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历缩减业务线、裁员等阵痛后,这家拿下《暴走大事件》等知名IP发行权的公司如何复制光线传媒?

2016-10-08 把你写成爆款的 接招
文丨钧识
认知是前行的唯一武器


   火星文化

创始人李浩
背景56网
门派
内容创业
融资规模2800万人民币(A轮)
投资方姚劲波+牛文文+东方富海
+盛万文化


itakethat

李浩接招


CP们为什么一定需要渠道发行商?
垂直领域内容创业如何变现?
谁对你做人做事的影响最大?


2013年,在艾瑞的一个会上,当时还在56网担任副总裁的李浩大胆预测,从2014年起的未来十年将会是互联网内容创业的黄金十年,这个上升期中会涌现出一批市值百亿的优秀内容公司。


李浩说这话自有其经历背书和理论支撑,从2007年开始,他就在56网负责市场营销业务,这段经历让他有了大量接触CP(content provider即内容供应商)的机会,也对内容创业者有了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他发现这些内容制作公司不甘于受到平台的压制;另外,视频点播形式的出现也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内容创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而近两年内容创业不断降低的门槛和热门IP的出现也佐证了李浩的判断:

第一、  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等平台的出现让内容创业者推广的成本大大降低;

第二、  秒拍等短视频应用以及映客、花椒等直播平台的出现孕育了一大批网红;


第三、 
网络综艺、网络影视剧更是高奏凯歌,不但涌现了大量草根创业者,体制内的知名主持人也纷纷出走,投身网络。比如,汪涵和银河酷娱推出的《火星情报局》,制作班底大多出自湖南卫视;前几年不温不火,央视出身的马东也靠《奇葩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顺便还成立了一家内容公司;


最近,江苏卫视的著名光头孟非参与的首款网络综艺节目《了不起的孩子》也即将上线......


而与此同时,传统电视媒体江河日下,尤其是二线卫视的收视率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一些综艺节目甚至因为拿不到冠名和赞助出现了裸奔现象。


要知道现在热门网综的广告收入已经开始逐渐反超电视综艺,《暴走大事件》一年广告收入接近一亿人民币,《奇葩说》单季2个亿,《火星情报局》第一季1.7亿,并且势头还在持续上扬。


这些优质的内容公司就是火星文化想要服务的对象。


火星文化目前主要为CP做发行、宣传运营和广告营销三个板块,其中发行是最核心的业务。其渠道覆盖各视频网站、OTT、IPTV、移动运营商、户外媒体、第三方流量平台等。


但在公司成立初期,火星文化也走得惊心动魄。2014年8月,在拿到湖南同乡姚劲波以及黑马基金牛文文的500万天使投资后,正式开始创业的李浩没有专注做发行业务,而是选择先切入节目的研发和制作,但最终还是因为不够聚焦,在研发、发行、运营、营销等方面均没有实现单点突破。


虽然在业务上没有重大突破,但是通过自制节目,李浩及其团队对内容制作的上下游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了解CP们的需求。


到了2015年4月份,由于前期在节目制作上的投入再加上天生富有赌性的李浩对另外一家内容公司的投资(用自己融来的钱去战略投资看好的公司),火星文化的现金流也出现了重大危机,最困难的时候他们的账面上只剩26万元,不够发一个月工资。这也不得不让李浩重新反思做事的思路,他认识到了创业初期聚焦的重要性,自此决定以后集中公司所有资源和兵力从最擅长的发行切入,这也是CP力有不逮的地方。


砍业务、裁员,火星文化经历了成长的阵痛。


到了6月份,李浩靠自己过去在行业中积累的能力以及人格信誉资产,在微信中迅速向打过交道的朋友圈中融到了1250万的Pre-A投资,其中950万来自李浩的朋友,300万来自公司核心创始团队。


这次战略调整后来被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三个月后,火星文化先前的战略投资以及专注发行的策略取得了硕果。


一批知名IP交给火星发行,比如《明白学堂》、《同道大叔》、《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军武次位面》等,而最让火星文化风光无限且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他们拿到了《暴走大事件》的全网发行权,之所以能拿到这个项目,靠的也是火星文化销售团队多年来对内容的理解以及最重要的——在OTT上的布局能力。


李浩告诉接招(微信公众号:itakethat),火星文化其实对标的就是早期的光线传媒,光线最早不具备内容制作的能力,但是他们通过一支强悍的地面发行团队撬动了内容资源,当后期光线的发行能力越来越强时,很多内容公司也主动找上门来合作,并且希望光线参投,最终实现了对内容市场的收割。


火星文化也会走相似的路径,并且会随着互联网内容大潮的发展成为最头部的内容公司,在7、8年内达到百亿级以上的体量。

 

 

 

Q火星文化发行的内容大致有哪些?


李:火星发行的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泛娱乐内容,主要是指电影、网剧、综艺、动漫等形式的内容;对应传统媒体的院线电影,电视剧和电视综艺节目;第二类是垂直细分类节目,主要包括美食、美容、母婴、旅游,财经、游戏等细分领域。

 

 

 

Q火星文化在发行上的优势是什么?CP们为什么需要你们?


李:在整个生态里,不管是对平台方还是内容方,火星文化对他们熟悉的程度都非常高。

 

对CP而言,单一CP把控平台资源的能力有限,在内容极度充裕的今天,自己做渠道发行的话,传播效果很难得到保障。

 

火星在发行上的优势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分别是广度、深度、专业性。以广度为例,广度是指合作渠道的体量,除了和全部的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有合作之外,火星还覆盖了100多家内容播出渠道。包括百度、360等第三方流量平台;乐视、小米、微鲸、芒果TV、CIBN、未来电视等各种OTT渠道;百视通、爱尚电视等IPTV渠道方,以及中国电信等运营商渠道。我们还和海外发行方如LINGCOD TV等合作,把优秀的网生内容推送给7000万海外华人用户。

 

另外,PGC代理发行追求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如果只提供发行,可替代性很强;更多的竞争力来自于提供的附加价值,比如发行、宣传、营销、变现一体化服务,让CP产生依赖。

 

 

 

Q代理发行的盈利模式有哪些?


李: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最传统的营收是视频网站给的广告分账,发行公司和CP方会有收入分成;第二种是正在兴起的付费内容营收,付费内容是需要发行方投入一定比例的宣传资源争取到的;第三种是发行代理费,是内容投资方为了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付费请发行方代理发行。

 

 

 

Q垂直领域内容创业的变现要如何做?这里核心是什么?

李:垂直内容领域运营的核心是用户运营,内容只是吸引用户的手段,而不是核心目的。 


比如我们发行的《军武次位面》,它就是通过优质的内容把对军事感兴趣的用户抓取了出来,然后吸引他,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沉淀下来,不断增强和军迷的互动,让他们更有参与感和归属感,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军事周边的消费,把这些人群属性背后的产业关联起来,最终获得变现。


这也是垂直内容变现的重要渠道,那就是衍生品和电商,这种内容关联消费在未来十年内是最大的趋势和方向。

 

 

 

Q你认为互联网电视未来会逆袭手机屏幕吗?


李:会的。OTT在去年年底的月度活跃规模是7000万左右,我预计到今年底,活跃数会达到2亿,未来这块业务也会不断加速,整个广电行业也都看得很明白了,华人文化的黎瑞刚之所以做微鲸电视就是因为看到了客厅终端的这个巨大变化。


因为电视还是有不可比拟和取代的作用,比如大屏、音响,它带来的视听体验都是手机、电脑做不到的,所以OTT化以后,它会呈现爆炸式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被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在去年,整个行业都不怎么关注OTT的时候,我们就大举进入,提早布局了。 

 

 

 

Q对内容创业者的建议是什么?


李:一定要去做头部内容,实在不行的话宁肯选择在一个细分领域里做到第一名,而不是去做母婴这种大品类中的第十名,这样意义是不大的。


比如说中国有四千万的围棋人口,但是现在在互联网上面,没有一档叫得响的围棋节目,中国还有几千万的钓鱼爱好者,同样在视频网站上也找不到一档好的钓鱼节目。


在这些细分领域中,还是非常欠缺优质内容的。


如果是泛娱乐内容创业的话,它的马太效应特别强,只有头部内容才能吸引眼球并且赚到钱,没有头部资源的创业者不建议进入。

 

 

 

Q如果采访一位创业者,你最想采访谁?


李:稻盛和夫。我之前在56网的时候,工作上非常拼,有的同事觉得我比CEO还拼,就问我你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了钱还是为了名? 我想了下,虽然爱钱但是我物质上的欲望也不强,可能也爱名,但这也不是我特别热衷的。这就陷入了有关人生意义的思考,当时稻盛和夫《活法》中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彻底释怀。他说人生的意义既不为名,也不为钱,而是通过对自身的修炼,让自己死的时候比出生的时候更通透一些,睿智一些。


在做企业的过程中,我被东西方的各种管理思想搞得头大分裂,比如有的强调精益管理,另一个主张人性化管理,这两者常常是冲突的。当这两种思想在我头脑中不断交战时,也是稻盛和夫的一句话化止干戈,天下太平。他说做企业如做人,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是什么样子,做企业也要秉承一样的原则。


比如对待公司伙伴,既要跟他们坦诚沟通也要分享利益,因为生活中对朋友也是希望如此。

同样在跟CP合作时,也要有一颗帮助他、成就他的心,帮他把事情做好,再求得回报。包括在定价上也是这样,一定要合理,赚得暴利和不赚钱都是不对的,应该赚合理的利润,当然也一定不会让自己亏钱。


所以我的体会是当把做人的原则用到做公司的时候,事情反而简单了。所以我极其感谢稻盛和夫他老人家。




往期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加入接招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