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资讯 | 博和汉商与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携手举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导师聘任仪式


2023年11月15日下午,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副院长倪铁、刑事法律系主任陈邦达、辅导员张冰驰以及三十多名法学生莅临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参观交流,并举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导师聘任仪式。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倪铁担任本次导师聘任仪式的主持人。倪院长表示,该培养项目一直都得到博和汉商的大力支持。在往期项目中,带教老师与学生一起追踪前沿问题,使得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和对法律的理解。过往的成功经验,也激励着我们在上海更多高等级、高水平的律所开展此类项目。博和汉商跟华政一直有良好的互动关系,很多律师与华政也有着千丝万缕、血脉相依的渊源。期待在未来,我们既有理论的交流又有实务的交流,既有老师们到华政来授课又有同学们来到博和汉商感受高端刑事法律人才的培养实践与探索。

朱海峰律师首先对华东政法大学师生们的到来表达了诚挚欢迎,并介绍了律所的基本情况、分所布局、品牌建设、内部培训、党建工作、文化建设、公益活动、主要荣誉等。

 

倪铁院长向在场师生介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并宣布导师结对名单。

导师聘任仪式环节,由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院长孙万怀向博和汉商的律师们颁发聘书,此次特聘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主任林东品、管委会主席王嵘、执行主任王思维、副主任朱宇晖、高级合伙人谢向英、朱海峰、马赛、胡婧、葛蔓、白树彩、虞思明、田思远、李冬颖、吴向东、朱旭望、合伙人崔震宇,共16位律师担任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校外导师。

导师代表马赛律师表示,优秀的老师可以在大家成长的道路上给同学们很多帮助,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是实现自我提升和成功的关键。马律师建议,同学们要着重学习和锻炼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是理性的判断能力,要在现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培养出独立思考和思辨判断的能力。第二,是自我情绪和感情的管理能力,这是迈向成熟和独立的重要一步。第三,是学会正确地看待金钱和利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生代表徐铭扬同学表示,很荣幸能在有着悠久法学教育历史、深厚法学教育资源的华东政法大学成为一名法学生,也很荣幸能在博和汉商一睹各位优秀律师前辈的英姿。相信在博和汉商各位优秀律师的指导下,在座的同学们一定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长为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新时代法律人才。

教师代表陈邦达老师表示,该项目是希望能培养同学们卓越的国际法律视野、突出的外语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项目凝聚了刑事法学院领导们、老师们对学生成才的殷殷期望;凝聚了在法律研究和法律实务中具有深厚积累和造诣的优秀教师、律师团队;凝聚了一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优秀本科生。相信大学四年毕业后,同学们都能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精神、胸怀天下、缘法而行的卓越法治人才。

孙万怀院长表示,学校和老师能够奉献给学生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机会,而同学们要学会在机会来临时,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抓住每一种可能性,突破自我、成就自我。在法律实务行业中,律师确实是最全面、最广泛地接触问题和处理各种事务的专业人士。刚刚进入法学院的同学们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带教老师们对话,但仍旧意义深厚。导师们传授的更多是课本外的知识,是他/她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从业多年的经验意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与优秀的律师结对学习,无疑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学习模式,这将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朱宇晖律师代表博和汉商,感谢华政刑事法学院师生们对博和汉商的信任,对导师而言,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要无愧于合作项目“卓越法律人才”的称呼,首先,是所有的受聘导师,要成为卓越的法律人、卓越的律师;其次,是导师们要全心全意、用最卓越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学所悟、所感所想分享、传承给同学们;最后,是培养各位同学成为更卓越的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这三句诗句是朱律师、也是所有导师们对同学们未来成长进步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希望在教师、导师、学生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像宝剑一样锐利,像梅花一样坚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卓越之路,让自己的人生光芒璀璨。


往期文章



声  明

本公号刊登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需转载或引用该等文章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如您有意向就相关议题进一步探讨交流,欢迎与本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