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构信任,从数据安全开始

郭欣 牛透社 2022-03-19

郭欣 微村智科创始合伙人 

责任编辑|燕子  排版编辑|加盐

全文 4048 字



“The 21st century is a digital book. Zola taught HYDRA how to read it.


Your bank records, medical histories, voting patterns, emails, phone calls, your damn SAT scores.


Zola's algorithm evaluates people's past to predict their future. ”


--《美国队长II》 2013 年 4 月


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世界正在成为物理世界的“镜像”,数据量每年呈指数级增长。物理世界有法律来管辖,有警察来守护,而数字世界呢?


01

数据泄露与勒索攻击


来源:Freebuf,2020 年数据泄露案例


近年来,无论是国内知名公司,亦或是海外大厂,都经历过大型数据泄露事件。由于数据对企业的价值越来越高,数据也已经成为勒索病毒主要的攻击目标。2020 年 3 月,台湾 PC 巨头宏基(Acer)遭到勒索病毒组织 REvil 的网络攻击,并被索要支付高达 5000 万美元的赎金;2020 年 8 月,佳能遭 Maze 勒索软件攻击,2.2 GB 美国公司数据被“撕票”。


根据 Sophos 最新发布的 2021 勒索软件报告显示,因勒索软件攻击而挽回损失的平均总成本预计在 2021 年同比会增加一倍多,且成本增加的趋势在未来十年都不会缓解。


02

监管政策与处罚案例


自 2016 年欧盟立法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来,各国竞相响应推出本国数据安全相关法案,我国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在今年完成立法。


伴随着立法,接踵而至的是各大巨头因个人信息等数据使用不合规受到巨额处罚的案例。2021 年 7 月,亚马逊因对个人数据的处理不符合欧盟数据保护规则,被卢森堡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 7.46 亿欧元罚款;2021 年 9 月,WhatsApp 也因涉嫌隐瞒与 Facebook 共享欧洲用户的数据,违反了欧盟数据隐私法而被爱尔兰数据保护委员会处以 2.25 亿欧元罚款。


今年 6 月以来,国内的各级监管机构频频出手,滴滴成为了第一家被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进驻开展安全审查的公司,“滴滴事件”或将成为国内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的里程碑事件。



03

对企业的影响

数据是互联网及 SaaS 类企业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内两个法案的发布以及实施,对平台类、营销类、数据分析类以及数据安全类企业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1. 平台类企业


以阿里为例,淘宝开放平台提高了跨店铺获取同一用户的数据的门槛;仅针对会员通业务,为跨多品牌、跨多店的用户提供唯一 ID(omid)。


包括阿里在内的部分平台类企业已经制定了平台商户和平台ISV用户触达的新的规则,对商户获取用户真实联系方式做了限制,以采用类似“虚拟小号”的方式满足商户触达用户的需求。


这样的“出域限制”将带来用户数据跨平台分析的阻断。


相对而言,平台类企业将承担更多的对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保护的职责,也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方关注;平台方同时也会借此政策带来的变化,打造自己新的护城河。


2. 营销类企业


营销企业获取用户联系方式的途径将要求必须在用户明确的授权前提下合法合规取得。受影响最直接的是那些过去粗放式采集消费者和用户数据的企业。


法案中明确提出了诸如数据无法随意买卖,规范人脸信息采集与应用,禁止大数据杀熟,禁止超额收集与滥用个人信息,精准营销/算法推送可以被主动拒绝等限制。


这对于在单一平台内营销为主的营销类企业影响相对较小;但对于跨平台的营销企业,假设在平台方实施“出域限制”的情况下,C 端用户“标签”的数量将会减少,匹配精度可能下降,导致 ROI 降低,可能需要寻找新的技术路线或商业模式。


3. 数据分析类企业


《数据安全法》明确指出“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因此,数据安全需要针对数据各环节进行监控、审计、溯源。


对于数据分析类企业,在自身做好数据安全保护的前提下,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获取高相关多维度数据的成本在提升,特别是平台类企业“出域限制”的情况;数据分析的技术难度将提高,这也带来了从产品技术层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机遇。


隐私计算所提倡的“数据可用不可见”、“让数据的价值流动”很可能会与数据分析类企业产生化学反应,让数据的价值在合规的前提下得到释放。


4. 数据安全类企业


数据已成为五大生产要素之一。数据的流动产生更大的价值,如何在产生数据价值的前提下,做好数据安全防护工作将成为制约或者刺激企业发展的一个核心的关键命题。


对数据安全的保障也将从辅助性的等保相关,变得与业务密不可分,API 监控管理、数据全链路安全等相关需求呈高速增长。


数据安全所衍生的分类分级等数据治理的相关业务可能将会迎来新的市场机会。


GDPR、CCPA 等法规催生了海外独角兽的快速崛起;国内的政策力度与市场空间将迎来数据安全类企业更大的利好。


04

国内数据安全行业的投资机会


2016 年的《网络安全法》之于网安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以网安行业龙头奇安信为例,2016 年至今的五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五年 CAGR 更是达到了惊人的 63.54%。


我们判断,2021 年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后续一系列配套法规和监管政策的出台,对于国内的数据安全行业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预计将会有一批优秀的数据安全厂商陆续涌现,行业突破千亿天花板的时点也将被显著前移。


具体到数据安全行业的细分投资方向上,我们可以分别参考 Gartner 2017 年和 2020 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看到 Gartner 在 2017 年已经将目前主流的数据防泄漏、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等列为趋向于成熟的产品;在 2020 年的数据安全行业研报中,对之前年度相关技术的发展阶段做了更新,并预测未来数据安全将向着一整套解决方案、隐私保护、新技术(云/区块链等)等方向发展。


数据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2017年)


数据安全技术成熟度曲线(2020年)


05

尾声:一些猜想


1. 平台厂商将在新的游戏规则下不断寻找突破


我们看到阿里 2015 年就推出的“会员通”最近卖的异常火爆,几乎成为了 B 端商户的刚需;腾讯近两年力推的“企业微信”似乎成为了商户原有电话和短信触达方式的完美替代。新的游戏规则下,大厂已经在根据自己的禀赋打造新的护城河,我们可能很快会看到大厂更多新的玩法。

在反垄断和生态互联的大趋势下,互联网大厂之间、互联网大厂跨域的数据互联需求(如与金融征信机构等),也会催生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的加速成熟。会涌现一批优秀的技术和 To B 创业企业投身其中。

2. 优秀的 to B 企业依旧会带着枷锁起舞


我们认为,史上严厉的《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短期会给部分行业和业务带来一次洗牌和整顿,利用数据野蛮生长的时代将成为过去,长远看是积极的。回顾国内的商业史,三聚氰胺事件成就了蒙牛和伊利、塑化剂事件成就了茅台和五粮液。欧洲的 GDPR 和美国的 CCPA 并没有阻挡 Salesforce、Shopify、Adobe 等优秀的 to B 企业在近几年的高速成长。

优秀的 to B 企业有技术、有前瞻、也有更大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相关的法规落地和严监管,反而会是这类优秀企业健康发展的机会。

3. 新的 to B 市场机会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监管将会在各地区、各行业逐步细化。最直接的,会催生数据治理(分类分级)与数据防护的直接需求;未来,企业所拥有数据体量会不断增大,颗粒度也会越来越细,“海量数据的精细化管理与运营”的能力将逐渐成为 to B 企业的新需求。

同时,围绕这一需求也将衍生新的技术与产品,或许会为成为 to B 企业的新的市场机会。

4. 数字税(Digital Tax)已经在路上?


2021 年 4 月,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1 年年会举办期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媒体见面会上对数字税相关问题作答;

2021 年 5 月,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信息政策所发布了《数字税的概念详解、全球进展和有关影响》瞭望报告,报告从理论基础、现实背景、规则体系、战略意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数字税的概念;

2021 年 7 月,欧盟委员会执行副总裁 Margrethe Vestager 表示,该委员会将在未来几周内提议征收数字税,这些税收将用于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
欧盟领域内大部分的数字商品和服务交易都被以 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公司所掌握,在新冠疫情影响下,财政紧张的欧盟是否会开这个头?处于反垄断浪潮中的中国是否会跟进?

5. 数据交易所将迎来春天?


2015 年 4 月 14 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GBDEx)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以大数据命名的交易所;

2021 年 3 月 31 日,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成立;

2021 年 8 月 29 日,深圳在提请人大审议的《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中提到,积极推动设立数据交易场所;

2021 年 9 月 9 日,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当前正在推动数据综合立法,筹建数据交易所。

数据早已成为各家企业的生产要素之一,在《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背景下,数据交易所是否有可能成为企业合规获取数据的最佳解决方案?伴随数据交易所的建设,隐私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是否将迎来一波商业化落地的场景?

6. 数据不再是多多益善的资产?


作为投资人,原来我们听到拟投企业说自己拥有大量数据,是个加分项,现在我们再听到同样的说法,我们会追问,“数据来源是否合法?” “有没有数据泄露风险?” “怎么保障数据的安全?”“有没有买数据安全产品?”

在新的监管规定下,数据不再是多多益善的资产,更附带上了获取的合规成本(数据交易所的交易费用),安全维护成本(购买数据安全产品),甚至还可能负担税收成本(拥有一定规模的数据后需要缴纳“数字税”)。



作者简介

   郭欣   微村智科创始合伙人。


在大数据、云计算、企业服务等领域具备丰富投资经验,曾主导投资了国内首家 IPO 上市的原生 SaaS 企业-微盟集团(2013.HK)。所投资企业涉及智慧零售,智能客服,营销云,销售云,商业智能,教育信息化等广泛领域,具备一二级市场复合的投资经验,曾获评“融中·2018-2019 大数据/企业服务行业十佳投资人物”

如果你对 To B 有独到的见解和观察,欢迎投稿。稿件经审核通过,将在本公号(牛透社)发布。投稿戳👇二维码,联系牛透社同学。


11 月 12 日,郭欣也将参加 2021 中国 SaaS 大会,并做“信任背后的价值链”的主题分享,欢迎大家到场观看!



- The END -
To B 领域投融资 / 行业资讯 / 行业洞察 / 人物专访……尽在牛透社

————【推荐阅读】————




喜欢,就点一下 在看 哦~

报名请戳 “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