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2岁深潜南海!百万粉丝院士,提名最高奖

数据洞见未来 青塔 2024-04-17

在1400米的深海,汪品先第一次看见冷水珊瑚林:高大的竹珊瑚像树木,低矮的扇形珊瑚和海绵像灌木,而贴在海底的海绵、苔藓虫是草本植物……

“我进入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他兴奋地像个孩子,向遇见的人讲述自己所看见的深海世界。

2018年,82岁的汪品先搭载着“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在9天里3次下潜南海,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龄的深潜科学家。

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百万粉丝UP主……都是汪品先的身份。不过身边的人都更喜欢叫他老顽童。

今年1月,汪品先获教育部唯一提名,成为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候选人。

图 | 2018年5月12日,汪品先在南海第三次下潜

老人与海

1999年,一艘国际大洋钻探船在中国南海航行。62岁的汪品先以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的强度,在这艘船上度过了两个月,唯一的休息是站在甲板上看海和看鱼。

作为首席科学家的他,要带领团队设计和主持大洋钻探,取上来5000多米深海岩芯,掌握3200万年以来南海演化和气候变迁的历史。

这次科考航行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

但在登船之前,他甚至没有没有见过这条船。临行前,压力很大的他对爱人孙湘君说:“能活着回来就算赢。”

图 | 1999年南海大洋钻探航次结束后,汪品先报告成绩

“当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启航驶向南海时,我在甲板上感慨万千,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全情投入深海研究,是汪品先到60岁才拥有的机会和幸运。他曾称自己是“一个错了位的人,想做事的时候总是做不成。”

1955年,汪品先在莫斯科大学读古生物学,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华东师范大学新办的地质系,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饭都吃不饱,何谈科研?一场十年的政治运动,又耽误了多少时间。

1978年,汪品先作为中国石油地质代表团访问美国和法国,第一次听说了大洋钻探。他很快意识到,这就是深海研究的最前沿,“要搞就搞深海”。

直到二十余年后的1999年,汪品先主持国际大洋钻探,实现了自己的深海冒险。“大洋钻探、深海探索是我这辈子做成的第一件事,很过瘾!”

图 | 1999年汪品先和美国W.Prell教授在“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上

南海大洋钻探的经验,让汪品先在60岁后提出了两个挑战国际主流观点的假说:气候变化“低纬驱动说”和“南海不是小大西洋”。

“我们终于用自己获得的海洋地质样品数据,形成了自己的新观点,挑战传统的认识。”汪品先说,过去很多理论往往以欧洲、北半球为中心,但从很多新的证据来看,可能很多理论并不一定站得住脚,“是时候提出中国科学家的理论和观点了”。

深海是很好玩的

“深海是很好玩的。”这是汪品先最喜欢说的一句话。

“200米以下的深海一片漆黑,一旦你下去,就会看到另一个世界,海底的美是世人看不见的,我有责任把它呈现给大家。”因此晚年的汪品先,投入了大量精力做科普。

海底的珊瑚吃什么?地球上水最多的地方在哪?海水的温度能够多高?……汪品先在B站上通过生动、有趣的解释,向年轻人们介绍着自己所深爱的海洋。

除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汪品先也会聊有趣的科学轶事: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曾共同演奏过贝多芬的名曲,比尔·盖茨用3000万美金买下了达芬奇的手稿,利玛窦在1607年翻译口述、再由徐光启写下了中文版的《几何原本》……

图 | 汪品先的B站视频

在汪品先的讲述下,科学一直是“有趣、好玩、可爱的”。

他想通过科普告诉大家,很多科学的源头创新“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是“我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睡不着觉”,科学最大的驱动力是好奇心,这才叫科学家精神。

汪品先认为,当前中国科学研究缺乏的是创新的文化土壤,“中国现在不缺科学家,缺的是科学家精神”。

年轻人对这些科普的热情,似乎也超出了汪品先的想象。他的账号只用三个月就收获了百万粉丝,现在粉丝已有170余万。

“就是那个什么叫‘弹幕’的,向下雷雨一样,哗啦哗啦地都出来了。我如果上课,最大的教室也就几百人。我写的文章,一般有几千个人看就不错了。但是在互联网平台,动不动都是几万几十万人啊。”

除了做视频,汪品先也出版了许多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海洋)》《深海浅说》《科坛趣话》等,深受读者们的喜爱。

图 | 网友热情的弹幕

追赶时间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的告别就是庆祝我们的友谊。”

今年2月8日,汪品先发布视频同自己上百万的网友道别,未来两年他的主要精力将回归科学研究。

图 | 与网友道别

“我的生命已经走向倒计时,什么都能慷慨,唯独时间不能慷慨。“汪品先说。同济大学海洋楼的办公室,是他每天待得最久的地方,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工作到半夜12点。最近两年,因为生了一次病,才把回家时间提前到9点半。

争分夺秒是汪品先的日常。因为“骑车从家到办公室可以比走路节省10分钟”,每天他都会骑单车往返家与办公室之间,风雨无阻。几年前出于安全考虑,已经把男式自行车换成了女式。

图 | 每天骑自行车的汪品先

孙湘君是汪品先的妻子,同时也是一位植物学家。她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评价汪品先“就像苦行僧一样。”

“他发烧到39度都是硬撑着,照样在办公室里工作,他觉得是他的意志力不够,所以才感觉疲惫和难受。”

曾经失去的时间,汪品先想要抢夺回来。90岁的计划他已经做好了:把《科学与文化》这门课变成书、把海洋研究中关于气候演变的基本道理变成科研成果、写下自己一生的回忆。

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沉淀、分享给世人,是汪品先作为科学家的使命和责任。

“如果每个人能给予社会的,略多于从社会拿走的,社会就会兴旺。人生一世,就像苏东坡讲的,飞鸿踩雪泥,真能踩出一个社会进步的脚印,这大概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我现在使劲在踩呢!”汪品先笑着说。

图 | 与同学打招呼的汪品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