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 | 钦鸿:略谈中国大陆对马华文学的研究

钦鸿 跨界经纬 2022-12-18

*文章、图片、视频等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略谈中国大陆对马华文学的研究


钦鸿


《学术研究》1993年第二期


     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马华新文学是在中国“五四”文学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在即至40年代,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休戚相关的。一方面,中国有大批作家曾先后赴马来亚半岛,投身马华文学运动,特别是有许多知名作家,如郁达夫、胡愈之、王任叔、杨骚、许杰、陈残云、秦牧、高云览等,为马华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过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马华文坛也有众多作家后来回到中国,参加祖国的建设事业和文学运动,象杜运燮、萧村、韩萌、米军、王啸平、马阳等,都是著名的马华归侨作家;另据方修先生《马华新文学史稿》记载,当时在马华文坛活跃一时的黄征夫、张楚云、李梅子、殷枝阳等人,以后也都返回中国。这两方面因素,构成了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奠定了中马文学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厚实基础。

郁达夫


一、“五四”以后中国大陆对马华社会以及马华文学的关注与研究

中国文坛对马华社会以及马华文学,历来是非常关注的。随着大批中国人背井离乡,赴南洋开辟新的生路,文人们也把注意力投向南洋社会。
首先是介绍南洋的山水名胜、自然风貌。这方面的作品早在20、30年代,就发表过不少。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艺周刊《小说世界》曾发表过张屏翰写的《南游杂记》,与此相配合,该刊还登载了《槟榔屿升旗山风景》、《槟榔屿极乐寺前之新路》、《槟榔屿蛇庙前风景》、`南洋槟榔屿之山顶铁道》等多幅照片。可见当时就有一些文人把自己游历南洋的见闻形诸文字介绍给中国读者了。
其次是反映南洋社会的生活和斗争。作家们置身于南洋社会的具体环境,不仅亲眼目睹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还参与了实际斗争,所以很自然地将这些内容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林万著先生在《中国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响》中,例举过一些作家的作品。例如老舍《小坡的生日》、艾芜《海》、洪灵菲《流亡》、吴进(杜运燮)《热带风光》等作品,都对马来亚社会有所描写。林万著先生上述书中介绍了杨骚1941年到新加坡参加抗战的一些活动孟`其实早在1925年,他就到过新加坡。两年多后,他返回上海奋使在鲁迅和郁达夫主编的《奔流》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诗歌和剧本,大多以马来亚社会的人民生活为内容。其中象独幕剧《Yollow》和《新街》便分别揭示了种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反映了作家对他曾经生活其间的马来亚社会的体察和认识。


第三是发表马华作家写的作品。“五四”以后,中国作家赴南洋,在马华报刊发表作品的为数不少,而马华作家在中国发表或出版作品的却不多见。唯有1936年林参天的长篇小说《浓烟》在上海文学出版社出版,是一个突出的事件。这部小说被纳入“文学丛书气与茅盾的短篇小说集《泡沫》、胡风的评论集《文艺笔谈》等书同列,足见其非同寻常石苗秀在《马华文学史话》中指出:“马华文艺向来是遭人歧视、看轻,一些正人君子之流一直咬定马华只有在报屁股投稿资格的‘作者’,没有什么‘作家’,《浓烟》的出版,是对这些人的一个有力的答复,同时给马华文艺争回一口气,让马华文艺写作人有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浓烟》在上海出版,正反映出中国文坛对马华文学的肯定与重视。另外,林参天还在1936年6月上海出版的《鲁迅风》月刊第十六期上,发表过一篇《希腊人》,这篇作品后来收入他的小说集《余哀》中。
第四是评论马华文学作家及其作品由于海天遥隔,交流不多,中国文坛较少看到马华作家的作品,因此,当时对马华文学作品的评论文章颇为罕见。但是一些前赴南洋的中国作家,由于直接置身于马华文学界,有较多感性认识,所以对马华文学作品还是有所评论的。最突出的一例是郁达夫对诗人冯蕉衣的评论。冯因贫病辞世后,郁达夫在《悼诗人冯蕉衣》一文中评论道:“他的诗,富于热情,不过修辞似乎太过于堆砌。”并且指出,他的英年早逝“是直接受了社会的虐待,间接地承受了敌人的侵略而致有此结果的死”郁达夫在为《冯蕉衣遗诗》作序时又进一步指出:“冯蕉衣是一位生来的抒情诗人,因为他的才气,他的倾向,他的性情,都是适宜于写抒情小诗的。但他并不是一位大诗人,……并不是一位革命诗人。”


第五是对马华文学运动进行评论。抗战时期在南洋的中国作家,大多积极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象郁达夫、胡愈之、王任叔、杨骚等,都是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的领导人员。当时他们对马华文学的关注,主要还是在如何开展马华文学运动,更密切地为抗日救亡斗争服务上。他们所写的文章,大多是鼓吹性的、动员性的宣传文章,例如杨骚《以纸弹配合子弹—对反侵略文学口号提出一点意见》、王任叔《展开反法西斯文学运动》、郁达夫`略谈抗战八股》等文,都称不上研究文章。中国文坛对马华文学运动真正具有探讨性、研究性的文章,大致见于1947年开始的关于“马华文艺独特性,以及“侨民文艺”的大论争中。这场论争,实际上是对马华文学的性质、任务以及与中国文学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它是马华文学运动中不同文学思想的碰撞,具有相当的理论学术的价值。当时在南洋的许多中国作家,例如沙平(胡愈之)、李玄(杨嘉)、·供丝丝等都撰文参加了论争。在香港的郭沫若和夏衍,也分别写文章发表了意见。郭沫若写了《关于马华化间题》、《申述马华化问题的意见》两文,夏衍的文章是《马华文艺试论》。这些文章,可以看作中国文坛对马华文学的一次比较集中、比较全面的评论。


二、近年来中国大陆对马华文学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洽意识的迥异,中国大陆文坛与马华文学基本上处于互相隔绝的状态,大陆读者无从接触马华作家及其作品,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研究。唯有合湾和香港文坛与马华文坛仍有颇多联系,许多马华文学作品或见载于台港的报刊杂志,或获得出版,并得到评论界的评论。我热悉的不少新马作家,如秦林、梦平、张逸萍、朵拉、潘雨桐等,在他们的文学道路上,都曾受到港台文学界的奖掖和评论。
大陆文坛从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才重新与马华文学取得联系与沟通。随着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大陆的文学逐渐打破了多年来的封闭状态,开始广泛地与世界各国的文学界进行交流。过去一直在中国文学研究界视野以外的马华文学,这时才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中国大陆文坛最先注意马华文学向题,可能是1980年唐强先生和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书。该书在论及1947年香港文学界的活动时,指出“当时还开展了马华文艺’问题的讨论”。虽然仅有这一句话,并且只是提到香港报刊上的有关讨论,但在该书以前,从来没有一本文学史或研究专著论及马华文学,因此,可以说,它是解放后中国大陆文坛关注马华文学研究的先声,它为日后马华文学研究普遍开展与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上述《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到今天,已有十余年。马华文学研究在目前中国大陆,已经不是星星之火,而是红光映天,并且还有燎原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研究队伍从小到大,逐步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研究界开始拓宽视野,注意到大陆以外的华文文学,先是台湾、香港文学,很快扩展到东南亚各国华文文学,目前更是将美华、日华、加华、澳华乃至整个世界华文文学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其中,除了合港文学外,大陆文坛比较重视的还是马华文学(与独立后的新加坡华文文学)。
考察大陆学术界从事马华文学研究的队伍,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由于地理上的优势,以及在改革开放上先行一步,起初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广州、汕头、海口一带,以后,又逐步延伸到厦门、福州、上海、南京、南通、北京等地,现在又进一步扩展到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这说明了马华文学的价值已越来越被中国学术界所认识,中马文化交流日趋深化。
二是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不断涌现。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涉及马华文学研究的学者大都是散兵游勇,有的虽然执教于大学中文系,或者在研究单位任职,但是往往是在其他内容的教学或研究之余才涉猎这一领域,凭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然也谈不上系统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外华文文学交流的深入发展,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地相继成立了许多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例如广东省社科院文学所设立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室;暨南大学和汕头大学分别建有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则成立了华夏文化交流中心,上海复旦大学有台港文化研究所(兼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江苏省社科院有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最近,武汉中南财经大学也宣布成立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学术团休方面,广东、福建、安徽、南京等省市先后成立了专门性的研究学会,1990年,在北京还成立了以著名诗人艾青为会长的中华全国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此外,一些大学还将包括马华文学在内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引入课堂讲授的范围。


三是出现了一大批老中青研究者,显示出一派生机。在中国文坛从事海外华文文学(包括马华文学)研究的学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曾经直接参加过马华文学运动的归侨作家,如秦牧、杨越、萧村、米军、韩萌、丁家瑞、杜运燮等老一辈作家。他们对马华文学既有浓厚的感情,又有深切的了解,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或为之热烈呼吁、鸣锣开道,或不遗余力地支持中青年学者的工作,有的还亲自动手,写了许多研究文章,他们的活动,对马华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年学者如李元洛、播亚墩、陈贤茂、赖伯孤、陈实、吴中杰、胡凌芝、翁光宇、王振科等,都是研究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大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湛的学术素养,并且长期从事文学教学或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他们的研究无论在理论的探索上,或是在对具体作品的鉴赏分析上,都有一定的建树。青年一代的研究者邵德怀、吴奕琦等人,虽然阅历不深,但思维敏捷,出手不凡,他们写的许多评论文章,在海内外报刊发表,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
其次,马华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发表园地正由少到多,全面铺开。研究马华文学,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是要读到马华文学作品。考察马华文学研究情况,自然不能忽略马华文学作品及其评论、研究文章的发表园地中国大陆自80年代初起,开始有个别刊物发表马华文学作品,如福建文联主办的《台港文学选刊》、汕头大学主办的《华文文学》,但其中发表的马华文学作品只占很小的比重。以后,随着形势发展,不仅是这两个刊物的比重逐渐增大,而且许多报刊纷纷为马华文学提供了发表园地。刊物主要有《诗刊》、《小说界》、《四海—海外华文文学》、《海峡》、《特区文学》、《萌芽》、《华夏》、《回音壁》、《评论与研究》、《台港文讯》、《小说评论》,以及暨南大学、汕头大学、上海师大、海南大学、辽宁教育学院、绥化师专等大学学报,报纸如中国作协办的《文艺报》、山东作协办的《作家报》、海南省的《特区时报,都辟有“海外华文文学专页”。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报刊都发表过马华文学的作品或评论。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各地报刊发表过作品、或被评论的马华作家有:方北方、云里风、彼岸、戴小华、田思、吴岸、慧适、商晚箔、吴天才、雅波、甄供、伍良之、马仑二年红、陶焰、潘雨桐、孟沙、曾沛等多人,在中国出版了作品单行本的马华作家有:萧遥天、李忆君、黄崖、彼岸等。至于被选入各种选本的马华作家、诗人,则难以尽述。


再次,研究工作不断探入,产生了众多成果。一方面,中国文坛从开始就重视资料的收集与介绍。除上述各报刊、出版社相继推出马华文学作品以外,研究界还狠抓了文学辞典和文学选集这两项工程。大陆上最早问世的是江苏省陈辽先生主编、山西散育出版社出版的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该书收集了马华作家近百人的生平资料,并介绍了马华文坛的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作品。最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又推出了王景山主编的《台港与海外华文作家辞典》即将问世的还有张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潘亚墩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海外华文作家辞典。关于选集,除了上海学林出版社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文小说选》等以外,最重要的是北京文联出版公司和广东花城出版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将分别出版的两大套《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大系》。以上各书,都收集了马华文学的大量资料,其出版必将大大推进中国大陆的马华文学研究。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学者们也非常重视作家作品的研究,对马华文坛众多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分别写有评论文章。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还试图从宏现上考察马华文学的发展状况,如陈贤茂先生正在写一部题为海外华文文学概观》的论著,还有其他学者也在撰写类似的专著。夭津的百花文艺出版社正计划出一套东南亚各国文学发展史的丛书,现在已纳入出版计划的是《新加坡文学发展史》,马华文学发展史的编著和出版则在酝酿、筹划之中。另外,新近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辞书《中国文学大辞典》,收入了马来西亚独立以前华文文学运动的若干辞条,如“马华反侵略文学运动”、“马华诗歌大众化运动’护、“马华文艺与侨民文艺的论争”、“南洋文学通俗化运动”等。这部辞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纂的迄今最大规模的文学辞典,它收入上述辞条,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学研究界对马华文学研究的关注与重视。


三、中国大陆重视马华文学研究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有这么多中国学者关注马华文学研究?为什么马华文学研究,会成为中国学术界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重点呢?我以为,除了众多马华归侨作家的热情鼓吹和努力推动之外,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经济的封闭状态,沟通了海外的华侨、外籍华人与祖国的联系。广大华侨、海外华人纷纷回到中国探亲、观光,踊跃为中国的建设出资出力、献谋献策。这就自然佩进了中国义坛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交流.另一方面,这场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也大大解放了中国作家、评论家的文学意识,拓宽了他们的文学视野。中国文学必须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已成为广大中国作家、评论家的共识,因而波澜壮阔、如火如茶的世界华文文学运动,势必受到他们密切的关注。而在世界华文文学中,马华文学(与独立后的新加坡华文文学)是历史最悠久、队伍最壮大、成果最丰硕的一支,这便决定了马华文学比其他国家的文学更受到中国研究者的重视。
第二,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据马仑先生《新马华文作家群像》和林万警先生《中国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响》二书统计,曾到过马来亚并参加过马华文学运动的中国现代作家(包括马华归侨作家)为数相当可观,除了前面已经提及的以外,还有吴天、马宁、张楚现、王纪元、岳野、汪金丁、沈兹九、杨嘉、白寒、陈北平、丘士珍、杜边、流水、张紫薇、史汀等多人。这些作家在马华文坛的活动,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可忽略的一个侧面。因此,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渐次探化,研究者们已不满足于过去狭隘的认识,而企图从更广阔的领域来考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和影响,于是马华文学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是势之必然的。事实正是如此,我们试看中年一代的马华文学研究者,过去大多是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如汕头大学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的几位成员,陈贤茂先生曾写过一本《洪灵菲传》,吴中杰先生原是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胡凌芝女士则在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再如上海第二工大的王振科先生,最初也写过一批中国现代作家在南洋的研究文章。可以说,是马华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血脉相通、密不可分的联系,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力,而且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研究者,投身到马华文学研究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来。


第三,得益于近年来中、马文化交流的推动力。7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中马两国政府在政治观念上的分歧和矛盾有所缓解,马华文学界与中国文学界的联系逐渐得以恢复。1988年8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上,中国的学者们与马华作家们握手相逢,欢聚一堂,这大概是两国作家首次较大规模的聚会。1991年6月,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的开放政策,马华作协组团来华访问,参加者有作协主席云里风先生和部分理事、会员共20余人。他们先后到了广州、桂林、西安、北京、_上海、杭州、厦门等地,与各地文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往。这次活动揭开了中马华文文学交流史上的新篇章,其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在此前后,许多马华作家纷纷踏上中国的大地,或探亲访问,或观光旅游,所到之处,多与中国作家、学者互相交流。他们的活动,更加强了中马华文文学的联系。另外,在中国举行的一些学术研讨会,如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等,马华作家都踊跃参加。马华作协还经常邀请中国作家前往马来西亚参加笔会活动、举行文学讲座等等。总之,文学的交流促进着互相间的了解,推动了中国大陆文坛马华文学研究的进展。
当然,中国文坛对马华文学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从总体上看,研究还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中国学者在评论和研究马华作家及其作品时眼界还不够开阔,而且大多还停留在就作家论作家、就作品论作品的层面上,尚未能在整个马华文学历史发展的座标系中确定他们的位置,从而更准确、深刻地揭示他们的价值和影响。至于全面的、宏观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我以为主要还是由于互相交流还很不够。广大的学者、评论家能读到马华文学作品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即便倾力于马华文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往往苦于资料的缺乏。资料的不足,既限制了马华文学在中国的广泛流传,同时也势必影响中国学者的正确评断。

总编:凌逾

责编:李慧懿


往期精彩

跨界太极学术 | 龙扬志 、王列耀:马华文学知识谱系及其跨界建构

跨界太极学术 | 温明明:跨界的文学书写——在台马华文学创作论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1936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