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田忠辉:文艺心理学的未来:感性诗学

​田忠辉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艺心理学的未来:感性诗学》

田忠辉

(广东财经大学创意文化与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教授)

*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感谢田忠辉教授对“跨界经纬”的大力支持!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鲁枢元、孙妮娜《诗意的栖居——鲁枢元教授访谈录》中写道:“由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掀起的声浪日益高涨的‘计算机统治’、‘数字化生存’在我看来很可能是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推进的理性与感性相剥离、逻辑与想象相排斥、认识与情感相对峙、人与自然相对立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的极端表现。在面临‘计算机’、‘数字化’带来的新的风险和灾难的当下社会,唯一可以救助人类的,恐怕就是人类天性中蕴含的审美的原始冲动和文学艺术本真的创造精神。”[1]鲁枢元先生的这段话对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做了精当的评述,揭示了西方哲学思想困惑的症结所在:即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如何处理感性的问题。事实上,当我们回顾中国文艺学以及文艺心理学的发展脉络时,我们会发现,新时期文艺学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延续的,而这一继承的前提,从美学角度说,是如何处理朱光潜的“审美经验”论和李泽厚的“审美实践”论。在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中,从朱光潜、金开诚、鲁枢元和童庆炳几位先生的学术思想看,除却金开诚先生新时期初期还游移于心理科学与文艺现象拼合的状态外,其他几位先生实际上主要是延续了朱光潜先生的“审美经验”论,特别是从对感性心理的挖掘方面看,以“人文”显现的感性成为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主线,在鲁枢元先生的研究风格上,都可以看出丰沛的感性激情,而在童庆炳先生明澈睿智的研究面貌中,“审美”一直是他学术思想的旗帜和内在意蕴。但是,新时期对于感性的唤起,并非只是停留在朱光潜先生开创的“审美经验”层面,而是试图将“感性”上升为哲学本体论层面,成为“审美意识形态”论。“当代学术并没有完全重复朱光潜。当代学术不仅修正了朱先生对审美经验的定位,而且还试图挖掘审美经验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将美学建立在一个更加自明的基础上。”[2]这一“自明”的任务,童庆炳先生是以自觉的意识建构的,这就是他的审美意识形态论,童庆炳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也暗含着文艺心理学未来发展的明确指向:即感性诗学作为感性诗学,文艺心理学将提升其学科地位,即将文艺心理学从单纯的文艺学视角和心理关怀上升为哲学的感性思维方法论地位,简而言之,未来的文艺心理学是一种感性思维的方法,它与理性思维在文艺实践中处于同等、甚至超越的地位。
诚如鲁枢元先生在《文学批评的精神层面》中所说,“我更看重文学批评中的情绪交流、心灵沟通、意义的再创造,更看重批评活动中的感悟和直觉,信念和信仰,想象和憧憬,即更看重批评在文学现象中的精神活动,倾心于批评如何走向始终无解的迢迢天路,而不愿意看到它如何返回文学创造的单一、明晰的原初质点。总之,我更看重的是文学作品中处于语言之外的、结构之外的、文本之外的、法则和逻辑之外的那些东西,那是些‘精神层面’的东西。”[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在鲁枢元先生的研究中,有一种本体论的冲动,他试图为文艺心理学研究寻找根底的理论依据。鲁枢元先生的向文艺心理学寻找批评方法的动机源于他对科学主义批评走向的不满,在这篇文章中,他从对《文学批评学》[4]的试图使文学批评“科学化”的倾向不满开始,他说:“我认为”文学批评问题的症结“可能并不在文学批评学的理论还不够科学,体系还不够严整,而在于运用科学范畴中的方法和逻辑去解释精神范畴中的现象实际是否具有可行性。”——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具体的文本研究层面讨论问题,而是寻找研究方法的本体论依据,他继续说:“一个在科学中被查证的事实是:在精神生活的范畴里,确切的可定量性,具体的可预见性,力学图式的可应用性,常规语言的可交流性,实验制作的可重复性,几乎全都等于零。”——这是在挑战理性思维吗?是的。——“文学批评学一定要成为智力活动的运演吗?它能否同时也是心灵活动的呈现。”——什么是“心灵活动”呢?——“心灵重于知识”,他说。我们看到:“感性诗学”已经呼之欲出,这就是未来文艺心理学的发展方向。随后,鲁枢元先生讨论了走向心灵活动的两个障碍,以及克服这两个障碍的方法。不过,后来鲁枢元先生并没有继续在文艺心理学学科范围内言说,没能深入下去,而是走向了精神生态学,颇为遗憾。仔细思考鲁枢元先生对《文学批评学》的看法,会发现一种认识的偏差,即单纯地批判“科学主义”的偏差。本书认为“科学主义”并没有错,但是以“科学主义”否定“人文诉求”则不可取,而以“人文诉求”否定“科学主义”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具体实践,则是不正确的。说到底,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在“科学主义”走向方面,实际是不充分的。
对于“感性诗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视角的转向层面,而是要进入到深层的概念、范畴和体系的建设等方面上去,要深入到学科的具体问题当中去为我们思考文艺心理学的感性转向提供一个路径和一种更加踏实的办法,要在媒介融合时代,创造性的转化西方和古代的理论资源,结合新媒体时代人们艺术审美行为方式的变化,解释其中蕴含的心理行为,总结规律,进行理论建设和实践批评。一方面要做化解西方文艺心理学理论、转化中国古代心理文论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对感性诗学做概念、范畴的建设,做理论体系的研究,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感性诗学”。具体来说,“感性诗学”的建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西方理论化解、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和当代文学现象观察角度进行文艺心理学体系的感性化建设;二是从社会科学直至哲学角度思考文艺心理学,进行深层理论上的综合建设;三是从心理科学入手,以心理科学反观文学创作、文学欣赏,从中发现与测量在文学领域心理科学的呈现状态,以此建构科学主义基础上的感性文艺心理学。另外,培养具有心理科学雄厚基础的研究队伍、将文学艺术提升为是一种思考世界的方式层面、将文艺心理学定位到哲学认识论维度,都是未来建设“感性诗学”的切入角度。

(本文原载于《探究隐秘的世界——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第245-24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第一版)


向开创和发展我国文艺心理学的诸位先生致敬


朱光潜,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金开诚,专于文艺心理学及楚辞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艺文丛谈》,编注有《楚辞选注》等。


鲁枢元,现任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新时期文艺心理学学科的创建者和代表者之一”、 “中国文艺心理学界的新潮象征”。



童庆炳,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被誉为“文坛教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鲁枢元、孙妮娜著《诗意的栖居——鲁枢元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2]彭锋著《朱光潜、李泽厚和当代美学基本理论建设》,《学术月刊》(沪)1998年第6期。

[3]鲁枢元著《文学批评的精神层面》,《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6期。

[4] 潘凯雄、蒋原伦、贺邵俊著《文学批评学》,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编:凌逾

责编:袁钰敏 陆婵映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 | 田忠辉:媒介融合中的文艺心理学批评实践——作品样本研究示例:《悲伤逆流成河》

跨界经纬学术 | 田忠辉:《媒介融合中的文艺心理学理论研究 ——理论样本研究示例:传播情绪与感性唤醒》

跨界太极学术 | 田忠辉:《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后记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 1707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