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扶贫影视作品微评

AMY 艺评头条 2018-10-04

中国文艺评论网近期来稿里有一组评论,多位作者不约而同聚焦扶贫题材的影视作品:《十八洞村》《南哥》《苦乐村官》……

这些接地气、带露珠的文章让我们欣喜和感动。

我们都是中华大地的子女。我们深爱这片土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正在以文艺与经济发展等方式予以关注与推进解决。

 


   1

近期扶贫影视作品

十八洞村

2017


导    演 : 苗月

 类    型:剧情

主    演:王学圻/白戚/陈西贝/陈瑾/墨阳

 

审美呈现精准脱贫的伟大实践



《十八洞村》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思想性和鲜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丝毫不靠说教,而是靠高超的艺术魅力来吸引、感染、征服观众的。习近平同志精辟阐述:“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十八洞村》以苗月领衔的编导摄录美娴熟地运用平实流畅的文学和电影语言,以王学圻、陈谨领衔的演员凭借真挚感人并富于力度的表演,出色地讲好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这个生动的中国故事,塑造出既富历史感又有时代感的个性鲜明的以杨英俊为代表的新时代农民形象。


影片既做到了像小鸟一样,从丰富厚重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思想积累中审美发现一桩桩过目难忘的鲜活细节,唱出美的音乐,跳出美的舞蹈,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努力做到像雄鹰一样,高屋建瓴地以历史哲学意识审美揭示精准扶贫伟大实践对中国当代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深刻嬗变,及其对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惟其如此,观罢影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银幕上一幅幅十八洞村山青水秀、蓝天白云的自然生态景观与那一大片因打洞采矿而造成的矿渣地形成的强烈对比,已经形象化地把习近平同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深刻地烙印镌刻在观众的脑海中了!


仲呈祥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十八洞村》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兼具的优秀作品。剧组通过扎实的采访、考察,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农民最真实的生活现状搬上大银幕,用诗化的电影语言展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为农村老百姓带来的新气象。

孙向辉 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



电影《十八洞村》是对中国美学、中国电影精神的一次成功回归,在文艺创作中坚持文化自信、民族美学自信方面,树立了新的标杆。在我看来,《十八洞村》是书写苗民脱贫的史诗。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真实的十八洞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于湘黔渝交界处,素有花垣“南大门”之称,苗族风情浓郁,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完好。我以为,十八洞村就是我们所说的“诗与远方”。《十八洞村》记录着十八洞村从政府扶贫到苗民自我脱贫的一个过程,并以唯美清新的画面、文艺片的风格展示了苗族文化风情。有人说,《十八洞村》整体风格犹如一篇风格淡雅、情感内敛含蓄的叙事诗,在文人墨客看来,《十八洞村》更像文学史上废名的小说、孙犁的散文、沈从文的湘西书写。《十八洞村》不只是电影的十八洞村,也是文学的十八洞村,更是充满诗意美学的十八洞村。

冀北仁 职员



点击可看:


评论四川专题|《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一)

飞地:乡土情结与现代观念的和解之地(曾平)              

乡土镜像的主旋律(李立)        

 

评论四川专题|《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二)

人与地的诗意守候与温情再现(魏红珊)

扶贫路上的文化自信(刘素)

 

评论四川专题|《十八洞村》影评合集(三)

诗意中的温暖力量(颜复萍)

《十八洞村》的乡土本色(吴昂)

  

评论四川专题|《十八洞村》影评合集(四)

“普通的坚持,才最伟大”( 赵泓)

握住你的手(翁可)



   2

近期扶贫影视作品



南哥

2017


  导    演 :郑华/潘钧/王俊翔

 类    型:剧情/传记

主    演:孙洪涛/茹萍/艾丽娅/赵中华/蒙伟明



这部电影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探索,许多作品写讲英模,都是老一套。艺术而不能感人,那就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南哥》塑造一位新时代的暖男,‘暖’字代表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令人深思。电影运用轻喜剧手法,平衡了伟大和平凡两端的诉求,找到了破解主旋律艺术创作困境的钥匙。

 林岗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该片以南派电影美学风格塑造全新的英模形象,描写南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不是展览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上升到人生和人性的高度,顺应了当下观众的社会心理。《南哥》既有接地气的内在美,又创造电影特质的形式美,在英模题材中首创一种抒情散文诗风格,体现了创新。

祁海 珠江电影集团 一级编辑


   

《南哥》这部以扶贫干部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另辟蹊径,展示了南方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风格上更多地吸纳了港台电影的创作手法而摒弃了传统的宏大叙事与“三突出”的创作方法。主人公在扶贫中找到了快乐,并不是过往英雄影片中单纯的付出和牺牲。和平时代,我们同样需要温暖,需要感动,需要净化。《南哥》探讨了一种弘扬时代精神的新模式,让温情遍布每个角落,让感动盈满心间。

 申霞艳 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南哥》无论是环境和场景的安排,还是人物的塑造,抑或细节的设置,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充满了浓郁的广东生活风情,体现了鲜明的本土特色。同时,影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明快的节奏以及适度的抒情表达,吸收了不少大众文化和商业电影的元素和手法,增强了影片的可看性。

苏宏元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献礼片是中国特色的类型电影,也有它的创作规律和审美特征。《南哥》着力塑造南哥这样一个“暖男”形象,这也是南派电影的表演风格和美学特点,彰显了南派电影的温暖与创新。

谭天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以农耕渔事的岭南风物、务实包容的岭南性格、内敛自然的岭南风格,体现了岭南气派,其叙事风格和美学趣味帮助观众深刻理解影片所呈现的以真为美,以实为美,以真启美、以真求美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刘海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



这部“人物片类型”或“传纪片类型”的主旋律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即是扶贫党员干部的模范,又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设置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发挥了视听艺术的特点。

 郑大卫 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



电影《南哥》并没有把主要心思花在扶贫故事本身的离奇曲折上,而是着力点放在故事的表现手法的创新上,一是在解构中建构新的创作观念,还荧屏人物形象以生活气息,二是在镜头处理与场面安排上的创新,全片90分钟,大约600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9秒钟左右,节奏较快;场景变化也很丰富。

杨世真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南哥》展现了现实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写实特色突出。影片中语言的使用并未被刻意符号化,广东话、普通话的自然, 无障碍沟通,突出了地方特色。实地取景,不过多倚重台词,画面叙事性强。并且侧重强调了人與人之的信任与关爱,实现有效沟通的过程,切实实践了一些传统的观念怜老惜贫的观念。

田媛 澳门科技大学




   3

近期扶贫影视作品

索玛花开

2017


导    演 : 王伟民

 类    型:剧情

主    演:于晓光 / 王力可



《索玛花开》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首次以女性第一书记的视角来描写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主题积极向上,人物真实可信。整部电视剧展现出了原汁原味的四川民族风情。索玛花,即杜鹃花,是凉山彝族的代表,有非常吉祥的意思,用《索玛花开》这样的剧名,体现出各界对凉山彝族同胞的祝福,期待他们在党的领导和政策关怀下,早日走上幸福富裕的小康路。这也是新时代扶贫干部的一曲赞歌。


作者:孙仲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4

近期扶贫影视作品

苦乐村官

2017



导    演 : 白永成

 类    型:剧情

主    演:钱泳辰 / 孙嘉璐/斯琴高娃/刘威/杨昆



虽然这是一部轻喜剧,但其通过爱情线,故事线,紧紧地把剧情联结起来,并与当前的精准扶贫这个大的时代背景相切合,贴近于百姓,贴近于现实,通过这个新的时代、新的发展、新的生活,去表现这个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

《苦乐村官》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大时代,更是一个幸福农村的新时代,其艺术性,时代性,和娱乐性,决定了这部剧的热播和霸屏。

白峰


这是一部西部乡村的爱情戏,更是西部乡村爱情的变奏曲,电视虽然是反映村官的生活,但村官的生活离不开爱,离不开老百姓,更离不开家,因此,爱情才是维系《苦乐村官》的最好东西,也是《苦乐村官》火爆的最好推手。


白东和



综合选编:AMY




除了影视文艺作品,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也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例如:

1、中国首个摄影家精准扶贫项目在行动: “中国摄影家精准扶贫枣林认领活动”,联合了中国艺术摄影学会、 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中国金融摄影协、《人民摄影》报社、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摄影报》社、《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等全国39个知名摄影组织、新闻媒体和著名摄影家,这是千名中国摄影家精准扶贫的爱心活动!

——瀚图影像


2、来看《文艺扶贫原创作品音乐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公益行动!全力支持脱贫攻坚!爱奇艺全力支持。

——兆楠(爱奇艺)


3、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动车高铁、信息服务、文化文艺、VR看展、小黄车,种种!

——美美,于“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后


4、湖北省恩施市文化馆为安置户送上文化大餐,将数百副“福”字对联、数百册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免费赠送给村民,还教村民们跳土家摆手舞,受到村民们的喜爱;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文艺骨干对村民自发组建的广场舞队开展广场舞培训及演出节目的编排指导工作,并为金山村及滨河四村的文化活动室配备广场舞服装、彩扇、跳绳、乒乓球等文化体育器材,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李晓飞:《“扶智扶志”——文化扶贫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信息扶贫,文艺扶贫,让我们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中国文艺评论网感谢诸位师友。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记得长按二维码关注✬

版权声明


转载请联系微信后台

期待继续赐稿原创影评、剧评、书评、乐评、舞评等作品评论和摄影书画作品!原创传播稿费等你哟!

网站来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约百篇文章关注“扶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