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兴疫苗技术:外膜囊泡疫苗 & RNA疫苗

开朗的豌豆射手 生物工艺与技术 2022-12-21

本文节选自《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ow-Cost, Rapid Vaccine Manufacutrue》,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原文或往期公众号文章《用于低成本、快速疫苗生产的新兴技术》以及《用于疫苗开发的高产量酵母及杆状病毒-昆虫细胞平台》。


外膜囊泡疫苗,用于膜抗原疫苗生产的通用模块


外膜囊泡(OMV)是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自然产生的。革兰氏阳性菌、分枝杆菌和古细菌也能自然释放OMV。OMV是起源于内吞的球形实体,直径通常在20-250nm之间。这些病毒大小、带有镶嵌蛋白的脂质双层囊泡具有很高的免疫原性。基于OMV的疫苗可通过以下方法生产:a)培养自然分泌OMV的野生型细菌;b)在EDTA存在下,使用脱氧胆酸钠进行去垢剂提取;c)培养转基因细菌,以提高OMV产量。去垢剂提取可以去除能产生反应的或有毒的脂多糖,但其缺点在于:1)失去带负电荷的表面抗原;2) OMV可能聚集,导致大小不均匀,在除菌过滤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OMV;3) OMV疫苗因细菌细胞裂解而被其细胞质蛋白污染。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可对产生OMV的细菌进行基因工程处理,以提高OMV疫苗的生产。这些基因工程修饰方式包括:1)改变细菌脂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以降低内毒素和反应原性;2)抗原的过表达;3)多种抗原和抗原异构体的同时表达;4)分泌的抗原截留在外膜中;5)通过去除外膜锚定蛋白,增强OMV生成;6)去除可能引发不良免疫反应的免疫调节成分。细胞壁内外膜的完整性和黏附,通常由Tol- Pal系统调控,该途径的修饰可被开发用于增强OMV的生成。


膜抗原的通用模块(GMMA)是工程化的OMV,以增强自然OMV的形成(通过删除脑膜炎球菌中的gna33以及索奈氏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中的tolR),降低反应性和毒性(通过修饰脂质A的酰化模式)和过表达免疫原性抗原。GMMA含有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包括toll样受体配体,在其诱导的免疫应答中,其可作为自我佐剂。GMMA具有高免疫原性、高效、低反应原性、安全、且可在可放大的工艺中以低成本方式进行生产。GMMA的主要限制是不能进行人体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GMMA的生产规模已经扩大,用于生产符合GMP质量要求的志贺氏菌和非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本文描述了在志贺氏菌中进行GMP质量GMMA的生产,因为这种基于GMMA的疫苗已经开发到最先进的阶段,在成人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是安全的,且具有免疫原性。从用于发酵的菌种解冻到最终纯化的GMMA的生产时间为3天,因此,根据疫苗剂量的大小,一个拥有500L发酵罐的相对较小的生产工厂,每年可生产超过10亿剂疫苗。以GMMA为例的OMV疫苗生产方案如下图所示。


使用革兰氏阴性菌生产GMMA疫苗。GMMA在细菌培养过程中不断释放,并使用两个连续的TFF步骤进行分离。


上游和中游工艺


目的菌株经过基因工程处理,以获得GMMA疫苗生产所需的特性。对此,在志贺氏菌中,抗生素选择标记取代了tolR、galU和msbB1基因。对于在沙门氏菌中进行的GMMA疫苗生产,可以删除tolR、msbB、htrB和pagP基因,并使用抗生素选择标记替代。获得的菌株被储存在双层细胞库中,然后扩增,以用于生产。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菌生长得更快,可以在更大体积的生物反应器中培养,因为细菌细胞比动物细胞更强健,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和搅拌速率。


一旦获得所需的接种液体积,细菌被接种到补料分批生产生物反应器中。细菌发酵罐的体积可达数百立方米,体积达2,000m3的发酵罐也已有报导。一旦细菌到达稳定生长期,发酵液转入下游纯化阶段。


分离和纯化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GMMA被释放到发酵液中,通过包括微滤和超滤两个连续的TFF步骤将其与其它发酵液成分分开。在第一个微滤步骤中,生物反应器与TFF系统连接,并用作循环罐,将培养上清液浓缩三倍,然后使用缓冲液进行5体积的不连续洗滤。在第二步超滤步骤中,大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被去除。接下来,GMMA溶液浓缩至制剂过程所需的水平。

 


RNA疫苗生产

 

核酸(DNA或RNA)疫苗编码抗原,疫苗抗原在患者的细胞中产生。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正确的人特异性翻译后修饰,可以在人体内表达广泛的抗原。RNA分子或疫苗的大规模生产目前从很多方面来说还是未知的,可能带来一定挑战。


目前还没有RNA疫苗获得监管批准,但RNA反义寡核苷酸和适配体疗法已被临床批准用于调节蛋白表达。短干扰RNA(siRNA)疗法也在研发中。这些RNA疗法的“长度”比RNA疫苗短得多,然而,其为RNA疫苗临床获批打开了通道。RNA疫苗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使用自复制RNA载体替代基于mRNA的疫苗可以提高RNA疫苗的效率。因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基于RNA依赖性RNA聚合酶(复制酶)的RNA疫苗。对于这些基于复制酶的RNA疫苗,首先复制酶被表达,从而允许RNA模板的扩增。非病毒传递方法(例如纳米颗粒)是RNA疫苗的首选,因其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生产,且具有优化安全性的潜力。


事实上,RNA疫苗是通过纳米阳离子多聚体或脂质体剂型递送进入细胞质的。RNA的全合成制备和生产的简单性,使得其可在新病原体鉴定后几周内可产生数千剂。构建靶向菌株多样性或多个传染病靶点可以很容易地组合。此外,较低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成本要求,使在低收入地区建立生产工厂的计划成为可能。因此,由于与DNA疫苗相比,自复制RNA疫苗易于使用多聚物或脂质体给药,以及其效力和非诱变特性,我们选择自我复制RNA疫苗生产进行进一步分析。该类RNA疫苗的活性药物成分是一种自我复制的RNA分子(RNA复制子)。这种RNA分子有9,000 – 12,000个核苷酸,其编码:1)一种非结构蛋白,可以自我分裂,释放复制RNA复制子所需的解旋酶和复制酶蛋白,2)目的抗原基因。在这些编码基因的两侧,复制子RNA还包含一个5' 不翻译区 (UTR)、一个3 'UTR、一个5' 帽序列以及Poly(A)尾序列。自我复制RNA分子通过体外无细胞转录反应生成,如下图所示。


使用体外转录生产RNA疫苗。编码抗原的自我复制RNA,通过体外转录从DNA模板转录,5 '帽共转录,模板DNA被消解,然后使用TFF纯化。


上游和中游工艺


首先,通过将抗原编码基因插入到RNA复制子表达序列的正确位置,生成编码全长RNA复制子的质粒DNA。RNA复制子受T7启动子控制,因此使用T7 RNA聚合酶转录。质粒DNA在大肠杆菌中扩增、纯化、并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线性化。


体外无细胞转录(IVT)反应,使用T7 RNA聚合酶,从DNA模板转录复制子RNA,形成DNA、RNA和蛋白酶的复杂混合液。在IVT过程中,通过向反应中添加m7GpppG帽结构类似物,以及保持帽分子与RNA序列第一个核苷酸(即GTP)的摩尔比,RNA复制子的5'端可以加帽。或者,也可以使用源于牛痘病毒的加帽酶,在单独的步骤中,对RNA进行加帽。这里,潜在的成本权衡在于,是在单次IVT反应中使用昂贵的帽类似物,还是使用更便宜的加帽反应,后者需要进行额外的酶生产步骤。


5' 帽在RNA疫苗中的作用是:1)防止外切酶降解;2)促进翻译;3)规避针对RNA分子的先天免疫反应。在IVT过程中,RNA复制子的3'端可通过在DNA模板上编码poly(A)尾而被聚腺苷化。DNAse I酶被添加到IVT反应混合液中,以降解模板DNA分子。

 

分离和纯化


复制子RNA分子可以使用基于大小差异而进行分离的TFF技术,从反应混合液中分离出来,过滤器膜可选择聚砜、聚醚砜以及具有更高亲水性的改性聚醚砜滤膜。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如三磷酸核糖核酸、小核酸片段、氨基酸等)可以通过膜。TFF中的跨膜压通常为2 psi左右,剪切约为800s-1左右。在TFF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将新的缓冲液注入进样容器而进行缓冲液置换(洗滤)。通常用pH在8左右、总盐浓度在250mM左右的缓冲液替代起始缓冲液。



原文:Z.Kis, R.Shattock, N.Shah, et al.,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ow-Cost, Rapid Vaccine Manufacture.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9, DOI: 10.1002/biot.201800376.




更多阅读

寨卡病毒样颗粒疫苗生产平台:稳定细胞系和连续灌流培养

病毒载体疫苗:生产挑战和纯化策略

基于细菌外膜囊泡的H1N1/冠状病毒双联疫苗的制备

一次性使用技术和封闭系统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

高细胞密度培养和病毒疫苗生产的灌流控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