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托成长故事-成都中医药大学章津铭

章津铭 中医药会员之家 2023-07-01



简  介

章津铭,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书记、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6年在澳门大学获生物医药博士学位后入职成都中医药大学,随后破格晋升副教授(2017年)、教授(20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创新递药系统研究。入选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人选、四川省“青年千人”,荣获第十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四川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荣誉,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仁心宏仁术,奋斗扬担当

我是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章津铭,2018年,经中华中医药学会评审推荐,我非常荣幸入选了第四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人才类项目支持,也是为我开启科研大门的宝贵钥匙。三年时间匆匆而过,但我依然清晰记得入选青托工程时的激动与感动,青托工程使我从一名刚刚起步的“科研青椒”成长为更加坚定的中医药事业“守护者”。感谢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科协为我们青年中医药人提供这样一个宽松灵活、朝气蓬勃的交流平台,为我们的学术历练和成长提供了优质条件。回望来时路,心中千言万语化作三个词“感恩、梦想与坚守”。

首先是感恩。青托工程对于我们刚刚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的青年人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在科研起步期,青年人最需要的是经费支持、同行肯定、前辈指引,青托项目恰好为我们都提供了这些条件。还记得2016年完成博士学业后,我抱着“想要成为一名合格老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心愿,回到了这个打开他科研生涯大门的母校工作,受限于当时条件,学校一开始并未为我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入选青托项目后,在托举导师的指导下,在三年稳定的科研经费资助下,在学校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下,我立足于中药组分配伍和纳米递药技术,开展了多种中药活性成分与化疗药物联合抗肿瘤作用和智能化纳米制剂系统等基础研究,构建起组分配伍与制剂策略联合应用“中西合璧”抗肿瘤的新思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cta Pharm Sin B、Theranostics、Acta Biomater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青托项目的支持下,我也获得了很多与业内同行交流学习、向业内前辈学习请教的机会,这很好的补足了我的知识版块,提升了我的科研思维,并且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连续参加了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新西兰非传染性疾病研讨会,并做大会报告交流;多次参加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沙龙、青年科学家座谈等。源自于青托项目给予我的信心和动力,让我在荆棘丛生的科研道路在没有动摇丛事中医药研究的决心,反而为枯燥的科研增添了几分色彩,也让我在研究中收获了更多乐趣。

其次是梦想。汪曾祺曾说过:“人活着,总要热爱点什么”。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诸药所生,皆有境界”。2005年我就读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基地班),成都中医药大学厚重的中医药学科底蕴和积淀,塑造了我“药者匠心”的情怀,也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开展中医药创新研究梦想的种子。目前探索安全有效的恶性肿瘤治疗药物极具挑战性和社会价值,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地位和机制逐渐明确。“药以治病,因毒为能。”但如何采用现代制剂学手段,充分发挥利用中药活性成分毒/效双重性,既控制成分毒性,并充分利用其抗肿瘤活性,是亟须解决的科学问题。“中药制剂绝不仅仅是膏丹丸散,中药制剂一定不会止步‘粗大黑’形象”。作为一名中药制剂学专业的研究者,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为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做出贡献。在青托项目的支持下,我秉承传承创新理念,基于纳米载体在肿瘤治疗递药优势,采用多功能纳米载体包载雷公藤-甘草组分,实现了组分“体内共同传递-肿瘤逐级释放-微环境多重调控”,不但从血管调节、增殖抑制、免疫应答等多角度揭示了雷公藤-甘草组分联合抗肿瘤的机制,还实现了传统配伍理论、现代临床用药思路、纳米制剂技术的“中西合璧”,为组分中药抗肿瘤应用提供了新思路。这一研究思路也连续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的资助。在青托这个平台的支持下,先后入选四川省“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荣获第十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五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最后是坚守。我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同时更是一名平凡的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始终坚守为人师表育人初心,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科研指导。以真心换真情,以真情励人心,这是我的导师教会我的人生哲理,也是我自己的为师为人之道。刚进入学校工作时,没有自己的研究生,就与其他老师商量联合指导学生;没有开展自己研究工作的相关实验设备,就带着学生穿梭于成都各高校借用平台;有时候学生也会因陷入实验困境而被打击受挫,但我常常与他们一起分享其他青托人才的成长故事,与他们一起学习其他青托人才的科研成果。在青托项目的支持下,实验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团队也越来越生机勃发。有人说,习武者有三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作为一名青年中医药人,肩负青托项目给予的信任和鼓舞,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育人工作的珍贵和责任。中医药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力,青托项目既是对我们的托举,也是对我们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的期望。纵有凌云壮志,洗尽铅华,我们仍需坚守言传身教、育人初心。



特别提示:

更多学术计划、科技奖励和抗疫亮点等资讯可在本公众号首页【会员服务】-【特色亮点】栏目中及时获取。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