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龙锦:正视问题 寻求共识 守正创新——全球转型期世界学者对跨文化传播及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龙锦 跨界经纬 2022-12-18

“跨界太极”公众号更名启事


“跨界太极”公众号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更名为:“跨界经纬”

改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初心,我们将持续为您推送精彩的跨界作品与理论!



正视问题 寻求共识 守正创新

——全球转型期世界学者对跨文化传播及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龙锦:《正视问题 寻求共识 守正创新——全球转型期世界学者对跨文化传播及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3期



2018 年,特朗普 “美国优先” 新政逐渐展开,英国脱欧进程在争议中继续, 朝核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当今世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1】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波折的当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给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而最有可能在重构世界经济格局中起到关键引领作用、使世界各国之间能实现互利共赢的,无疑是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应对新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一大创举的 “一带一路” 倡议。因此, “一带一路” 倡议能否在这一变局过程中得到更有效的传播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们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五周年之际,2018 年 10 月 19——21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工作室等共同承办的 “世界传播论坛2018:‘一带一路’ 与新闻传播学教育的跨文化交流” 在上海大学召开。与会学者把脉 “一带一路”相关信息传播的现状,对如何有效传递 “一带一路” 倡议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新闻传播学教育所起的作用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一、“独舞” 的中国声音

5 年来,随着对“一带一路” 倡议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随着首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相关高级别国际会议的召开, 以及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 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的推进,在 “讲好中国故事” 的背景下,传播 “一带一路” 倡议的中国声音走出国门, “一带一路” 相关信息的传播范围在不断扩展,受关注度也在增加。


但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奥利维尔·阿瑞丰 ( Olivier Arifon)  教授团队所进行的一个涵盖了 16 个国家的联合研究表明,相对于 “一带一路” 在中国国内得到的强烈的认知, “一带一路” 相关信息在全球媒体传播过程当中却存在着 “独舞” 的现象。也就是说,通过媒体尤其是现在越来越重要的社交媒体,中国向外传送的声音是被听到了,但它 “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声音”,或者 “也许我们是发出了声音,但是并没有正确地被接收”。【2】中国媒体所传播的主要还是从自我视点发出的信息, 这些信息在部分国家的被接受度并不高,甚至导致欧洲部分媒体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动机的质疑。根据这一研究,在 Facebook 上,无论是在欧洲的中国媒体还是当地媒体,有关 “一带一路” 的信息表达并不清晰或者并不十分相关; 而在报刊和Twitter 上,中国媒体使用的往往是统一的、不容置疑的官方话语,欧洲媒体使用的则是对 “一带一路” 不太支持的话语,大多强调项目的规模、有关规则和标准的问题,以及财务和债务的重要性等。



同样来自欧洲的另一个研究提供了更为具体的证明。瑞士卢加诺大学张展研究员发现,【3】尽管 2017 年欧洲有关 “一带一路” 的报道有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的增长,但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却并没有多少改善,尤其是以德国为首的德语国家对 “一带一路” 倡议比较抵触,甚至欧洲国家更愿意用德国提出的 “新丝路” 的概念,而不是“一带一路” 的概念。换言之,很多的报道、故事并没有帮助中国在欧洲普遍建立起受欢迎的形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中国媒体单一的、雷同的报道以及在社交媒体上比较弱的表现是其中重要的原因。而且,面对外界的质疑,中国媒体的回应并不理想,如对于对方所关注的透明性、包容度、社会和环境的稳定性、国际规则以及对欧盟一体化的影响等五个关键点,新华社的回应仅仅涉及到了 “一带一路” 的包容性,其他四点都没有提到。在这些沟通的关键点上,中国的媒体没有比较详细的解释,难以体现 “一带一路” 倡议所倡导的和平、开放、合作精神,帮助我们的欧洲利益相关者理解 “一带一路” 倡议能给他们带来的对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反而使很多欧洲媒体把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聚焦点放在政治而非经济影响上。


在更广区域内所进行的抽样研究,更进一步为我们呈现了不同国家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关注情况及其态度。【4】 这一研究选取了 “一带一路” 沿线上已经有一些实质性进展的、参与度比较深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德国等 8 个国家, 对其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 的相关新闻报道,从议题、态度、新闻框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相关新闻报道所关注的议题、态度及其所使用的新闻框架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态度的分化比较严重,既有对 “一带一路” 基本上完全是赞美的新闻报道,也有特别悲观的新闻报道。对 “一带一路” 持积极态度的国家往往跟中国在历史与文化上有着较深的交织,如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些重要节点。而对 “一带一路” 体现出抵触的负面情绪的国家则往往存在着地缘政治的问题。而且,与 3 年前的数据相比,除德国和印度外的其他国家对 “一带一路” 的曝光率和认可度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德国和印度的反对声音并没有改变,甚至态度变得更强势。



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 ( CGTN)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为代表的中国媒体在适应国际传播新的格局和新的特点方面已经作出了不少的 努力,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从传播的力度看,我们确实在大踏步或者大规模地走出 去,但无论是从传播议题的选择与设计、技术性条件还是从外部环境层面上看,我们的传播还没有 “走进去” “融进去”,尤其是没有走到公共空间里面,走到公众层面上。【5】发声不等于话语权,而有话语权不等于有影响力,有影响力不等于有品牌。【6】



二、“一带一路” 传播中的 “异” 和 “同”

针对 “一带一路” 信息传播的现状,与会学者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进行了解读。跨文化传播,这是一个古老但也新颖的话题。古老是因为早已有了相关的理论及在  其指导下的众多实践;而新颖则是因为在 21 世纪的今天,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起点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7】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普拉特·戴维 ( Prabu David)  教授从 “世界是缺少理解的” 这一关于传播的非常简单的观点和原则出发,引用了皮尤研究中心的全球态度调查数据,说明世界上存在太多 的偏见和误解。这是因为它们有着各自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世界上共存,就有不同的理解和差异。根据皮尤研究中心 2018 年 8 月发布的数据,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美国人对中国人持友好态度的比例降到了 38% 。而此前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在两个国家之间,对另一个国家持友好态度的人的比例通常都不高,如美国人和俄罗斯人、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和印度人、日本人和韩国人等都是如此。不同的基因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这种差异是自然而然存在的。此外,地缘政治的差异也会造成理解的差异。【8】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采访、不同的写作方式。【9】



而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媒体的形态及传播的渠道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是一 种 “差异”。媒体形态已经从一种社会组织演进为一种互联共在的媒体平台,媒体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现了内容生产与生成并进、观察性内容与行动性内容并存的新格局。【10】报纸已然衰落,传统广播电视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但在 “一带一路” 信息的传播交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传统媒介,或者是传统媒体单位以传统媒介为主体的“融合媒介”。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在触达、认知、认同等传播效果达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中,首先在 “一带一路” 声音传播的触达环节所发生的变化就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在算法型的传播和基于社交链的社交媒体传播已经超过信息传播过程中 80% 份额的当下,主流媒体依然故我的信息传播方式自然就会发生传播效能的失灵、中断。【11】


上海大学吴信训教授进一步指出了在 “一带一路” 与新闻传播学科跨文化交流调研中发现的另一种 “差异”:  相对来说,以前我们跟发达国家、英语国家的交流比较多,但跟欠发达国家交流比较少,而且欠发达国家的信息如新闻传播学的教育情 况在网络上反映也比较少。因此,非常有必要从原来只注意和发达国家、英语国家交流,逐步转向到对欠发达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12】



因此,“一带一路” 信息的对外传播中,“异” 是天然的存在。只是当今世界不仅仅只有差异。除了这些歧异和不同,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无论是苹果手机还是波音飞机,都是共同创造的产品,都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贡献,这就使得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都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交织,传播在个体之间越来越 频繁。【13】在这种环境下,一个最有效的理解对方的方式,就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桥梁。而这个基础,首先源自几千年来并没有太大改变的人性,即人们有同样的偏见、恐惧、情感以及直觉等等。【14】 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 “同”。


“我们需要了解欧洲的民众真正喜欢看什么讲什么,然后才能真正根据他们的需  求来进行设计和发布”。【15】 正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詹姆斯·沙纳汗 ( James Shanahan) 教授所强调的,在媒体发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要更好地倾听到对方需要做什么,达成有效的跨文化交流,需要我们把关注点投向对方,“把音量放小”,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做到倾听,否则就做不到十足的沟通。【16】这样的了解、倾听实际上就是在寻找双方的共同关注点。喻国明教授认为,在 “一带一路” 信息的传播过程中,需要清晰把握不同媒介渠道所连接着的各异的人群,发挥新媒介的平台作用, 先强调 “同”,求同存异,才能创造良好的交流对话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克服跨文化传播中的认知偏差,抓住具有标志意义的社会事件、新闻事件,使传播的概念与发生的事实、行为本身相协调,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17】


另一方面,应对挑战,“我们肯定要加强教育,包括信息以及传媒方向的教育”,【18】 这也是学者们的共同看法。



三、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

显然,面对这个急剧变化的转型中的世界,要使跨文化的信息传播与交流顺 畅进行,特别是要提升 “一带一路” 信息传播的有效性,需要传播者的与时俱进。在这方面,媒体人首当其冲,而在相关人才的培养上,新闻传播学教育责无 旁贷。


有效传递 “一带一路” 中国声音,首先需要的是对中国声音的正确读解。印度锡金中央大学迪纳什·库玛尔·阿赫瓦尔 ( Dinesh Kumar Ahirwar)  博士认为,通过研究习近平主席的多次相关论述,“我们能够找到其中的三个因素: 第一点就是责任和文明,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国要担起的责任;第二点是我们要避免任何冲突的情况;  第三点就是摒除霸权主义,促进经济全球化”。藉此,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美丽的世界,并且能够享受到和平、繁荣、安全。【19】这是 “一带一路” 信息传播对媒体人的要求,也是以 “一带一路” 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而前述的跨文化交流的 “异” 和 “同”,也同样体现在新闻传播学的教育上。无论是有着新闻传播学教育悠久历史的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还是自称为  “非常年轻化” 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媒学院,抑或是转型中的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包括我国各新闻传播院校在内的世界各国新闻传播教育界,都在探索这一全球转型期所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式。这些探索有的获得与会学者的共同认同,也有的存在着一些差异与争议。


如何使新闻传播学的教育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是与会学者最关注的话题。新  媒体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写作等新技术的引入,给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与具象的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不具象的,表现形态多样多变,媒体边界交叉杂糅,是传播又不仅仅是传播,是媒体又不仅仅是媒体。【20】 在美国,至少有 81 所大学开设了新媒体专业,【21】 而其中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就是紧跟传播技术发展而使课程设置乃至人才培养不断与时俱进的。从公关和广告发展到战略性传播,从媒体融合新闻专业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大融合,他们一直在努力借用新的技术,以受众为中心,融合不同的技巧、技能,培育更好的新闻专业的人才,以迎合行业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很多学校先通识、后专业教育不同,他们在课程学习的前沿就进行融合,即一开始就在课程当中植入新闻的知识,之后再进行通识的学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融入到故事叙述当中,开发他们的报道技巧,培养能成为一个 “故事的讲述者” 而且能保证报道公正和准确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22】我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了适应现代新技术的挑战,从数字传播实务到数据新闻以及新闻编程等,在最近两年里增加了 8 门技术类的课程,还跟计算机系和信息管理科学学院一起合作培养学生。【23】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教育单位都根据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介环境的变迁,增设了与新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以及横跨行业的课程。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其实越来越小。技术越发展,新的技  术和原来技术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在采用新技术的过程中,技术的因素作用在慢慢地降低,而非技术的因素如人的能动性所起的作用慢慢在增强,尤其是在技术的二次采用中。因此,我们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依然需要跟踪媒体的技术发展, 但是我们要降低关于培养学生技术能力方面的焦虑,同时要强化内容生产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与前瞻思考能力。【24】



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国内外各新闻传播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卓有成效的媒体融合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 “创新新闻学” 的观点,让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平台来讲述故事,【25】 每年进行创新大赛,以新闻和新科技结合的创新课程和同学做的项目引领创新新闻学的发展; 【26】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根据教育与科学部的新的联邦高等教育标准,考虑传媒领域的最新要求,提出了由最底层的跨功能学习,到第二层的一般专业能力培养,以及最上层的媒体专业能力的 “能力金字塔” 原则,开始进行基于能力本位的新闻传播教育转型,向培养汇合作者与编辑的专业技能、具有综合性专业能力的多功能记者转移; 【27】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科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国内外的媒体企业中实施实践实习活动,并与联合国展开各种合作,还将于 2021 年开展全英文的授课模式, 探索跟欧美不一样的传媒教育; 【28】我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 “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 为教育指导思想,以 “国际化、跨学科、重实践” 的发展特色,培养具有情怀与使命、知识与判断力以及专业的精神能力的精英式人才,形成 “三位一体” 的教育模式,其大篷车课堂已开展多年, 实施了很多“一带一路” 上的创新项目,学生实习实现了包括美国白宫在内的全球布点; 【29】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直面传媒市场的演变,使学科建设、设计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将创意产业的各种各样的新的尝试、各种实践融入到教学当中,使自己置身于产业发展的前沿,从解决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前沿城市遇到的一些现实的困境和问题当中寻求发展方向,并通过开发业界定制课程的方式,从时间到内容解决了在剧变当中教育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0】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正在建设新媒体传播人才的教学体系,关注人才的培养理念、思想,人才培养的内容、课程、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 的 “四跨” 人才,即跨媒体、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的卓越的优秀的新闻传播人。【31】


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交织的过程中,“一带一路” 倡议是中国提出的解决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方案,是中国智慧。要把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传播出去,需要传播研 究者、传播教育者与实际的传媒工作者的合作。【32】作为培养现代传播人才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它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是推动社会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不管哪个国家的新闻传播教育者都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为世界的和平推进作出贡献,这是起码的共同点。【33】而拥有新时期跨文化传播交流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是“一带一路” 倡议有效传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推动力量。



·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 年 11 月 5 日。

【2】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 Olivier Arifon、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专业主任 Zheng Yue:  《Facebook 上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有效性: 中欧对比研究》。

【3】瑞士卢加诺大学传播科学院研究员张展: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欧洲对“一带一路” 倡议的响应》。

【4】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单凌:  《在吸纳与抗拒之间游移———国际主流媒体视野中的 “一带一路” 倡议》。

【5】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苏宏元: 《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议程设置》。

【6】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教授洪浚浩: 《国际传播的新格局与新特点》。

【7】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苏宏元: 《新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议程设置》。

【8】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Prabu David:  《极化世界的传播教育》。

【9】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媒体学院院长,教授 James Shanahan:  《全球传播教育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建议与改革》。

【10】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韩立新: 《新内容: 生成与生产》。

【11】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喻国明: 《国际传播的信息触达、认知偏差与共识达成》。

【12】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工作室 ( 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 首席专家、主任,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信训: 《担当“和谐共生” 世界道义,培养“全球型” 传媒人才》。

【13】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Prabu David:  《极化世界的传播教育》。

【14】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商务公共关系系主任,教授 Dimitri Gavra:  《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传播:  持续的真相与新的现实》。

【15】瑞士卢加诺大学传播科学院研究员张展: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欧洲对“一带一路” 倡议的响应》。

【16】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媒体学院院长,教授 James Shanahan:  《全球传播教育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  建议与改革》。

【17】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喻国明: 《国际传播的信息触达、认知偏差与共识达成》。

【18】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传播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Prabu David:  《极化世界的传播教育》。

【19】印度锡金中央大学和平与冲突系 Dinesh Kumar Ahirwar:  《一带一路中的文化全球化与儒家文化复兴》。

【20】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教授李明德: 《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21】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严三九:  《国际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 CDIO 工程方法》。

【22】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Fritz Cropp:  《从媒体融合新闻专业到新闻传播专业大融合》。

【23】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昌凤:  《创新与坚守———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

【24】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教授李喜根: 《媒体发展态势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25】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 Fritz Cropp:  《从媒体融合新闻专业到新闻传播专业大融合》。

【26】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章于炎: 《创新新闻学: 密苏里新闻学院在新闻教学和实践方面的创新》。

【27】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学院教务副院长,教授 Olga Rostislavovna Lashchuk:  《基于能力本位的俄罗斯新闻教育转型》。

【28】日本上智大学新闻学科学科长,教授音好宏:  《日本的新闻学教育———上智大学的举措》。

【29】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陈昌凤:  《创新与坚守———清华大学的新闻教育》。

【30】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王晓华:  《坚守学科本质,创新教育形式———深圳大学的教育实践探索》。

【31】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严三九:  《国际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 CDIO 工程方法》。

【32】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唐绪军:   《世界传播论坛 2018 闭幕词》。

【33】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工作室 ( 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 首席专家、主任,上海研究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信训: 《担当“和谐共生” 世界道义,培养“全球型” 传媒人才》。


图片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肖小娟

推荐人:夏婉琦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 |刘俊: 中国作家的海外“遭遇”  ——以“南洋郁达夫”为例

跨界经纬学术 | 陈子良:读少君的几篇散文

跨界经纬学术 | 李今:论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重复”结构与隐喻意义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552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