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30万人参与的两万五千里越野跑,九死一生的红军长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洋富商 Author 南洋富商

#1


甘肃白银山地越野跑21人失温死亡的事件,让我联想到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途中的遭遇。

长征路上,失温死亡最多的地方,是过雪山和草地。

过雪山的时候是6月份,但是山上有些地方还有积雪。夹金山之类的雪山虽然在今天的驴友们看来算不上有挑战性,对红军而言却是非常危险。

红军没有冲锋衣,没有抓绒衣,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徒步鞋,大多数人拥有的只有棉布做的衣服和草鞋。

驴友们都知道一双鞋的重要性。在户外,若是鞋子坏了,就可能困在山路。当时的工农红军大部分人只有草鞋。草鞋不耐磨,不保暖,腰上得时刻挂着几双草鞋,行军停下来就得打草鞋。在气温寒冷的环境,很容易冻伤脚。


解放鞋这种简陋的布面胶鞋,现在被视为「最便宜的民工鞋」,但是在红军时代,却是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宝贝。

老红军田国浩回忆过雪山时的场景:
渡过金沙江,又经过几天的艰苦行军,就到了雪山地区。天气十分闷热,太阳像火似的烤着大地,我们仿佛是背着火炉在前进。汗,一个劲地往下流,把眼睛淹的生疼。嗓子、嘴都干的像要冒烟似的。……又往上走两个小时,就好像进入了冬天。白皑皑的积雪,越来越厚。……再向上走去,好几层雪冻在一起,差不多有两尺多厚。忽然西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迅速挨着山头压过来。接着暴雨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打来。不一会,又变成了鹅毛大雪。真是瞬息万变。我们身上的单军衣被浸透了,有的地方还结了一层薄冰。冷风一吹,把大家冻的上牙直打下牙。指导员和连长忙着叫大家打开被子,披在身上。
这种情况,也是驴友们经常遭遇的场景。过雪山的时候,红军冻死了几千人。很多人觉得累了,困了,坐下来,就再也起不来,死后的尸体变成僵硬的雕塑。

那时候,路边到处都是死去的红军,他们的尸体也不会带下山,就这样永远留在山上。

红原县和黑水县的交界处,有一座海拔4450米的雅克夏山。1952年7月,解放军的一支部队因为剿匪来到这里,夜宿雅克夏雪山,在营地附近,发现了排列整齐的十二具尸骨。时任解放军141团团长的唐成海被找来辨认这些尸骸,他曾三次翻越雅克夏雪山。他判断这12名战士是一个建制班,或许是四方面军的部队,也可能是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的部队,他们应该是在夜晚休息时同时死去。后来在此处修建了一座烈士墓,成为海拔最高的红军烈士墓。



#2


过雪山后,红军进入了更加凶险的松潘草地。

松潘草地是一片高原沼泽,海拔3500米。根本没有道路,落脚都要事先看好,没把握的地方要用棍子探路,每一步都要踩着沼泽中的草墩才能避免陷入淤泥。即便是睡觉都要很谨慎,可能睡觉翻身就会滚落到泥潭中。


草地上水并不干净,草腐烂在水中,发出臭味,有很多细菌。若是脚受伤,被水浸泡,就会感染生病。

过河的时候,由于红军大多缺粮多日,没有足够的体力,受到冰冷的水一刺激,更无法行动,即便是一米深的河,也有不少人死去。


没有忍受过饥饿的人很难体验饥寒交迫的可怕。在草地里,很多红军饿死,有些极度饥饿的人,连战友大便中尚未完全消化的青稞粒都要洗干净吃掉。比饥饿更可怕的是失温。松潘高原海拔高,虽然当时是8月,夜晚也要穿棉衣才能抵抗寒冷。

天气一日三变。中午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下午往往突然黑云密布,雷电交加,暴雨冰雹铺天盖地而来,或者雾雨朦胧;夜间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


第二天一早起来,会看到草地一些红军已经死了,再也无法醒来。红1军团有一个班,就是这样整整齐齐地两人一组,背靠着背,怀里抱着枪支,全部失温而死。



红军三大主力数次过草地,到底死了多少人?以前的说法是几千人,但是按照百度百科的资料,损失人数远不止几千。

红一方面军1935年6月过草地之前统计共有近2万人,过草地之后剩下1.3万人,损失6207人。

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过草地之前有1.6万人,走出草地时为1.3万人,过草地损失约3092人。

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以第三次过草地统计即损失近7000人。如果加上第一、二次过草地损失的人数,估计损失数翻一倍还要多。

按照这个数据,我们大致可以估计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几次过草地,死在草地的人员大约有2万人。

我一位朋友的父亲,是一位独臂老红军,叫孙华山,他是南京寿命最长的老红军,活了100岁,到2010年去世。孙华山1928年当红军,三过雪山草地,二战和内战都有战功,是当时有名的勇武军人。后来一身伤,九十多岁做心脏手术时胸腔还有好几块弹片。孙华山说最苦的时候就是过草地。

那时候孙华山担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师长倪志亮的警卫员。干粮吃完了,就挖野菜吃,野菜也没有的地方,就和战友们把皮带煮了吃。他们把皮带切成很小块,煮烂了带在身上,等到饿得不行的时候,才舍得吃一小块。孙华山的一个老乡,也是倪志亮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这个老乡受伤了,孙华山就一直背着他走。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但老乡在孙华山的背上死了。


#3


以前的红军,似乎个个都是超级驴友。

我曾经看过几篇红十三军的回忆录,有个老红军说起当年他们打青田,傍晚从永嘉根据地出发,带着武器弹药,翻山越岭一夜,第二天早上到达青田县城, 在城里打了一天,抢到一些战利品,看看敌军援军多,打不过,赶紧撤,大家扛着抢来的枪支弹药,连夜从青田回到永嘉。


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佩服。这条山路,即便让我空手走,我也走不动。 至于扛着枪走一夜,打仗一天之后还可以每人扛战利品连夜跑回来,这种持续一天二夜的体力,绝对是牛人才做得到。

下面这张地图,就是当年红十三军打青田的行军路线。一天2夜,他们走的山路就有136公里,还不包括打仗时间。


我年轻时曾经问一个健在的老红军:你们饭都吃不饱,怎么跑得那么快。老红军说:当赤卫队打游击,跑得慢的就死了……

粟裕的部队也是急行军的典范,在海安保卫战,粟裕带着部队一天作战五次,跑了180里(90公里),这或许和粟裕本人就从小练过长跑有关。在浙南根据地,粟裕就以擅长在山路奔跑著名,抓捕粟裕极其困难。

在长征的途中,红军有时候休整,有时候行军,有时候打仗,按照当时的记录,是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35.5公里)。

而红军前行的道路,大多数都是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更有雪山草地这样的极度危险的无人区。

所以,红军长征,也是将近30万人参与的总里程2万5千里的超级越野跑。这是一场艰苦卓越的征途。一路上人员不断折损,到甘肃会师的时候只剩下大约6万人。

很多人会以为这6万人都是苏区出发的,其实并不是。苏区出发的大多数工农红军都死在路上,有很多人都是半路上入伍的。红军长征有一个特点:走着走着,口音就变了。因为原先的士兵死去,一路上不断有新人加入,所以走到哪里,口音就变到哪里。

比如赣南苏区的一支红军,出发时86,789个人,加上挑夫,合计十万。没多久只剩下6万人了。后来又补充到7万多人。湘江战役10天打下来,只剩下了4万人。到最后在川西和红四会合的时候,只剩下了1万多个人——这1万多人里还有一部分是半途补充的。后来还有更让人惊叹的西路军全军覆没——在冬季的大西北原野,没有食物,缺乏衣服和燃料,2万西路军经过各种抗争,最后只剩下700人。

越野跑导致21人失温死亡事故,网上议论纷纷,很多人认为这种越野跑太危险,应该加强管理。也有人说作为极限运动,它本来就是危险的,若是完全没有危险,山地越野和城市马拉松也就没有区别了。

山地越野跑算危险吗?这时候,我就想起红军的故事,想起一句老话:「苦不苦,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现在有很多穿着红军军装、扮演红军的新一代,或许应该让他们踏踏实实去过一段真实的红军生活,让他们穿上草鞋,爬雪山,过草地(而不是穿着灰军装住宾馆吃美食),这样才能真切了解红军。

往期精彩


汪精卫为何会从“爱国者”变成“卖国贼”?

震惊全球!欧盟客机被白俄战机逼落,欧美各方震怒,如何影响世界局势?

袁隆平:一介农夫,国之栋梁

李中堂是误了国还是救了国?

拉清单,割韭菜,富人如何逃过一劫?

公务员热背后的秘密

正副局长打起来了李嘉诚的年夜饭曝光!一顿饭,看出一个家庭的教养

残酷现实:富人一抓一大把,剩下的是抓都抓不过来的穷人

深圳很多方面只算三线城市,背井离乡去那里生活合适吗?

虾BB,金政委又出高论……


做号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真心感谢每位打赏的朋友
视频号 望岳+ 长按识别观看关注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2150111或加qq2150111

留言请讲理性、讲技巧,未关注、不上墙
😊阅读原文 支持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