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万名游客为啥涌向石阡 这古寨?

2017-02-08 掌上石阡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田牛强) 2月4日(农历正月初八日),贵州省石阡县国营乡楼上古寨景区隆重举行“百名春官送春来”系列活动,来自县内外万余名游客现场看“说春”展演。



 



此次活动旨在宣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做好“说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同时也是“温泉送健康·毛龙迎新春”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之一。



     


 


  “说春是石阡县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其俗渊源甚古,可以追溯到唐代,主要流传于花桥镇坡背村,活动范围辐射到周边地区。说春,古名“鞭春”,时至今日,每岁“立春”时节前后,县内约有一百多个“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挨户说春。说春之人,称为“春官”。据《石阡府(县)志》载:明、清时代,每岁立春之时,石阡府僚人等要整装集队,扎“芒神、纸牛”,“迎春于东郊”,打马游街,大排宴席,“行鞭春礼”,然后赴城南“劝农厅”,石阡知府要“劝农行耕”,并带头犁田等。2011年6月,石阡“说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阡说春”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习俗,入选非遗扩展名录。



 


  活动现场,来自石阡100名老中青“春官”齐聚一堂,用最原生态的方式再现迎芒神、献祭品、知府受官服、击鼓鞭牛、集体说春、知府带头犁田、送春官出行等“说春”细节和内容,把“说春”场景表现得活灵活现,让游客、媒体记者及摄影爱好者大饱眼福,现场感受了石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呈上了一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大餐。
此外‍‍,活动还进行了石阡毛龙表演和花灯邀请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