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姚文放:“文学性” 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 ——以两种 “文学性” 为例

姚文放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学性” 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

——以两种 “文学性” 为例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姚文放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年第 5 期




【摘要】目前文学理论界对于 “ 文学性” 问题的考量存在着歧见, 其中很多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俄国形式主义与解构主义在 20 世纪一头一尾先后提出 “文学性” 问题。前者用 “ 文学性” 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后者借 “ 文学性” 概念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文学性”。虽然二者都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在 “文学性” 而不在文学,  但终究绕不过 “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对此问题的理解固然取决于文学自身的性质, 但也取决于对文学的看法、需要、评价。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提出 “ 文学性” 问题,  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派的否定;后来解构主义旧话重提, 则与后现代的文化精神完全合拍。解构主义重提“文学性”问题, 倡导文学向非文学扩张, 只是在认识文学本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梯级, 它为文学研究向更高阶段和梯级的升迁提供了铺垫。

【关键词】文学性;文学本质;文学与非文学;再认识


一、 问题的缘起



    

     “文学性” 无疑是目前文学理论最常见最常用的一个高频关键词。这与当今文学以及文学研究遭遇重大的困厄不无关系。不可否认, 当今文学受到电子媒介的挤压, 确有从中心滑向边缘之势。电视、 互联网、手机、MP3 等占据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电子媒介的崛起对于以往印刷媒介的文化功能实行了颠覆, 文学所遭受的冲击莫盛于此, 以往文学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正面临着严厉的拷问。


       然而值此文学陷入重围之际, 事情却出现了柳暗花明式的转机, 有人发现文学在命运绝境的拐角处恰恰别有洞天,  文学的前程顿时显得光明一片。最早看到这一点的是美国后现代理论家大卫· 辛普森, 后来乔纳森· 卡勒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和肯定, 其总的想法是, 当今世界作为分类学意义上的文学似乎已远离了人类生活中心, 但在哲学、历史、宗教、法律等其他理论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 事情恰恰呈现另一番景象, 叙事、描述、虚构、隐喻等文学的模式正在被大量采用, 到处都可看到 “文学性”的影子在晃动, “文学性”的作用已深入骨髓、不可分割。他们不无兴奋地宣称:“ 后现代是文学性成分高奏凯歌的别名”!


      国内较早接受这一观点并加以发挥的是余虹先生, 他引起广泛注意的代表性观点是, 后现代转折从根本上改变了 “总体文学”的状况, 它将狭义的 “文学” 置于边缘, 又将广义的 “文学性” 置于中心。他将这一状况称作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 。所谓狭义的 “文学” 指的是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和文化类别的语言现象, 这种 “文学” 在当今图像时代被边缘化了。但与此同时, 广义的 “文学性” 却中心化了。在后现代场景中, 只须稍一留神, 就会发现今天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学术、文化等活动是过于文学化。所谓广义的 “文学性” 指的是, 渗透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在根本上支配着后现代社会生活运转的话语机制, 这种机制显然不是狭义文学所独有的东西。有鉴于此, 他提出所谓 “文学研究内部的转向”的口号, 以期推动后现代处境下文学研究的重建, 具体地说有两个方面, 即从狭义的文学研究转向广义的总体文学的研究, 从狭义的文学性研究转向广义的文学性研究 。[1]


      大卫·辛普森、 乔纳森· 卡勒以及余虹此论一出, 马上引来一片质疑之声。有论者指出, 辛普森们张扬的 “后现代文学性” 一方面导致文学原有的精神气质逃逸、颓败和飘散在 “文学性” 之中, 另一方面则是俗文学的逻辑进入各个学术领域, 而将各个学术领域都泛 “俗” 化了。这就使得后现代的文学大大地掉了档次和品位, 连辛普森自己都称之为 “半桶水知识” , 它不足以与原先的文学相提并论。还有, 被辛普森们当作 “新发现” 的文学修辞同时也为其他学术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广泛运用的情况, 按说乃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从古到今, 比喻、象征、比拟、隐喻等修辞手法并不是文学的专利, 而是一切文体公用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 所谓 “后现代文学性统治” 其实并不存在, 只是辛普森们的一种巨型想象和时代误读罢了。[2]也有论者认为, 主张 “文学性扩张”者的不足在于, 其论述对于 “文学性” 等概念的内涵缺乏界定, 而在论述过程中也含糊其辞。他们大力肯定的经济、商业、消费中的 “文学性” 与文艺学中的 “文学性” 在各自话语中的位置和功能并不是一回事。就前者而言, “文学性” 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后者而言, “ 文学性” 则既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目的。[3]


       可以确定, 上述 “文学性” 问题的浮出水面以及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争论并非无话找话,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觉得, 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是必须加以解决的, 而论者对此往往有所忽视: 其一, 如今 “文学性” 问题的提出, 从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算起应是第二次, 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 这两次文论的悸动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其二, 对于 “文学性” 问题的考量能够摆脱 “什么是文学?” 的本体性思考吗? 其三, 对于 “文学性” 以及 “什么是文学?” 问题的确认肯定不能是随意的, 那么它更为确凿的前提和依据何在? 其四, 所谓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 这一文学状态是恒常性的还是权宜性的? 是终极性的还是过程性的?


       应该说, 对于文学的当前发展与未来走向来说, 这些问题都可谓重大而紧要。


二、 两种 “ 文学性”


      美国解构主义学者乔纳森· 卡勒 1989 年在讨论“什么是文学?” 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时说了这样一句话:“问题的目的不是要寻找文学的定义, 而是要描绘文学的特征”, 从而提出了 “文学性”的问题。这让人想起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者说过的话, 如罗曼· 雅各布森说: “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 而是 `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 [4] 在 20世纪一头一尾发出的这两个声音遥相呼应,为近一个世纪文学研究的精神历险描画出一个“蛇咬尾巴”式首尾衔接的圆圈,而其中心就是“文学性”问题。


      然而此 “文学性” 非彼“文学性”, “文学性” 问题在当今的旧话重提并非历史的重复, 而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术格局。


       20 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 19 世纪后期执掌文坛的俄国历史文化学派的逆反。以佩平、季杭拉沃夫、维谢洛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俄国历史文化学派将文学研究从属于社会学, 将文艺作品视为历史文献、文化实例和个人传记, 将文学史等同于社会思想史, 而无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全部复杂性。总之, 在历史文化学派那里, “文学” 与“社会” 几乎是同义词, 文学理论与思想文化部门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 佩平曾这样说:“怎么能把文学本身从社会运动中分离出去, 又为它找出一条规律呢?” [5]


       历史文化学派用社会历史规律取消文学自身特性的弊端引起了俄国文论界的普遍不满, 人们批评历史文化学派将种种非文学现象统统纳入文学研究, 从而扭曲了文学研究的本性, 使得文学研究等而下之, 降格为一种例证和资料, 变成了社会史、思想史、个人传记和心理研究的附庸。作为一种逆反, 俄国形式主义主张将文学史与社会、思想、政论、宗教、道德、法律、新闻、风尚、教育、科学的历史区分开来, 反对用社会史、思想史、个人传记和心理研究等“外在的” 材料代替文学本身, 而强调文学的独立自主性和自身规律, 如什克洛夫斯基宣称自己的文学理论旨在研究文学的 “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比喻, 那么, 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 不是托拉斯的政策, 而只是棉纱的只数和纺织方法。” [6] 俄国形式主义据此认为, 只有寻找文学之为文学的 “ 文学性”, 才是文学研究的本分, 才是文学研究独立于其他知识、学问的特质和价值之所在。而他们所说的 “文学性” 主要是指文学作品语言形式的特点, 即打破语言的正常节奏、韵律、修辞和结构, 通过强化、重叠、颠倒、浓缩、扭曲、延缓与人们熟悉的语言形式相疏离相错位, 产生所谓“陌生化”的效果。


     可见, 从历史文化学派到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研究取一种退缩、 收敛的态势, 即从非文学领域向文学领域收缩, 排除社会历史、政治运动、思想潮流、道德教条、宗教观念和文化风尚等对于文学的外来干预, 将文学研究的对象集中在文学自身的规定性, 限定在文学的文本、语言、形式之上。如果说历史文化学派将文学消融在社会、历史、文化之中, 抹煞了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 那么俄国形式主义则正相反, 刻意用 “文学性” 概念廓清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


      然而, 当解构主义再次提出 “ 文学性” 问题时, 事情则发生了变化, 文学研究恰恰转向了发散、扩张的态势。解构主义学者关心的已不是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形式, 而是非文学文本中的“ 文学性” 了, 诸如哲学、历史、政论、法律文书、新闻写作中的叙事、描述、想象、虚构、修辞等。乔纳森· 卡勒在这方面可谓得风气之先, 他较早发现了这一事实:“文学性” 在非文学文本中的存在, 如今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他说:如今理论研究的一系列不同门类, 如人类学、精神分析、哲学和历史等, 皆可以在非文学现象中发现某种文学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雅克·拉康的研究显示了诸如在精神活动中意义逻辑的结构作用, 而意义逻辑通常最直接地表现在诗的领域。雅克·德里达展示了隐喻在哲学语言中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克罗德·莱维—斯特劳斯描述了古代神话和图腾活动中从具体到整体的思维逻辑, 这种逻辑类似文学题材中的对立游戏 (雄与雌, 地与天, 栗色与金色, 太阳与月亮等)。似乎任何文学手段、任何文学结构, 都可以出现在其它语言之中。[7] 


雅克·德里达


      在这一风气转变的过程中, 雅克·德里达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德里达认为, 以往人文话语总是围绕 “中心” 来彰显意义, 所谓 “中心” , 就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奉为最高本体的本质、存在、实体、真理、理念、上帝之类概念。其实这种 “中心” 是不存在的, 是理应被消解的。人文话语并不是通过能指与所指的转换达到对意义的把握, 而是通过能指与能指的过渡实现意义的, 而且这是一个无限延续的过程, 构成一根长长的链条。这就像查字典, 一个词的意思要到另一个词那里去查找, 而另一个词的意思要到更多的词那里去查找, 这一查找的过程是无穷尽的, 因而意义的实现也是无穷尽的。这样, 德里达就以能指与能指之间的横向关系取代了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纵向关系, 认为意义的彰显只是一场在能指与能指之间进行的游戏, 它取决于不同能指之间的 “延异” , 亦即从一个能指过渡到另一个能指, 在空间中存在差异, 在时间上有所延宕, 从而在能指与能指之间就出现了 “ 间隔” 和 “空隙” 。在这一连串的过渡中, 意义就像种子一样 “播撒” 在不同能指之间的 “间隔” 和 “空隙” 之中, 这就使得意义的彰显成为一个过程, 而不是归结于某个中心。德里达还认为, 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 逻各斯中心主义是一种声音中心主义, 它认为只有语音能够通畅地传达意义, 而文字在传达意义方面只能起补充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与语音相比较, 倒是文字能够更好地传达意义。德里达说, 文字是一种充满延异、 间隔和空隙的系统游戏, “正是通过 `间隔' , 要素们之间才相互联系起来。这一间隔是空隙的积极的, 同时又是消极的产物, 没有空隙, `完满的' 术语就不能产生表征作用, 也不能发挥作用 。” [8] 所谓 “延异” 、 “间隔” 、 “空隙” , 就是文字所表现出的间接性、差异性、含混性。文字往往并不直接、明白地将意思说出来, 而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托喻咏物、取类言事, 就像中国古人所说:“ 写物以附意, 飏言以切事” [9],  “ 以彼物比此物” ,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0]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莫过于文学, 文学之为文学, 就在于它在叙事、描述、想象、虚构、修辞等方面对于种种 “延异” 、“间隔” 、“空隙” 的创造性运用, 而这也往往不失为哲学、历史、法律、新闻等写作方式传达意义的一条幽径。因此文学不应是非文学的附庸, 而应成为非文学的领军, 没有任何一种写作、任何一种文本可以脱离文学。而这一点, 正是当今非文学文本中 “文学性” 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对此, 英国学者马克· 爱德蒙森列举了理查德·罗蒂的分析哲学、斯坦利· 费什的法学著作、海登· 怀特的历史学, 克利福德· 格尔茨的人类学, 唐纳德·麦克罗斯基的经济学以及托马斯· 库恩的范式中的种种文学技巧和修辞手法, 用来说明这一见解:“有些时候, 大学里的每个人似乎都得像文学教授的学生们一样, 把阅读从头学习一遍, 没有任何人、任何东西处于文本之外 。” [11]


     为此有人断言今天已进入 “学术后现代” 阶段, 人们面临着 “文学的统治” 。而这正是美国学者大卫·辛普森一本书的名字:《学术后现代与文学统治》。值此人们普遍忧虑文学走向消亡之际发此高论着实堪称别具只眼。大卫· 辛普森认为,  当今文学研究固然从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精神分析等那里借用新的描述方式,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 上述人文社会科学反过来大量采用传统的文学形式, 无论是叙事因素在历史著述中的加强, 修辞手法在道德规范中的运用, 大量遗闻逸事、个人自传、乡土知识在各种学术著作中被采纳, 都在宣告着文学的辉煌胜利, 体现着文学 “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式的统治。从通常的眼光来看, 文学正在逐步退出自己原有的领地, 被广告、通俗读物、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大众文化形式所挤压和取代, 但如果换一种眼光看, 那么就不难发现, 文学恰恰在哲学、历史、政论、法律、新闻等学术和知识领域内开辟了自己新的领地, 真可谓 “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因此大卫· 辛普森声称 :“ 后现代是文学性成分高奏凯歌的别名” , “ 文学可能失去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 但文学模式已经获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 所有的一切都是文学性的 ” [12] 分化与组合共存, 破坏与重建并举, 这也许就是以拆除栅栏、推倒壁垒、填平沟壑、跨越边界为指归的后现代主义所演绎的新神话。


      在这里作一个对比是非常有趣的 :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提出 “文学性” 的问题, 是为了革除历史文化学派将文学淹没在非文学之中的弊端, 从而将文学退缩到用语言、文本、形式构筑的城堡之中, 插上了 “文学性” 的旗帜, 以圈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而今天解构主义旧话重提, 则是致力将文学从语言、文本、形式之中解放出来, 使文学走出了蜗居的城堡, 跨过了固守的边界, 以叙事、描述、隐喻、虚构和修辞等造成 “差异” 、 “间隔” 、 “空隙” 的游戏给所有非文学写作统统打上 “文学性” 的印章纹样, 将其收编于自己的旗下, 文学表现出一种扩张、侵略甚至殖民的冲动, 而种种非文学写作则成了文学统治的顺民。看来辛普森此言不虚:“ 非文学学科正逐渐被它们自己的极端分子对文学方法的再传播所殖民化了。” [13] 回想以往历史文化学派将文学史完全看成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 科学史、政论史、宗教史, 将文学之区当成任何人都可以去狩猎并收获带有自己标签的猎物的无主地 ;事到如今 , 一切恰恰反了过来, 其他种种非文学学科反倒成了文学安营扎寨、 圈地开垦的新大陆, 哲学的 历史的、政治的、道德的、法律的、新闻的统统成为文学的。而与这一历史性逆转相伴相随的恰恰是 “ 文学性” 问题的再次浮现, 不过往日俄国形式主义刻意用 “ 文学性” 概念来厘清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旨在抗拒非文学对于文学的吞并;如今解构主义借 “ 文学性” 概念来打破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则旨在倡导文学对于非文学的扩张。这就有了两种 “文学性” 。在前后不到一个世纪的文论史上, 两次重要转折都以 “ 文学性” 问题的提出为标志, 但两者的指归却截然不同, 这不能不是 20 世纪文论史非常惹眼的一景。


三、 文学与非文学的界说



      以上讨论, 其实搁置了一个重要前提, 那就是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何在? 如果缺少了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 上述讨论仍然是不确定因而也就是无意义的。长期以来, 文学理论一直试图划定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但至今这条界限仍然很不清晰, 不管哪一种划界的意见, 总是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到相反的例证将其轻易否定。


斯达尔夫人

       例如西方关于 “什么是文学?” 最早的经典界定是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作出的, 她在 1800 年出版了 《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一书, 该书 “序言” 开宗明义地宣称:“我打算考察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而文学反过来对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又有什么影响 ” 这是欧洲文学研究的历史上第一次将文学 (literature) 与宗教、社会风俗和法律等方面区分开来, 使得 literature 这一已经使用2500 年的概念, 从泛指一般的 “著作” 或 “书本知识” 变为专指 “想象的作品” (在此书中有 “论想象的作品” 一章), 从而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 “文学” (literature)概念。然而如果今天人们对于这一沿用了两百年的说法仔细加以推敲的话, 就不难发现仅仅用想象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是有缺陷的。问题在于, 凡是 “想象的作品” 就必定是文学吗? 没有想象的文字就一定不是文学吗? 《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 中的许多篇章历来被作为文学作品来阅读, 但这些史乘之作是严格地要求纪实而不容许丝毫想象虚构的;相反地 , 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达尔文的 《进化论》、 马克思的《资本论》 等文本充满了想象和幻想, 但却从来没有人将它们当作文学作品。


       再如英美新批评提出的许多主张, 像兰塞姆的 “肌质—构架” 说, 退特的 “张力” 说, 燕卜荪的 “含混” 说, 布鲁克斯的 “反讽” 说等, 作为区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说都有一定道理, 但是无不遭遇各种各样的异议, 甚至有时搞得持其说者本人也很不自信。例如退特的 “张力” 说, 就是说诗既关涉 “外延” , 又关涉 “内涵” , 处于这二者所构成的张力之中。所谓 “外延” , 是指语词的词典意义 ;所谓 “内涵” , 是指语词的暗示意义。他认为, 诗兼有这两种意义, 体现着这两种意义相互牵制的张力 ;但科学文本中则不存在这种张力 , 因为科学文本只涉及 “外延” 而不涉及 “内涵” , 亦即只需要词典意义而不需要暗示意义, 因此 “张力” 成为文学文本的特质而与科学文本旨趣相异, 也与哲学、法律、政治、新闻的文本相左, 从而 “张力” 成为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分界线。这一见解是有道理的, 无论是地质报告、气象预报、病情诊断, 还是哲学教材、法律文书、政治概念、新闻报道, 都是重视语词的词典意义而排斥语词的暗示意义的。但是仅仅事关 “外延” 而缺乏 “张力” 的文字也未必不是文学, 历史上许多科学著作如郦道元的《水经注》 、沈括的《梦溪笔谈》 等, 其中一些篇章往往作为文学作品而流传后世, 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之上, 并谈不上什么 “张力” 或 “内涵” 。像郦道元的《水经注· 江水》中写三峡的一段, 在每一节开头反复使用“江水又东”这一整饬而又不断递进的排偶句式, 既准确记叙了三峡的地形地势, 又烘托出长江一往无前的壮观景象, 从而常常被选为文学课的范文。


       出现以上情况, 可能问题出在人们习惯于将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仅仅看成是客观的物理事实, 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心理、体裁、形式、语言等的物化形态, 却未曾考虑到其中接受者评判者的主观因素及其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对此约翰· 埃利斯有一个很好的说法, 他说文学就像杂草, 给 “文学” 下定义与给 “杂草” 下定义一样困难, “杂草” 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 它并非指一种固定的植物种类, “什么是杂草?” 的问题必须看园地的主人希望长何种植物才能确定, 如果他打算长薰衣草, 那么对他来说狗尾巴草就是杂草, 反之亦然。如果他打算长果树, 那么不管是薰衣草还是狗尾巴草就都成了杂草。可见在什么是文学、  什么不是文学的问题上, 接受者、评判者的主观因素起很大作用。早先的诸子散文、秦汉策论, 晚近的西方启蒙主义的“ 哲理小说” 、存在主义的 “观念戏剧” , 人们一直习惯成自然地将其当作文学, 其实无论用何种“文学” 的定义来考量之, 无疑都是圆凿方枘, 龃龉多多。


       如果要追溯下去的话, 那么不难发现决定着人们将某个文本看成文学或非文学的原因很多,它们构成了特定的语境, 其中有约定俗成的成分, 有某个时代的精神氛围, 有社会体制的问题,也有某个群体的利益考虑等, 如柏拉图根据城邦的最高利益, 将除非赞颂神和英雄之外的诗人和诗歌逐出 “理想国” , 保守派将莎士比亚的剧作斥之为野蛮人的信口雌黄, 布瓦洛根据至高无上的 “理性” , 对民间文艺大加贬黜, 都可以在其 “划界” 行为的背后找出许多不属于文学本身的原因。因此雅克· 德里达说:“没有任何文本实质上是属于文学的。文学性不是一种自然本质, 不是文本的内在物。它是对于文本的一种意向关系的相关物, 这种意向关系… …是社会性法则的比较含蓄的意识。” [14] 可见文学是一种功能性、实用性概念而非本体性、实体性概念。文学之为文学, 并不是完全由其自身的某些特性说了算的, 它要看外部的评价, 要看别人怎么看待它, 所以特里·伊格尔顿说, 就文学而言, “后天远比先天更为重要” 。[15] 但是这一理解也不宜走过了头, 文学之为文学, 还有其自身的某些规定性, 也不是别人说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一条再平常不过的道理就是, 不管是何种风俗习惯, 也不管人们抱有多么特殊的甚至奇怪的嗜好和趣味, 也没有谁会把病历、菜单、电话簿、保险单、工程预算书当作文学来欣赏, 能够当作文学来阅读的文本一定具有某种让人注意、使人愉快的语言结构和意味蕴含。然而话说到这里, 好像意思又倒回去了, 说了半天最后肯定的, 恰恰是前面被否定了的东西。


       看来如果将文学本身的某些客观性质与外部对于文学的评价和看法这两者截然分开是永远说不清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非文学的, 因此雅克· 德里达曾经发过感慨, 认为文学 “几乎没有, 少得可怜” , 这并不是说文学真的不存在, 而是说如果单是在文本本身或外部评价之间各执一端地谈论文学是什么势必是不得要领的, 一方面, “没有内在的标准能够担保一个文本实质上的文学性, 不存在确实的文学实质或实在。” 理由是如果你刻意寻找文学作品的要素的话, 就会觉得根本无法确认什么是文学, 因为这些要素在别的文本中也能找到 ;另一方面 , 你要指望 “ 一个社会群体就一种现象的文学地位问题达成一致的惯例, 也仍然是靠不住的、不稳定的, 动辄就要加以修订。” [16] 人们对于文学的惯例、规则、纲领、制度、传统的理解从来就是见仁见智、众口难调, 因而是漫无定论的。在这个意义上, 真可以说 “文学少得可怜” ! 从德里达的困惑可以得到一种启发, 那就是只有将文学自身性质与外部评价这两者不是分成两橛而是合为一体, 才有可能将什么是文学和什么不是文学的问题说得清楚一点。


      可以肯定的是,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仅仅从文学本身来研究 “文学是什么?” 的问题, 认为文学之为文学, 往往取决于它自身的属性, 而且往往归结为某一根本属性, 例如把文学视为“想象的作品” 或 “陌生化” 的语言形式便是如此, 综观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文学理论的教材和论著, 也大致未曾跳出这一思路。现在有必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 对于文学的自身规定性与外部规定性这两者的复合关系予以更多的重视。在这个问题上, 国外研究者所作的尝试富于启示意义, 如乔纳森· 卡勒认为文学是一种复杂的结构, 它是两种不同视角的交叉重叠, 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具有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把文学看作程式的创造,  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哪一种视角也无法成功地把另一种全部包含进去。所以你必须在二者之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17]


       乔纳森· 卡勒的观点受到特里· 伊格尔顿的影响, 但相比之下后者更加强调社会的关注度对于文学的成立所起的作用。特里·伊格尔顿说:文学并不像昆虫存在那样存在着 , 它得以形成的价值评定因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而且, 这些价值评定本身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最终不仅指个人爱好, 还指某些阶层得以对他人行使或维持权力的种种主张 。[18] 


       讨论至此, 可以断定在文学与非文学在哪儿划界的问题上要求证一个清楚的、确定的结论是十分困难的。现在能够说的就是, 文学是一种关系概念而非属性概念, 是一种复合性概念而非单一性概念。这就是说, 文学之为文学, 取决于文本自身性质与外部对文学的看法、需要、评价这二者的复合关系, 而在这二者的背后, 都分别展开着一个广阔的世界, 其中每一桩事物、每一种因素, 都可能对文学与非文学的界说产生影响。


四、后现代神话所架设的梯级


      从这一思路出发, 对于 20 世纪文论史的风云变幻, 特别是以 “文学性” 问题的一再浮现为标志的两次重大转折中文学与非文学的分分合合将获得较为透彻的理解。总而言之, 无论是哪种情况, “什么是文学?” 的问题都既涉及文本自身的特性, 又牵扯到外部对文学的看法、需要和评价, 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说, “它既是文本事实又是一种意向活动” 。[19]  20 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 “文学性” 问题, 致力将文学与非文学扯开, 将文学从非文学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其文化冲动在于对历史文化学派的否定;而 20 世纪末解构主义再次提出 “文学性” 问题, 肯定文学向非文学的跨学科扩张, 则与后现代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尚相互合拍。


       后现代主义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边界、去分化, 打破一切外在和内在的、有形与无形的界限。关于这一问题, 许多学者是有共识的, 费德勒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 “跨越边界, 填平鸿沟” , 苏珊·桑塔格声称后现代的这种 “越界” 使得各种经验构成了 “新的整体感” , 丹尼尔· 贝尔认为后现代的特征之一在于 “距离的消蚀” , 让· 鲍德里亚则称之为 “内爆” , 如此等等。这些说法的意思大致不差, 主要有这样几个要点:


      一是说各种事物之间的差距被消泯, 界限被打破。丹尼尔· 贝尔认为在后现代事物之间距离的销蚀是社会的、心理的、 审美的事实, 它意味着差别和界限在上述各个领域中的全面丧失,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言谈、趣味、风格的区别也被抹煞了, 这样一来, 任何一种习惯用法, 或者语法, 都跟别的一样得当。” [20]


       二是说传统的、固有的分类被取消, 类型的概念变得毫无意义。晚近以来在哲学中 “不确定性” 大行其道, 如海森堡的 “ 测不准原理” 、哥德尔的 “不完整定律” , 保尔· 费耶阿本德的 “怎么都行” 原则, 都旨在揭示客观世界命定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呼应, 类型的规定性不再被恪守, 类型混杂和类型融通成为时髦, 哪怕是本来隔得很远的不同物类亦然。伊哈布· 哈桑指出: “宗教与科学, 神话与科学技术, 直觉与理性, 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 女性原型与男性原型,……开始彼此限定和沟通……一种新的意识开始呈现出了轮廓” 。[21]


       三是各种事物之间类型的销蚀不仅是外部的、物质的, 更是内里的、精神的, 用让· 鲍德里亚的话来说, 就是从 “外爆” 转向了 “内爆” , 即种种矛盾、 对立、 阻隔的崩解已经从社会外部转向文化、精神内部。所谓 “外爆” , 是指以往工业社会在社会组织和经济运行中的种种越界现象, 包括世界范围内资本的扩张、市场的开拓、商品的流通、技术的输出、交通的打通以及殖民化的强势推进, 这一切都是以打破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固有的界限为前提的。然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这些就显得表面和外在了。当今信息时代用模型和符码构成的 “类像世界” 取代了由物质实体搭建的传统意义上的 “真实世界” , 电子影像与物质真实之间的界限被一笔勾销, “意义内爆在媒体之中, 媒体和社会内爆在大众之中” , [22] 较早是新闻与娱乐之间的 “内爆” , 随之在政治与娱乐之间也发生了 “内爆” , 接着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 “内爆” 、 各种理论学说等之间的 “内爆” , 直至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均告 “内爆” 。总之, 类型的销蚀在今天已经全面进入了文化形态、精神形态。


       四是上述类型之间界限的销蚀与文学艺术有关, 或者说文学艺术在这场去边界、去类型的游戏中处于中心地位, 不管是哪种文化、学术、思想形态, 壁垒坍塌后暴露出来的是一条通往文学艺术的共同路径, 表现出文学化、艺术化、审美化的取向。苏珊· 桑塔格认为, 新的艺术把手段和媒介扩展到了科技界, 在 “新的整体感” 看来, “机器的美, 或解决数学习题的美, 雅斯帕·约翰斯的油画的美, 让—拉克· 戈达的电影的美, 以及披头士乐队的品格和音乐美都同样可以理解。” [23]杜威·佛克马也指出, 对于艺术与现实的区别以及各门艺术的传统区别的超越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 “ `高雅' 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对立, 小说与非小说的对立, 文学与哲学的对立,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对立统统消散了。” [24]


      以上诸多方面都证明这样一个事实, 解构主义提出 “文学性” 问题以打通文学与非文学, 推动文学向非文学领域的扩张, 不仅依据一种文学事实, 更基于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背景和精神气候。


      由此可见, 不管俄国形式主义还是解构主义, 虽然在关注 “ 文学性” 问题时都搁置了 “什么是文学 ?” 这一翻来覆去讨论已经令人厌倦的问题, 但实际上他们终究不能绕过这一问题。因为 “文学性” 问题的提出看似另辟蹊径, 但无论是试图将文学从非文学的钳制下剥离出来, 还是刻意推动文学对非文学的扩张, 都需要对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界限做出明确的界定, 否则就根本无法确认 “文学性” 的适用范围和功能限度, 讨论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但这样一来, 那就势必不能回避 “什么是文学?” 的问题, 从而又回到老路上去了。就说解构主义大师雅克· 德里达以及乔纳森· 卡勒, 他们都明确质疑过对 “文学” 这一概念下定义的必要性, 但最后却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捡起 “什么是文学 ?” 的问题, 讨论起文学本质来。雅克·德里达自己的话可以为证 :“文学的本质— —如果我们坚持本质这个词— —是于记录和阅读 `行为'  的最初历史之中所产生的一套客观规则。” [25]乔纳森·卡勒也给出了以下结论 :“文学是一种可以引起某种关注的言语行为, 或者叫文本的活动 。” [26]可见对于文学本质的本体论把握, 乃是 “文学性” 问题跳不出的如来佛手掌心。


      可以肯定, 解构主义所揭示的文学向非文学扩张的趋势, 并非文学恒常的、惟一的、不变的价值取向, 毋宁说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而不是长久之计。这一取向的形成固然取决于文学自身性质的常数, 同时也取决于文学外部意向的变数。解构主义提出的 “文学性” 问题乃是一个后现代神话, 与特定的时代、环境、习俗和风尚对于文学的需要、 看法和评价相连, 这与另一种 “文学性” 在当年俄国形式主义手中的情况并无二致。因此解构主义所倡导的文学扩张并非普遍的常规、永恒的公理, 指不定哪天外部对文学的需要、看法和评价变了, 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又会呈现出另一种格局、另一种景象。


       那么, 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是否有一种恒常状态、零度状态或理想状态呢? 是否有一种不受外部看法、意向和评价左右的本真状态呢? 固然要完全消除外部语境的限定是理想化的, 这类似于在试管或真空中进行的实验, 但这并非完全没有必要, 尤其是当某种外部意向过于强大, 在处理文学与非文学的关系问题上形成潮流、形成气候, 甚至出现了倾向和偏颇时, 这种思想实验所得出的理想化模式起码可以起到一种检验和衡量的作用、一种调节和校正的作用。其实任何理论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 它们的实际作用不容否认也不可或缺。这一道理目前从大力肯定文学对非文学扩张的解构主义嘴里说出来无疑更有说服力。乔纳森·  卡勒最近提醒人们, 不应把解构活动看作是 “企图消除一切区别, 既不留下文学也不留下哲学, 而只剩下一种普遍的、未分化的本文世界 。” 这就是说, 文学向包括哲学在内的非文学领域的大举扩张, 最终不应仅仅得出一个既失去文学又失去各种非文学的结果, 那样岂不是太令人失望了? 合理的情况还是在保持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基本界限的前提下, 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通在二者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乔纳森· 卡勒对此是这样解释的 :“指出下面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即对某一哲学作品的最真实的哲学读解, 就是把该作品当作文学, 当作一种虚构的修辞学构造物, 其成分和秩序是由种种本文的强制要求所决定的。反之, 对文学作品的最有力的和适宜的读解, 或许是把作品看成各种哲学姿态, 从作品对待支持着它们的各种哲学对立的方式中抽取出涵意来。” [27] 在文学与哲学之间保持必要距离的同时, 将哲学作为文学来解读, 在文学中寻求哲学的意味, 这也许是达成文学与非文学共存共荣的可取而又可行的途径。毋庸置疑, 解构主义对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固有规则和章法的 “解构” 是有益的, 它粉碎了阻隔在这二者之间的森严障壁, 使之有了交汇融通的可能, 但这不能连文学以及各种非文学的学科规定性、稳定性都彻底消解了, 长期形成的学科规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仍然是有理由得到承认和尊重的, 否则对文学或非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很有利。这里有必要提倡这样一种思想方法, 在强调不同事物之间 “ 亦此亦彼” 的同时包含必要的 “非此即彼” 。[28] 看来在解构主义盛行之际这一思想方法有可能推进当今文学研究的日新其德、更上层楼。因此可以首肯理查· 罗蒂的这一观点:“ 在他 (指德里达)的研究中, 哲学与文学的区别至多是一架我们一旦爬上以后可以弃置不顾的梯子的一部分 。” [29] 从这个意义上说, 解构主义提出 “文学性” 问题, 倡导文学向非文学的扩张, 只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对于文学与非文学关系形成的特定认识, 只是在文论史的长河中对于这一问题认识的一个阶段、一个梯级, 它为文学研究向更高阶段、 更高梯级的升迁提供了铺垫。

 


向上滑动阅览

注释

[1].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 — 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文艺研究》 2002 年第 6 期;《白色的文学与文学性— — 再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 《中外文化与文论》 第 10 辑,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第 2 页。

[2].王岳川:《后现代 “ 文学性” 消解的当代症候》 , 《湖南社会科学》 2003 年第 6 期。

[3].吴子林:《对于 “ 文学性扩张” 的质疑》 , 《文艺争鸣》 2005 年第 3 期。

[4].乔纳森· 卡勒:《文学性》 , 马克· 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 :20 世纪文学理论综论》 , 史忠义等译,

[5].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第 27 、 30 页。

[5].尼古拉耶夫等:《俄国文艺学史》 , 刘保端译, 三联书店, 1987 年, 第 140— 141 页。

[6].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散文的理论》 ,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前言》 , 方珊等译, 三联书店,  1989 年, 第 14 页。

[7].乔纳森· 卡勒:《文学性》 , 马克· 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 世纪文学理论综论》 , 第 40— 41 页。

[8].雅克· 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 — 德里达访谈录》 , 何佩群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第76 — 77 页。

[9].刘勰:《文心雕龙· 比兴》 。

[10].朱熹:《诗集传》 。

[11].马克· 爱德蒙森: 《文学对抗哲学— — 从柏拉图到德里达》 , 王柏华、 马晓冬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年, 第 126 页。

[12].大卫· 辛普森:《学术后现代与文学统治:关于半— 知识的报告》 ,  见乔纳森· 卡勒 《理论的文学性成分》 , 余虹译, 余虹等主编 《问题》 第一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年, 第 128 页。

[13].大卫· 辛普森:《学术后现代?》, 杨恒达译, 余虹等主编 《问题》 第一辑, 第 144 页。

[14].雅克· 德里达:《文学行动》 , 赵兴国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第 11 页。

[15].特里·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 刘峰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年, 第 11 页。

[16].雅克· 德里达:《文学行动》 , 第 39 页。

[17].乔纳森· 卡勒:《文学理论》 , 李平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第 29 页。

[18].特里· 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 第 19 — 20 页。*按伊格尔顿曾举例说明,  昆虫学的研究对象是一种稳定、 界定清晰的实体— — 昆虫, 而文学研究却缺少这样一个稳定、 清晰的研究对象。见同书第 13 页。

[19].乔纳森· 卡勒:《理论的文学性成分》 , 余虹等主编 《问题》 第一辑, 第 118 页。

[20].丹尼尔·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 赵一凡等译, 三联书店, 1989 年, 第 167 页。

[21].佛克马、 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 , 王宁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第 35 页。

[22].让· 鲍德里亚:《在沉默的大多数的阴影中》 , 张志斌译, 见道格拉斯· 凯尔纳 《后现代理论》,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 第 156 页。

[23].佛克马、 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 , 第 19 — 20 页。

[24].杜威· 佛克马:《初步探讨》 , 《走向后现代主义》 , 第 2 页。

[25].雅克· 德里达:《文学行动》 ,  第 12 页。

[26].乔纳森· 卡勒:《文学理论》 ,  第 28 页。

[27].乔纳森· 卡勒语, 见理查· 罗蒂 《自然与哲学之镜》, 李幼蒸译 , 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第 376 页。

[28].参见钱中文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第 287、 330 页。

[29].理查· 罗蒂:《自然与哲学之镜》 , 第 377 页。




总编:凌逾

责编:吕青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丨杨春时:文学性与现代性——《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
跨界经纬学术 | 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
跨界经纬学术丨凌逾:重构中西文化因子  ——从非虚构的虚构看文学大势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1820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