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丝绸之路之陕西、甘肃中东部线路的形成与发展

李健超 历史真有趣 2022-07-20

丝绸之路为人类的物质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无与伦比的伟大贡献。然而 2000 多年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没有一个团体或个人能阐明丝绸之路开拓于何时,从哪里到哪里,有多少里程。尽管现有研究丝绸之路的著作很多,如严耕望先生的《唐交通图考》(共六卷);孟凡人先生的《丝绸之路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八五”重点研究课题)等,但由于作者是利用典籍史料,未亲临现场,以至有不可思议的错误和空缺。笔者从 2008 4 30日至10 13 日,五次到河南、陕西、宁夏和甘肃等地,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并采用多学科的方法,以及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对陕西、甘肃中东部丝绸之路的线路进行了考查。

一、陕西、甘肃中东部丝绸之路南线的形成与发展

(一)秦国的历史发展与渭水道路的开拓

秦的先祖秦襄公,善养马,其发祥地、根据地在陇山以西今甘肃的天水、礼县、清水一带。

秦襄公被周平王封为诸侯,立国(前 770)。秦文公东猎千渭之会(前 762)时秦国已据有关中西部。

秦武公十年(前 688),伐邽(今甘肃天水市)、冀(今甘肃甘谷县、武山县)即秦的势力向周边扩张,据有渭河流域的天水市、甘谷、武山县。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 623),“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辟地千里,逐霸西戎”(《史记·秦本纪》)。秦穆公为向东与关东六国争霸,解除后顾之忧,向西北辟地千里,灭国十二(有史书记载为三十的)。秦献公、孝公时(前 384~338)渭源地区的“豲戎”已并入秦,秦于此地设置相当于县一级的行政区“道”。

秦国的疆域已越过渭水的源头达到洮河流域。渭源即河源源头,早在战国时古人已经认识到渭源地区的“鸟鼠同穴”这一生物现象。《尚书·禹贡》不满 1200 字记载中有三次提到鸟鼠同穴山。

秦昭公二十八年(前 279),设陇西郡治于今甘肃临洮县,并于临洮县城北三十里墩开始筑长城(一为秦昭公三七年),向东南经渭源、陇西、通渭,以保卫陇西地区的交通畅通。

上述秦国兴起、发展逐步开辟了从雍城至咸阳再向西沿渭水的丝绸之路南道。历史事实验证了中国著名交通史学张星烺先生所说:“鄙意秦皇前,秦国与西域交通必繁,可无疑意。汉初执政者,皆丰沛子弟,悉非亲人,鲜能道者,以致秦国与西域交通事迹,史无详文也。

(二)千水河谷的开发和利用

从咸阳沿渭河到陈仓(今宝鸡市)峡口,因渭河曲流发育、河谷深切,道路受阻。陈仓斜道受险阻,迂回绕道千水———清水河谷。

向南寻求秦岭通道,秦岭为东西走向山脉,无与秦岭平行的东西河谷可通。向北,是陇山。陇山是六盘山的南段,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东、西两侧有对应的溪流、河谷可供通行。

但距渭水谷道最短距离的有两条:

1.从宝鸡市向北沿金陵河经县功镇、香泉、通洞、凤阁岭、吴呰到天水。该线绕行过多,又越几道分水岭,虽然能通行,但不便捷。

2.千水谷道除今固关镇至陇山顶一段崎岖外,大部分地段河谷宽广,宜农宜牧。

千水河谷处陇山东、西两侧,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商周时期与羌族有关的刘家文化在宝鸡、平凉、天水地区相同,可能商周时已有通道。秦文公千渭之会,经此道由陇西跨越陇山到千河下游今凤翔县长青镇。

西汉初年在千水河谷险要处设陇关(大震关)。此后为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必经之地。

东汉光武帝征隗嚣(建武八年,公元 32 年)曾数道上陇,但主干道是千水河谷。自千水河谷道通行之后,陇山仍为华夷之分界。古人俗语云:“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泰川,肝肠断绝。”

(三)千水谷道的畅通,决定了关中西部道路的走向

1.咸阳沿渭河二级台阶地经兴平、杨陵、绛帐、蔡家坡、虢镇、陈仓。

2.咸阳、兴平、马嵬坡、武功老县城、扶风、岐山、凤翔、千阳、陇县。

两条道路相比:前者仅通陈仓;后者直通陇西,切走“弓弦”,便捷,故此道延续至今。

二、陕西、甘肃中东部丝绸之路北线的形成和发展

从关中中部的咸阳、长安出发,经醴泉、乾县、永寿,沿泾河经彬县、长武,甘肃的泾川、平凉、泾源,北上到宁夏的固原,越六盘山又经海原,再经靖远、景泰、古浪到武威的丝绸之路北线,开辟于战国,到汉宣帝地节二年(前 68)才全线贯通,并西到今新疆境内。

(一)自然地理环境

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腾格里大沙漠与陇中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从古浪到景泰这一带东西蔓延的是大松山,大松山北坡由于植被茂密形成许多河流、北流至腾格里沙漠南缘或消失于沙漠之中,或东西漫流,形成一些便于通行的河道和易于垦种的农业区。民国《重修皋兰县志·山川》记载,自明清(以前也可能有)以来,森林遭受严重破坏,河水流量大减或干涸,这一带则比较荒凉,但在汉唐时期这里的生态环境要比今日好。

(二)汉代、明代的边塞、长城、烽燧遗址

历史地理学家李并成教授、文物考古学家吴礽骧先生在这一带经过艰苦的实地考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塞与明长城、烽燧的珍贵资料。

对于汉塞遗址,学者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汉塞就是西汉时修筑的长城,一种认为汉塞是明初修筑的长城。但无论如何,明代长城的修建利用了汉塞遗迹、遗址。

(三)古浪县汉代朴县城址和景泰县汉代媪围县城址汉朴县城址在古浪县民权乡大景河东岸,当地群众称“三角城”,由于残破实为四边形,有城墙遗址,有汉代绳纹砖等遗物。汉媪围县城在景泰县东南卢阳镇东吊沟村北台地上,有城墙,东西长 500 米,南北宽 350 米。这两处汉代县城的位置与周边的地理环境证明是汉代所建。

(四)沿汉塞、明长城早期人类居住的遗址、遗迹及历代移民实边、屯田房舍和阡陌废墟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为抗御匈奴,保护打通长安向凉州的通道,修筑长城,保卫长城要戍边、屯垦戍守。屯垦必须畅通交通,设置驿站,因此,长城、屯田、驿站为研究丝绸之路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条丝路是从今靖远县西北的索桥或北城滩(唐乌兰关)渡黄河,西北经媪围县城北,西北越昌林山,经朴城,西北至凉州。

这一推论为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 19731974年、19901992 年在居延出土汉简和敦煌悬泉置出土汉简所证实,这 200 余公里的驿、置和里程如下:

居延汉简 74EPT59582

姑臧 67 小张掖 60 揟次 90 艓里 90 居延置 90 媪围

悬泉置汉简 90DXT0214130

姑臧 67 小张掖 60 鸾鸟 65 苍松(今古浪县)

居延汉简与悬泉置汉简时代不同,又残缺,但从两简能看出这条路线在汉代所设置的驿、置以及驿、置之间的里程。借用张广达先生的话说:“简牍显然比书本记载更多反应历史情状,古代神话中的不少情节端赖出土简牍而再呈现……许多历史时空中已经失落的文明篇章或湮没不彰的情节借此而得重显于世。”而这些汉简正是对丝绸之路细节历程的表述。

该文发表于《丝绸之路》2009年第6期,作者:李健超,河南洛阳人,现为西北大学教授。著有《增订唐两京城坊考》《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原创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众号历史真有趣(lszyqwx),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