价值立场上与内地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和内地有很多共性【47】。古远清与阮波教授从大局着眼,阐述了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特色在于传统与前卫文学思潮混合性结构,表现为“美元文化”与写实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反殖民意识、本土意识与“中国意识”、后现代与后殖民等文学思潮四类混合,鼓励香港作家深入了解这种思潮的发展脉络,走出本土化的迷思【48】。


南京大学博士徐诗颖对“后九七”以来香港文学史的编撰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讨论“大陆本位”和“香港本位”这一文学史观的分歧出发,反思以往文学史观建构的局限并在学理上就如何突破这一局限及建立文学史编撰的新秩序提出了值得探索的具体方法,以期改善香港学者李小良所述的香港文学研究的“玻璃球”特点:“香港就好像一个玻璃球,当这个玻璃球掉落地下,每一个人都捡拾得一些碎片,但没有任何一人拾得全部。”【49】



香港文评的两面旗帜《文学评论》杂志与《香港文学》杂志,同样显示出香港学者愈发注重史料整理的风向。《香港文学》杂志特设2017年7月号“当代香港文学作品评论”与9月号“文学评论”两个评论专辑,之中除一贯对香港及华文作家的关注之外,学者更倾心于史料收集与爬梳。不仅有卢玮銮、郑树森、熊志琴《沦陷时期香港文学及资料三人谈》【50】,也有黎活仁对张爱玲晚年出版的《对照记》中张爱玲在兰心照相馆所拍的照片进行史料钩沉【51】。钩稽鲜为人知的香港历史刊物渐有兴盛之势,还有冯伟才回顾反映香港文学机构的口述历史刊物《香港文化众声道》,探究如何利用口述历史研究香港文学发展脉络,在历史的空间中对话,文脉不绝【52】。


以宏观眼光概览特定时期香港文学的专家不在少数。袁勇麟教授是研究华文文学的一把好手,撰文《早期海外华文文学的记忆与再现》论述早期海外华文文学的主要特征,惋惜于其起步晚,成果少【53】;在刘婉仪眼中,袁教授的选集《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重点关注华文文学研究中的缺失问题——史料建设问题,不失为创新而富建设性的华文文学研究【54】。



香港文学史料研究发展离不开学者们笔耕不辍的潜心修行,捕捉烟花岁月中的流光片影,结成一颗颗文论明珠。陈国球教授为郑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与思潮》作序,认为郑蕾回溯香港现代主义运动中的抒情传统,让世人获得诠解香港的另一向度,凸显“我城”抗拒遗忘的主体意识【55】。黄维樑教授以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文学理论学术界的交流互动为述说范畴,选定“比较文学”与“龙学”研究两个中心点,探讨《文心雕龙》中的比较文学【56】;从黄教授著作《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后记,我们看到他将这本经典普及化的努力,那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文心【57】。


剑走偏锋的凌逾教授善于挖掘香港跨界创意风,将香港新时代文化特性归结为跨媒介创意,具有独特的范式意义。其《跨界创意的5W1H》一文借鉴了新闻传播学的5W/1H法,从跨媒介对象、跨媒介路径、跨界创作者、跨界需求、跨界创意场所与怎样实现跨媒介创意六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学术研究跨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强调跨媒介必须另建形象逻辑话语,启发性十足【58】。2017年10月,凌逾论著《跨媒介香港》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著作类二等奖,由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发。去年9月,《跨媒介香港》获第十五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颁发。2017年5月,凌逾《跨媒介创意思维训练与实践》获第九届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2月,凌逾《谁持彩练粤空舞——2015-2016年广东舞蹈观察》获2017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去年11月,凌逾《开拓新古韵小说——论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获“2016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凌逾教授一直致力于香港文学与香港跨界创意文化的研究。



林曼叔主编在香港《文学评论》发刊词上便说:“香港文学已有逾百年历史,而尚没有一部完整而信实的文学史,这是香港文学界深感遗憾的。挖掘和整理香港的文学史料,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掌握充分的史料,才能为文学史的编写打好稳固的基础【59】。”而多年来,该刊也一直致力于挖掘史料,每期都设有“文坛史实”栏目。自2017年第50期起,该刊用三期篇幅连载古远清教授的《两岸三地当代文学研究连环比较》【60】,古教授采用大陆←→台湾,台湾←→香港,香港←→大陆的连环比较方法,比较的内容从文学研究的背景立场﹑文学制度与论争﹑作家结构与形态到文学史专著和论文中所体现的文学史观,涉及面向广泛全面【61】。王璞教授解读查良铮(穆旦)的日记,重识诗人那颗饱受摧残的心【62】。张燕珠教授以香港文学拓荒人侣伦为例,跟随其创作的心路历程窥视早期香港文学的创作发展环境【63】。陈漱渝教授讲述他的许广平研究之路,殷切希望许广平研究学术水准能有所提高【64】。黄维樑教授给予林曼叔学生《中国当代文学史》极高的评价,对林曼叔主编独自撰写文学史的魄力表示敬佩【65】。在另一期中黄建对此书也有评述,重点赞善书中“真”的內涵和精神,实事求是,符合规律【66】。


香港的鲁迅研究渐入佳境。鲁迅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研究内容驳杂,难度较大。身兼数职的林曼叔先生敢啃这块硬骨头,攻坚克难。2016年,林曼叔先生出版《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2017年又编著《香港鲁迅研究资料汇编》,均由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出版,研究成果引人注目。为此,第48期《文学评论》杂志的“阅读共享”专栏刊登了五篇评述林曼叔先生鲁迅研究的文章。古远清教授评《香港鲁迅研究史》文字平实,但不乏真知灼见【67】。汪卫东评其鲁迅研究守住了鲁迅思想价值底线,具有当下性和现实意义【68】。王澄霞慨叹林曼叔先生的鲁迅研究为当下浮华的时代,开出了一剂苦口良药【69】。除去专栏评述,第51期《文学评论》中,另有李林荣《为“乔木”和“好花”做“好土”─ 评林曼叔<鲁迅论稿>及<香港鲁迅研究史>》一文【70】。此外,凌逾刊文《上海鲁迅研究》【71】,认为林先生拓展香港与鲁迅的世界,该杂志社还编有《上海鲁迅纪念馆藏鲁迅手稿选》。



陈国球先生主持编撰的《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出版,全集十三卷,涵盖理论、作品、史料各个方面,呈现香港文学前三十年多姿多彩风貌,反响热烈,得到各界一致好评。陈国球教授也因此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艺术评论奖,此书是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纂而成,此奖对香港文学研究者也是莫大的鼓励。


第50期《文学评论》特设《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评论专辑,郑政恒、杨宗翰、潘步钊、李薇婷、马辉洪、区仲桃、颜讷、邹芷茵、卢伟力论述编者眼光、各卷风采、香港声音、界限超越、遗迹时间,热唤港人全面书写香港文学史。郑政恒以编选者的眼光为评判标准,赞赏新诗卷编者陈智德发掘历史遗漏诗作的慧眼,同时也指出新诗卷存在资料不足的问题,稍显单薄之感,还需继续修订【72】。李薇婷从“声音”角度切入,立体多声道,选文理念迥然不同;重拾散落之声,选文开放多样;回应历史之声,重提文学史构建【73】。而在自己主编的《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评论卷一》编余中,陈教授分享了该书的编选原则,即专注文章作为评论的功能与影响【74】。袁勇麟教授则接续论述该书的传承与创新,在于立足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增添旧体文学、通俗文学与儿童文学,展现学者们开放、包容、多元的眼光【75】。



四、共生互动促发展


共生效应最初来自生物学家的发现,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提出共生概念,分析动植物界互相影响促进现象,独生植物长势慢,众生有利于生长。心理学家认为,共生效应能起到1+1 > 2 的效果,按吸引力法则,优秀者能吸引人才,人际交流、信息传递极大地促进群体水平的提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粤港澳同根同源,以粤语方言、岭南文化、海洋文化为连接扣点,互补交流,有望在文物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等层面联手再造伟业。创新有两条原则:一是根植于自己的传统历史和优秀文化,二是创新模式是对以往的模仿和升华,而不是彻底的颠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文化模式曾引领潮流,新世纪进入重新反思的阶段,大拆大建思路调整为留守重建,打造新的政治空间、教育空间、文学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人才推动,区域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活跃,学术研讨会、文化交流、演出季等文艺活动层出不穷。2017年4月20-24日,“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新移民作家笔会”在徐州江苏师范大学举行。内地高校的专家学者和来自美国、加拿大、匈牙利、日本等国的新移民作家代表共70余人参加会议,围绕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创作与研究、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研究等三个方面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介绍了“中文网络小说第一人”少君的微脸网络叙事,认为少君形成了有别于一般网络文学的独特创作风格,既有文学叙事的丰富,也有网络形式化的新奇。闭幕式上,复旦大学陆士清教授作了简短的总结发言,鼓励作家及时负起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中华文化这一时代担当,坚信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必将具有光明的前景。


“粤港澳青年文学研讨会”于2017年5月20至21日在暨南大学召开,由中国文艺评论暨大基地、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广东文学院、花城出版社主办,粤港澳40多位代表参会,以青年文学为主题,充满活力和创造力,探讨文学代际,谋求构建多元包容的文学生态,在全球化、网络化、娱乐化时代重新赋予本土书写积极意义。为增进深港两地文化交流,促进两地文学创作繁荣,2017年3月起,深圳带头举行“深港零距离”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包含首届深港两地书评征文大赛、深港文化漫游和深港手牵手。其中,首届深港两地书评征文大赛以香港回归二十年以来深港两地优秀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面向全社会征求书评,深圳作者丁时照的书评《与天地精神往来》,香港作者梁科庆的书评《香港的运动小说创作》分获征文大赛的一等奖。书评的作者高手与能手互现,专家与业余同台,老树与新苗共发,是一次深港两地文学作者与评者的良性互动。深港文化漫游将通过走访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街区,参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景观,加深群众对城市方方面面的理解。深港手牵手则是在香港书展期间,邀请深港两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界名人与普通市民家庭面对面展开座谈,并开展结对组建友好家庭活动,推动两地民众心连心,互敬互信。


港深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香港)作为跨媒介展览的新尝试代表,值得关注。2017年底,其参展项目“异质沙城”着意于连结建筑、文学、剧场。香港作家潘国灵的长篇小说《写托邦与消失咒》,构筑了“沙城”与“写托邦”两个双重世界,中大建筑学院教授钟宏亮联同建筑系研究生萧敏,将小说带到实地,结合北角异质空间,将文学风景呈现为纸团、布阵、临时的竹棚工地,交叠于名字本身已饶有意思的北角Connecting Space中。在展览期间,谭孔文带领团队,每日作一场仪式性的体验式剧场演出,将小说外化为剧场演出。



以艺术为媒,情牵粤港。广州大剧院已成立7年,每年都策划“港澳台演出季”系列,邀请香港各大院团参与演出,包括话剧团、芭蕾舞、管弦乐、非常林奕华、同流剧团、中英剧团、绿叶剧团、演戏家族等。值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2017年广州大剧院重磅推出“香港文化展演月”主题系列:舞剧《倩女·幽魂》,话剧《偶然·徐志摩》《最后晚餐》《最后作孽》,尤其是后两部话剧,反映香港父亲失职和草根母子的窘困自杀、豪门二世祖因失爱失教而弑父弑母,真切呈现香港的城市焦虑、市民心态。粤港还首次联手,打破传统引进采购项目模式,制作融合两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音乐剧《朝暮有情人》。


在共建大湾区文艺方针的指导下,香港与内地文坛的互动日趋频繁。一是大陆出版香港文学作品的数量趋增。201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西西系列”:《飞毡》《手卷》《胡子有脸》。2017年7月,广州花城出版社接力推出“香港文学新动力”丛书,包括唐睿的长篇小说《脚注》、麦树坚的散文集《琉璃珠》、谢晓虹的短篇小说集《雪与影》和陈苑珊的短篇小说集《愚木》。对于内地读者而言,大多人熟知金庸、亦舒、李碧华、西西、董启章等老一辈的香港作家,对香港青年作家的作品接触较少。花城出版社出版此套丛书,让内地读者看到香港文学新人的创作成果和香港记忆空间的新式书写。唐睿《脚注》描写20世纪80年代生活在“安置区”这个香港底层社区的各色人们的生活,曾获第十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此次出版的简体版附录刘志荣和王良和的推荐序、凌逾的评论《脚注空间与脚注时间叙事》、彭国裕与唐睿的访谈【76】。该书出版前,凌逾和唐睿也有对谈,后整理为文章《Footnotes:写画面感觉的大书——唐睿访谈》,发表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麦树坚散文着意于城巿风物的地志式考辨,文章里隐藏着他的抽离与观察,从文学角度回看生活【77】。《雪与影》是谢晓虹的短篇小说集,以香港城市生活为题材,以身体的异化表现现代社会的荒诞性【78】。陈苑珊与谢晓虹的风格有相似之处,小说集《愚木》运用现实魔幻主义描绘现代社会的病态和荒诞【79】。四位青年作家风格不尽相同,但作品中透露出的香港社会图景﹑语言习俗、文化氛围,都构成了万花筒似的香港城市文化。



大陆出版的单本香港研究著作有陈子善《一瞥集:港澳文学杂谈》【80】,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作者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过的散文随笔和评论,丰富生动,简洁明快,可读性强。虽然子善先生谦逊地称这本合集为“一瞥”,但仍不失为一次对港澳文学进程的梳理。


二是内地研究香港文学的学者与成果都较之去年更盛。凌逾教授多年致力于香港文学研究,视角新颖。除了在《香港文学》《文学评论》(香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香港文学相关研究,还有《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近3万字刊发于《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81】;并为《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写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专题研究栏目主持人语《一条有血有肉的丝绸之路》【82】。华南农业大学王瑛教授认为凌逾教授的论著《跨媒介香港》以文本内部观察的方式,发现了香港文学的纹理,并深入到香港文化层面,探寻香港文学跨媒介现象的成因【83】。古远清论《跨媒介香港》的书评由霍艳摘录,刊发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撰的《中国文学年鉴2016》。


南京大学博士徐诗颖,刘俊教授的弟子,近年来对香港文学颇为关注,2017年连发四篇有关香港文学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徐诗颖认为以李欧梵和也斯为代表的“边缘论”、周蕾为代表的“夹缝论”和北进想像专题小组为代表的“北进想像论”都存在“自我他者化”的问题,并指出朱耀伟的“本土/全球”论表面上反思和弥补了前三者的学术缺陷,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显示出政治因素是长期制约香港文学和中国文学关系讨论的重要原因。徐诗颖指出:“一切的讨论(包括理论引进)仍需建立在客观公正看待香港文学与中国文学二者关系的前提之下【84】。”其在另一文章中也强调香港学者需要聚焦回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从反映本土意识的香港小说中发现虽然“混杂性”是公认的回归过渡期香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文化身份特征,但其内在隐含着认可西方文化从而突出“主体性”的需求,实际上并未实现。其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搁置意识形态问题,用中华文化价值标准作为重新思考研究“香港文学文化身份”的方法【85】。此外,她还以新世纪以来《香港文学》的批评栏目为考察对象,发现大陆评论家依然是香港文学评论的重要力量,陶然主编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整合两地评论优势来提升香港文学批评的价值,但在新的转型期想要书写完整的香港文学史,就必须重新建立能对当下新出现的文学作品进行“经典化”的价值评判体系【86】。以上研究从意识形态的宏观角度进行透析,并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显示出新生代学者的力量。



2017年大陆有关香港文学艺术研究的博士论文罕见,但硕士论文依然出彩。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指导的三篇硕论均研究香港文学:曾晓虹《民俗建构与文化焦虑——当代香港文学的民俗书写》,薛亚聪《当代香港城市空间书写》,陈桂花《破茧中的香港家庭》。此外还有硕士论文如下:作家论方面,有刘钰《西西小说中的博尔赫斯印迹》(吉林大学),崔璨《后殖民视域下也斯小说的“香港书写”》(吉林大学),张晓敏《叶灵凤散文的智性审美研究》(辽宁大学),孟飞《李碧华“故事新编”小说艺术研究》(江南大学),韩雅婷《西西小说的城市书写与童话救赎》(西南大学),黄沙《香港“南来”游子吟》(宁波大学),樊邦英《张婉婷作品的诗意性研究》(山西大学),申慧芳《论葛亮小说的悲剧意识》(安徽大学),王展《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南昌大学),康楠《金庸武侠小说的武术描写及其文化意蕴》(兰州理工大学)。电影研究方面,有王阿慧《王家卫电影中的爱情世界探析》(河北师范大学),蒋瑷琳《商业语境下的个人性书写:张爱玲“电懋时期”剧本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白濛《张爱玲电影剧本特征研究》(曲阜师范大学),杨苗《论黄真真电影的女性书写》(河南大学),文英《消费社会的焦虑—“麦兜”系列电影研究》(暨南大学),程佳诺《许鞍华电影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塑造研究》(曲阜师范大学),顾青《叶念琛电影的“作者”特质研究》(西北大学),李丹《新时期<西游记>影视改编的社会心理解读》(山西大学),另有国立台湾大学陈香吟的《王家卫电影文本中的“日常芭蕾”》。其它研究,有李佳《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新文学史在香港的书写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周莹《跨越现实与虚构的畛域》(广西民族大学),陈玲《大话与神话》(温州大学),曾恬静《香港朗文初中英语与人教版初中英语课本比较研究》(洛阳师范学院)。总体数量较去年有所增长,大多仍是停留在作家论层面,可喜的是,凌逾教授指导的三篇论文均拓展至香港文化层面,有远见洞见。另外对影视改编与书写的研究明显增多,且切入点多样,颇有成跨界之势。



五、常中窥世出新意


2017年香港文坛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多元化、世界化、杂糅化,而更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跨界创意的发展,文学触角向各界伸展,无论是著作出版,文学评论,还是杂志专辑,老作家继续发光发热,新生代力量不断壮大,展示着港人的多声道,本土身份的重申。从各类文学奖项、文化讲坛、驻校作家的推进等方面,都不难看出香港在利益世界中普及文学净土的努力。



陶然先生身兼数职,但笔耕不辍,自2017年5月起,应香港《文汇报》邀约,撰写专栏,发表千字自传性散文,每周一刊出,名为“昨日纪”,回忆个人求学、就职、写文等人生经历。原想先从内地大学生活开始写起,然后写印尼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写赴港后的工作生活,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在多集中写内地的生活,尤其是回忆与各学者交往的趣事,所述文人逸事有趣,文笔生动,可读性很强,已有近百篇,亟待结集成书,肯定很是畅销。他还在断断续续撰写香港生活题材的长篇,期盼大作问世。2015年陶然先生连出三本大著,2017年4月,陶然先生最新散文集《旺角岁月》问世【87】,由香港文学出版社出版。《旺角岁月》比《风中下午茶》在选文数量上有所增多,特别是增加了出国行走的随笔,视野更加广阔;且多收录2014年后的新作,也有一些以前的作品,实为散文自选集;同时,又收入陈义芝、凌逾、法兰西斯·密西奥的评论附录,有百篇的篇幅,精神容量强大。凌逾在文艺报发表《陶然<旺角岁月>:畅游世与界》【88】,认为陶然先生的晚期散文风格炉火纯青,已经练就“太极风”,悠闲平和,随心随性。《旺角岁月》新书四大专辑新潮全面,写作之踪星罗棋布,以心会友,求深求根。凌逾指出:《风中下午茶》务虚,从心;《旺角岁月》务实,从史,体现出陶然散文求变的精神,从畅游世界到畅游岁月。凌逾教授还特意带其两位研究生霍超群﹑林兰英参加香港书展活动,寻找资料,并拜访陶然先生,进行了访谈,后整理为《“小而精致,而非大而无当”——向<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提问》,在《博览群书》杂志上发表【89】。高峰也就访问陶然的内容,在中国艺术报上发表《香港文学:筚路蓝缕开拓独特气象》一文【90】。黄维樑对陶然首篇小说《冬夜》进行“原型”与“还原”概念的讨论,发表于《城市文艺》2月号上【91】。施有朋撰文《将军有剑,不斩苍蝇——略述陶然小说的时空意义》,认为真正的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陶然小说的时空意义在于其创作植根香港,看似平淡却妩媚,有独特韵味【92】。



2016年,葛亮既是教授,也是作家,可谓学院派作家,长篇《北鸢》出版后,获奖无数,引发学界关注,阅读和评论热潮延续至2017年。凌逾指出该书开拓出“新古韵小说”样式,深得中国国学精华,渗透古风神韵,弘扬传统叙事,熔铸当下文化,在复古中求得新变【93】。王德威称葛亮为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之一,《北鸢》以淡笔写深情,描写民国的风雅和动荡,人物细腻典雅,情节错落有致,他遥想父祖辈的风华与沧桑,经营既古典又现代的叙事风格【94】。金理认为《北鸢》是纠偏“现代自传”的写作,风筝所凝聚的,正是自我拯救与挣扎向上的信念,是深植于吾土吾民心中尽管微渺曲折却创进不已的精神气脉,是“命悬一线”中的不绝生机【95】。张莉认为《北鸢》成功摆脱了家庭出身所带来的的限制,以更为疏离的视角去理解历史,提供了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视角【96】。徐诗颖将《北鸢》与《倾城之恋》相比照,以一堵墙前不同的对话,突出葛亮笔下乱世中情侣感情之真切与牵挂【97】。王宏图把葛亮的《朱雀》《北鸢》与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对比,认为葛亮展现了诸多传统文化的元素,但其对古代文本的摹写并不能算是激活传统资源的成功尝试,传统与未来的对话形式多样,仍然需要更多作家提供多种创造性途径【98】。《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6期更是专设“葛亮评论小辑”,共收录三篇文章,周珉佳《用中提琴的音色叙事——评葛亮长篇小说》、陈庆妃《葛亮在“三城”与“双统”之间》、康春华《历史﹑命运与文化日常——葛亮<朱雀>与<北鸢>中的城市想象》。


葛亮


西西研究方面,香港高校学生发文较多,如香港科技大学乔敏论述《飞毡》家族史的“喜剧性”写法,“飞翔”意象之后的道家哲学,本土建设与女性言说,西西“游戏”乐趣的背后, 自有其“意在言外”的良苦用心【99】。香港浸会大学刘洋溪则论述西西小说城市印象的变迁,认为其以传统民俗文化与特色都市文化相结合的角度,以群体生活与个体体验相整合的方式,来建立和重构本土意识【100】。谢晓虹着眼于西西《美丽大厦》中“通道”的隐喻,突出西西笔下流动不居却富有活力的公共生活形态【101】。此外,陈鸿燕、贺昱论在《像我这样一个女子》中,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进入小说,通过文本细读,归纳出作品中多声部,对位结构以及未完成性等复调艺术特点【102】。


亚思明将也斯作品的“香港意识”称为“发现的诗学”,指出越界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不仅包括时间空间的交叠、艺术门类的互涉、综合媒体的应用,更表现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东方审美与西方技法、民族特色与世界大同等多种矛盾融为一炉的诗学企图,并开启“舌尖上的世界”的诗学维度,考察“流散文化”的复杂变迁,以此来解构“文化本质主义”和“国族中心主义”,通过食事来细品人世【103】。韩国汉学家金惠俊教授认为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展现了一个众多人物、众多故事、众多记忆、众多关系等相互缠绕而形成的综合性世界,而其寻找的香港同样不能被某种特定理论简单定义【104】。区仲桃教授通过分析也斯三部跟旅游有关的作品,说明其旅游文学呈现出一种跟现代旅游文学及“反旅游文学”不同的类型,从中探讨也斯如何建立香港文化中多元角度这个特征,有助于突破旅游文学长期以来困于殖民/后殖民理论的桎梏【105】。



李碧华、金庸等老牌作家的研究依然丰盈,甚至不断生发出新意。李晓昀探析李碧华《青蛇》从传说到小说再到电影、戏剧的文化内涵流变【106】。张晓宇以《胭脂扣》和《青蛇》为例论述李碧华作品中的悲剧主题【107】。褚连波﹑陈可莹选择小人物为切入口,从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与命运走向等四方面具体阐释李碧华小说“小人物”叙事的内涵与特征, 深入挖掘“小人物”叙事的价值和影响【108】。罗钱军在肯定了李碧华小说中丰富的影像化叙事手法为影视的顺利改编创造了先天优势之外,直接指出她作品“时间空间化”策略所导致的“后情感”心理,令审美幻象取代了超越性想象,容易淹没主体的存在感【109】。


金庸在香港文学评论界倍受欢迎,历来不乏对他创作的讨论,今年明显比前几年更多,甚至超过其他单个作家的研究数量,不失为一股怀旧潮。刘卫英探讨指出金庸小说中的“老顽童”形象源头为明清小说的“颠道人”与民国还珠楼主的“醉道人”,借此形象探讨“道”“性”的内在关联【110】。李巍以金庸武侠为例,考察了当代中国武侠小说中大侠命运结局的一致性,即以死亡或归隐才能获得终极解脱的宿命【111】。吴双从接受者角度论述日本文坛如何看待中国之“侠”,在对侠文化接受时经历了怎样的选择和过滤,阐释日本“金学研究”兴起的文化背景和缘由【112】。郑政恒在《金庸:从香港到世界》编者前言中对金庸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113】。香港大学陈岸峰教授对金庸情有独钟,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114】一文中赞扬金庸小说中情侠结构的完美结合,而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导师,更是金庸在情侠结构之突破。情之书写实乃侠之人间化,书写人性,亦是金庸武侠小说对五四文学思潮的遥相呼应;而后另辟蹊径,从江湖中人、宝藏秘笈、帮派正邪见出金庸笔下江湖的突破,在于其比朝堂更复杂、更政治化。认为金庸小说多涉及对历史的诠释,将武侠小说提升至历史与学术的层面,正是其精彩所在【115】。区肇龙主编《三剑楼随笔》,集结百剑堂主、梁羽生与金庸的七十多篇杂文,比较三位作家的创作心态与内容风格,认为各文章之间的联系是颇为欠系统的,不过个别文章有助于读者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批判意味浓厚【116】。



王德威教授称董启章为“香港另类奇迹”,讨论了董启章的《自然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学习年代》的三种特色:董启章对青春与香港在地启蒙论述的思考;董与西方学者、作家从歌德到阿伦特的对话; 教育成长小说与社会行动的关联。王德威称:“天工开物,从没有到有,从方寸之地辐射大千世界———香港的存在印证了虚构之必要,‘董启章’们之必要。【117】”丘庭杰认为董启章长篇小说新著《神》接续了其早前对香港社会、政治与文学的思考,重拾文学与社会公共性话题,以文学反思要如何文学,着意探讨文学是否以及如何触碰政治等问题,是一次充满思辨意味的写作【118】。


香港大学李仕芬以黄碧云长篇小说《烈佬传》的四份电脑草稿作为研究对象,细致分析从草稿到定本的变动之处,见证作者如何不断调整固有写作风格, 以更贴近角色的性格、经验,广东方言以至地道粗口不时掺入,构词表述越趋平淡,突显主角的主体意识【119】。江涛从思想研究入手,探究黄碧云小说中人物浮萍式的运命以及随遇而安的死亡背后,生命的矛盾与悖论,形成独特的悲观主义哲学【120】。


蔡益怀进一步扩大香港在地书写的研究范围,集“我城”之大成,从香港性与原创性两把标尺出发,建立张爱玲、舒巷城、西西、李碧华、黄碧云、董启章共六位香港文学坐标,他们的共同点是产生于香港都市生活的土壤,具有追根溯源的在地情怀与乡关之思,据此找回记忆,指引回家与来世的路【121】。



除此之外,也有较为分散的作家单论。台湾学者黄宗洁分析刘克襄的香港书写,挖掘其在香港观察与台湾经验中越来越频繁地对比双城,并分析此参照模式的盲点,期能让跨域的经验不只成为对话的起点,也能够找出更贴近在地脉络的观看角度【122】。张谦芬就萧红在香港时期对自己熟悉的、已写作过的题材、人物、主题进行的创作反刍展开论述,认为其形成了基于生命立场、悲悯审美的独特抗战书写,在疏离与回归、边缘与中心的辩证关系中展示了作家与时代不同的链接方式【123】。澳门科技大学刘群伟教授从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中看出其作为后现代主义女性文本的包容与开放特征【124】。侯捷飞从陈冠中的《香港三部曲》看香港文化的二律背反【125】。何珊从钟晓阳、西西、李碧华三人身上管窥20世纪60年代后香港文艺小说的小众属性【126】。



对香港当代诗歌的关注不及往年,没有专著,但有五篇相关论文。刘俊教授从秦岭雪的诗集《情纵红尘》中体味出香港文学的“开放性”特质,既书写中国历史传统文化也展现香港时空,在诗集中具体表现为传统与现代并存,历史与现实共生的特点【127】。李亚峰认为,香港文学史建构应融入近代文学的视野,重视近代香港诗歌的文学价值【128】。陈藩庚指出,以度母洛妃为代表的香港女诗人创作具有反向思维与颠覆性,表达出不同程度的禅悟哲思,她们是香港诗林中的一片春色【129】。张燕珠谈戴望舒的诗风如其名字一般,往往借助意象,或现或隐表现幽深哀怨的情思【130】。杨君宁考察了一位英年早逝的香港诗人——温健骝的诗歌创作脉络,尝试从他的留美经历中,分析其审美观念和社会理念之间的参差错落带来何种启示,以期拾掇散轶诗人,综合为更具启发意义的图式【131】。


相比小说集,今年香港散文集的出版较多。潘步钊散文集《读书种子》选取阅读随笔,望读者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陈国球散文集《香港·文学:影响》收录随笔短文、读书笔记、谈论笔录,清淡雅致【132】。天地图书推出一套“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丛书,其中包括金庸、亦舒、董启章、也斯、刘以鬯等香港当代文学的标志性人物,今年新增了饶宗颐卷【133】。近百老人刘以鬯先生以一本《迷楼》作为代表作结集,从中见出这位香港文坛辛勤“园丁”贯穿现当、观照古今的恣肆想象【134】。廖伟棠出版最新诗集《樱桃与金刚:诗选2013-2016》【135】,樱桃与金刚,甜美与坚硬。诗人以香港为基点,省思个人和时代的命运浮沉。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赵雨乐的《近代南来文人的香港印象与国族意识(三卷合订本)》【136】,此书以时间为线索,综述晚清至现代文人及其相关社群来香港以后的国族观念,透视近代香港与中国的地缘文化关系。


亦舒


2017年香港文学批评依旧以大陆学者为中坚力量,除了历来闻名的香港文学研究专家外,也涌现了不少新生代学者面孔,为香港文学的身份认同、香港文学历史脉络梳理、香港现当代文学思潮等研究难点更添多元见解。但是对单个作家的总体关注度不及去年繁盛。不过葛亮、周洁茹、西西、也斯、金庸、李碧华、董启章、陶然、黄碧云、施叔青等香港作家仍活跃于两地评论家的视界中,学者们在被新锐作家创作的独特视角与别样风格吸引的同时,也不忘回溯老牌作家的常青创作,而且香港本土评论力量有所显露,希望这股势头能愈演愈烈,形成交相辉映的多声道。


香港文学杂志以《香港文学》《文学评论》《城市文艺》为一众领头羊,共同扛起香港文坛荟萃大旗。《香港文学》于1985年创刊,作为海内外文人学者的创作园地,兼收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体创作,汇集评论、访谈、书信等多类笔记。除常规栏目外,主编陶然在专辑策划上用心良苦,不仅有承接往年展示平台的“香港作家散文大展”“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展”专辑,更有应时而生的特色专辑:与现代人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线通——手机”专辑;旨在让生前受冷落的诗人得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特设的“蔡其矫诗歌研究会成立——晋江行”专辑;古事与香港现实勾连而生发新意的“故事新编”专辑;轻松愉悦的“避暑胜地鼓岭”与“世界华文作家暨媒体聚焦槟城”采风专辑。


槟城


恰逢“一带一路”规划实施之际,隐有呼应之势的是《香港文学》2017年5月号的“世界各地港口”专辑,搜罗投稿者在世界各地港口留下的足迹,试图以此唤起读者儿时的怀恋,在速食时代留存一份悠闲。马来西亚女作家朵拉讲述了两个普通华人在港口逃亡与离别的故事,并分享了从家乡瑞天咸码头走向世界的槟城人——伍连德医生的事迹,提醒槟城人“要有大海的胸怀,才能看海。【137】”同为华人的旅法作家黎翠华在法国阿佛港热闹的鲱鱼节中,勾起心头对祖母的忆念,海边童年的无忧【138】。王性初、古月、袁霓分别带读者领略了美国金山港【139】、意大利苏联多港【140】和印尼巽达格拉巴港【141】的美景,倾听过客心中的回响。素素以一分为二的批判性眼光审视家乡大连,实属难得【142】。凌逾比较了广州与香港两座海港城的历史底蕴、经济发展与文学文化创作,最后对“羊城”寄予了早日成为“我城”一样的创意文化城的美好祝愿【143】。而在393期中,凌逾、廖靖弘撰文《港澳的船舰符号与海上丝路》【144】,考察港澳两地的渡船、商船和战舰书写,观照香港地域性、传统性、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剖析港澳的舰船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古今联系,以静态港口中驶出的流动船舰贯通古今,视野宏阔,紧跟时代潮流。


香港《文学评论》为双月刊,一年六期,以发表香港文学作品评论为主,古今中外,兼收并蓄。栏目基本固定,每期必有“卷首语、文学透视、作家与作品、文坛史实、影艺空间、世界文坛、阅读共享、文坛动态、编后记”等栏目。2017年第48期设有“文学香港论坛:小说创作漫评”专栏,收录六篇文章:蔡益怀以张爱玲的他者视角创作与舒巷城的本土视角创作为例,分析香港的在地书写谱系【145】;孙莹莹肯定杨玉峰《黃谷柳的人生与创作》一书对黄谷柳研究所做出的贡献【146】;张燕珠论述舒巷城专栏集《无拘界》雅俗并行的文学观【147】;张叹凤、王延逾从自由命题、终极意义、隐喻意象、结构语言四个方面探析“南来作家”寒山碧的《狂飙年代》三部曲【148】。



香港《文学评论》视野开阔,兼容并包。“世界文坛”一栏固定每期一篇,面向世界。有沈西城《迷失、彷徨的村上春树》、杜子轩《韩国的变形记─读韩江〈植物妻子〉》、周广英《爱是一只摆渡船——〈摆渡人〉》、傅守祥《存在的寓言与悲壮的抗争─古希腊英雄悲剧〈俄狄浦斯王〉的现代性启示》、杨昆冈《从王子复仇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五篇文章。2017年最后一期紧跟世界文学潮流,专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专辑”,故而删去了“世界文坛”一栏。胡继华论述石黑一雄作品中“后情感时代”的情思结构,“优雅之舌”叙述悲剧故事,充斥物哀美学及幽玄的神秘之感,但其对现代性的审视,对人类性的注目以及对全球人文主义责任性的呼唤,都为社会贡献了正能量【149】。黄健对石黑一雄小说的叙事空间进行分析,论述其在空间互换中进行文化意义探寻,并以一种超然的心灵视野来审视历史,审视心灵,让消逝的历史在人的心灵上永存,极具精神张力【150】。


香港《文学评论》文影互动,跨界已成大势。“影艺空间”一栏关注文学与影视的研究,紧随时代潮流,对热门影视及影视活动给与评论。连续四期邀请香港资深影评人黄国兆,分别评述了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201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2020》到《2049》的联系转变以及对波兰电影大师华意达的悼念。随着内地反腐电视剧《人民的民义》的热播,八月刊专发两篇观感文章,王澄霞称其为“官场风云录”【151】,宋诒瑞探究《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原因。此外,凌逾《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152】论述黄劲辉导演的两部纪录片《东西(也斯)》和《1918(刘以鬯)》,文学名家借助影像声音得以展示,香港文学以跨界之姿走向世界。



《城市文艺》栏目丰富,既有小说、新诗、杂感、散文、文评,也有影评、画评、乐评等栏目。散文品类较多,古玩﹑追思﹑阅读﹑创作﹑汉学等等,无所不至,精湛娴熟,如蔡益怀游记《泉南佛国处处道场》【153】悟得佛道在凡尘,真正的道场终究在人间。小说有胡燕青《洗脚》、张燕珠《起皱的情》、王璞《本店代销爱情》等,或平淡如水,或悲愤如火,都跳动着活泼的生命力。评论比例虽小,但同样有较高水准,如古远清《内地研究舒巷城的成绩与局限》【154】梳理内地舒巷城研究历程,指出现今的研究存在方法陈旧、史料错误、无独到见解等问题,殷切希望两地学者加强交流,推进舒巷城研究。凌逾就潘国灵的长篇小说《写托邦与消失咒》与其进行对谈,后该书获本年度香港书奖,眼光可谓先见。


《城市文艺》不仅关注香港文学,也关注介绍外国文学佳作,多年努力下,已成为该刊品牌特色。六月刊介绍叙利亚小说家扎克里亚·塔米尔,在苦难中磨炼而成的伟大作家,作品反映人间无情,表现人生的复杂性。关注国际文学热点,特设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小辑,收录有译作、访谈、书评、随笔及作家自述。葛亮读书札记《必有隐情在心潮——石黑一雄的旧日之音》分析小说集《小夜曲》,哀而不伤,轻盈淡和。黄国兆电影随笔《谈石黑一雄的电影作品》【155】介绍了石黑一雄《告别有情天》《伯爵夫人》《别让我走》三部电影,电影探讨生命的意义,极具国际视野,其在电影方面的成就不容忽视。


石黑一雄


第十四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新诗组有郑政恒《记忆后书》、钟国强《开在马路上的雨伞》、散文组有麦树坚《绚光细泷》、杜杜《饮食调情》,小说组有昆南《旺角记忆条》、陈苑珊《愚木》,文学评论组有黄劲辉《刘以鬯与香港摩登:文学·电影·纪录片》,儿童少年文学组有彭浩翔《伊巴谦的一天》、陈樱枝的《陈樱枝童话选》,黄劲辉、彭浩翔两导演获奖,跨界打通成为常态。第十届香港书奖有潘国灵《写托邦和消失咒》、董启章《心》、玛丽安杜布《狮子与鸟》、周保松《小王子的领悟》、刘克襄《虎地猫》、南海十三郎《小兰斋杂记》、陈国球《香港的抒情史》、马家辉《龙头凤尾》、陆鸿基《坐看云起时:一本香港人的教协史》、魏时煜《霞哥传奇:跨洋电影与女性先锋》、李欧梵《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


创想未来,回溯历史,科幻隐喻。“亚洲周刊2017年度十大小说”揭晓,香港作家陈浩基的推理小说《网内人》荣耀获奖。陈浩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并曾从事IT相关产业,建构以网路为核心题材的推理小说得心应手。《网内人》借用了网民凡事无限上纲的现象,抽丝剥茧还原一个少女自杀的真相。陈浩基的上一部作品《13·67》获得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小说以六个短篇串连出一个警探横跨46年的传奇侦探故事,再现了香港的从前。这次陈浩基把故事场景设在当下,探讨一般人的平庸之恶如何纵容罪犯,如何扭曲人性。大陆获奖作家则有李宏伟长篇科幻小说《国王与抒情诗》、郝景芳的六个中短篇科幻故事《人之彼岸》、韩松科幻作品《驱魔》、徐则臣《王城如海》、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阿乙长篇小说《早上九点叫醒我》、卢一萍长篇小说《白山》。还有被誉为“90年代台北纪事”的台湾作家石芳瑜的长篇小说《善女良男》,以及新马作家海凡“写出马共沧桑”的《可口的饥饿》。



2017年5月20日,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及语言中心主办“香港第九届大学文学奖”,颁发共十八项大学文学奖奖项,嘉奖六位杰出少年作家与近九十名中学少年作家,培养青少年作家力量。另外,香港新生代作家葛亮与香港书奖获得者马家辉一同入围“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可惜未能获奖,留下遗憾,最终张悦然凭借小说《茧》斩获“年度小说家”称号,希望来年能在该奖上见到香港作家的身影。


香港高校一直保持着引进驻校作家的优良传统,香港中文大学中文学院今年邀请作家欧阳江河作家出任驻校作家,欧阳江河先生2016年凭借诗集《大是大非》荣获华语传媒盛典年度杰出作家。3月底演讲谈自媒体时代的当代中文诗歌。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邀请马华作家黎紫书担任驻校作家。阎连科先生在香港科技大学讲授文学写作课程的讲义也已集结成册两卷,让文学爱好者能更直观地理解19世纪与20世纪中外文学写作面貌【156】。



香港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多年来致力于向大众普及文学,提高市民文化层次,在2017年文学月会中举办了“作家脚踪”系列专题讲座,就香港文史上的杰出作家杨衢云、叶灵凤、也斯与南海十三郎的创作进行分享,以及“香港文学的越界视野与实践”主题分享会,勾连香港文学与知识、中英文作品、台湾文学的千丝万缕。另外举办了“香港文学地景漫谈”系列之地标/老建筑讲座,唐睿教授主讲、樊善标教授、马辉洪教授等组织了是次讲座。该讲座系列使得城市与文学的关系再次得到凸显,是香港文学孜孜不倦于大众化、普及化的最好证明。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项目方面,香港文学研究项目缺乏。但是相关专业的项目则有一些,如一般项目有厦门大学李城希的“香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1949—1979)”、广州大学田秋生的“香港进步报刊的统战宣传研究(1927—1949)”、国防大学温睿的“香港‘一国两制’进程中人心回归走势及对策研究”、中山大学庞琴的“香港青年本土意识形成机制研究”,落在港澳台问题研究、新闻学、传播学等领域。青年项目有齐齐哈尔大学张丹丹的“两岸三地中国文学英译数据库建设与对比研究(1951—2010)”、深圳大学刘海娟的“香港慈善伦理的建构范式研究”、中南财经大学付婧的“香港法院外籍法官涉《基本法》案件司法行为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王婉婉的“香港青年群体国族认同构建中的媒体角色研究”,落在语言学、哲学、法学、传播学等领域。后期资助项目有大连海事大学杨晓楠的“香港终审法院的基本法解释与适用研究”。


总体而言,2017年对于香港而言,比较特别,香港回归20周年,呈现集体记忆、共同记忆,赐给大家民族共同体之感。文字的力量改变世界,让人体悟到文学铿锵的价值。有人说,香港留下了电影,台湾留下了舞台剧,内地留下了传统戏曲。港人似乎要在我城、你城、他城、我们城的对比中发现自己,发掘特色。



其实,香港文学与文化研究还可以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思考问题。例如,香港文学如何继续拓展?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一类的香港作为妓女的隐喻、殖民地悲情隐喻,虽说沉淀了早期香港文化的记忆,但是,也应该翻篇了,亟待另写新篇章。另外还可继续思考,香港人的国际视野能带来什么创意?标准化、商业化、政府化等思维模式如何形塑一个城市?香港城市属于哪个阶层?不同年龄的港人各有怎样的价值观,各有怎样不同的需求?外界如何看待香港?港漂与广漂有何异同?内地与香港如何互动?什么时候港漂、广漂、澳漂联动,沙龙出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跨界整合,粤港澳大湾区开出新的花来?


香港这座城市是国际还是本土,发展快或慢,香港人是宽容还是排外、保守还是情色,文化是传承还是断裂,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是罗生门式的。30周年的香港回归庆典其实也是眨眼即至,那时候,我们将谈论什么?眼下越来越多香港人感觉到,亟待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亟待文学的再次腾飞,跨界的再次出发。二十世纪香港作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桥头堡,不仅是货物转运站,也是文化转运站,港人历来敢于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善于吸纳中西多元文化,兼收并蓄,在固守中求变,求重建,希望的未来应该不远。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批准号:14ZDB080)的阶段性成果。


注   ·   释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编著.香港名人访谈录[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

【2】蔡益怀.小说我城·魅影处处——香港小说二十年(1997~2017)批与评[J].香港文学,2017(07):38-48.

【3】郑政恒.二十年来的香港小说面貌[J].香港文学,2017(07):49-53.

【4】古远清.香港回归二十年来的文艺思潮[J].香港文学,2017(07):54-57.

【5】方忠.回归以来的香港散文创作管窥[J].香港文学,2017(07):30-33.

【6】黄维樑.香港和内地文论交流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文艺评论,2017(08):60-67.

【7】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栏目的刊首语,刘小新教授撰写,见于《博览群书》2017年第7期

【8】 凌逾.1918之世与东西之界[N].文艺报,2017-07-07(004).

【9】丘世文著.在香港长大(增订版)[M].美艺画报社.2017.

【10】廖迪生编著.何铭思口述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7.

【11】卢玮銮,熊志琴编著.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二册[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

 【12】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足迹 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九十年 港台原版[M].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

 【13】何藩.Fan Ho: Portrait of Hong Kong (何藩:念香港人的旧)[M].香港:WE press 香港人出版社.2017.

【14】严飞著.城市的张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215.

【15】严飞著.城市的张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1.

【16】 潘国灵著.消失物志 文学 港台原版[M].北京:中华书局.2017.

【17】 参见:《梁文道:一个终将消失的香港》http://news.ifeng.com/a/20170702/51358051_0.shtml。

【18】严飞著.城市的张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5.

【19】邓家宙.香港地区报 18区文艺地图 港台原版[M].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

【20】Ackbar Abbas, Hong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70.

 【21】周洁茹.到香港去[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17.

【22】周洁茹.香港公园[M].香港:香港练习文化实验室.2017.

【23】周洁茹著.一个人的朋友圈,全世界的动物园[M].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24】参见:《在香港写小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1855c0102vjn0.html.

【25】邵栋.时空尽头的漫游者——周洁茹的香港小说简论[J].创作与评论,2017(06):65-71.

【26】邵栋. 历史终结与放逐之爱[N]. 文艺报,2017-09-01(004).

【27】蔡益怀.冷峻旁观与“漫不经心”的记录——周洁茹的香港书写[N].文艺报,2017.04.28(第八版).

【28】蔡益怀. 周洁茹的“香港故事”[N].中华读书报,2017-11-01(003).

【29】常鹏飞.时空中的漂浮者——评周洁茹《岛上蔷薇》[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35(06):23-25+61.

【30】唐诗人.难得鲜活[N].光明日报.2017.01.18(第12版:文艺评论).

【31】杨晓帆.周洁茹访谈录——我们当然是我们生活的参与者[J].(香港)文学评论,2017(02):29-34.

【32】严飞著.城市的张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33】赵稀方著.小说香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34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about-us/photosand-videos/videos/community-impressions/index.html

【35】兰月著.熟悉的香港 陌生的HONGKONG[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

【36】徐天成著.我们香港这些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37】赵稀方.《小说星期刊》与《伴侣》——香港早期文学新论[J].文学评论,2016(04):94-101.

【38】赵稀方.《伴侣》之前的香港白话文学[J].香港文学,2017(07):4-8.

【39】赵稀方.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友联”及《中国学生周报》的思想悖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7(04):165-171+2.

【40】赵稀方.从《诗朵》到《好望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J].甘肃社会科学,2017(04):45-51.

【41】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J].学习与探索,2017(01):141-145+176.

【42】赵稀方.论香港《文艺新潮》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17(04):66-78.

【43】杜英.文学理想乐园与自由民主精神之重建——以《文艺新潮》为中心的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3):102-109+174-175.

【44】赵皙.媒介间性视域下的香港报刊与当代香港文学[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01): 75-79.

【45】黄万华著.百年香港文学史[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

【46】黄万华.在地和旅外:从“三史”看华文文学和中华文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7(04):157-165.

【47】王瑜,李佳.20世纪50—70年代香港新文学史书写的内地传统[J].保定学院学报,2017,30(04):97-105.

【48】古远清.香港当代文艺思潮的混合性结构[J].中国文艺评论,2017(06):11-20.

【49】徐诗颖.文学史观建构的限制与突破——从中国内地考察后“九七”时代香港文学史的编撰[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7,12(02):145-156.

【50】卢玮銮、郑树森、熊志琴.沦陷时期香港文学及资料三人谈[J].香港文学,2017(05):52-73.

【51】黎活仁.兰心照相馆:张爱玲史料钩沉[J].香港文学,2017(08):75-77.

【52】冯伟才.在历史的空间中对话——走进《香港文化众声道》的历史空间[J].香港文学,2017(08):57-65

【53】袁勇麟.早期海外华文文学的记忆与再现[J].香港文学,2017(09):13-19.

【54】刘婉仪.创新而富建设性的华文文学研究——评《华文文学的言说疆域:袁勇麟选集》[J].香港文学,2017(04):68-71.

【55】陈国球.烟花岁月流光影——序郑蕾《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与思潮》[J].香港文学,2017(02):72-73.

【56】黄维樑.比较文学与《文心雕龙》——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内地文学理论界交流互动述说[J].香港文学,2017(09):4-12.

【57】黄维樑.我的文心路历程——《文心雕龙:体系与应用》后记[J].香港文学,2017(02):86-87.

【58】凌逾.跨界创意的5W1H[J].香港文学,2017(12):61-70.

【59】林曼叔.也谈香港文学史的编写[J].(香港)文学评论,2017(52):1.

【60】古远清.两岸三地当代文学研究连环比较[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89-100;2017(51):86-93;2017(52):85-93.

【61】古远清.两岸三地文学研究连环比较[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89-100.

【62】王璞.心灵磨损了胸膛——解读查良铮日记[J].(香港)文学评论,2017(49):89-100.

【63】张燕珠.早期香港文学的拓荒人——以侣伦为例[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101-107.

【64】陈漱渝.鲁迅的同行者——我与许广平研究》[J].(香港)文学评论,2017(51):89-100.

【65】黄维樑.艰险中多情奋进的作家作品述评——读林曼叔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J].(香港)文学评论,2017(53):89-100.

【66】黄建.探寻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真”——读林曼叔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65-71.

【67】古远清.平实的文字中不乏真知灼见——评林曼叔的《香港鲁迅研究史》[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97-99.

【68】汪卫东.守住鲁迅思想价值的底线——评林曼叔《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100-105.

【69】王澄霞.真诚奉上一瓣清香——评林曼叔《鲁迅论稿》[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110-113.

【70】李林荣.为“乔木”和“好花”做“好土”─ 评林曼叔《鲁迅论稿》及《香港鲁迅研究史》[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104-113.

【71】凌逾.拓展香港与鲁迅的世界——论林曼叔的《鲁迅论稿》《香港鲁迅研究史》[J].上海鲁迅研究,2017(02):272-278.

【72】郑政恒.编者的眼光——评《香港文学大系》的新诗卷[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4-6.

【73】李薇婷.寻找香港的“声音”——浅谈《香港文学大系》小说卷的一种读法[J].(香港)文学评论,2017(50):13-19.

【74】陈国球.香港早期文学评论阅读札记——《香港文学大系·评论卷一》编馀[J].香港文学,2017(07):18-21.

【75】袁勇麟.《香港文学大系》:传承与创新[J].香港文学,2017(07):22-29.

【76】唐睿著.脚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

【77】凌逾,罗浩.Footnotes:写画感觉的大书——唐睿访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5):55-63.

【78】麦树坚.琉璃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

【79】谢晓虹著.雪与影[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

【80】陈苑珊著.愚木[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7.

【81】陈子善著.煮雨文丛 3 一瞥集 港澳文学杂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82】凌逾.2016年香港文学与文评综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5):37-54.

【83】凌逾.海外华文文学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02):40.

【84】王瑛.练文以析其辞,观象以综其理——评凌逾《跨媒介香港》[J].华文文学,2017(04):124-128.

【85】徐诗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香港文学文化身份认同研究批判——以本土性与中国性的内在矛盾为核心[J].文艺理论研究,2017(03):29-36.

【86】徐诗颖.论回归过渡期香港文学的“混杂性”文化身份——以反映本土意识的香港小说为考察对象[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7):42-49.

【87】徐诗颖.新世纪香港文学批评管窥——以《香港文学》批评栏目为考察对象[J].扬子江评论,2017(03):50-56.

【88】陶然.旺角岁月 港台原版[M].香港文学有限公司.2017.

【89】凌逾.陶然《旺角岁月》:畅游世与界[N].文艺报,2017-09-01(004).

【90】凌逾,霍超群,林兰英,陶然.“小而精致,而非大而无当”——向《香港文学》总编辑陶然提问[J].博览群书,2017(10):42-45.

【91】高峰.香港文学:筚路蓝缕开拓独特气象[N].中国艺术报,2017-06-30(007).

【92】黄维樑.“原型”与“还原”─陶然的首篇小說《冬夜》[J].城市文艺,2017(02).

【93】施有朋.将军有剑,不斩苍蝇——略述陶然小说的时空意义[J].香港文学,2017(09):38-41.

【94】凌逾.开拓新古韵小说——论葛亮《北鸢》的复古与新变[J].南方文坛,2017(01):97-101.

【95】王德威.抒情民国——葛亮的《北鸢》[J].南方文坛,2017(01):92.

【96】金理.葛亮的风筝——论《北鸢》[J].南方文坛,2017(01):93-96.

【97】张莉.《北鸢》与想象文化中国的方法[J].文艺争鸣,2017(03):163-166.

【98】徐诗颖.《北鸢》:一支鸢·一段墙·一世[J].香港文学,2017(04):72-73.

【99】王宏图.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J].学术月刊,2017(7):111-119.

【100】乔敏.飞翔·女性·城市——《飞毡》:家族史的另一种“喜剧性”写法[J].华文文学,2017(06):119-125.

【101】刘洋溪.论西西小说中都市印象的变迁[J].文学教育(上),2017(10):46-48.

 乔敏.飞翔·女性·城市——《飞毡》:家族史的另一种“喜剧性”写法[J].华文文学,2017(06):119-125.

 刘洋溪.论西西小说中都市印象的变迁[J].文学教育(上),2017(10):46-48.

【102】谢晓虹.通道的美学——读西西《美丽大厦》[J].淡江中文学报,2017(36):227-250.

 陈鸿燕,贺昱.论《像我这样一个女子》的复调艺术[J].名作欣赏,2017(12):46-47.

【103】亚思明.论“流散”语境下梁秉钧“发现的诗学”[J].文学评论,2017(05):94-102.

【104】金惠俊.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的香港想象[J].香港文学,2017(09):50-60.

【106】区仲桃.也斯旅游文学中的多元角度[J].中外文学,2017,(1):45-75.

【107】李晓昀.民间经典的解构、重构与再建构——试论《青蛇》从传说到小说再到电影、戏剧的文化内涵流变[J].当代电影,2017(07):174-177.

【108】张晓宇.浅探李碧华作品中的悲剧主题——以《胭脂扣》《青蛇》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3-46+62. 

【109】褚连波,陈可莹.李碧华小说的“小人物”叙事[J].名作欣赏,2017(17):130-132.

【110】罗钱军.影像化语言的“后情感”危机——以李碧华小说语言为例[J].华文文学,2017(05):93-99.

【111】刘卫英.金庸小说“老顽童”形象的文化渊源[J].河北学刊,2017,37(04):103-108.

【112】李巍.当代武侠小说侠隐结局的人类学考察——以金庸武侠为例[J].华文文学,2017(04):116-123.

【113】吴双.异域与想象: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日本的文化景观[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01):134-142+191-192.

【114】郑政恒.《金庸:从香港到世界》编者前言[J].香港文学,2017(05):74-75.

【115】陈岸峰.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J].香港文学,2017(08):66-74.

【116】陈岸峰.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江湖”[J].香港文学,2017(12):71-80.

【117】区肇龙.《三剑楼随笔》短评[J].香港文学,2017(12):85-87.

【118】王德威.香港另类奇迹——董启章的书写/行动和《学习年代》[J].岭南学报,2017(2):3-18.

【119】丘庭杰.“写不写之写”的可能——读董启章《神》[J].香港文学,2017(10):91-92.

【120】李仕芬.从草稿到定本——黄碧云《烈佬传》的生成研究[J].华文文学,2017(03):45-53.

【121】江涛.黄碧云90年代中短篇小说的悲剧哲学[J].华文文学,2017(01):99-104.

【122】蔡益怀.繁盛浮世绘 “我城”情意结[J].香港文学,2017(02):76-85

【123】黄宗洁.在移动中寻路:从刘克襄的香港书写论港台环境意识之对话与想像[J].东华汉学,2017,(25):203-228.

【124】张谦芬.论萧红香港时期的创作反刍[J].社会科学,2017(07):175-183.

【125】荒林.后现代女性主义文本——读《香港三部曲》[J].华文文学,2017(05):57-61.

【126】侯捷飞.从《香港三部曲》看香港文化的二律背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6):95-96.

【127】何珊.管窥20世纪60年代后香港文艺小说的小众属性——心理独白、文学实验与商业艺术化[J].【128】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7,35(04):26-31.

【129】刘俊.传统与现代并存 历史与现实共生——论秦岭雪诗集《情纵红尘》兼及香港文学特质[J].香港文学,2017(07):34-37.

【130】李亚峰.不应被遗忘的近代香港诗歌——兼论近代香港诗歌的文学史意义[J].北方论丛,2017(05):57-63.

【131】盼耕.香港女诗人的反向思维[J].博览群书,2017(07):14-19.

【132】张燕珠.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诗歌性情[J].香港文学,2017(06):78-81.

【133】杨君宁.夜凉苦绿:游历与诗艺之途——以温健骝为中心的考察[J].华文文学,2017(05):77-86.

【134】陈国球.香港·文学:影与响[M].香港练习文化实验室有限公司.2017

【135】郑炜明.香港当代作家作品选集 饶宗颐卷 港台原版[M].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7.

【136】刘以鬯.迷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137】廖伟棠.樱桃与金刚:诗选2013-2016[M].牛津大学出版.2017.

【138】赵雨乐著.近代南来文人的香港印象与国族意识 中国近代史 三卷合订本 港台原版[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

【139】朵拉.命运的港口[J].香港文学,2017(05):16-18.

【140】黎翠华.海边二三事[J].香港文学,2017(05):4-7.

【141】王性初.脚泊金山港[J].香港文学,2017(05):8-9.

【142】古月.归来吧!苏连多——今夜心醉·易碎[J].香港文学,2017(05):10-12.

【143】袁霓.巽达格拉巴——岁月沉淀的港口[J].香港文学,2017(05):19-21.

【144】素素.深蓝之城[J].香港文学,2017(05):27-29.

【145】凌逾.珠江香江两港谭[J].香港文学,2017(05):22-26.

【146】凌逾,廖靖弘.港澳的船舰符号与海上丝路[J].香港文学,2017(09):20-32.

【147】蔡益怀.“倾城之恋”——香港文学的在地书写谱系[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4-10.

【148】孙莹莹.《虾球传》之外的黄谷柳—读黄谷柳的颠簸人生与创作[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11-14.

【149】张燕珠.雅俗通变——读舒巷城《无拘界》[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15-18.

【150】张叹凤,王延逾.人是他的自由——寒山碧“大河小说”《狂飙年代》三部曲探析[J].(香港)文学评论,2017(48):19-26.

【151】黄健.空间互换与心灵审视[J].(香港)文学评论,2017(53):11-15.

【152】王澄霞.人民只是民义—电视剧《人民的民义》观后感[J].(香港)文学评论,2017(51):94-97.

【153】宋诒瑞.一部反腐的影视力作—观电视剧《人民的民义》[J].(香港)文学评论,2017(51):98-103.

【154】凌逾.1917之世与东西之界[J].(香港)文学评论,2017(52):101-104.

【155】蔡益怀.泉南佛国处处道场[J].城市文艺,2017(05):27-30.

【156】古远清.内地研究舒巷城的成绩与局限[J].城市文艺,2017(03):77-80.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辑:凌逾

责任编辑:丁一、肖小娟


往期精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