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经纬:学术丨袁勇麟 涂怡弘: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瞻与启示

袁勇麟 涂怡弘 跨界经纬 2022-12-18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前瞻与启示

 

袁勇麟 涂怡弘


本文原刊于《福建艺术》,2021年第二期

 

风起云涌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至今,开创了闻名于世的文化创意产业盛世,积累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经历了繁花似锦的辉煌后,也潜在可能的风险。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实经验


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客观制约下发展经济,成为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文化创意产业正好迎合了这一要求。在政策支持下获得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要特别注意能够达到政策的效果,让文化真正能够在经济和社会层面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附属在政策或经济的环节中。总结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的发展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台湾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建立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机制,致力于完善人才管理系统;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意行销模式,展开市场效应。通过研究发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有益经验是突出市场作用,实现市场、政策双向驱动;运用多元政策,注重资金投入,强化环境整备;厚植文化根基,重视人才培养,注重才智产权保护;培育公民美学素养,增强公众参与,吸纳民间力量,实现官方、民间良性互动;立足本土文化,拓展国际视野,面向海外行销等。


1.注重制度保障

台湾当局在整个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非常注重制度的建设。2010 年1月,台湾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以下简称“文创法”),提出了全方位整合推动机制。此外,与之相配套的还有一系列相关制度,结合各部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法规、规章制约,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场地、人才等各方面予以扶持,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2.及时修正政策

政策是引发或抑制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基本因素,而在所有环节中,政策的执行又是至关重要的。台湾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拟定和执行过程中,一直对政策具体实施跟踪监测,并及时修正。台湾地区相关条例规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每四年检讨修正……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并每年出版文化创意产业年报。”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一期计划始于2002年,在2007年结束后,决策者在总结第一期计划的基础上,规划了从2009年到2013年的第二期计划,对原有计划的具体内容和设定目标进行了调整。如在重点产业发展上第一期计划只笼统地提出了发展艺术产业、媒体文化产业和设计产业,第二期则在这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优选了电视、电影、流行音乐、数字内容、设计和工艺产业作为旗舰产业,并为每一类产业设定了具体目标。在前两期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期程完成后, 2012年又规划了“价值产值化——文创产业价值链架构与创新”计划,提出了一个愿景,二项目标,三大执行策略,九项主要工作项目和35项细部计划。


3.厚植人才培育

“如何培育创意人才”、“如何构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一直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拟定的核心问题。历经多年的发展,台湾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到职业培训,从通识教育到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从行政当局推动到第三部门和民间机构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台湾营造国际化人才引进机制,早在2002年就拟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国际进修交流与延揽来台计划作业要点》,甄选20名台湾文化创意精英,由政府与业界共同资助出国进修,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种子人才”。另一方面,行政部门协助大学院校充实人才及设备,鼓励大学院校规划、开设相关课程或进行创意开发、创作实验,培养、培训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各种人才,并提供现职人员的进修机会。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拟定了“大学院校艺术与设计系所人才培育计划”、“艺术与设计菁英海外培训计划”和“鼓励学生参加艺术与设计类国际竞赛”三项专业人才培训计划。许多院校的通识教育中心十分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与实践的发展,纷纷开设文化创意通识课程或学程。


除了大学专业教育和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化,台湾也注重文化向下扎根,在基础教育中导入文化创意理念和人文艺术教育,推动学生从小学开始加强文化美学欣赏和参与能力,将戏剧、音乐、电影、美术等艺术欣赏和体验纳入课程或活动中,并推动艺术家和艺术团体进驻校园。此外,台湾当局对中小学艺文教育所需师资、课程研发和学生的艺文活动进行经费上的支持和补助。


4.公私通力辅助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与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协力合作。台湾地区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发挥政策指导和行业辅助的作用,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等也加入了进来,形成了公私协力的局面。首先,台湾行政部门积极通过各种产官学政的交流和互动,形成生产、营销、研发等不同网络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例如,为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台湾文化主管部门先后从台湾烟酒公卖局租赁了台北、台中、嘉义、台南以及花莲等5处旧厂房使用权,进行基础设施修缮以及产业活动导入,使传统制造业的酒厂转型成为新经济的文化创意园区。其次,在产业的具体发展上,政府部门除了对每个产业发展出台相应的鼓励性政策,还有从创意、产制、研发、行销、市场培育等涵盖整个产业链条的辅助、奖励等措施。第三,在项目运作模式中,通过政府直接投融资以及租税的优惠等,和企业、民间的资本互动,形成文化创意产业资本的多元化,解决了不少文化创意企业的资金困境。


(二)跨领域的多元融合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大体分为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与文化生活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本体”阶段,即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日益分离,也就是早期被法兰克福学派称为“机械复制的时代”的“文化工业”阶段。然而,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以及相关产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文化与旅游、体育、健康、城市建设乃至农业等各行业广泛融合,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形成大文化创意产业格局。这个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所指涉的意涵,与生活和经济等各层面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所牵涉的范围更广泛,不同艺术形式之间也更为流动与混淆。


1.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行业的融合

以互联网为核心飞速发展的现代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使得当代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日新月异。可以说,文化产业与新技术的快速融合与发展改变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靠科技驱动,科技的收入来自于文化消费,这是驱使文化产业与科技行业融合的根本动力。台湾明华园便是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经典。明华园的演出采用现代高科技的声光影电子设备,融入大量的多媒体影音效果和高难度电影特效,不仅活化了歌仔戏的剧本内容,更带动了舞台技术、硬体、服装、灯光、音响、创作软体等庞大的周边产业链,可说支撑了很大一部份台湾传统文化产业的运作,也让这些专业人才不致于断层或流失。数字技术同样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丰厚的资源,让艺术家以更多方法去促进并经营作品,彻底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传播路径。在数字化浪潮下,文化商品透过网络,不论在制作技巧或行销管道上都展现一番新的局面,为现代生活开启了另一个空间世界。



2.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观光的融合

以文化特色推动旅游观光再发展,是近年台湾许多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依循的发展模式。旅游观光业天生所蕴含的文化性,使文化的载体、传承、凝聚和引导等作用能更好地在旅游业中发挥出来。通过将文化融合于旅游业中,使旅游资源不再是简单的山水景观,更包含了人类的精神智慧。文化创意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推动力。过去的旅游业,关注的是人数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快速扩张式的发展,这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而现在的旅游业,追求个性化、品质化、集约化、精细化,实现这些目标都需要文化创意。正是旅游和文化的相结合,使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形成旅游文化产业,拉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透过地方文化的有效整合,并搭配旅游的对外推广活动,可有效地将文化意象散布于旅游活动中,不断孕育文化价值,创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美学式的文创生活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停留在博物馆、展览会中的创意产品,从音乐表演到广播电视出版等大众传播产业,再到文化旅游、城市文化、创意生活等现代文创产业,成为了融入生活中的艺术。


1.创意生活产业

台湾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着重培育就业人数多、产值大、成长潜力大、原创性高、附加值高的重点产业。2002年,台湾确定了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10 大重点文化创意发展产业。经过数年培育,这些产业已成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标杆,其中广播电视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工艺产业发展最为迅猛。在发展重点产业的同时,台湾也注意开拓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例如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建设设计产业、创意生活产业等,其中创意生活产业开拓堪称典范。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将创意生活产业定义为:“以创意整合生活产业之核心知识,提供具有深度体验及高度美感的产业”。换句话说,也就是透过创新思维的产业经营模式,将创意或文化累积,运用创新与突破的经营方式,进而发展出台湾特有的创意生活产业。以台湾推动的实例来看,创意生活产业是台湾独有的产业范畴,运用生活的创意,开创既有产业的新商机,进而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创意生活产业其特色必须包含四个要素:产品、场所、服务与活动等。广义上说,凡商品的提供者与消费者在过程中能获得知识的增长,或者透过创意与文化的加成,让衣食住行育乐产业更为优质化、更加蓬勃发展的产业,即属于创意生活产业的范畴。近年来,台湾将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投入到 “创意生活产业”。台湾《远见》杂志曾对文化创意产业做过问卷调查,当问到台湾的文创产业中哪个最有潜力壮大并走向世界,35.6% 的民众选择了创意生活产业,排名第一。创意生活产业涵盖范围很广,能提升服务业层次,提供深度体验、高质美感,增加附加价值,已被认为是未来台湾最具吸引力的新特色产业。


2.生活美学运动

台湾推动“生活美学”策略,强调对生活的体验,注重对“人心”的关注与反思。通过社区营造的策略,发掘地方创意与想象力,将艺术落实在生活中,扩大民众参与文化的深度。透过文化创意产品媒介,促使社会大众更加接近文化。因此,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超越经济指标与数据之外的文化价值。如台湾各地的夜市,不仅有琳琅满目的文创小商品、灯红酒绿的小环境,更是一种让人身心愉悦的创意生活氛围。台湾创意生活强调“地域活化”,整合运用地方己有的特色文化资源来振兴地区产业发展及提高生活品质,打造了如驳二艺术区等“文化主题公园”,成为高雄市民日常生活的文化休闲场所。可以说,台湾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并非局限于精英艺术,而正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并将“日常生活”放到了更广阔的国际文化背景中进行定位,形成台湾文化特色。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潜藏问题


台湾文创产业走过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道路,如今也遭遇到了瓶颈。相关数据显示,自2012年受到欧债风暴的冲击,台湾内外景气呈现衰退,2017年文化创意产业营业额为新台币8362.1亿元,虽然较2016年微幅上升3.5%,但仅与2015年持平;而外销收入方面,2017年仅比2016年增长1.29%。可见,在新的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与成长力道有限。


(一)地域限制,发展瓶颈


地域和地位问题,成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先天的不足使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地域限制首先导致市场、产业规模等受限。尽管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其独到优势,但是地域范围小,故而市场规模有限,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往往无法发挥“规模经济”与“范畴经济”的作用,如何拓展新兴市场,鼓励更多人才与资本投入创意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增加产品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甚而借由“品牌化”策略提高附加价值,成为台湾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其次是人才瓶颈,正是因为受到市场和规模的影响,台湾岛内大量文创人才处于流失状态,国外学有成就的年轻人才不愿意回到岛内。这种情况不仅使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也导致本土优秀人才转而成为其他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再次是资金瓶颈。目前台湾主流资金资源仍集中于IT产业及制造业,致使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在研发、品牌建设和营销等方面的投资受限,商业模式亦缺乏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评估依据不足,致使银行和融资产业对其支持不足。


(二)单打独斗,产业断链


2020年10月,在接受台湾《远见》杂志专访时,文策院董事长丁晓菁指出,台湾文化产业的困境,关键还不是新一代创作者能力不足,而是产业断链,“产业战就是资金战与资讯战,台湾不缺资金与资讯,两者却都不在文化产业”。国际上对内容产制有一套基本流程:从内容开发到资金导入,再来是打开市场通路,最后得到品牌效应、创造收益,“但在台湾,每个阶段却是断链的”。丁晓菁对此感叹,资金与资讯的不流通,导致台湾优秀的制作团队虽然很会制作内容,却不懂得如何推销、贩卖,许多作品沦为叫好不叫座;而投资者满手资金,却因为对文化产业不够了解,迟迟不敢投资。对此,PCHOME董事长詹宏志深有同感,他直言,台湾的文化产业结构不佳,且缺乏获利纪录,无法吸引投资人,“在我眼中,值得投资的项目不少,但台湾的资本市场却对此一无所知”。


(三)内涵不足,同类泛滥


台湾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融入资本市场并进行产业化运作,成就了台湾骄人的文化创意产业蓝图。但资本对文化的影响同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文化并购融合迈向产业化离不开资本的助推;另一方面,资本逐利的本性也带来了浮躁和虚假繁荣。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对资本的过度追逐把产业的特性表现出来,却无暇顾及产品的文化属性。


一是内容浅薄化。用“因陋就简、恶性循环”来形容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出现的低俗现象再合适不过了。以电视产业为例,财团出资制作节目,缺乏对电视节目的专业审视,而电视节目制作人为了节约成本,请来一两个主持人和几位嘉宾,嘉宾来了没有任何精心的准备,依靠聊“八卦”作为节目内容。观众没得选,导致了一大批成本低廉的谈话节目。二是文化碎片化。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中华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各种文化的融合正是台湾最大的特色。然而台湾当局没有对文化认知进行充分引导,各类文创业者仅仅把各种文化硬生生地拼在一起,触碰了文化的表层,却切断了各种文化精髓的连接命脉。所以不少人认为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是“杂糅”而非“交融”,丧失原有的文化优势。三是形式单一化。近十几年,大陆经济突飞猛进,呈现质与量的显著提升。当大陆共享经济为人们津津乐道时,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依然停留在小书签、小笔记本、小钥匙扣之类的“小玩意儿”上面。一旦创造出市场热销的文创产品,全台便陷入跟风状态,同类文创品蜂拥而至,进而让文创品所散发出来的“小而精”的质感荡然无存。


(四)“文化”之名,“消费”之实


当文创成为朝阳产业,文创繁华带给台湾人无限商机的同时,文创带来的“假象”也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1.文创园区“不文创”

近些年,台湾各县市推出不少文创园区,然而这些所谓的文创园区却屡遭诟病。台北华山、花莲、台中、嘉义、台南五大文创园区,如今却面临“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园区经营者为了负担权利金、生存优先,提高租金门槛,导致大量餐饮、商场进驻,5座文创园区艺术家实际进驻面积占比均相当低,台北华山仅0.64%、台中13.04%、台南14.09%、花莲4.65%;而用于餐饮、商办用途的面积比却分别达20.7%、56.8%、52.5%、7.3%,存在严重的“主客错置”现象。真正需要的人付不起高昂的租金,导致文创空间缺少文艺工作者。作家冯光远批评道:“几乎都在摧毁许多年轻人好不容易建立出来的文化投入感,几乎都在全力让文化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倾向权贵化,几乎都在嘲笑文化圈仅存的一丝丝公平正义机制。”另外,文创园区变得没有特色,很难吸引客源,最终导致无法生存下去。如位于新竹县竹东车站旁的动漫园区,改造后没起色;位于内湾老街“水月湾仙境”经营不佳改为“台湾好神文创馆”,但不到一年又关闭;竹东火车站有台铁员工宿舍,推出彩绘巷、改造旧建筑,因不失怀旧斑驳味,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拍照,不久,游客失去新鲜感,逐渐落寞。



2.节庆“嘉年华”成乱象

节庆活动是台湾各县市最大型的文创作品,各县市都依托特产、环境、宗教、民俗等元素打造了上百个大型节庆活动,但在节庆“嘉年华”带来一片欢愉的背后,却发现许多问题令人忧心忡忡。如食洋难“化”,台湾许多节庆活动引入了国外元素,将节庆活动打造成“国际范”。但节庆中却难以找到本土元素,从展品到纪念品到表演都是海外商品,连餐饮都是西餐。诸如此类的“文化节”在台湾普遍存在,其在群体文化共享的深层象征意涵上似乎呈现极为薄弱的状态,本质已变成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文化假象,只是华丽性地被冠以“文化”之名,却实际执行享乐主义式的休闲娱乐消费活动之实。此类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对此节庆活动的“文化”之实质意义和内涵并没有真实斩获。节庆内容“水土不服”,难以产生游客期望前往观光的核心吸引力,进而无法为地方不断创造文化价值,自然也就难以持续性地产生地方的观光价值。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前瞻


台湾的文创产业,常常让人感到某种“堂吉诃德症”的不安状态,就像生活在文创所缔造的“幻觉”世界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应该说,台湾文创距离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还很遥远,台湾需要更多愿意为文创“大显身手”的事业人,而不只是“心存侥幸”的商业人。所以,需要更多天工鬼斧的觉醒投入,在尝试与突破中创新,并同时探索国际市场契机的荆棘长路上,为台湾文创劈山开锦绣、引水奔前程。


(一)文化创意产业永续发展新思考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应是指文化本身和其关联发展的活动、社会、环境与经济所共合的一种现象。整个过程,除了城市再发展所亟须的经济效益外,社会结构重整、意识凝聚与相关元素的调和,应该是首要考量,即借由文化重塑地方经济的特质,才是重新检视文创产业再发展的重要面向。


后现代社会的经济观认为,非完全资本观正在逐步被接受,知识产权所引起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评价商品的经济价值。因此,如果深层地观察文化创意产业并讨论其成效,接受非完全资本观的产业价值,才可以在评价文化产业的经济贡献时,同步提升产业的内涵与品质。而生产观念的转变要想真正起到强化文化创意产业的作用力,必须先让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者、以及公私部门的参与者共同接受。


1.文化经济政策不应只是单纯看待就业和所得是否会增加,同时必须考量它对生活品质的改善、社会关系的凝聚和社区发展等向度所产生的效果,才能有效完整地评价。


2.文化经济政策和文化创意产业,要真正生根于地方文化的资源以及城市的文化实体,即融入地方居民的接触、谈话、想法和意见的分享,进而形塑与生活形式的特质。这样的城市政策发展,才能够使文化展现一个城市的意象和记忆的重要资源,也成为地域归属感的象征。


3.文化产品的价值建立在它所能诱发的“符号共鸣”效果,因此文化可辨性、创意和符号知识的拥有,成为文化政策的首要资产。持续保有创造力、创新性和弹性,是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和厂商在全球化和地方交互作用下得以成长的关键。


4.智慧财产权以及信赖机制的建立,成为小型文化厂商的重要考量,也是维系产业创新、创意基础的来源。应该建立“点子工厂”或“创意区”的互动网络和交流空间,使其作为文化厂商生产新文化产品和厂商共同研究的触媒,以维持文化厂商的创意来源。


(二)文化主管部门推出文创产业发展新举措


为了有效推动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台湾文化主管部门除了已在执行部分的持续运作与提升之外,在2016年提出几项新观念与新做法。


1.公共投资的产业创新。新的施政理念是在有限的预算资源下,打破施政类别的本位主义,让各项支出能有一定比例,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鼓励研发创新。文化主管部门正是看到了文化投资对创新的价值,所以2016年的预算能够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大幅度成长。目前文化主管部门效仿欧洲多国的“博物馆卡”,研拟试办“文化卡”,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平等,也借用科技研发加速智慧城市的发展。


2.深耕文化内容,以“双规资金”厚实文化经济基础。“双规资金”的推动主要为兼顾产业、市场及文化多样性的扶植措施,依性质给予辅助及投资不同的角色定位。未来文化主管部门投资的策略将更重视产业性与市场性,与辅助营造的多元多样相辅相成,并依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求,提供多元政策辅助工作。若内容具文化性与公共性的项目,将注入奖辅助资源,扶植实践性艺术,呵护新生创意;若内容具市场性,则透过多元资金挹注,结合民间资源共同投资,打开市场。


3.成立专业文创中介组织。为加强政府与业界间沟通协调,促进业界间整合串联,尤其是完善文创产业辅助及投资机制,文化主管部门成立专业文创中介组织,即“文创院”,来发挥研发调查、多元资金统筹、通路拓展、人才培育及国际连结等功能,形成协力推动文化经济的体系。


4.打造文化实验室与创意街区。为提供青年、新锐创意工作者以低门槛进入创作场域与表演平台,并打造良好通路,健全产业环境,达到提振文化经济的目标,文化主管部门致力推动文化实验室,希望透过创作与实验的互动过程,推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目前,台北的IFA空总创新基地,作为文化实验室创新计划的示范场,而文化主管部门亦将与地方政府合作,整合都市计划、产业政策与私部门资源,以文化实验室为核心,整合推动多元多样的创意街区。


5.打造台湾成为世界品牌岛,行销台湾价值。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台湾文化生活品牌国际计划”,策划“建立基础、加值题材、在地体验、国际输出”等推动策略,借由全面梳理台湾文化生活,萃取在地文化元素进行产业开发及题材加值运用,未来还将透过整合经济、交通等部门资源,联手行销台湾。


(三)两岸文创产业深入合作新态势


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浪潮下,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已经形成初步共识,两岸共同期待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力资源和品牌优势能与大陆广大市场进一步强强结合,共创华人文创产业的无限生机与商机。最近几年,两岸均出台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新政策,都对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了有力的推动,并将其列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


1.两岸文创合作促进两岸经济更新

两岸的合作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常年日积月累达成的共识。大陆与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各有特色。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在于起步早、基础扎实,文化多元、兼容并蓄,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易于接受。而大陆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市场规模大、文化遗产丰富、城市现代化转型基本完成,加之十八大以来政府加大力度扶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共同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台湾的创意理念,加上大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双方将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优势互补,共同扩大市场范围,将对方的利益最大化。


2.两岸文创合作稳固中华文化传承

在全球经济发展迅速的环境中,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构成了威胁。两岸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在文化创意产业上源自一脉、各具优势。面对共同的中华文化资源背景,两岸各自在引入与输出的机制中都良好地保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如果能够实现两岸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各方面的深入合作,致使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冲击力的减弱,这也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到了国际阶层,在共同对外合作的过程中,将中华文化推广至全世界,走向国际。因此,两岸要善用中华文化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互利合作,共同打造文创产业链,在全球共创中华品牌,以增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结语


如果以2002年台湾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为起点,如今已迈入政策推动的第19年。十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所处的大环境已经出现巨大的改变。不论政策决定者,或企业经营者,都不应该只紧盯着官方统计数据或营收报表,更应该严密注意这些正在主导产业发展的改变因素。这些变化既快,又凶猛:从创意市集到电子商务、从大型展会到选品店、从传统媒体到社群媒体、从投资奖励到群众募资、从产业园区到创意街区、从B to B、B to C到P to P、从异业结合到协同合作、从物流通路到物联网、从长尾理论到大数据、从设计思考到人工智慧、从prosumer到maker、从社区营造到社会企业……新兴力量的崛起,正在颠覆既有的思维与做法。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不可避免“文化”二字。从“文化”的本质上思考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认为“文化”是特定人群因为时间、空间等因素所形成生活方式的整体。所以,经济生活本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构成文化的思路与风格,必须要得到由生产、流通与消费所构建的物质基础支撑,而产业要能够不断创新,除了仰赖观念的突破与科技突破,更需要回归以人为本,从经典与当代中眺望未来。这是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第一要义。


对整体文创产业而言,巨大的社会不仅可创造可观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带来可怕的挑战威胁。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慧等所谓的智能新科技的发展,给产业链条带来摧毁性的破坏,最根本的打击将是文创工作者工作机会的消失。面对现实的竞争与无情的考验,台湾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正面回应:如何加强时代变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是现今文创工作者的一大考题,也是未来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永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基础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21世纪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前景研究”)


作者简介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涂怡弘,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讲师。


*文章由作者授权发表,感谢袁勇麟教授和涂怡弘老师对“跨界经纬”的大力支持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一定妥善处理!


总编:凌逾

责编:胡若霖


往期精彩



关于投稿:投稿邮箱kuajietaiji@163.com。

要求:提供作者个人简介100字左右,照片1-2张。

关于赞赏:三分之一作者稿酬、三分之一编辑酬劳、三分之一公众号运营。


【跨界经纬】  第 2109 


关注跨媒介  跨学科  跨艺术

跨地域  跨文化理论及创意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