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躺平,明年会好?

你们的中产先生 中产先生 2023-11-21
编者荐语:
嗯,我是中产先生的小弟,中产先生mini,主打精悍短文。


1312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今年双十一被寄予厚望,但平淡收官。


各大电商平台都默契得没有公布销售额。


基本都选择模糊交差:


侧重品牌的:402个品牌成交过亿。


侧重用户的:购买用户新增2000万。


侧重品类的:国货美妆增长40% 出游增长80%等等。


有人表示,电商平台不公布销售额其实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闷声发大财。


不管是前期的营销力度,还是后期的宣传力度,都非常低调,不像前几年那样大张旗鼓:

总之就是躺平,不做出头鸟。


另一个是消费者追求低价。


今年的双十一,各大平台主打的主题都是低价,走量不走价,销售额当然上不去,公布还不如不公布。


那销售额到底是什么情况呢?看个财新网的数据:


参考第三方监控平台数据,今年双11单日销量有所下滑,全网电商销量总额和去年相比下降9.75%,产生包裹数量下降16.65%


好在快递数据看起来还不错,双十一当天包裹同比增长15.76%


不过网上有个说法,今年为了包裹数量好看,有平台购物另送小礼品,小礼品都是单独发货的。


除了直接的数据,其实还有侧面搜索数据可以印证:


百度指数显示,双十一热度自2017年高峰以来逐年下降,今年搜索量比去年同期下滑60%


搜索数据的下滑,说明大家不再关注双十一。


原因有很多:


双十一优惠力度不大,大家对延迟满足感到疲惫。


当然,还有就是消费意愿不高,对双十一也提不起兴趣。


平台躺平了,消费者也躺平了,但是有一个群体雄起了。


今年双十一唯一的亮点:


男性消费品类集体逆袭。


电竞、骑行、滑雪;酒水、数码、保健,成为各大平台今年增长最快的品类。


甚至:

男性护肤和男性香水都有显著的增长。


这还是挺令人诧异的。


因为我们都熟悉前几年非常流行的消费鄙视链:


少女>少妇>小孩>老人>狗>男人。


如今,女性消费已经见顶,看李佳琪直播就知道了,79都嫌贵,女生收入降低,加上而且现在男生普遍不爱谈恋爱,也不愿为女生消费,导致女性消费整体下滑。


小孩消费早就下滑了,多少母婴平台都倒闭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新生人口太少,别说购物平台,妇幼医院和学校都开始裁撤了。


整体的消费大盘是大幅缩水的。


在这种背景下:


男人消费潜力开始被重视。


所以,是不是可以说:

整体躺平之后,男人雄起扛起消费大旗了呢?


好像不能这么说吧。


事实上,男人的消费力一直是被低估或者是可以忽略的。


现在市面上公布的数据基本都是零售数据,各大平台实时数据,很容易就统计出来了。


但是,男人的消费并不在零售方面,而是比较大宗和隐秘。


比如买房和炒股,比如会所和吃面。


这些都是无法反应在零售数据上的,让人误以为男人消费不如狗。


其实,男人消费杠杠的。


但是,如今男人也开始在零售消费上发力,是不是意味着:


他们不买房,也不炒股了?


这可比双十一不消费严重的多。


男人不买房不炒股,才是真正的躺平。


我觉得今年双十一,可千万不要把男性消费上升作为利好来炒作,这可真的不是什么利好。


不过也不用过于悲观:


情况已经开始有好转。


内部:中央财政开始发力,赤字20几年首次突破3%,房地产拉不起来,明后年基建来补缺口,每年万亿级的投放不怕经济起不来。


外部:中美关系缓和,可能恢复到2018年以后最好局面,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贸易和科技领域暖意频频,外部环境迅速好转。


明年看起来,情况应该会不错。


今年躺平不要紧,明年继续加油干。


就这样。


后天就是举世瞩目的旧金山会晤了,从2018年到今天,5年时间跌跌撞撞,双方都在试探底线,寻找定位,也都吃了苦头。这次会面会谈哪些核心议题?会达成哪些共识?能在多少程度上影响未来走向?


中产计划晚上聊一聊,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订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