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杰青!两所北京“双一流”,领导班子调整!

数据洞见未来 青塔 2022-12-10
近日,两所北京高校相继迎来领导班子调整:‍‍
庞思平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姜澜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黄武南同志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焦树强同志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常委。
北京理工大学
日前,上级决定,庞思平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姜澜同志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免去王晓锋同志的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职务。
庞思平
庞思平,男,1973年7月出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院长。2018年何梁何利基金奖获得者。现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1992.9 – 1996.7 山东轻工业学院轻化工程系,轻化工专业,本科
1996.9 – 1999.3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专业,硕士
1999.3 – 2002.3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博士
2002.9 – 2004.7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2004.7 – 今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5 – 今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2007.1 – 今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先后任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学院副院长,火炸药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2016年5月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2020年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21年10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2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姜澜
姜澜,1972年出生,四川自贡人。2022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2022年12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主要从事激光微纳制造领域的科研工作。
1991年起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本科,1995年保送本校研究生,后被公派至东京农工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生,2000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做博士后研究  。
2001年在密苏里大学(罗拉)担任副研究员,2003年任密苏里大学(罗拉)助理研究教授,2006年,被聘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07年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评委(NSF Review Panelist),2009年任北京理工大学第一届机械与运载学部副主任 ,同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机械学科“十二五”规划“高能束激光与特种能场制造科学”领域负责人,201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同年组建激光微纳制造研究所并任所长。
201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同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5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同年,当选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学部委员。同年,任“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专家组组长。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2018年,入选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士(ASM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OSA Fellow)、国际纳米制造学会会士(ISNM Fellow),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ussell Severance Springer Professor(荣誉杰出教授)。同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9年,被聘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同年,担任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国家级创新中心主任。
2021年8月1日,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北京科技大学
12 月 8 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召开新任校领导宣布会,教育部党组任命黄武南同志为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任命焦树强同志为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常委。学校党委书记武贵龙宣读教育部党组的任职决定。
黄武南
黄武南,男,汉族,1975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中共党员。曾任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2021年5月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2021年6月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
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党建研究
焦树强
焦树强,男,1977年11月出生于甘肃白银,教授。1999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腐蚀与防护专业,2003年获湖南大学材料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相继在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1月受聘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有色冶金系教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9)、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长期从冶金材料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钛的电化学提取提纯、铝离子二次电池、碳素资源增值利用等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积累;主持各类项目20余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40余件,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在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目前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火法冶金专业分会副主任,中国金属学会熔盐化学与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轻量化材料成形与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等职务。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