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文推介 | 张珺:如何斩获10个offer?像做研究一样申请美国博士

张珺 公共管理研究 2022-09-12


前言

在2022申请季中,我获得了10所美国公管类/社科博士的offer,其中9个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幸运的。非常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马亮老师的支持和邀请,我得以分享这段起承转合。我只申请了美国的博士项目,主要是非营利组织研究方向,最终选择Syracuse University的Social Science项目。我的申请历程和项目选择都非常个人化,并不具有普遍参考价值。当然每个人的博士申请都是个性化的,但是申请过程中的情绪和成长,或许能够与大家产生共鸣、与后来者共勉。更重要的是,借此机会感谢所有的帮助。

表1 我获得的博士offer
学校
项目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olicy
Rutgers University-Newa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American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olicy
Indiana University-Purdue University  Indianapolis
Philanthropy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olic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ommunity Resources & Developmen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Political Science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Public Policy


在我拿到的offer中,除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需要等待奖学金外,其它均直接提供全额奖学金。这些项目以Public 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PA)为主,也涵盖政治学、慈善学等学科,看上去比较多样,但都与非营利组织密切相关。

名词说明

PS: Personal Statement 个人陈述
SOP: Statement of Purpose 目的陈述
WS: Writing Sample 写作样本
RL: Reference Letter 推荐信
CV: Curriculum Vitae 简历
TA: Teaching Assistant 助教
RA: Research Assistant助研


01
引言

在申请之前,需要明确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读博?去哪里读博?只有答案清晰且坚定时,自己才会较少情绪内耗,真正地享受旅程。于我而言,过往随心所欲所做的事情,或多或少指向了这一选择。对未来生活状态的期许包括做学术工作,所以读博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我从未动摇过。如果申请结果不理想那就找个NGO工作,当作田野调查,再申一次——这是我给自己的Plan B。

我在开启申请季之时,了解到近年来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国外社科类博士申请竞争非常激烈,会有条件出色的学生却颗粒无收的情况。因此,我对申请怀着背水一战的心情。在和马老师的一次交流中,他提醒我要做好万全准备。“如果结果不理想,就招你当一年研究助理”。他随口说的一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这句话的意义不在于我自己能有个后路,而是我何其幸运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带着这样的支持,我一定要勇往直前。现在回顾整个申请季,侥幸在最后有所收获。总结下来以下几点思路比较重要。

  •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的申请结果有惊喜,很大程度是因为得到了非常多帮助。

  •       博士申请类似于找工作:匹配很重要、灵活性强。

  •       这是开始,而非结束:将申请视为扣响学术共同体的门,初次亮相,来日方长。

  •       升级打怪,享受过程:会有非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所有的遭遇都是生命的体验与历练,开心做事,从中成长。


接下来我会从经验寻求、项目选择、硬件材料、个人履历、文书材料及申请过程几大方面展开,类似于做研究时找到一个问题、进行文献综述、获取数据、确定方法以及分析总结。为了避免有偏颇之处以及丰富内容,我也融合了部分其它申请者的经验,并请另外两位申请到很好学校的朋友进行审校,参考资料附在文末。


02经验综述

(一)论文、经验帖、申请讲座

这一部分是普适的内容,类似于研究中的二手数据,易获取但是可能和自己的研究不是完全匹配。主要的资料来源包括:

  •       “RUC思享”等经验分享平台

  •       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举办的活动

  •       本领域学术类公众号/B站举办的申请分享活动

  •       “一亩三分地”等网络论坛

  •       知乎/B站/豆瓣/微信/GitHub等平台的信息搜索


一位学姐给我分享过两篇有关博士申请的论文,也很有帮助:


Chiu, Yuan-Li Tiffany (2015). Personal statement in PhD applications: Gatekeepers' evaluativ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17(1), 63–73.
Yuan-Li Tiffany Chiu (2019) ‘It’s a match, but is it a good fit?’: admissions tutors’ evaluation of personal statements for PhD study,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45(1), 136-150.


(二)向学长学姐和老师咨询

这一部分是个性化内容,即向对方陈述自己的情况,获得针对性建议。这类似研究中的一手数据,成本高但是更切合自己需求。我会联系在我计划申请项目中有过就读经历的学长学姐,约时间咨询,并提前列好问题发给对方。主要问题包括:


1. 申请相关:往年申请/录取学生情况;标化成绩平均水准与侧重;各类文书材料注意事项;意向导师当前研究偏好、带学生情况;个人申请经验与建议。
2. 项目相关:项目风格(研究方法、重点议题、合作氛围);申请项目培养内容与时间线;博资考;TA/RA工作;研究/会议资助;奖学金情况;毕业年限;就业去向。
3. 个性化问题:自己在标化成绩、文书材料、联系院校及填写系统中的具体问题。
很多院校都会开博士招生说明会(information session),一般九十月份就会出通知,需要及时查看。


其实以上很多问题也可以直接联系项目主任,甚至约线上聊,这一点我也是在申请结束后和其它同学交流才知道的。感谢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提供的平台,举办PA博士申请讲座,并且有CAAPA成员和关注者的群,使我获得了很多信息。

(三)资料整理

我建了一个Excel,分不同sheet整理搜集到的信息,栏目指每列的题目。在表一中,托福和GRE栏列出要求和送分代码(code)、其它栏会列出申请的对应要求,我不同项目的推荐人会有变化,因此列出来。


申请资料整理方法
内容
栏目
使用方法
表一:
项目清单
学校、项目、截止日期、托福、GRE、WS、PS/SOP、WS、RL、推荐人、WES、其它文书、意向导师、博士招生说明网址、申请系统地址
送分完成后把相应的托福/GRE栏目标灰,交完申请后把这一行标灰。
表二:
申请经验
个人背景、研究方向、去向、标化建议、文书建议、其它建议、资料来源
汇总看的、听到的经验帖内容
表三:
意向导师
学校、姓名、研究兴趣、教育背景、职称、方法、有意思的研究、资料来源
可以汇总官网资料、个人网站、领英平台
表三:
工具方法
研究方向相关网站(研究中心、短期项目、实践机构)、语言提升网站、申请相关网站
例如,有人使用Interfolio管理推荐信平台;语言润色平台Fiverr;论文润色平台意得辑、募格学术等
表四:
语言表达
院校介绍及项目说明里用到的词汇,分为:非营利、培养、使命等
方便用到文书里

我在翻阅学院官网的时候,往往惊叹于一些漂亮的表达,就会把这些词、短语和句子分类放到Excel里。如图所示,对于博士要做什么以及非营利组织研究的价值,这些说法都简洁且动人。

1 积攒的部分语言表达


03项目方法论

(一)申请多少个项目?

我提交了20个项目的申请,排名不等、特色不一。申请多少个项目,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我知道有只申请1个项目就中的,也有申请30余个项目的,关键是申请的项目都是自己契合的、想去的。否则看上去不难的项目,因为不够契合会很难被录取,或者拿到offer也不是很想去,浪费时间精力。

(二)申请哪些项目?

可以先看专业排名,大致了解下基本情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U.S. News的排名是硕士项目,且有一定的滞后性。“公共管理研究”公众号也分享过很多公共管理与政策专业的排名,可供参考:

01

消息速递|2022年软科公共管理学科排名公布(点击阅读)

02

学科排名 | 2022年QS世界大学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学科排名(点击阅读)


博士申请主要还是看自己对哪个老师感兴趣,有以下信息获取途径:
  •       自己写论文参考过的文献的作者

  •       看本领域学术期刊上感兴趣的论文

  •       本领域学术期刊的编委(editorial board)

  •       学术会议上自己感兴趣的学者

  •       国内同方向老师的指导老师、国外合作者


对于国内方向类似的海归老师,在查Ta的毕业院校之外,也可以通过学院官网或者ProQuest找Ta的博士论文,看看委员会成员,里面往往会有校外老师,因此可以了解更多学校。此外,最好申请的项目里有2-3个和自己方向类似的老师,除了导师(advisor)外,需要考虑自己会组一个怎样的博士论文委员会(committee)。

列好申请清单后,请本领域的国内外老师、博士学长学姐帮忙把关。给我写推荐信的老师、做非营利相关研究的老师、以及申请院校的在读华人学生,基本上都被我叨扰了一遍。非常感谢师长们对申请清单的建议,使我没有遗漏合适的项目,并且增加了对各个项目的了解。

我自知硬件条件并不好,所以申请一些难度大的项目,心态有点崩,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有这个时间不如多改几遍WS。我并是不认为我差,只是当前所能传递的signal(信号),很难完全证明我自己。这种情绪内耗会影响做具体的事情,我必须把自己从这个死循环里解脱出来。

于是我仔细梳理了想法,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感兴趣的项目,无论如何我都会去尝试。即使某些申请陪跑的概率极大,那我也要失败地有意思。我当时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即使招生委员会觉得我不qualify,或者不够fit,我也希望他们在看我的CV,读我的PS时,看到这个学生的热情、努力和真诚,记得我讲过的故事,毕竟这些都很有趣。”

(三)时间线


2 美国博士申请时间线

备注:这是经验总结出来的常用时间线,有些地方我没有做到,所以后期兵荒马乱。如果大家不是这个时间线也不用紧张,有自己的节奏就好。


根据美国研究生院理事会(Councils of Graduate Schools)的规定,学生有权在4月15日之前选择是否接受offer(Students are under no obligation to respond to offers of financial support prior to April 15; earlier deadlines for acceptance of such offers violate the intent of this Resolution.)。我申请的学校基本都加入了这个理事会,因此都需要遵守规定。对于学生而言,这是权利也是义务,是否接offer需要在4月15日前给学校答复。这一时间点也基本意味着申请季的落幕,在waiting list的同学,会在这一时间前后收到学校的最后通知。

(四)申请氛围感与最新信息

申请是个孤独的过程,当时身边和自己目标一样的同学较少,我迟迟没有进入状态。2021年初自己对于接下来的任务还很懵。面对心理状态转变的需求,我关掉了朋友圈,取关了所有常看但是和申请无关的公众号,新关注了一些留学申请类公众号,删掉了娱乐休闲类的App。虽然这些留学申请类公众号我看得不多,但是他们发推送特别勤,所以每次打开微信,就能提醒自己,最近一年的主轴任务是申请。

申请博士不意味着放弃休闲娱乐,调整内容或许有帮助。因为申请过程中有大量的信息输入和脑力劳动,我会减少信息吸收类娱乐活动,比如看推送文章。增加的是运动类休闲,我在备考标化成绩期间学了游泳,一方面当GRE阅读陷入瓶颈时,游泳每多去一次,就多点进步,让我有些成就感;如果游泳也陷入瓶颈,那就是两种挫折实现了对冲[doge]。另一方面在水里完全放空自己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此外,即使看影视剧,我尽量找英文且和学术/大学相关的,安慰自己这也算是对申请有帮助。印象深刻的是《博学无术》(The PhD Movie),简直道尽了博士生好玩又心酸的生活。

关注美国学者社交圈。我注册了领英账号,每搜到一个方向类似的美国老师,就会关注Ta的领英。很多国外学者会在领英和Twitter上发布自己的学术动态,和同行进行互动。YouTube等视频平台可能会有老师的讲座,现在线上学术会议流行,官网可能会有内容回放。我一般会在做用脑强度低的事情时,找ARNOVA上感兴趣的学术会议,边做事边听,灌个耳音。尤其后续在准备面试阶段,我会反复看该项目相关老师的演讲视频。因此,面试时对老师的人脸和声音都特别熟悉,对于缓解紧张有奇效!


04申请内容:硬件材料

(一)学业成绩: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GPA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不要因为GPA低就不敢申哪个学校,所有的条件都是被综合衡量的。GPA低可以通过高质量的WS或者GRE高分做些弥补。有些学校,例如George Mason University,需要做WES认证。完成这个认证首先需要在学信网上做成绩认证和学位认证及翻译,然后提交至WES。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可能耗时一个月,最好在9月前就开始做!如果院校没有要求,但是自己不太满意GPA,也可以试着做下认证,认证后的GPA会稍微高点。

(二)标化成绩:不应成为申请拦路虎

如何备考托福和GRE有特别多经验帖,在此不赘述。几点教训就是:疫情背景下一定早考;平时事情多的话不要两个一起准备;有空的话多考几种语言成绩,因为个别学校可能对托福/雅思小分有要求,相对来说可能某个语言成绩的小分更好达到;标化考试和专业文献是两回事,不要觉得读英文学术论文可以帮助提高托福或GRE的分数。

托福和GRE成绩越高越好,有些学校会重视单项表现,比如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很看重学生的量化水平,所以GRE的数学最好高一些。有些学校需要学生承担TA和教学工作,所以重视口语水平。有些学校很关注国际生的英文写作,所以偏好GRE写作成绩高的申请人。这些学校的偏好需要通过招生说明、学长学姐或者和院系沟通获得。例如University of Maryland在官网上介绍了已录取学生的GRE中位数成绩:Quantitative = 80%;Verbal = 78%;Analytical Writing = 62%。

在我充满意外的考GT之路上,马老师提供了巨大的帮助。马老师搬到独立的新办公室后,就给了我们每人一把钥匙,让大家把这里当自习室。这片空间让我得以在图书馆闭馆后继续做事,有个安静的地方练习托福口语,能在申请的间隙阅读老师丰富的藏书。老师办公室有最新的公管国际顶刊、各类研究书籍,每每学累了,随手翻开一本,都能感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激励。

此外,命运的草蛇灰线非常奇妙。马老师时常教导我们,认真做每一件事,因为你不知道这件事会在什么时间产生什么影响。2020年上马老师的“行政学文献”课程,他带我们读数字治理的前沿论文,我负责展示的那篇论文,其中涉及了公民科学(citizen science),指公众成员参与收集、分类、记录或分析科学数据的项目。

马老师建议我把这篇论文翻译为中文,最终译稿得以发表在《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艾伯特·雅各布·梅耶尔,米利亚姆·利普斯,陈凯萍,张珺.开放治理:理解信息时代城市治理的新范式[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6(05):100-111 】。


开放治理:理解信息时代城市治理的新范式(点击阅读)


一年半后,我在考托福时,一则听力恰恰是citizen science的主题。虽然做题并不能依赖于自己的背景知识,但是翻译的经历让我能很快进入到情境中,最后听力分数也还可以。
一定要尽早准备,早点出分。我的两个标化成绩都不太好。我一开始太轻敌,觉得经过应试教育的洗礼后,标化考试肯定是小菜一碟。所以,托福和GRE一块准备,中间还去做了点别的事。结果第一次的分数让我认清了现实,考GT对我而言并不是个简单的任务,提分很难,我需要战术上重视,全心全意付出。

后来考试前期肠胃炎、考试因疫情取消、不得不转线上考试等经历,又是一部血泪史。所以,大家务必尽早解决标化成绩。标化成绩的状况会奠定申请季情绪的底色,如果一直没有拿到满意的分数,所有的进程都会被耽搁,人也会非常焦虑。后来听说有同学的线下GRE考试因疫情取消,线上成绩被hold(基于种种原因,ETS官方会锁住这个成绩,不确定是否以及什么时间可以给),只能转申其它地区的项目。

送分也是门艺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校在收到多个成绩单时会选取最高的,但是有些学校会把收到的所有成绩传到网上,这一点需要查看申请系统以及和系秘书确认。对于选最高成绩的学校,可以大胆地在出成绩之前送分;但是对于后者,还是等成绩出来自己觉得尚可时再送更为保险。此外,无论是WES认证还是标化成绩寄送,务必区分 University of XX 和XX State University,及时查看系统确认成绩是否被上传。

不要因为标化成绩不好就不申。我的托福小分不符合某个学校的要求,但是再考实在来不及,我还是硬着头皮交了申请。然后,趁着这段时间我考了同样被学校认可的Duolingo(多邻国),幸好过线。送分给系里时,对方还没有把材料整理给委员会。虽然已经过了申请截止日期,但还是赶上了。博士申请有点类似求职,还是蛮灵活的。一定和系里多沟通,不要因为觉得哪方面暂时有问题就不交申请,问问说不定还有机会。


05申请内容:个人履历

(一)学术发表 & 工作论文

无论是中英文发表,对申请都是极大的加分项,毕竟博士的产出就是论文。如果有在投的也可以写进去。如果没有的话,可以附上自己的Working Paper。已发表的论文,可以附上超链接(也可以当WS交上去),方便委员会阅读。如果有其它的出版材料,也可以写上去。比如,我写过的一篇案例被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收录了,我也放上去了,因为这可以佐证我的质性研究能力。

(二)科研经历:为什么做,贡献是什么?

科研经历一般是做过的RA工作,人文社科不像理工科有明确的进实验室、做暑研等助研工作,因此这里主要写的是自己在老师研究项目里做过的协助工作、与老师合作的研究经历。需要写清楚时间、项目、指导老师、自己做了什么、有哪些产出。再次感谢马老师,指导我做大学与政府合作等研究,使我得以提升自己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对组织关系的研究兴趣。

(三)实习/实践:你做的和学术有什么关系?

大家做过的实习实践活动都会比较多,在博士申请时,尽量选择那些和未来研究有一定关系的写上去。在给具体信息时,也可以稍微侧重下与研究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量化信息,比如撰写了多少份研究报告;英文表达请在国外的同学把关。

(四)学术会议:多功能且信号强的学术活动

学术会议,尤其是国际学术会议,能够传递多方面的信息:学术能力、英语水平、与学术圈的联系等。重要的是,这是可以直接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简历中的学术会议部分需要写清楚时间、会议名称、地点(线上还是线下)、自己的角色(presenter/co-author)、论文的题目。

甫入人大,马老师就经常转发各类会议信息,鼓励我们投稿。我仍记得他发MPSA征稿信息时,语气活泼地讲希望大家可以去芝加哥玩呀。于是我投了稿,有幸入选。后来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会议取消,但是这段经历鼓励我多了解国际会议信息,由此我参加了MPSA、ASPA、IRSPM、PMRC和ARNOVA等多个学术会议。

2021年办ARNOVA时我恰处申请季,于是早早圈定感兴趣的论坛,提前查资料、有时差也准时收听,积极向展示者提问。参加之前其实有点功利地想,这或许是个“刷脸”的机会,比套磁有用。但是,当我看到开幕式里大家讲五十年来自己与ARNOVA的交集,在reception(欢迎会)上几位老中青学者一起唱歌,分论坛中实践者与学者共聚一堂热烈地讨论有关非营利组织的议题,我直观全面地感受到了这是个多么温暖、有关怀和充满生命力的学术共同体。于是暗下决心,前路虽然几多风雨,我一定要成为这个共同体的一员。

通过各种学术会议,我得以学习到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升英文写作水平,也使得我此后的WS获得诸多反馈。我和后来所申请学校的老师有直接交流,见到了世界各地的同侪并结交朋友。

(五)其它:或许可以画龙点睛

其它内容包括助教经历、社会服务等。我主要写了助教经历和在学术公益平台的编辑工作。

非常感谢马老师的支持和培养,让我得以担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术论文写作等多个课程的助教。尤其是两次担任面向国际学生的IMPA课程的助教,我不仅提升了英文水平,也增强了和不同地区学生沟通的能力。我起初并没有将这一点写到简历里,也是在朋友的提醒下才发现这可能也是加分项。到博士学校后,发现承担助教任务是很多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因此美国学校蛮看重申请者的教学相关经历的。

我在学术公益平台做传播工作,3年来直接或间接采访了100多位公共管理领域的学者。这让我对PA的学术生产有直观的了解,因此这段经历可以佐证申请博士并不是基于想象所做的决定,而是对学术过程、学者生活有全面认知后,明确这将是我未来选择。


06申请内容:文书材料

(一)简历:魔鬼藏在细节里

CV的格式可以参考美国在读博士的学生,但是内容需要调整。一般包括:教育背景、学习成绩、学术发表、工作论文、科研经历、学术会议、实习实践、荣誉奖励、方法技能(语言、软件),也可以写上推荐人的信息。有同学会用LaTex制作简历,这样会比Word版的整齐漂亮些。

CV需要多找师长及在美国的学生把关。说来非常惭愧的是,我在简历中拼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单词,后来张友浪老师看到后指出来了。但是在我早期交的几个申请中,这个一定给委员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马老师也仔细看了我简历里的表达,还帮我改了不够地道的措辞。

我在写GPA时列了硕士排名,分母是9,在美国读书的朋友帮我把关简历,看到后说,这应该不是普通的硕士项目,怎么只有9个人。了解到我所接受的硕博连读培养,她建议我写清楚这一点,因为已经修完了博士课程,对于申请当然是个加分项。

(二)个人/目标陈述:像写情书一样

Personal Statement与Statement of Purpose类似,相对来说前者更灵活私人,后者更学术严肃,实质上差异不是特别大。不同学校对这项材料会有具体要求,例如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要求写1000词的SOP,涵盖以下内容:


1. What attracted you to the Ph.D. program?
2. Why are you applying to the Ph.D. program?
3. What are your goals and areas of specialization?
4. How will our faculty and resources allow you to meet your goals?


基本上PS/SOP要回答的也是这三大问题:why you(问题1);why me(问题2/3);why us(问题4)。当然PS/SOP不是要按这个顺序来,我一般会介绍:研究兴趣缘起、做过的研究及成就、未来想做的议题、该项目如何与我匹配,因此形成一个连贯故事线。

在why you版块,我一般会从意向导师、研究中心、培养特色、双方联系四个方面根据情况展开。以项目为中心,可以适当拓展到学院、学校。我一般不写排名、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因为这些点只能说明why(你们),针对性不强,不能说明why(你)。

在why me版块,我会写兴趣、成就、能力和未来,即我因为什么事情对这个研究感兴趣,因此我做了哪些事情,形成了怎样的产出,获得了哪些能力,未来我还会沿着这个怎么做。一个好的storyline(故事线)可以展示出申请者对本领域有社会关怀,并且能沿着这一方向持久地精进,有能力深造,申请博士是水到渠成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部分都需要具体扎实、信号丰富。现场听Lester M. Salamon教授的讲座,以及获得他的鼓励,对我有很大影响。所以,最开始写PS的时候,我用了一大段去讲这个故事。但是,几乎所有看过我PS的师长都觉得这段必要性不大,因为所能传递的信号非常有限,只能表现出我听过学界大咖的讲座。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压缩至一两句话,或者干脆没写。

我大四开始在家乡和朋友组织了一个公益团体,会持续做些活动。我在开始写PS时觉得这段经历与学术关系不大,对此一笔带过。一位学姐帮我看了PS,指出这段经历招生委员会可能会感兴趣,因为切实参与了NGO的实践,后来这部分成为我PS蛮重要的内容。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觉得某个故事重要,那么在陈述时最好留下能和后续内容形成“call back”的线索,让故事表达为自己的研究服务。感谢另一位学姐的反馈,启发我把故事的影响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与我的三篇working papers对应。

写个人陈述是一个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一位学姐提醒我写个人陈述要自信,我也从她当年的申请材料感受到了何谓自信的口吻。经过反复修改,我发现自己12月交的文书的口吻和1月份交的已经有了不小差别。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潜力在哪里,我可以给项目带来什么。在后来写每一封PS/SOP时,我都相信我值得这个项目。

在why us的版块,需要传递的信息是我们非常匹配、我们可以共赢。我希望在字里行间展示出我对院系的了解,我和项目非常匹配,我与这里建立了connection,最后就写出了“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之感。写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意识,因为我申的每一个项目我都想去,都有契合点,真的是怀着写情书的心情。当然情书不是要表达煽情,学术申请一定是严肃的,而是要怀着热忱去写,将PS/SOP视为与对方建立联系的钥匙。现在回过头来总结,大概有以下方法:
  •     意向导师的方向和自己做过的研究有共同点;

  •     提到和自己匹配的研究中心、研究项目;

  •     提到自己与校友、老师的联系(例如学院的某个老师在学术会议上评议过我的论文);

  •     用博士招生说明和培养方案里的词汇。


既然是情书,那一定要差别化对待。我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改3-5版。申请哪所学校,我会尽量找在读博士帮我把关。因为自己提到的老师可能最近不做某方面研究,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可能已经停了,这些都需要和在校生确认。在此特别感谢学长学姐的倾情帮助,分享自己的PS/SOP给我参考或者给我的材料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反馈。总结来看,我在写PS/SOP时主要获得的反馈及我所做的修改如下:


3 我的PS/SOP出现过的问题及修改方式
问题
修改方式
太讲故事
研究兴趣缘起压缩至一段,突出表现这段经历与后续研究的联系
枝节信息多
每段话一个重点,首句是中心句
表达模糊
给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组织名称,量化信息
研究兴趣分散
不同的研究兴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并指出它们的有机联系
口吻不自信
去掉“项目竞争激烈”之类的表达,末尾呈现出我相信我可以为本领域的学术研究做贡献


(三)写作样本:四两拨千斤

Writing Sample是很容易被忽视但是极其重要的内容。一个朋友申到了社科某专业的顶校,录取后和项目主任聊why me(为什么自己被录取)。项目主任说因为他的WS很棒,尤其是方法部分惊艳到了招生委员会。使用任何研究方法都可以,但是项目偏好会有侧重,最好WS的方法与自己的优势技能、未来规划一致。

没有研究方法歧视,但是个人觉得在偏好不明显的情况下,交量化的WS会更好些。我自己在多数项目申请中交了质性WS,少数项目中交了量化WS,现在想来这不是最优策略。
量化WS一是较少暴露国际申请者的语言短板,毕竟图表多,而且模型解释的表达比较固定。

二是展现申请者的量化研究能力。如果在CV里写了自己擅长R、Stata等多个软件,但是交了质性WS,那CV的可信度可能就有折扣。

三是减少信息不对称,方便委员会理解。质性研究往往是在国内做的田野调查,因此会涉及大量专有名词,不好翻译,有文化背景方面的理解差异。但是,量化研究国内外的共通性强。当然,质性研究做得好且语言水平高的申请者不必考虑这些问题。

通过学术会议和向前辈咨询,获得对WS的反馈。11月份时ARNOVA会议召开,我之前投了Poster,荣幸被选中。ARNOVA有一个针对青年学者的Buddy-Mentor项目,我就尝试报了名,一位在美担任助理教授的学者被指定为我的Mentor。我此时对于申请焦头烂额,于是约了他的线上office hour。

老师帮我过了一遍我当时计划申请的项目清单,并给我介绍了其它几个非营利领域不错的项目。更令人感动的是,在我咨询完有关文书材料的相关问题后,他表示可以帮我看一下。后来他先后针对我的简历、PS和WS给了非常详细的建议。

我的WS被他打印下来,用笔做了非常多批注,然后扫描给我。看到pdf里的满篇红,我感动且羞愧。我习以为常的表达其实有非常多模糊和有歧义的地方,尤其过多使用代词,让表达非常似是而非。因此,方便的话最好找有学术背景的native speaker看一下语言。

WS的内容、长度和格式需要重视。因为WS一定是和申请的方向相一致的,所以会被该领域的老师读到,需要注意相关重要的文献是否有被引用,尤其是提交给某个学校时,要看看是否有老师做相关研究。WS的长度一般在15-20页,部分学校会给页数/字数规定,务必符合。WS内容很长,招生委员会不一定能仔细读完,所以摘要需要反复斟酌,因为一定会被看。

最后,把WS打印下来多看几遍,做到排版整齐漂亮。需要的话可以去Fiverr或专业学术论文润色平台提升语言,或者请其它研究者给反馈,避免拼写、语法和重要信息的错误。

(四)推荐信:扭转乾坤的作用

推荐信的作用是从他人的视角减少招生委员会与申请者的信息不对称,一是佐证你在CV与PS/SOP的呈现,二是提供老师视角的多样信息。所谓扭转乾坤,就是指一封好的推荐信可以抵消其它所有条件的不足。但是,一封不好的推荐信可以抹杀其它所有条件的优势。

所谓好或不好,不是指推荐人的title,而是说:你和推荐人的学术熟悉度、你在推荐人那里的学术表现,推荐人和项目的关系、推荐内容的表达。最佳选择是推荐人非常了解你,你表现很好,Ta和项目中的老师很熟悉、推荐内容充分体现出了对你的认可。

获取推荐信,建议提前一个月联系老师,发自己的简历,希望老师帮自己交哪几个项目的推荐信。可以回顾下自己和老师的交集(比如课程成绩,自己的做了什么展示,交了什么作业)。系统中的推荐人信息最好同一时间填,这样老师可以同一时间上传。我会在填完系统后,通过微信和老师确认学校发了链接。

一般学校要求3份推荐信,建议做好4份的准备,万一有老师临时不方便,还有弥补的机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搭配一下推荐信,包括不同来源:做过RA、TA和指导过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中青年学者;本校本系老师、本校外系老师,外校老师;不同身份:所申请项目的毕业生、项目老师的合作者、校友。当然,搭配是很难实现的,能拿到3-4封推荐信,已经很麻烦老师了,最重要的是推荐人真的了解你。

我所在的人大公管院有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导师马亮老师、任课老师王筱昀、杨开峰与张友浪老师不仅在培养中言传身教,也申请过程中大力支持。非常感谢马老师和王筱昀老师,不厌其烦地帮我提交了二十次推荐信,在申请的多个节点都督促提点。难忘杨开峰老师工作繁忙,仍答应当我的推荐人。凌晨收到系统的邮件通知,说杨老师提交了推荐信时,感动到几乎落泪。难忘张友浪老师秒回我邮件,非常快就写完了推荐信,还一直关注我的申请进程。几位在本领域卓有成就且和美国学术圈联系紧密老师的推荐信帮我传递了很强的积极信号。

推荐信很重要,但是有时功夫在诗外。2021年的春季学期我打算学R,查到了国际关系学院的一门数据分析课程,已经修满学分的我仍选了这门课。一学期不仅在学术上收获良多,也得知任课老师吕杰教授在一所我想申请的学校任职多年,因此增进了对该学校的了解。在申请这所学校时,我请老师帮忙写推荐信。我最后能获得这所学校的offer,应该和吕老师佐证我的学习态度及方法能力不无关系。

本科老师仍然记得我这个毕业多年的学生,鼎力支持。本科时我对社会学很感兴趣,也和社会学系的老师建立了长期联系。申请Syracuse University的Social Science项目时,作为一路念PA的学生,社会学老师的推荐信可以显示我的跨学科能力。我本科时成绩第一的一门课,老师不是本院的,但他是我申请学校的校友,也是美国知名社科学者的学生。于是我忐忑地表达了老师可否在我申请他母校时推荐,他特别爽快地答应,并且为我打算去念博士感到高兴。

大多数学校对推荐信都没有字数和内容要求,但是个别学校会有,在这种情况下务必提醒推荐人涉及相关内容。例如,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要求推荐信对申请人的以下方面进行评价: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otential as a doctoral student;motivation and interest in teaching;research abilities。有些学校会给一个optional的选项,即申请人自己选择是否提交第4封推荐信。我不建议本着多多益善的心态一定提交,而是仔细考虑信息提供的多样性和是否强推等因素后再做决定。

推荐信可以不仅只有学术。国内申请者习惯的推荐信内容可能是这个学生做了什么,成绩如何,表现优秀。我在和其它地区的申请者交流时,发现推荐信也可以适当涉及为人处世、性格习惯。因为系里招一个博士生,需要承担TA、RA的工作,共同相处4年或更久。因此,如果申请人有认真、热情、友善等品质,当然会受到欢迎。

但是,需要注意:其一,不是说我们不是某性格(例如外向),只是为了申请学校让推荐人帮我们打造人设。而是需要通过不同的材料,全方位地展示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吸引到与自己契合的项目。其二,并非是推荐人直接说该学生是个怎样的人,而是需要师生互动的事例,生动地呈现出这位学生有这些品质。


07申请过程:一场马拉松

(一)申请系统:不要赶截止日期

我申请项目的截止日期分布于12月1日到2月15日,其中12月15和1月15日是很多项目的截止日期。但是,中间有个漫长的圣诞新年假,学校会关闭邮件系统,所以没法联系学院和老师。因此,尽早在截止日期前一周以上提交申请,这样有任何问题,系里也可以及时联系。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学校国内学生和国际学生的申请截止日期不一样。我很遗憾地错过了Ohio State University的申请,因为此前没注意到国际学生需要提前一个月提交。因此,最好9月份就能把申请清单列好,明确每个学校的截止日期。

申请系统里需要填很多重复的信息,建议准备一个文档,附上所有的信息、填写的时候复制粘贴。部分学校在填写完系统后,可以输出一个pdf文档,里面有所有填好的信息,一般系里会把这个打印下来给委员会。所以,在提交前务必仔细检查一遍这个文档,如果没有的话,再多回看几遍系统。

(二)面试:展示自我,双向选择

是否有面试取决于项目。我仅经历了3场面试,结果分别是录取、拒绝和waiting list。可以到GradCafe网站查阅往年的情况,不过可能每年都会有变化。我根据个人经历,对面试的总结如下:
  •      面试目的:录取前的确认;差额录取的考核;是否进入waiting list。

  •      面试人员:1-3位不等;项目主任+相关方向老师;相关方向老师;项目主任/相关方向老师+(类似背景老师),比如面试中国学生可能有华人老师参与。

  •      面试形式:全结构化;半结构化;轻松聊天。

  •      面试问题:申请相关(个人背景、为什么读博、为什么申请这个项目);规划相关(博士期间研究方向;意向导师;方法偏好;职业规划);生活(个性、爱好等)。我记得有个问题是“学习在你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其实有点抽象宽泛,并不好回答。

  •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录取相关:会录多少人;提供几个全奖;何时告知录取结果。学业相关:博士培养方案、研究中心、意向导师目前的研究、对学生参会和做研究的支持、担任TA/RA、平均毕业年限、往届学生就业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答案可以从学院官网获知。因此,我个人不太偏好信息获取类问题,而是侧重风格类问题,由此更加了解项目。即使面试会筛选,我也认为这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所以主旨是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一般用Zoom或者Webex面试,务必注意时差。美国有六个时区、冬令时为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至次年3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所以,如果3月份有面试,务必注意时间的调整。一般面试在国内时间的晚上,灯光、背景也重要。不需要穿西装,但需要正式,可以化淡妆,表示礼貌。

在我迎来第一个面试时,一位在美国读博的人大学姐帮我模拟、做示范,让我对美国的学术面试有了直观的了解,在此对她表示感谢!我在面试之前写了一份文档,分为个人信息类、研究规划类、项目匹配类等几大版块,每一部分都会列常见的问题,分条缕析给回答,标注关键词,这样在准备新的面试时,我只需要增补一些问答。

(三)Offer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

从2月份开始,会有学校陆续通过邮件告知结果,高峰期大概在2月底3月初。如果学校迟迟没有告知结果,说明你可能在waiting list,此时很有必要联系项目主任,了解自己是否在waiting list中,如果在的话排第几位。

在收到的offer中,我经过综合考虑,层层筛选出一个有3个项目的short list(短名单)。我分别咨询了导师、中美相关领域的老师、学长学姐。我坦诚地给我在考虑的3所学校讲了我的状况,也收到了非常中肯的建议,这也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我和3个学校的项目主任或老师都有线上会面,进一步了解。一个小技巧是,问对方为什么录自己,这会帮你了解项目风格及对你的需求。

很多项目的老师也会主动联络询问有什么问题。例如,我向其中一个学校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咨询项目选择。我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在读博之前我可以做哪些准备,他说“不断地写,获取反馈,修改”,因为这是成为一位独立学者的不二法门。从他缓慢、坚定的语调里,我明白了他54页的CV从何而来。一位老师在和我线上聊完后,或许感受到了我的紧绷,在邮件里写“I hope you feel affirmed about how you were viewed as a candidate.”她的话给我了很大的鼓舞,让我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去进行之后的选择。

选校不仅仅看项目,也需要考虑生活。在一位老师的建议下,我列了一个Excel,栏目包括:项目特色、相关方向老师情况(数量、方向匹配度等)、毕业年限、方法偏好、就业情况、安全、奖学金、生活成本、气候、地理位置、跨学科实力等。其实这些因素在申请时就需要考量,准备申请的阶段中发生了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大学遇害的信息,因此我没有考虑过芝加哥的任何学校。当然,后来向美国学生咨询,发现自己太武断了,其实学校都蛮安全的,具体的情况要分区域。可以通过Niche、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等网站,了解当地物价和犯罪率。

我在选项目时麻烦过的学长学姐、本领域的老师,在offer抉择阶段又被我叨扰了一遍。无论我们此前是否认识,师长都非常热心、耐心地补充信息,提供建议。记得有老师在我每次请教时,都在一个多小时的语音电话里细致地回答我的问题;有老师趁着送完孩子的时间,和我聊不同院校的特色;一位美国朋友和我打电话到美东时间的凌晨一点。这些温暖的记忆,是申请过程中最闪闪发光的片段!

Syracuse University的Social Science是一个特殊的项目,我查到的近十年历届毕业生中,仅有一位在学术界做非营利组织的研究。于是我冒昧给这位老师写邮件,询问他对我选项目的建议,以及他在Social Science项目就读的经历。老师非常慷慨地给我答疑解惑。正如他所说,“You can’t really go wrong with any of those schools, though, so it’s mostly a matter of preference.”因此,最后的选择是基于个人偏好做的。

我申请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PA,最终却选择了Social Science。做这个选择是因为我可以在Syracuse University的Maxwell School里任意选课(有40%的课程甚至可以去其它学院修),联系院里任何系的老师当导师,相当于可以自己DIY一个博士培养方案。

感性来看,这更符合射手座+ENFP人格追求自由的天性;理性来看,我读了7年PA,非营利组织研究有很强的跨学科特性,因此能拥有多学科视野,对丰富我的知识结构和做好研究都会很有帮助。非常欢迎大家来申请Social Science项目!

(四)奖学金:雪中送炭 v.s. 锦上添花

部分学校只给有奖学金的offer,有些学校会区分有奖学金的offer和没有的。对于无奖学金的offer,可能开始没有,但是后面会轮到,这个需要和项目主任沟通。如果拿到了想去学校的无奖offer,可以请学校免学费,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CSC)的资助。或者问问有无老师手头有合适的项目,可否提供资助。此外,奖学金的附加条件是什么,每周工作多久,奖学金可以保证几年,后续是否需要教课,都是在抉择offer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拿到offer后,可以和想去的学校沟通,学校可能会因此提供更多支持来争取你。几个学校在得知我拿offer的情况后,给我争取了fellowship,或者提供了当某学术期刊助理编辑的机会等。fellowship意味着不工作就可以拿钱,会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五)贯穿全程:沟通与邮件写作

申请前似乎“套磁”很流行,但是其实方式和效果也是千差万别。邮件务必简洁礼貌,最好请有经验的师长帮忙把关,糟糕的邮件会适得其反。如果希望了解项目,可以给项目主任写邮件,甚至约线上会。此外,在沟通中避免涉及种族与性别议题。我的每封邮件拟好后都会自己检查几遍,在Grammarly上再查一遍语法,然后用翻译软件再确认下意思,发邮件时用预览功能再查看下,重要邮件会请有经验的同学帮忙检查。


08结语

我所有的申请材料被放到了这个名为“fight for PhD”的文件夹,共40G的3265个文件,显示了这截时光是饱满的,有诸多感动与收获,镌刻为生命的印迹。我何其幸运能加入到这一学科共同体中,前人星光,照亮我途。

3 申请材料

备注:子文件夹包括标化成绩、每一所学校、每类文书与个人信息等,每交完一所学校,我就会把这所学校的文件夹放到“已申请”里面。此外,认识的两位申请者分别以不到1G和不到30MB的材料拿到了很好的offer,所以不必“卷”材料规模[doge]。


谢谢程远、郭超、胡明、李华芳、李慧、田园、王庆庆、谢明、朱凌等老师,耐心细致解答我申请及选offer的问题,也让我看到了闪闪发光的role model,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老师们热情、友善与耐心,让我感受到了这一学科共同体是多么supportive。

谢谢陈天煜、丁方达、何菁、黄琦宇、黄小霞、姬晨、李丹瑶、刘立中、刘颖、满彩霞、毛寒尽、庞珉、彭安莉、彭诗琪、任柳青、魏嘉昕、吴中盛、肖诗阳、、杨慧珊、杨永政、叶萌、游文佩、于溯阳、张曼莉、郑博、钟尹曼等学长学姐/申请路上的前辈的支持!从申请选校到offer选校,我都叨扰了你们太多次。虽然很多学长学姐都未曾谋面,但是你们都非常慷慨地花时间给我分享信息、提供建议。原本陌生的学校,因你们的介绍而立体且可爱。我也由此看到了真实且多样的博士生活,因此更加期待未来。

谢谢杨斌、王铮师兄帮我联络资源,给予鼓励。谢谢李佳颖、李沁和查皓,你们在申请的多个关键节点,都是让我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重要支持之手。感谢师门中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提供了很多关怀和鼓励。

谢谢陈逖鹏和吴嘉恩,我们因为奇妙的契机而相识,从此成为并肩前行的伙伴。我们一起经历焦虑的等待,互相安慰被拒绝时的失落,共享斩获offer的喜悦,并且向彼此学习而提升自己。

整个申请季经历了王国维所说的,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再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过去一年里时常会听罗大佑唱的《只得一生》,从中获得不少力量,愿与后来者共勉。

总要突然选择逗留或冒险出走
总要昂然决定低头或从容战斗
总在倾听内心呼唤一去不回头
管它冬夏炎凉也写下了自己的春秋
来就来到人生喧哗交响的洪流
哪怕痛或快也留下一声咳嗽


参考材料

Frederickson, H. G., & Stazyk, E. C. (2016). Ranking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Graduate Programs, 1995-2016: An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46, 5, 507-525.
Zuo, Z., Qian, H., & Zhao, K. (2019). Understanding the Field of Public Affairs through the Lens of Ranked Ph.D.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cy Studies Journal, 47, 159-180.
徐轶青.政见CNPolitic. 2017. 徐轶青:如何申请北美社科类博士项目?https://zhuanlan.zhihu.com/p/28906747
刘婷安胥.RUC思享.2018【离开RUC的日子·第9期】刘婷安胥:公共管理全奖Ph.D.申请经验分享
庞珉, 林声巧. 政文观止Poliview. 2021政观学苑第4期 | 庞珉、林声巧:美国政治学读博的经验分享
彭安莉.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2021. 59号博士生沙龙 | “出国交流,你准备好了吗?”
张沥今.荷兰心理统计联盟.2022. 合辑 | 北美博士项目申请攻略
鄙德.学术星球.2021.咸鱼申请记:20Fall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分享
吴嘉恩,等. 2022. 台湾博士申请人的讲座.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_o8nambTvbMEpN5AcAvO03bftbniHn2c?usp=sharing


扫码关注更多
2022.09.05
书籍推荐 | 历史、逻辑与规则——公务员日常行为研究论文推介 | 阎波等:何为遏制早期新冠肺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基于必要条件分析的跨国比较研究 | 征稿函 | JCPA地方气候政策与治理比较专刊征稿论文推介 | 聂琳、王洪川:理解环境治理中政府响应及其效果的动态机制 论文推介 | 西蒙纪念专刊“公共组织决策”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