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杨一:当代广西新移民女作家江岚、陈谦、谢凌洁为案例华文文学离散经验的辩证呈现

杨一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感谢杨一老师对“跨界经纬”的大力支持!


当代华文文学离散经验的辩证呈现


——以广西新移民女作家江岚、陈谦、谢凌洁为案例

杨一

本文原载于《南方文坛》2019.4 


离散(Diaspora,也译作流散)源自希腊词汇(diasperien),其中dia为“跨越”之意,sperien则指代“传播种子”,初期主要形容因种种情由离开故土、来到另一地区扎根繁衍的族群。在当今后殖民(postcolonialism)与全球化跨民族关联(transnationalnetworks)的动态语境之下,离散的意义外延不断扩展,从基本的跨越地理、语言、族裔之人口流动,逐渐延伸为一个包含诸多观念议题,例如越界迁徙、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家国想象等,富饶生产力的开源空间。

 

地处中国华南沿海、与越南毗邻的广西是继广东、福建之后的全国第三大侨乡,截至2016年,除了境内居住着三百多万归侨侨眷(其中归侨十八点五万),还有七百多万祖籍广西的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①。“在漂泊离散之中,女人仍旧选择性地依恋家乡的文化与传统,也因之而获得力量……她们以复杂、策略性的方式或接续、或斩断、或忘记、或记忆(与过去的关系)。”②自2000年以来,桂籍新移民女作家们延续着张爱玲、聂华苓、严歌苓等文坛前辈的进路,勇敢地直面散居世界各地华文作家普遍共通的原乡情怀和背井流离,与居留地文化与现实对话的同时回溯始源的文明和历史,利用文学这一个体情感和经验重要的表达载体,讲述“我们的”或“她们的”离散故事。

 

但正如李有成教授所言:“离散的经验复杂多样,不论从历时或共时的角度来看,都无法强加统摄与划一。”③出生于广西桂林的加拿大籍华文女作家江岚博士,在国际汉语教学工作之余创作的《合欢牡丹》(2016);留学美国、供职硅谷的工程师南宁人陈谦,引起广泛讨论的长篇小说《无穷镜》;以及来自北海侨港、现居比利时的谢凌洁,2016年于《十月》第3期发表的小说《双桅船》。这三部作品的体例、文风乃至叙述重心自然各不相同,然而如果我们将它们并置讨论,则可能从这些具有颠覆性和创造性文本所企图展现的诠释与书写策略之中,发掘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所领悟到的离散经验。其复杂性、多元性与异质性的离散叙事,不断拮抗丧失家园或被迫流亡之劫难、悲情、愁云惨雾等同质化或一体化的传统离散标签。可见离散的当代意义显然“摒弃”了单一苦楚的去国怀乡历史包袱,它并非稳固或可预设,而是在桂籍新移民女作家的表述里被重新定义与呈现。


 

本文将以离散美学为理论出发点,比较三位原籍广西的华人女作家小说作品中离散的框架、形塑及立场等,如何有代表性地彰显了新一代移民作家离散经验在文本中的各个相面。并同时透过离散的反躬自省,探究全球化脉络下、地方之外复杂多元的海外华文文学生产,怎样辩证地展示了移民与乡愁的对话。家国与认同的时代意义,如何参与进离散美学的整体建构。

 

一、江岚:建构族群社区

 

即便放诸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的集体范畴内加以讨论,出生于广西桂林、现居美国纽约的江岚都是文化身份相当特殊的一位。除了已发表的逾三百万字各类体裁文学作品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等地多次获奖,被四十余种海外华人作家集收录外;她还是美国教育学硕士、中国古典文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域外英译与传播研究,出版相关学术成果六十余万字,其论著《唐诗西传史论:以唐诗在英美的传播为中心》还曾荣获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杰出学术专著奖。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美国本土掀起了汉语学习的热潮,从2004年起江岚先后任教于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学(WilliamPatersonUniversity)语言文化系、美国巴德学院(BardCollege),进行国际汉语教学同时主持美国汉语教师培训项目。

 

可见江岚并非秉持旁观者心态或对中国怀有好感,而是一位确实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积极参与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研究的华裔学人;又是在知名高等学府接受过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教育学双重理论训练的学院派作家;同时还是出身传统中国家庭、具备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经验的实践型教师。站在文学、教育、中美文化的交界处,东西杂糅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履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力量所牵引。因此她的创作,不只涉及单纯的文学批评问题,同时具有文艺脉络上的多重意义。除了作为人文信仰、族裔传统等无形边界流动跨域的重新定义,还关乎海外华人高级知识分子如何重塑身份,以及在传播中国的文学、语言、文明的过程中所伴随的情感焦虑与文化认同。

 

加拿大籍华人、美国大学教授的社会身份之外,江岚仍保持了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为“东方在西方的文化使者”之伦理身份感到自豪。2014年,代表威廉·帕特森大学关键语言中心接受搜狐教育采访时,江岚曾明确表示由她拟定的,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师的培养方案为语言加文化:“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汉语教学中必然要接触到汉语文化,这一点人所共知,准汉语教师们也从一开始就能够认识到。可是他们并不都能具备比较全面系统的中国文化基础知识。”④

 

江岚海外华文小说中对离散自出机杼的表达,首先来源于作者身份的自我界定。它不仅是“移民与离散者在建构种族、阶级与性别认同时留下交集、断裂的轨迹”⑤,而且与作家主体的母语、出生地、教育背景、研究方向、工作经历紧密相连。基于特殊的学术训练与个人阅历,加之工作场域和相关资料的辅助,身份上的多重能动性使得江岚在华文文学创作方面获得了更加复杂独立的文本诠释位置。其最新长篇小说《合欢牡丹》所表述的,西方现代文明和传统中国意识在美国华人社会中的关系,并非某种程度的“黏着”,反而彰显出二元对立的割裂。立场与预设契合海德格尔的理论,“根植于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即先有(fore-having)之中”⑥。涉及具体的艺术创作活动时,力图打破主客体的历史成见,以文学为手段理解中华古典文化和离散族群,特别是女性的命运。继而在建构自我、书写移民/同化叙事的旅途中,从文本形式的能指,到寓意内涵的所指,均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特点。

 

江岚(左五)


《合欢牡丹》的表现主题和审美意趣,相当程度上表征为一种新形式的“闺秀文学”。当代闺秀文学现象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台湾及香港,以朱天文、朱天心、苏伟贞、钟晓阳等女作家为代表,“以带有浪漫抒情色彩的爱情书写为描写内容,以女性阅读人口为诉求对象,在创作与阅读之间寻求某种女性阅读的一致性”⑦。闺秀文学的兴起与70年代的“张爱玲热”有着紧密关联,譬如王德威在评价胡兰成的女弟子朱氏姐妹时,即指出张爱玲“可能是她雅不欲再有轇轕的家传秘方”⑧。视张爱玲为闺秀文学的“祖师奶奶”。

 

根据江岚本人的概述,《合欢牡丹》:“以数位华人女性的生活细节为线索,展开新一代移民女性当下的情感世界与生存状态。”⑨小说着力描绘了几位个性鲜明、身份背景各不相同的海外华人女性在异乡的情与爱。老年养护中心护士沈玉翎,同时兼职当地华人刊物《新风华》的摄影师,在一次采访活动里结识了纽约著名华人企业家刘家鼎。追求浪漫与激情的沈玉翎潜意识中一直渴望逃离与工程师秦中恺庸庸碌碌、波澜不惊的婚姻生活,与刘家鼎展开了一段离经叛道的忘年婚外情。教授千金王涓涓是瓷器一般剔透的江南美人,认为操持家务才是女人的天职和本分。在长辈安排下嫁给父亲得意弟子章明后以陪读太太的身份来到美国。如同温室茉莉的王涓涓和农村出身的丈夫在人生观、价值观等诸方面都难以达成共识,发展为家庭暴力和不断堕胎后走向分道扬镳的结局。沈玉翎的大学同学方若施担任万通商业投资银行的高级主管。这位才气风度兼备、性格独立磊落、顽强坚韧的现代女强人,也难逃年华渐老却依旧形单影只的惶惑焦灼,不惜将终生托付于出身豪门却有“同性恋”嫌疑的服装设计师孟繁星。虽然《合欢牡丹》整体文风的明艳流转,与张爱玲之华丽苍凉迥然不同,但文学博士江岚同样善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传统中汲取智慧。作者以扎实的古典文学素养,将各类诗词信手拈来,或描绘自然风光,或佐证悲欢离合。她感慨文中的女性“心灵深处始终存在一个与外在表现并不能完全一致的自己”⑩,于是借唐人徐仲雅残句“平分造化双苞去,拆破春风两面开”,将书名定为“合欢牡丹”。其唯情、唯美主义之女性本位书写,可谓与张爱玲一脉相承,反思与怀旧则发生在这片个人欲望及情感归属的暧昧地带。

 

《合欢牡丹》内离散经验的表达更接近后一种情状,王红旗在前言中称其为“新世纪曼哈顿中国女人的心灵成长史”。事实上,江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着文化互惠与对抗的炙热杀伐,不“以雄性声音张扬国、阶级论述”,而“以女性书写挖掘情爱内蕴细节”。除了女主角沈玉翎所服务的夕阳红养护中心里居住着几位退休美国老人,《合欢牡丹》中甚至看不到本土族裔出没的身影。江岚在异国的场域下建构出一个几乎纯粹中国化的离散公共领域(diasporicpublicspheres),它并非实体的地理空间,而是一组包含思想与情感,容纳故事居留的抽象文化概念。里面的海外华人远离自己的原生家乡,在居住地美国东海岸建立起兼具稳定和漂泊双重意符的华族社群,该社群以血缘与文化为核心凝聚起强大的内部向心力,彼此相互理解帮扶、建立紧密的依存联系。从日常生活到婚丧嫁娶,均刻意维系着中国文化的传统习俗,他们讲中文、吃中餐、听姜育恒的老歌,不计报酬兴办聚焦美国华人生活的中文杂志,于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修建宗亲公所,穿戴旗袍发簪参与各项活动集会。在国家空间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罅隙里,抗拒外力对华人身份的根本消解。

 

这种对家园频频回首的离散标志——坚持尚未入境美国之前的行为习惯同有别于本土白人属性的文化。契合盖布莱尔·薛弗(GabrielSheffer)在《离散政治:定居海外》(Diasporapolitics:athomeabroad)中列举离散族裔身处主流优势文化里,所采取的六种不同的应对策略之一“建立族群社区”。置身于离散之中面对失根浮萍的身份危机,如何从主流文化霸权中找寻自我?江岚的回答是遵循血液声音里流淌的乡土本能,分化生存空间与精神归属,保持相对独立完整的文化形态,唯有置身于中国文化之中,华人的主体性才不至于在同化与渗透的强大语境里消弭。《合欢牡丹》所含纳一系列地理、心理、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边界,可谓一种中国本土主义(Chinesenativism)的艺术化展现,继而能够在离散的地方历史经验里,维系属于华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陈谦:扮演中间角色

 

1989年春,陈谦从广西大学工程类本科毕业赴美国留学,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后留美工作,成为“长期奔命于硅谷第一线的资深芯片设计者”。虽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工科女”,但冷静理性的逻辑思辨,并不与她对文学艺术蓬勃喷涌的热爱相悖离。早在中学时代,陈谦就显露出过人的文学才华,摘得南宁市中学作文竞赛的桂冠。新世纪之初互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她即开始了网络写作,2002年长篇小说《爱在无爱的硅谷》不仅跨越地理限制、漂洋过海、赢得了众多中国网络读者,更被誉为“迄今为止第一部描写硅谷成功华人的长篇小说”。

 

美籍华人女作家所描绘的离散经验中,我们曾跟随聂华苓从美国中西部的唐人街匆匆走过,鳞次栉比的中餐馆,是那些情非得已背井离乡、贫穷且语言不通的中国移民唯一的栖身之所。我们也曾听周励讲述有关曼哈顿中国女人的故事。在无数摩天大楼高耸入云的“钻石森林”里见证波澜诡谲的纽约商界风云。而陈谦创作与寻根的据点却是硅谷——这个集合了知识、财富与荣耀的世界科技中心。

 


2016年,陈谦再度将自体的生活经验发挥到极致,把想象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维度又一次铺陈至硅谷。不仅延展了美国华文文学的故事边界,更拓宽着叙事里的华人经验。《无穷镜》的主人公珊映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在她赴美深造的前夜,教授父亲对青春年少的珊映说:“大部分的人活在这世上,都像一柱燃在风中的香,一生能安然燃尽,就是很有福气了;有些人不愿做一炷香,要做那夜空里绽放的烟花……有幸能在短暂一生里燃放出烟花的人是非常幸运的……那一要有才智,二要有毅力。你会听人们说,烟花灿烂是灿烂,但多么短暂。这就跟站在平地的人体会不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是一个意思。你有那种能一览众山小,把生命过出烟花那样璀璨的能力的,加油!”

 

数十年的时光里,珊映从未辜负父亲的期望,丧女之痛、婚姻之殇,丝毫不能动摇她精卫鸟一般骇人心魄的执着。从英特尔辞职后,珊映自主创办高新科技公司“红珊技术”并任首席执行官,于硅谷和北京两地间奔波,管理着二十余人的芯片研发团队。在磐石软件研究院院长尼克、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高科技风险投资人郭研等好友的帮助下,公司主攻以独特算法研制的微型计算机芯片,配合谷歌眼镜使用,能够将平面二维图像转化为3D立体成像。这款能耗极低、具有颠覆性技术革新意义的芯片引起了谷歌决策层关注,即将在白人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硅谷取得成功之际,却遭遇了技术瓶颈和商业泄密的双重危机……

 

有关《无穷镜》的文学辞章和主题意象,此前一些学术专题中已有充分论述。本文主要着重于离散文学向度上的考察。刘俊教授认为海外华文小说是对当代小说的补充、丰富和启发,“一个原本相当自足、内视的当代小说世界,由于‘海外华文小说’的介入,而获得了一种开放、外望的补充”。“希望读者透过这面《无穷镜》,能看到几片硅谷炫目的景致”,陈谦本人亦如是说。《无穷镜》不似江岚单轨认同无法消解的异乡情怀,而是充当两个文化间主动的中介者(mediator),在中美之间进行勾连和协商。

 

例如第七章“偏光镜”里,尼克与珊映讨论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美国地广人稀,强调自我价值,在意个人隐私……美国到底是以新教立国的国家。在这样一个有比较强的宗教信仰氛围的社会里,人对本能的追求会被淡化,或者说,会多元化些……一个人的成功,就不是简单的人比人,而是跟神的关系”。反之“我们的文化跟中国是两个极端。你们的文化,是孔子的哲学,从家庭出发,重在关照家人亲友。光宗耀祖比较重要,PeckingOrder(笔者注:啄食顺序理论)的表现更直接”。但是文化比较的框架下,陈谦却并不涉及对错和是非判断,更很少质疑源属及从属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中的国家认同问题。相反的,她借助镜的意象,建构出更具互渗性、参照性,相互印证、彼此诠释的移民现实二元性,尝试将在原生地的身份与现居地的身份不断地调节与协调,试图扩大离散属性的范畴,为在地影响和族裔历史、认同及文化裂痕,寻求融合与接纳的新出口,力求打破主客体的历史成见,从差异中寻求意义。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无穷镜》延续前辈作家基于美国为移民之地的主题,回应生命中那些涕笑斑驳、无可奈何的离散经验。华人的离散却不再单纯重复先辈的轨迹,那些被迫剥夺人身自由,失去土地、亲人、姓名,割舍宗教、语言、文化的惨痛过往。文中珊映、郭研、素素、康丰、道青等一众角色,走出国门后无不毕业于美国一流名校,凭借过人的智识、才华和能力在各自领域大展拳脚,通过硅谷这个事实或隐喻上各国精英彼此角逐思想和资本的权利空间,一步步打入美国主流社会。陈谦以新一代海外华人亲历者与观察者的身份,企图设身处地为自己从属的阶级寻找出一种足以真正代表他们经济与社会地位的离散语言。种族差异、跨文化抗拒、认同动摇与重建等经典议题,必须结合诸如跨国交易、网络公司、创业融资、海外上市、华裔第二代的美国化等时代症候加以探讨。以刻画资本竞争、个人生存困境与内心挣扎重新定义当代美国华人中产阶级的离散经验,显然不同于老一辈的“自怨自怜”、那些流淌着寂寞、伶仃、怨怼等心理或情感反应的传统离散符号。“我们看到离散的意义不只勾连在乡愁、失根、苦难能语众连锁,指涉负面的情感创伤,更与越界、开拓、更新等语众相连结,指向生命源源不绝的活力与创造力”。唤起读者对身份、归属与国家想象的崭新思考。


 

三、谢凌洁:跨越种族本位

 

现居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华裔女作家谢凌洁,在羁旅异乡之前其文学履历已取得一系列佳绩。作为2009年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级研讨班学员,曾以凌洁、浔桥为笔名在《北京文学》《红豆》《上海文学》等期刊发表小说作品《幸福嫁衣》《怀念父亲》《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不仅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转载,还为她赢得了广西青年文学奖、南宁市签约作家等荣誉。

 

此时的谢凌洁,被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伟林赞誉为“北海出现了一个极具本土意味且品位不俗的年轻女作家”。并将她独特的小说题材详细划分成三个主要类别“一是展示北海越南侨民的生活……二是展示北部湾渔民生活……三是展示女性与爱情婚姻相关的人生悲剧”。

 

“在写作上,我是一个节奏极慢的人,一个命题和故事镶嵌,从怀胎到娩出时间很长”。离开中国远赴比利时与丈夫团聚后,谢凌洁并未故步自封,继续回溯熟稔已久的北部湾记忆;抑或急不可待地奔向异国新生活,率然书写千人一面的侨民题材文学作品。而是选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静时在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里阅读西文历史、哲学与神学书籍,“沉下心来多了解一些历史沉淀下的知识,为今后写作‘充电’”,动辄于赤道线上远近游走,采访越战老兵,重回前殖民地、尚未褪去硝烟余烬的战争遗址、阵亡将士墓园。历经数年的厚积薄发,谢凌洁于2012年2月执笔创作长篇小说《双桅船》,反复琢磨、几易其稿之后,终于在2016年8月和读者见面。在作家本人看来,《双桅船》是时间给予的馈赠,同时“为旅居异域之新作,与以往经验颠覆巨大”。

 

《双桅船》的颠覆之处,首先在于炫目新颖、汪洋恣意,甚至离经叛道的呈现方式。与《无穷镜》的硅谷图景或《合欢牡丹》的女性群像不同,作者无不自豪地将自己的作品定位为:“双线叙述,人物饱满,细节纷繁,充满历史、古籍、图书、迷宫、学术和海洋百科的气息……这是我预期的效果,算是我相对满意的期许。”

 

亲历珍珠港事件后定居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美国退伍老兵威廉于一次潜水活动中不幸遇难。他的异域忘年交,来自华南侨乡的留学生苏语在牛津大学图书馆查询威廉遗作时,发现这本名为《双桅船》的作品被人刻意毁损了关键的篇目。得益于哲学教授米歇尔、古籍修缮专家朵拉的支持,苏语和男友一同踏上了寻找缺页之书的路途,于二战烽火和当代语境的时光隧道里循环往复,抽丝剥茧地重现一群人乃至一代人的生命故事。

 


阅读完整本作品后,我们会发现很难从中提炼出一条明晰的情节主轴,和一个绝对的叙事中心。谢凌洁运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在文本的不同位置插入从属于不同时代、身份与立场的话语。这些喧哗的众声相互理解、抑或互相质疑,彼此补白钩沉,最终聚合为共同整体事件的同时,不断尝试溢出既存的虚构文本框架,与小说之外的现实世界展开一场有关文化、历史及社会事件的对话。虽然称其为长篇小说,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的绝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双桅船》的叙述结构实际偏离了小说写作的知识权力架构,已非既有文类能够简单说明。十三卷数十万字的篇幅在日记、书信、诗歌、剧本、新闻报道、文字密码、文学评论、第三者批注、儿童寓言故事间任意往返、来回切换,超越了全知全能的作者(讲述者)能够把信息清晰准确传递给读者的假定,开启了仿佛“万花筒式”的系列叙述。刻意回避传统的单一线性叙事,借符号、意象的反复渲染,铺陈展开多层次的叙事空间,创造出层叠的话语意义。表面上毫无章法可言的书写策略,配合游走于明晰与晦涩、白描与隐喻之间的语言风格,看似随心所欲的妙手偶得,实则作者多年苦心孤诣所思索出的叙事效果。“用意或许在于解构故事与意义、叙事与论述、形式与内容、文学与哲学之间的深浅、表里、内外的从属关系”,继而要求读者共同参与,在语言构筑的迷宫中回应作者的呼唤,就她提出的命题追寻答案,并思索离散书写的伦理意蕴及庞杂内涵。

 

《双桅船》作为离散文学的价值除了文学形式方面的创新,更多蕴藉于精神维度上的超拔。她迎难而上、不断挑战既有的离散论述的努力,主要体现在新兴的族裔女作家如何解构藩篱,不以种族和语言来专断一个国家,而是把流离经验与在地抗争消解为宏大历史叙事的一部分,跨越各种歧义、联结其各种本地性与全球性的情况,将战争及和平年代的爱与死纳入自己的论述框架内,艺术想象力的焦点聚集于人性、自由、平等、信仰等人类共通的课题之上。

 

谢凌洁精心为笔下人物设计了多重的离散背景,不再将文化和族裔的认同独断地依附在某一特定时空、传统或群体之上,主张主体的流动转化,宽容地接纳认同的混杂。分歧的世代、阶级、语言的身份结构之中,蕴藏着丰富的异质、杂糅及多元性,因此每位角色对外均呈现出不同的关键词。身为台湾侨属的苏语出生在中越边境的沿海小镇上,后申请到欧洲自费留学,在整部小说中承担着向导的功能。她在欧洲结识了由世界各地离散而来的朋友,白人混合印第安人的后裔米歇尔在大学教授哲学,兼具波伏娃锋锐刚烈与伍尔夫沉郁柔韧的她代表女权。出身意大利古老神学世家,十六岁离开修道院横渡英吉利海峡,从事基督教研究的朵拉象征神学。供职于BBC,凭借诗歌创作在英国崭露头角的中国人兮亚寓意原乡。祖先搭乘五月花号从英国来到美洲,作为二战英雄退伍并移居比利时的威廉反映救赎。同为英格兰和西班牙后裔,战争期间担任美军教官,晚年在巴塞罗那生活直至去世的大卫体现反叛。与威廉情同手足、外号“天鹅”、曾是戏剧舞台上冉冉上升的新星,踏上军旅生涯后得到大卫的帮助和庇护,却不幸在珍珠港事件中殁身大海的黑白混血儿多尼无疑是美的化身。威廉、埃萨夫妇的奥地利犹太人邻居,祖辈勤恳建立的庞大的商业帝国在纳粹残酷迫害下分崩离析的安妮守望伤痕……

 


当不同的人物排列组合,展开融通及碰撞时,他们的话语即交织出性别、政治、历史等相关议题。例如苏语和同乡兮亚,组织沙龙探讨翻译对原著的“背叛”、《红楼梦》为代表的章回体小说如何类比希腊的神话和哲学传统,参与对中国人行为习惯、精神形态的塑造,最后上升到文化植入、语境更改等问题。米歇尔在和苏语通信的过程中,激辩有关日本浮世绘《海女与蛸》在女性主义者中掀起的风暴,把波伏娃和伊丽莎白一世加以比较。

 

而更多的篇幅致力于两位幸存的二战老兵:威廉和大卫深层回忆和精神创痛的开掘。在探访威廉遗作的过程中,苏语横跨欧洲大陆,回顾战火对人类共同文化艺术瑰宝毁灭性的破坏,找到威廉遗留的戏剧《蓝鲸之歌》,借海洋生物拟人化的语言口吻质疑战争。

 

在《双桅船》的创作后记里,谢凌洁秉持开放、流动、越界的立场,在漂泊离散的主题下破除边界,把来自全球各地移民者的家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熔铸为一体。它跨越边界、游移不定、变化多端、观点繁复,创造出交互的解读可能。《双桅船》游走于战争和平、国族主义等宏大命题与离散群体琐屑的日常生活之间,形塑离散与族裔、离散与国家机器、离散与哲学宗教之间多元的对话关系。简言之,谢凌洁希望纠正一种狭隘且非历史性的国家意识,重启平等、宽宥的视野,不仅关乎在离散情境下生存的艺术,同时更反映一种利用历史分析和民族志加以表述的去畛域化跨国性通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位桂籍新移民女作家江岚、陈谦、谢凌洁近期的文学作品,分别透过几个不同的意象与主题反复界定、调整、铺陈对家园的想象,表达离散经验的多种可能。江岚《合欢牡丹》的离散叙述借特定的文化结构为着力点加以实现,在离散的两个中心——始源和居留地之间,开创了一个具有感情与生命价值归属的第三空间,体现出返回中国的叙事必然性。陈谦之《无穷镜》则于文化形塑及不同族群的融合课题上着墨,借离散社群冲击、错置、自我调适等经验,重新建构文化属性与身份认同的辗转递嬗。她尝试避免书中人物偏颇看待离散的可能性,所呈现的离散情感纠葛不再仅仅关乎族群创伤记忆,更多时候是离散华人如何在异质文化的多元处境中寻求再定位。谢凌洁的《双桅船》挑战了以种族认同为中心的国家归属离散叙事,宏观视域贯穿性别、战争、历史、暴力等多重论述。它既是一套包含多重体裁、复杂交错的话语网络,同时也是一个不被国族与主权论述收编或挟持的新兴场域。

 

三位桂籍新移民女作家的作品,无疑是广西文学、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画卷上尽态极妍、各有千秋的一笔。更为重要的是,“对离散社群而言,即使个人的想象也往往隐含了集体的意志和意义”。我们看到她们所反映的离散意义,绝不单纯指涉个体的生存态度。而是跨越文学的疆界,与离散美学进行互动。在不同的发展脉络下,涵盖离散文化的多元/多重面向,并且再度参与创造离散美学的混杂性与差异性,具有突破意义与指标价值。

 

(作者简介:杨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2018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广西侨情基本情况》,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务办公室,http://www.gxqb.gov.cn/bencandy.php?fid-116-id-3965-page-1.htm.

②③⑤李有成、张锦忠编:《离散与家国想象:文学与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第503、12、120、164、422页。

④江岚:《如何成为美国的中小学汉语教师》http://learning.sohu.com/20140403/n397693959.shtml.

⑥MartinHeidegger.BeingandTime.TranslatedbyJohnMacquarrie&EdwardRobinson.NewYork:Harper&Row(1962)P.191.

⑦樊洛平:《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第337页。

⑧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第85页。

⑨⑩江岚:《合欢牡丹》,鹭江出版社,2016,第285、285、5页。

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第140页。GabrielSheffer.DiasporaPolitics:athomeabroa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3.

萧玥:《时文看板》,《光明日报》2015年1月30日。

陈谦:《无穷镜》,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第1、89、174、175页。

刘俊:《海外华文小说:当代小说的补充、丰富和启发》,《南方文坛》2010年第2期。

黄伟林:《澎湃而来澎湃而去——论谢凌洁的中短篇小说》,《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

杨凯淇:《通讯:比利时华裔作家谢凌洁和她的“侨港兄弟”》,2014年12月12日,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hr/2014/12-12/6872845.shtml.

谢凌洁:《战争带来和平了吗?》(长篇《双桅船》自序),摘自“双桅船——谢凌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5271f0102wgw4.html.


总编:凌逾

责编:谢慧玲





*往期精彩*

跨界经纬学术 | 公仲:华文文学研究: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

跨界经纬学术 |颜敏: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对象、问题与方法

跨界经纬学术 | 饶芃子: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932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