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丨凌逾:词、曲、唱、器、视“五合一”艺术创意

凌逾 跨界经纬 2022-12-18

词、曲、唱、器、视“五合一”艺术创意  

  

凌 逾

《文学评论》(香港),第39期,2015年8月。



歌词,诗歌之一,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创作歌词,即填词、作词,歌词与旋律共同完成事件叙事、情感抒发。歌词,歌曲本意所在。歌唱表演,是古老跨媒介样式,歌词、曲调、乐器、演唱合一呈现。当代音乐与其他艺术、高科技媒介跨界整合,催生KTV、MTV、卡拉OK等新艺术,创造出视频音乐、歌手词手合作、受众互动参与、音乐工厂生产等新形式,比传统音乐而言,有更丰富可能性。在华语界,香港流行音乐比香港文学有更大的传播威力,更加体现出跨媒介整合特性,因此,应纳入跨媒介叙事研究范畴。那么,具体而言,香港流行音乐如何与诗歌创作互涉?体现出哪些跨媒介的特性?香港当代流行曲与传统词曲跨界整合有何不同?香港流行音乐表达的意绪凸显出怎样的香港特色?

 

一   流行词曲制作、传播与科技发展的跨界整合

 

香港当代流行曲强调跨界整合设计,这由音乐工业制作与传播媒介决定,也受香港乐坛生态影响。20世纪70年代,随着港人本土意识的萌芽,香港乐曲注重本土创作,扭转了50、60年代以粤曲、广东小调、西欧流行曲、台湾国语曲等多股力量为主导的状况。另随着电视业发展,电视“餸饭成风”(边吃饭边追看电视),香港乐坛兴起电视剧主题曲热潮,推出歌手有顾家辉、罗文、郑少秋、甄妮、许冠杰等。80年代初,各类唱歌比赛兴起,再加唱片公司、电视台市场运作,推出大批新秀,如谭咏麟、梅艳芳、张国荣、陈百强等。影视主题曲生产方式式微后,乐队潮流兴起,如“达明一派、温拿乐队、Beyond、太极乐队”等,以“前卫和反叛”作为形象包装,强调成员自行作曲,填词和主唱具有原创性与整体性。尤其是“达明一派”,既坚持个人风格,又注重乐队融合,在情歌泛滥中突围而出,“表达对政治文化、社会事件的怀疑、思考、讽刺,演述悸动不安、变幻不定的港人心态”。80年代后期,兴起“音乐工厂”生产方式,体现出跨界整合特色:一首歌从编曲、制作、录音、混音、宣传到行销,经过一连串的加工包装,不凭一己之力,而由各类专门人才共同协作完成,在工业操作下,音乐可批发,复制、批量制作,异于传统音乐制作方式。这种方式由罗大佑首创,1988年与滚石合资,成立“音乐工厂”唱片公司,旗下歌手有袁凤英,黄耀明等,还邀请林夕、意大利作曲家花比傲加盟。林夕从此渐成气象。音乐工厂得益于台港乐坛合作,罗大佑本生于台湾,但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长居香港。《皇后大道东》、《首都》、《原乡》(闽南语首张专辑)号称“音乐工厂三部曲”。



《似是故人来》


宋词、元曲乃至新诗词曲的创作,往往都是诗歌创作在先,谱曲在后。与此不同,香港填词人作词之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据林夕自述,“填词创作的主动权掌握在唱片监制手中。他们做唱片,先找歌,再找合适的填词人——动作快、联系方便、风格对路的写手”。写诗强调自主独立,而作词注重整体配合。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方面,歌词与诗歌无异;但在结构节奏方面,歌词受音乐制约,韵律要照顾演唱的方便,遣词炼字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既要考虑配合歌曲、旋律、曲调,还要考虑歌手的年龄特点、声线风格、影视剧主旨、听众反应等,为市场服务,这是硬件;而填词人发挥的是软件:自身的写作天赋。歌词有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作词要注意素材、题材、主题、形象、节奏、音韵、修辞。


林夕为电影《双镯》(1991)谱写主题曲《似是故人来》,既要影射影片的同性恋题材,又要照顾歌手梅艳芳的低沉沙磁、从容不迫声线,还要考虑罗大佑所谱的小调曲特色。如旋律小节56i6| 56i6| 56365,为四四五结构,虽不同于中国乐府诗的三三七结构,但已赋予现代人以文言感,这容易诱使人填出套句;但林夕却填出了化文为白的新句:“同时过路 同做个梦 本应是一对……但凡未得到 但凡是过去 总是最登对 台下你望 台上我做 你想做的戏 …… 恨台上卿卿 或台下我我 不是我跟你”。前面四段之后,歌词出现变奏,“俗尘渺渺 天意茫茫 将你共我分开 断肠字点点 风雨声连连 似是故人来”,从四四五格式中脱离出来,给听众一个concept(意念),说出某种道理的金句,配合着旋律唱出主体部分,成为整首歌的高潮(hook line)。然后,下阙又回复原来的结构:“何日再在 何地再聚 说今夜真暖 无份有缘 回忆不断 生命却苦短 一种相思 两段苦恋 半生说没完 在年月深渊 望明月远远 想象你忧怨   留下你或留下我 在世间上终老 离别以前 未知相对 当日那么好 执子之手 却又分手 爱得有还无   十年后双双 万年后对对 只恨看不到”。歌词嵌入抒情平静的旋律,配上梅艳芳沧桑沙哑的歌声,仿若天成。香港填词人用语言创作,还要顾及其它因素,集体配合完成,正是典型的跨媒介。


M T V




 香港流行曲传播方式与科技发展齐头并进。首先,广播、收音机、扩音大喇叭、留声机唱片、卡带、walkman,CD, ipod发展, 改变音乐的现场聆听方式,转为自由流通、下载、流行,小众变大众。其次,电视、家庭影院兴起,音乐从可听转为可视,从公共场所欣赏声画影像转为家庭欣赏,进入千家万户。第三,卡拉OK和MTV整合为KTV,代表典型的“港派”娱乐,对推进香港乐曲传播流行功不可没。卡拉OK源于日本,1971年井上大佑发明卡拉OK伴唱带,旋律预录在录像带之类储存媒介上,成为没有主唱人声的音乐伴奏,在电视萤幕上同步播放有节拍提示的歌词,然后由参与者边看歌词,边持麦克风唱歌。而MTV(music television)是美国一家播放可视歌曲的电视频道,成立于1981年8月1日,MTV播放音乐录像带、年轻VJ、玩世不恭的台词、推广特殊摇滚演唱会、有关乐团的新闻与纪录片。MTV指带歌词的音乐电视,文学、音乐、视频合一;MV指唱片原碟。敏锐的香港商人将卡拉OK整合MTV,改良为包厢型态的Karaok TV,即KTV。卡拉OK传入香港后,与香港流行音乐、无厘头文化结合,在1988-1990年间蓬勃发展,仅1990年4月,香港就有卡拉OK酒廊400多间。董启章认为,卡拉OK既是科技的突破,跨媒介整合了电视录影和声调控制装置;也是意念的创新,提供了多感官参与经验,实现自我歌星化。后来,卡拉OK被香港文化吸纳为“港式KTV”娱乐,音乐蜕变为令人愉悦的视听艺术,作为新时代符码,再传入内地,有力推动香港流行曲的传播。个人数码摄录机的发展,促成了受众和创作的互动,听众队伍不仅可以列入歌者队伍,还可以转变为导演KTV音乐视频的制作队伍。

 

二  词手和歌手的化学反应

 

当代香港流行曲常为歌手量身定制填词,词人与歌手之间起化学反应,词手和歌手声息相通,注重个性和独特性的激发,而不是批发生产大路歌曲。彼此能擦出火花,仿佛歌手将歌词音乐唤醒。林夕作词与王菲演唱是天造地设的绝配经典。林夕,思想哲人,百味人生体验,却用后现代碎片解构方式呈现;王菲,聪慧灵人,经历曲折传奇,有深刻人生感悟,却用轻灵声线,似梦似幻的纯净嗓音,汨汨而出,如天籁之音。词手与歌手,两者都折射出轻与重的矛盾张力,因此有共鸣点,意念相通。大陆主流歌手重大气的气场;台湾邓丽君声线柔情似水,传统风格,曲风较固定;穿行香港大陆的王菲,声音可塑性强,歌喉唱腔独特,具有异域风情,细腻多变,演唱随兴,常有自由发挥,旁若无人。千变王菲,亲其声线可以唱任何歌曲,林夕大胆地为之创作了很多歌曲,甚至说:“王菲影响了我的风格,出现一批王菲式歌词。” 


《脸》,林夕作词,王菲作曲而且演唱。前半部分:“呼吸是你的脸  你曲线在蔓延  不断演变那海岸线 长出了最哀艳的水仙……”,细细唱来华丽柔婉、靠近神圣;而后半部分“最好没有人会明白我说什么   只有你听懂我想什么  没有 没有  你一脸沉默  什么   我没说什么   我没说什么”;唱来随兴玩世、大步行走,尤其是尾声高潮突然收束,否决一切,气势逼人,余音绕梁。全曲化用多种演唱法:抒情中音、摇滚洒脱、异国唱腔,行云流水地带出曲辞内容、歌曲神韵。朱耀伟认为:“林夕几乎可以说是王菲的情感代言人”。确实,两人合作歌曲有《暗涌》、《迷路》、《暧昧》、《冷战》、《给自己的情书》、《人间》、《约定》、《邮差》等,折射出王菲的感情起伏,借文字为王菲治疗情伤,如《邮差》云:“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而林夕也借之自疗,借王菲果断利索的歌声,赋予自己逃离沉沦的力量。

 


图丨《脸》扫描二维码收听音乐


林夕为王菲填词富有深度,耐人咀嚼。如《单行道》,前半段语句快而密,曲调平直单调如念白:“一路上有人坐在地铁张望擦身而过的广告 ……  一路上有人付出虔诚为不认识的陌生人祈祷  有人过了一辈子只为一家几口每天都吃饱  一路上与一些人拥抱一边厢与一些人绝交  有人背影不断澎涨而有些情境不断缩小”。省思地铁这先进城市俱乐部的会员证,窥视港人乃至所有人,在单行道上的姿态:为金钱,为荣誉,渺小如跳蚤,烦躁如跳蚤,比较各种人的生存状态和可能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牌局和命运,或美好正面,或凡庸媚俗。后半段和缓:春眠不觉晓  庸人偏自扰 走破单行道  花落知多少  跑不掉  每个人都是单行道上的跳蚤  每个人皈依自己的宗教  每个人都在单行道上寻找  没有人相信其实不用找  一路上有人太早看透生命的线条命运的玄妙  有人太晚觉悟冥冥中该来则来无处可逃   一路上有人盼望缘份却不相信缘份的必要  一路上那青春小鸟掉下长不回的羽毛”。经由王菲空灵轻盈声线随意唱出,给人脱俗出尘之感,曲辞内容与声线配合天衣无缝。面对单行道命运,人无奈被动;到了最后,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所以又何必强求?“不用找”即佛教随缘;但这不代表不努力,而是做慈悲人,不过于执着,超脱得失。作曲伍佰以一贯的摇滚风格,尖利刺耳的电吉他、震耳欲聋的爵士鼓,间杂钢琴伴奏,形成轻重雅俗的张力;歌手声音给人羽毛般轻盈的感觉,唱和奏也形成了张力。在喧嚣演奏和喧嚣都市中,更需要空灵的意念和心境,来体悟歌词出乎其外、不流于俗的境界。从朝夕相对、节奏快速的地铁,顿悟到人生的单行道特质,这场单程的旅途,no turn,只能一路向前,没有拐弯重来的机会。如米兰·昆德拉说,对待生命,人们无法用实验来验证假设的对错。词、曲、唱、器等多媒介组合,恰切体现出歌词的独特哲思感悟。 


其实,黄耀明、杨千嬅、张国荣、陈奕迅等歌星背后,都有林夕的影子。林夕,香港大学毕业,才子词人,作词3000多首,被誉为“金山词霸”。其为电影《大支佬》创作主题曲《身外情》:“带走伤感,带不走哭得转红了的灯;带走开心,却带不走拖手时的体温;带走身影,带不走装饰你瞳孔的星……明日已被今天处死……原是镜中花 留在镜中死 原谅我不记得忘记……谁又带得走 一块纪念碑 心中挂着什么行李”,诗句才气尽显,让人心碎;而黄耀明的磁性声线柔媚魅惑,富有穿透力,迷倒众生。林夕为黄耀明写《暗涌》:“害怕悲剧重演  我的命中命中  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历史在重演”,已成经典留存。林夕让杨千嬅代言个人心声,1997在日本,久候某人未见,于是写下《再见二丁目》:“满街脚步 突然静了  满天柏树 突然没有动摇 这一刹 我只需要 一罐热茶吧 那味道 似是什么 都不紧要”,这漫长的起句,杨千嬅以近乎耳语般的气音,自倾自诉,富有磁性,缠绵不绝。在某个临界点,突然明白那人不会再出现,有些东西应该放弃,世界因失落而静止,全词无一失望字眼,在异国他乡,独自疗伤,那份坚忍,让人心酸:“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岁月长,衣裳薄  无论于什么角落 不假设你或会在旁 我也可畅游异国 再找寄托”,唱至高潮,声音清朗,扫除阴霾,以此再现这首林夕自称是最悲的人生之歌——“在有生之年能遇见你,竟花光所有运气”,杨千嬅完全唱出了林夕铭刻于心的心伤;林夕对此心存感激,特意作词《杨千嬅》为其打气,告知秘笈:“如果想照耀万人,请加点信心;如果想抱住情人,请吸取教训;如果想快乐做人,请敲敲你心;如果可磊落做人,你会更吸引……”。《笑中有泪》还说:“抓紧爱侣只靠宽容不靠泪水”,痛过、苦过、泪过,才能凝结成颗粒珍珠。

 

林夕为张国荣写过近50首歌。张国荣第一次看到《我》粤语歌词,即说“这就是我想要的”:“I am what I am我是我 多么特别的我   多庆幸 大地有不只一种足印   神造世人 种种色色都有他公允  我很庆幸 站在我屋顶快乐做人  拿着我心 告诉世界何谓勇敢  我是什么 在十个当中只得一个 葡萄园里 响起水仙子的赞歌  我是什么 是万世沙砾当中一颗 石头大这么多 我也会喜欢这个我”。林夕为张国荣写《侧面》:“你清楚我吗 你懂得我吗  你有否窥看思想的背面……夜晚会面 白天道别 才没有弱点”,成为经典金句,唐睿小说《Footnotes》借此歌来再现出人物性格。林夕为陈奕迅写《怪物》:“明明欠了尾巴,偏偏要摆姿态,横行世界认真失败,动物哪要着衫,偏偏满身穿戴,皮毛却要随地摆”,用妙趣横生的犀利笔触,嘲讽人比兽更龌龊造作的荒唐表现。为陈奕迅写《shall We talk》:“陪我讲,陪我讲出我们最后何以生疏。谁怕讲,谁会可悲得过孤独探戈。难得可以同座,何以要忌讳赤裸.如果心声真有疗效,谁怕暴露更多.铃声可以宁静,难过却避不过。如果沉默太沉重,不要轻轻带过”,孤独寂寞感萦怀。为什么林夕词能打动人的心?因其总能写出千万人的“我”感,说出集体心声,如国语版《我》:“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就是我,让薔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善于描述各种微妙的感悟、细腻的细节,让人感同身受;透出温暖、睿智,让压力得以释放,如在浪奔浪流中找到救心圈;曲辞具有朦胧美,恰当处理留白,含蓄蕴藉,具有美感。 



图丨张国荣


在香港,词人与歌手的相得益彰者还有不少。朱耀伟指出,“林振强、潘源良为林子祥填的作品往往神采飞扬,卢永强与钟镇涛的合作锋芒更露,词人风格与歌手形象配合,如郑国江与早期的陈百强”。在台湾,作词人方文山,人气指数与林夕媲美,其常与周杰伦合作;周杰伦既作曲也演唱;方周组合更接近于嘻哈、rap风格,深受当下年轻人追捧,流行乐坛换了风向标。不管如何,台港流行乐坛同声共气,又互相对擂。除词人与歌手合作,港台还有不少多栖能人,谱曲、填词、演唱一脚踢,像“电影作者”自创剧本自导自演,如希区柯克、费里尼等。港台创作歌手的佼佼者有许冠杰、黄霑、罗大佑等。如粤语歌曲《道》,为电影《倩女幽魂》插曲,黄霑包办词、曲、唱,既有中国式快板风格,又带有西洋“rap”(嚼舌)感,有摇滚特色:“人间道 道道道…… 道可道 非常道 天地道道 人道剑道 黑道白道黄道赤道 乜道物道道道都道 自己嗰道系非常道  呸呸呸呸呸 胡说八道 呢度嗰度 边度系路 (笑)哈哈 花道茶道 哈 阴道阳道 哈 零度密度咸度淡度光度热度雷射角度 鬼哭神号旁门左道狗上瓦坑必然有路 你度佢度豺狼当道 唏 我自求我道……天地道道 人道剑道 黑道白道黄道赤道 乜道物道道道都道  自己嗰道系非常道 NO NO NO NO NO 胡说八道 呢度嗰度 边度系路…… 海底隧道天后庙道皇后大道罗便臣道  马头围道牛头角道金马伦道铜锣湾道……一道二道三道四道  东道南道西道北道 左道右道前路后路 都都都都都 系胡说八道 ”黄霑以“道、度”为关键词,因两者粤语谐音,以此组合各类名词词组,充分发扬汉语“意念优势”特色,而不像“形态优势”印欧语言般强调语法逻辑关系。全词指天划地,包罗万有,表达对“人各有道、人各有度”的哲思认识;还将语气词、笑声、对白、粤语、英语入词,自成一体,表达洒脱意绪,体现出嬉笑怒骂、粗鄙无遮、放荡不羁又豪情无限的风格,追求独立自得的思想;再加上黄霑沧桑粗豪的嗓音、无拘无束的唱腔,全方位再现出至情至性、特立独行的个性特点。《道》为黄霑的代表作,当之无愧。香港流行曲多为情歌,反映痴男怨女的爱恨情仇,听众预设多为年轻人。但是,黄霑和林夕歌词路子广阔,从不重复自己,既不剪红刻翠,也不粗鄙俚俗,为粤语流行曲灌注哲理意识,思维活跃,不拘一格。 

 

三 香港歌词叙事的跨界整合

 

 香港流行曲歌词本身也有跨界整合的特色。一是融入传统或后现代符码,熔铸时代气息。新一代词手思维跳跃,多采取拼贴、零碎化叙述手法,像无定向风,听者需要仔细揣摩,才能了悟其中思想。当今流行歌词喜爱把玩潮流品味符号,或将文学或电影名称作为歌名,如《疾走罗拉》、《后窗》、《禁色》等;或注入电影元素符号,如黄伟文作词、黄耀明唱的《下落不明》:“电影展中法斯宾德  我知你看到 一半走了……几多派对 几多个失散伴侣 几多个故事 并无下一句 终于一天 想起要跟你聚 那号码已不对”。周耀辉作词的《弗洛倚德爱上林夕》,“一个钟 没有分针和数目  只听到关上铁门门后有些脚步  密密如电报 通知我什么出路 在晚上发的到今朝记住 跟你重复  穿梭多一次异域 可多一次乐极   我看见弗洛依德一丝不挂挂念着林夕   天黑充满魅力 天光不要寂静  答应我你会天天专心倾听 由我梦见的  一分一秒欲滴 张开双臂像翼   我听见佛洛依德一声尖叫叫唤着林夕  天黑充满腐蚀 天光不要辨认  答应我你会天天专心倾听 由我梦见的无须分析”,心理分析学家与林夕玩穿越、玩超现实,想象诡异,幽默有趣,隐喻佛洛依德也未必能分析林夕千首词曲隐藏的梦。再如潘丽玉作词,王菲唱的《棋子》:“我像是一颗棋子  来去全不由自己   举手无回你从不曾犹豫  我却受控在你手里”。潘国灵指出,这正是后现代的“符号消费”(consumption of signs ),符指(signifier)和意指(signified)断裂,成为“悬浮的符号”,歌词重点不在于叙事,而在于符号之网的大连结。


 

香港不同时代填词人吸取的符码不同,词风各有差异。第一代词人徜徉“花间派”,较少突破。第二代词人,要替粤语歌词开天辟地,境界宏大:20世纪70、80年代词人代表有许冠杰、黄霑、林振强、卢国沾等;90年代后词人代表有林夕、黄伟文、雷颂德等。林夕原名梁伟文,与黄伟文被誉为香港词坛“两个伟文”。新词题材有励志、武侠、歌颂自然、哲理人生、讽刺写实、家国情怀、反战、盼望和平、宣传运动等。如黄霑善写“侠歌、情歌、民族歌”,坚信《淮南子》的“大乐必易”,伟大作品普通人能听得懂;其词多表现明晰意念,嬉笑怒骂,直肠直肚,善于化用豪放派诗词,如《上海滩》电视剧主题曲,黄霑填词,顾家辉曲,叶丽仪唱,至今20多年仍在传唱:“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湾,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就算分不清欢笑悲忧仍愿翻,百千浪,在我心中起伏够 ”黄霑词曲的《沧海一声笑》,电影《笑傲江湖》主题曲:“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胜谁负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两词都化用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融入现代人意绪,气势不凡,感慨万千。还有电影《黄飞鸿》主题曲《男儿当自强》:“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做好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作栋梁做好汉……”豪情万丈,气冲斗牛,让人精神抖擞。黄霑词豪放,上可揽月、下可擒龙;歌者豪放,顿挫有力,咬字咬音重。林夕自称作词也受苏东坡影响,但不求豪放,而求琅琅上口、行云流水,如林夕为2008年北京奥运写《北京欢迎你》、《我是明星》、《梦想在望》、《红遍全球》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二是在后现代城市生活体验中融入禅味。林夕歌词有佛教禅宗意味,如其艺名源于顿悟:偶然发现“梦”简体字拆开,即“林夕”,林中夕阳,意境有诗意。2006年写《观世音》,直接以佛理入词:“雨会干,鸟会飞,蝶会死,梦会醒,树会枯,爱会苦,耳会躲,听不见。疾似风,逝似烟,谢似花,碎似灰,远似星,淡似水,静似心,听不见⋯⋯听心跳放下静如禅”。但其后来也反省,“初期将老庄与佛学放入歌词,做得比较笨,大锣大鼓明显如《观世音》”。其后多用绵里藏针法,虚无感、幻灭感渗入骨髓,如《蝴蝶》:“嘴唇还没张开来 已经互相伤害   约会不曾定下来 就不想期待  电话还没挂起来 感情已经腐坏   恨不得你是一只蝴蝶 来得快也去得快  给我一双手 对你依赖  给我一双眼 看你离开  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 没有谁忍心责怪  给我一刹那 对你宠爱 给我一辈子 送你离开 等不到天亮 美梦就醒来  我们都自由自在   回忆还没变黑白 已经置身事外 承诺不曾说出来 关系已不在  眼泪还没掉下来 已经忘了感慨  就像一碗热汤的关怀 不可能随身携带 ”。如果说,黄霑的词风接近豪放派,那么,林夕的词风更近婉约派,但仅用婉约也不足以概括其词风。林夕词中意绪不是邓丽君式的甜腻、直白,而更含蓄复杂、无奈暧昧、难以言说,如《薰衣草》:“是不是从头来过叫身心变成净土  我放松香气在怀内吞吐  为尘年是非申请”。再如《开到荼靡》:“每只蚂蚁 都有眼睛鼻子 它美不美丽  偏差有没有一毫米 有何关系  每一个人 伤心了就哭泣 饿了就要吃  相差大不过天地 有何刺激  有太多太多魔力 太少道理 太多太多游戏 只是为了好奇  还有什么值得 歇斯底里 对什么东西 死心塌地 ……每只蚂蚁 和谁擦身而过 都那么整齐 有何关系  每一个人 碰见所爱的人 都心有余悸”。花事荼靡三月三,来自佛家典故:茶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鲜花,茶蘼花开过之后,人间再无芬芳,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其如花儿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飞翔;无爱无恨的土壤,要到死亡,才会再萌芽开花。林夕以佛家的空无观念,安慰为离异痛苦的王菲,化解其愁绪,一切不过烟云。全词意象独特,以蚂蚁入词,隐喻蚁民渺小的一生,不必太挂怀失意、忧伤、颓靡等意绪。无得失心,即无忧;无欲,则刚。林夕即便是叙述爱情,也是若即若离、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如《彼岸花》〈FAYE WONG〉:“看见的  熄灭了 消失的  记住了  我站在海角天涯 听见土壤萌芽  等待昙花再开 把芬芳留给年华  彼岸没有灯塔 我依然 张望着   天黑 刷白了头发 紧握着 我火把   他来 我对自己说 我不害怕 我很爱他 ”。彼岸花,又名曼殊沙华,出自《法华经》,盛开在夏秋期间,长在冥府三途河边,鲜红如血,倾满大地,为接引之花,花香魔力能唤起生前记忆,复苏前世记忆,花开不见叶,有叶不见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人人都不希望看到荼靡、彼岸花,但人生却是那么无奈。 


                        罗大佑

三是“三及第”语言的跨界书写。香港流行曲的语言杂糅复杂,往往夹杂粤语、英语、普通话、闽南语,书面语和口头语混杂登场,既有对白又有语气词。如林夕填词、罗大佑作曲并演唱的《青春舞曲2000》:“香港如何飘香 乡里欢聚异乡 东与西联营开张 新市民旧土壤  家国应如何称呼 黑眼睛黄皮肤 一亩梯田容万千住户 关帝遥望天父  怎么城市需要青春不老的仙药 高速的游戏命老化但仍旧活着   怎么高楼似一片树林建在荒山上 因这里风声风向风霜变幻无常 抛开铜铁刀剑为何以银弹较量 不管叫跃进冲刺升级总要分强弱 千千种路线主义是谁最大方漂亮 只须有金光普照不管太阳或月亮 不同心 同用良心思想 为何高声各自叫嚷却不能再原谅 不同声 来自同一家乡 为同一心 愿同样不自觉地流泪或拍掌   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荆花谢了菊花照旧年年开 西风弱了东风继续时时来 繁盛文明是否以后尚在 黑钱白眼金咭赤字何时更改 青春绿印碧海铁幕何时回来  别的那样呦 别的那样呦 但我只得肤色染 万万年代 ”据林夕自述,此曲旋律三大段,各有特色:A段整齐,节奏令人摇头摆脑,如吟诗格局,运用香港旧式打油诗的粤语,节奏舒缓,语调玩世。B段20多字一句粤语,语句快而密,用复杂的现代句结构,以现代摇滚、爵士乐的快速节奏唱出,语气质疑,语调有力。C段先是穿插王洛宾的《青春舞曲》原曲,但进行摇滚化处理,然后,依然运用《青春舞曲》的旋律,但是,歌词用粤语来改写,语句更长,节奏更快。“一亩梯田容万千住户 关帝遥望天父”,香港表面看来是弹丸之地,但却是万国市场,华洋符号杂处,中西文化交融,这首歌词对香港性有到位确切的表达。全曲风格杂糅、节奏张弛有致。


图 | 许冠杰 扫描二维码可收听歌曲


相对来说,林夕的歌词比较书面化;而许冠杰的歌词则比较口语化,如其作词曲的《潮流兴夹Band》:“大家一班Good Friend我地夹Band / 结他Keyboard加起Drum Set价值唔平 / 破费无计最紧要音响够靓 / 强劲既 / 奏舒适 / 身心最灵啍 / 最灵啍 / 人人头拧拧 / 支咪乱咁Fing / 几大要抢镜 / 人人成头汗 / 一于装晒蚶 / 期望快快成为世界最劲既Band / 你o岩听 / 佢o岩听 / 潮流兴夹Band / Let's Dance Let's Dance / 热热辣辣人人话正 / 热热辣辣人人话正 / 弹结他果位高佬叫大只Lam / 劲到爆炸果位鼓手绰号「炮艇」 / 猛咁照镜最叻夹低音响「阿靓」 / 成日笑玩紧Keyboard既位花名叫「哈哈镜」 / 成队Band依家High / 跳上架Van / 旺角唱到北角 /再落九龙城 / 你地个个要合作 / 咪罗臭鸡蛋猛掟 / 同队Band个个握手我地朋友做成”。夹Band,指在香港流行乐坛中,几个同好自组乐队。有名的有莲花乐队、温拿乐队、太极、Beyond等。此词以纯口头粤语写作,明白晓畅,随性书写,信手拈来,张口成诵,洒脱自由,语言鲜活,港味十足,让人难忘。再如,《话知你97》,为电影“新半斤八两”主题曲,许冠杰作词曲并演唱,粤语为主,但夹杂不少英语;括号内歌词则由伴唱附和合奏。“我话知你九七 其实驶乜惊到求神又拜佛(大喊十)   已经胃酸过多夹风湿(仲有久咳) 成日闭翳实听吃弗得(仲快执笠)    未有耐到九七 拿下支笔数下二千零二八日(驶乜急)   已经预左无法走得甩(又无short cut) 移民外国亦系听糟质 咪匿响屋企速速call机call班知己 睇番出无厘头搞笑戏 卡拉ok推樽blandy high high地 高声乱唱再去旺角打机 卖份八卦杂志睇下大姐媚 笈下边个整容后扬威选美 明日懒鬼理最紧要宜家happy话知巨死 我话知你九七 其实香港适应力强未吓窒(好练得)   断估或者到左九七(又变左乜) 繁荣盛世度度有金执   断估或者到左九七(实括多笔) 人人暴发my friend good luck   (good luck good luck god bless 1997阿弥陀佛) 标题的粤语“话知你”,不是“告诉你”的意思,而是指“哪管你”。这首歌采用口语化粤语风格,以典型的市民口吻,信手拈来街边流行语,告诫人们面对九七时,不必惊慌失措,因为生活照过。哪管谁的死活,哪管什么事件,快乐了再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些体现出升斗小民的无奈随缘的心态,除死无大灾,玩世不恭。听众随之哼唱后,十分解气,宣泄了内心的焦虑,浑身舒坦,有了重新振作的力量。这完全不同于罗大佑式的《东方之珠》:“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严肃深沉满怀、责任道义满肩。许冠杰另成体系:“港九记烧鹅好正唶唶鸡煲/果边有高级酒店靓房出租/鬼佬拒话shopping正/拣个好靓中国瓦煲/响呢庶乜鬼都有最兴睇show/call几个知心好友打番几铺/卡拉ok内乜都唱/call阿安去尖东再“蒲”/……香港好,东方之珠世上无/香港好,你我都也觉自豪”,方言俚语洋文夹杂,成为真正本土意义的《香港制造》。流行曲式的无厘头、周星驰电影式的无厘头、麦兜动漫式的无厘头,是真正有香港口感的草根文化。 


01

02

03

凌逾教授相关著作


词曲能激发跨界的想象。《单行道》充满着画面感,种种意象与生活画面的对比鲜明。笔者讲授《跨媒介叙事》课程,引导学生实验跨媒介创意,他们播放歌曲时搭配插画,视听融合,将“单行道、地铁、广告、跳蚤”意象演绎得活灵活现,表现“一辈子只为一家几口能吃饱”,用饭盒意象,再现为家庭奔波忙得昏天黑地的人,不得不接受快餐,反映现代人浮躁、忙碌、异化心态;一边笑脸,一边哭脸,代表人生百态,造成对比效果;用月亮和太阳代表夜晚和白天、回忆和未来。学生们将词曲、画作、解说整合为多媒体展演,演绎《单行道》别有韵味。好作品总能激发人的灵感。


 扫描图中二维码收听歌曲


不少作家都谈过音乐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感性直呈音乐与文学的互动。余华在《音乐影响了我》中指出:“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瞬息万变;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音乐的强弱和渐强渐弱,如同文学的浓淡之分;音乐的和声,就像文学中多层次的对话和描写;音乐中的华彩段,就像文学中富丽堂皇的排比句。一句话,它们的叙述之所以合理的存在,是因为它们在流动,就像道路的存在是为了行走,不同的是,文学的道路仿佛是在地上延续,而音乐的道路更像是在空中伸展。”刘索拉既是作曲家,也是作家,自称用音乐结构,来构造文学结构:“比如《在混沌加里格楞》中,突然有一章是歌词;在《女贞汤》中,章节靠不同媒体形式连接,都是我对故事的节奏感所致;音乐展开的形式能帮助我发展文字,比如在我早期的小说里很多句子的节奏如同音乐句子,不是常规的文章造句。更重要的是,音乐常使我处于一种没有界限的思维方式,它给我提供了永远不会停止的想象,因为音乐是在空间浮动、看不到的艺术,这种艺术思维方式不被固定在任何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局限里……可以令人创作任何东西。”刘索拉善于把握文学与音乐的跨媒介叙事。


不少学者也探究音乐与文学的互动。如谢尔(Steven Paul Scher)的《音乐与文学》,将两者关系分为三种,一是音乐与文学,指声乐作品,如艺术歌曲、歌剧、神剧等;二是音乐中的文学,以音乐呈现文学作品,如交响诗、标题音乐等;三是文学里的音乐,前二者是以音乐文本为研究对象,后者则以文字文本为研究对象:如巴赫金用复调理论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萨义德以晚期风格归纳贝多芬音乐;香港中文大学黄念欣《香港女作家三论》,则以晚期风格分析音乐和文学,分析香港具有晚期风格特征的作品。音乐声音具有空间感,可以标识空间、改变空间;声音可以穿越时空,贯穿古今未来;声音黏合故事情节,影响叙事效果,听觉叙事研究还有待继续拓展。


香港学界研究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多从香港诗词曲关系角度切入。朱耀伟研究最用心力,从历史、填词人、文本分析、人文发展等不同角度,阐释香港流行歌词,探究词人对歌词的主导权、探讨追星族粉丝文化、论填词人的文字实验、卡拉OK对乐坛的影响、流行曲的广告功能、自虐式情歌流行等等,以多元知识引导读者,立体地捉摸香港流行歌词的轮廓。朱耀伟出版了系列论著:《香港流行歌词研究——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词中物:香港流行歌词探赏》、《音乐敢言:香港“中文歌运动”研究》、《音乐敢言之二:香港“原创歌运动”研究》、《光辉岁月:香港流行乐队组合研究(1984-1990)》、《岁月如歌——词话香港粤语流行曲》,朱耀伟与黄志华还有合著《香港歌词导赏》、《词家有道》等。此外,洛枫《世纪末城市》论述流行音乐的后殖民性、达明一派的社会意识;黄霑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梳理发展史;黄志华《粤语流行曲四十年》,以史料研究为主,兼及填词名家赏析。如今,将流行曲歌词纳入中小学、大学教材的呼声越来越高,日益受到文化界重视。

 

综上所述,香港流行曲的成功创作幕后仰赖于多种因素:一个创作团队,领军式的灵魂人物作词者和作曲者,词与曲叙事高度默契,还有高科技的配乐手段,先进有效的跨媒介整合包装制作和传播渠道等等。作曲、填词、编曲、监制、歌手、唱片制作,诸般合一,天时地利、人睿技高,才能成就经典。香港流行曲歌词内容的跨界整合,体现出了香港后现代文化的特点。 

 


 

作者简介


凌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跨界经纬”公众号。出版论著《跨界网》《跨媒介香港》《跨媒介叙事》《跨媒介:港台叙事选读》,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及时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主编:凌逾

责编:张紫嫣


      往期精彩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2039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