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到处都有熊猫在上房揭瓦 | 路上观察学

马飞羽 未来预想图 2022-05-10

在成都,所有的创意都想和大熊猫沾点边。


!Warning!

读完这篇文章,短时间内你可能会认不出“熊猫”这两个字


成都的熊猫先生生活条件看起来不太好——因为这个城市的“熊猫密度”太高了!


我在去成都的前两天,就已经遇到熊猫了。住宿旅社工作人员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只功夫熊猫,是这家青年旅舍的 logo。


△ 这是成都一家青年旅社的吉祥物。可能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它浑身上下有不少中国元素:川剧脸谱、银杏叶,还有玉饰的花纹。图片来源 | 成都瓦当瓦舍旅行酒店


在国际青年旅社,看到很多融合熊猫元素的小东西也不奇怪:展架上摆的是各种熊猫纪念品,早餐桌上的烟灰缸也是熊猫的样子,还有冰箱里的熊猫精酿。毕竟成都也以“深夜一串”闻名,右手烤串,左手一瓶熊猫精酿再合适不过。


△ 旅社露台上,一桌子的大熊猫和你大眼瞪小眼,就等外卖的烤串送到了。图片来源 | 成都瓦当瓦舍旅行酒店


不仅在旅社,整个成都,大家设计 logo 的时候都想和大熊猫沾点边。有些“成都制造”你或许已经在自己的城市看到了——成都起家的奶茶品牌茶百道,logo 就是“功夫茶大熊猫”。


△ 茶百道也用了大熊猫作为品牌形象的代表。图片来源 | 茶百道


在成都,这样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市中心人民公园里,环卫工人的制服背后画着一只圆滚滚的熊猫;文殊院“四川省古树名木”的挂牌上,几片彩色的银杏叶组成熊猫脸;街边的四川天府银行也是,这可能是银行 logo 里最不严肃的一个。哈啰单车全国都有,其他城市的自行车大多一成不变,唯独在成都,它也蹭了国宝的热点,把一只熊猫放进车筐里的号牌上。


△ 万物皆可大熊猫。


△ 南京同样算是个旅游城市,但这里的哈啰单车并没有加上城市代表元素。


如果只有这些扁平设计也太无聊了。成都人在熊猫上的创造力,可能会让你在路上抬眼时吓一跳——有只熊猫正想偷偷翻入居民区!


△ 我的一个朋友看到这张图时评论道:“特斯拉,危!”


在成都,想要翻墙的大熊猫不只这一只,最著名的大概要数扒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IFS)顶楼外墙的大熊猫。它是英国艺术家劳伦斯·阿金特设计的雕塑,名叫“I am Here”,是不少游客旅行攻略里的打卡景点。打算去那里的游客可能会直接跟出租车司机说:“去熊猫屁股下面。”


△ 香港创意工作室 AllRightsReserved 策划包括“I am Here”在内的 IFS 开幕艺术展,主题也是大熊猫,工作室的创意总监林树鑫(SK Lam)说:“也许中国每一个城市都适合以大熊猫作为创作题材,但大熊猫对于成都来说是最顺理成章的,这是它的家,我们要做的是为这个城市而做设计,所以在成都,就只有是大熊猫。”图片来源 | lawrenceargent.com


△ 不过成都街头大熊猫的长相有些参差不齐,并不是每一只都和我们想象中一样可爱。


越靠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街边的熊猫密度就越高。我是今年五一期间去的,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有几公里的时候,车行道已经堵得水泄不通。出租车以低于步行的速度向前挪动,司机指着路边墙上的熊猫涂鸦说:“熊猫不是到处都是吗?咱们就这里看看,不往前了好不?”


△ 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越近,周围的大熊猫涂鸦和雕塑就越多。


我很后悔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那天,我在熊猫基地门外广场上排了 3 个小时的队,走进大门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 12 点。成都夏天的中午太热了,熊猫早就不在户外活动,躲到空调房里去了。供游人参观的室内场所,每个房间只留下一只熊猫站岗。


△ 房间里只有一只供人参观的大熊猫,但房间外全是人。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恐怕成了整个成都能看到熊猫最少的地方——如果不算游客浑身上下的各种熊猫小配件的话。



延伸阅读


度假胜地轻井泽 | 台北南机场公寓 |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 我们怎样阅读北京这个城市? | 井盖,意料之外的脚下艺术 | 走吧!去和艺术同居


文&摄影:马飞羽 | 实习编辑:邢梦妮

校对:李起光 | 微信编辑:吕姝琦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