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雪梅 王占军 |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研究

黄雪梅 王占军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2.16

摘要



基于“教师社会化两阶段论”对526位“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样本教师整体科研水平较高;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在性别、学科、科研工作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提升教师科研水平方面,博士培养高校的表现优于目前的工作单位;“学术志趣”对教师的“预期社会化”影响最大;学术发表激励政策、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早期科研活跃率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单位组织环境(文化)是教师“组织社会化”阶段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对申请者学术志趣的考察;高校可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导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高校应树立“育人”理念,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术职业社会化;预期社会化;组织社会化





一、引言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职业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以教学、科研、服务为工作内容的教师所从事的职业。学术职业社会化属于职业社会化的范畴,所谓职业社会化即个体学习获得即将进入的以高深知识为基础的职业生涯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价值的过程,并于该过程中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学术职业社会化可理解为大学教师学习、遵循有关学术工作的知识技能、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并胜任相应角色的过程。科研工作是学术职业的重点,本研究关注大学教师获得并内化科研相关的知识技能、价值规范并履行相应角色行为进而不断成长为一位成熟研究者的过程,所以本研究中的学术职业社会化仅指大学教师在科研维度上的成长、社会化。蒂尔尼与罗兹(Tierney & Rhoads)将教师的社会化分为研究生教育(尤指博士教育)时期的“预期社会化”和入职单位的“组织社会化”两个阶段,两者均是教师获得成功学术生涯的保证。一般认为博士教育是学术职业的起始阶段,但工作单位应成为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在博士教育基础上得以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以“两阶段论”为分析框架,如果将博士教育和单位看作一个连续体,那么教师在上述两个场域中的科研经验收获如何?博士培养高校和当前工作单位在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方面表现如何?两者对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关注点。

(一)博士教育影响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

博士教育是教师进入学术职业的预备阶段,个体在该阶段积累本领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对学术职业的价值认同及学术身份的建构也主要发生在博士教育期间。崇尚学术探索、开放包容的学院文化将帮助学生建立本组织的归属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一员;学院的激励性科研环境与制度是对学生学术职业发展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社会化理论认为在以研究为主导价值的学院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教师比较多产;此外,导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等途径学习学术职业所必需的角色和行为,尤其是“学生通过观察指导教师的行为,留意教师生活日常及教师对学生、学生任务的评价等学习学术职业规范”,学生还可借助导师的学术网络参与国际合作以提升个人研究能力。从学术职业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即科研发表看,博士教育帮助个体理解本专业及未来的学术职业,在读期间有较高的学术发表的博士生未来也相对有较多的学术产出。基于此,提出假设1:1.1学院浓厚的学术文化及相应的制度政策对学生的学术职业社会化有正向影响;1.2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职业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1.3博士期间的学术表现具有预测力,在读期间学术产出越多的博士生未来职业发展越有潜力。

(二)工作单位影响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

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不仅指知识技能的获得、规范的遵守,亦包括个体内在的单位归属与组织承诺,开放互助、倡导学术研究的组织文化能帮助教师较顺利地实现从博士阶段的“预期社会化”过渡到单位的“组织社会化”,如老教师给予新教师以鼓励和支持、邀请新教师开展合作研究将有助于增强新教师的组织归属感,而非疏离感;一些科研沟通平台、科研基金等制度安排也是单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单位为教师提供了促使其成功的帮助时,教师就建立起了对单位的强有力的承诺感,单位提供的帮助越有利,教师对其评价就越积极”。共享学科知识的群体分割着大学组织结构,学科是教师联系学术共同体的纽带,“学术部落”是研究者安身立命的精神场地。学科文化影响着教师的生活,学科不同教师的社会化经历也有所不同,自然学科教师多是以多人合作的实验室小组为工作方式,而人文社科教师倾向“单打独斗”。教师因学科不同而社会化经历有所差别,那是否社会化结果也存在差异呢?在此,提出假设2:2.1单位环境(文化和制度)对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具有正向影响;2.2学科不同,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不同。

(三)个人背景影响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

个人因素也在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享受学术乐趣的教师科研生产力较多,无论是不谙世事的“闲逸”还是面向社会的“实用”,内心的学术信仰与兴趣是教师学术职业取得成功的精神支柱。人总是归属一定的组织单位,每个人也都希望生活在舒适的、和睦的组织环境中,拥有良好同事关系对员工的生产力水平有积极影响,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积极地推动教师职业发展,教师个人与组织内他者的关系可能影响教师的学术水平。科尔(Cole)和朱克曼(Zuckerman)的研究表明学术界存在所谓的男性发表多于女性的“科研生产力之谜”;图书情报学中,男性平均发文量也明显多于女性,但两者论文被引次数无显著差异,也有研究发现男性的学术生产力确实显著地高于女性,不过这种差异呈缩小趋势。若存在“科研生产力之谜”,那是否在博士阶段就已经显示了这种差异呢?为此,提出假设3:3.1对学术职业越感兴趣的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越高;3.2人际关系越融洽的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越高;3.3在博士阶段和目前单位工作期间,男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高于女教师。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国38所(即“985工程”高校,不含中国科学院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的526名教师作为样本。样本频数和百分比情况如表1。

(二)研究工具

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法、经试测后编制了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调查问卷。问卷有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题项;第二部分是借助5个相同题项分别探究教师在博士教育、早期职业期间和近2年的科研活跃率;第三、四部分分别是博士教育情况、工作单位及相应的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量表,共43题;第五部分是对个人因素的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分表示题项描述与本人情况“非常不符合”(科研活跃率部分指“从不”),5分表示题项的描述与本人实际情况“非常符合”(科研活跃率部分对应“总是”)。

研究对作为预测的200份答卷进行了相关分析。在项目分析环节,采用极端组法分析发现问卷第二部分的第3题“在本学科一般专业期刊发表论文”(t=1.515,p=0.133)检验统计值低,予以删除,保留其余题项。问卷信效度方面,总量表的信度为0.937,子量表的信度均在0.779以上,问卷内部一致性较高。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各子量表的KMO分别为0.794、0.848、0.872、0.909、0.761,累计解释变异量均大于最低要求50%,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各子量表抽取的公共因子载荷均在0.5以上,结合文献梳理及验证性因素将博士教育子量表归纳为“学院文化”“制度政策”和“重要他人”三个公因子,工作单位的因子是“学院文化”与“制度政策”,“知识技能”“价值规范”“角色行为”是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三个维度,个人因素方面有“学术志趣”和“人际关系”两个因子。


三、研究发现



(一)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的现状分析

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指出,博士教育阶段的“学院文化”维度均值4.247(σ=0.660)远在中间值3之上,样本大学教师博士就读高校在学院文化方面得分高,组织环境开放、学术氛围浓厚;“制度政策”均值3.472(σ=0.795)大于中间值3,样本教师博士就读高校制度政策上表现较好且差异较小;“重要他人”的平均值3.869(σ=0.792)较大于中间值3,表明多数教师认为博士就读期间导师对自己帮助较大。教师工作单位的“学院文化”维度均值3.772低于博士教育阶段相应数值,单位在学院文化上的表现不如博士教育阶段;“制度政策”维度均值为4.058(σ=0.653),工作单位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在制度政策上的表现较好。个人因素上,“学术志趣”与“人际关系”的均值分别是4.246、4.437,样本教师在两个维度上均高于中间值且差异较小。

结果方面,在博士教育阶段,“知识技能”维度的均值是4.293(σ=0.585),“价值规范”的均值是4.242(σ=0.541),教师在博士教育阶段对有关科研和本学科的知识、价值准则掌握得较好。与“知识技能”和“价值规范”的得分相比,“角色行为”维度上的均值为3.669(σ=0.787),表明大部分样本教师在博士教育期间尚未对研究者的角色身份有清晰的认识。当前工作单位,样本教师“知识技能”“价值规范”与“角色行为”三个结果维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中间值,标准差小于1,但与博士教育阶段相比,工作期间教师在“知识技能”“价值规范”两方面的得分稍低,在“角色行为”上的收获稍高。总之,“预期社会化”总结果的最小值、均值均大于“组织社会化”的相应数值,且标准差相对较小,博士教育期间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优于工作单位期间的结果。

科研活跃率是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组成部分,将“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在本学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在专业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出版专著或获得专利”作为科研活跃率的参考依据并只做相关性分析。据表2,博士教育、早期职业、近2年的科研活跃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尤其是博士阶段与早期职业、早期职业与近2年之间科研活跃呈显著中高度正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早期科研产出率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假设1.3得到验证,即早期学术潜力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二)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差异性

表3中,博士教育阶段女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显著低于男教师,单位期间女教师低于男教师但不显著;将“性别”变量与“科研活跃率”四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男教师在博士教育阶段的“权威期刊发表”、早期职业期间的“权威期刊发表”与“出专著或获专利”、近2年的“权威期刊发表”“做学术报告”“出专著或获专利”上均显著地高于女教师,以上基本验证了假设3.3(这一点可能与样本男女教师数量差额较大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将这种学术差异解释为女性个人选择的结果,如女性因生育孩子而生产力下降比男性大,也有研究指出,虽然“职业生涯前十年男女在发表和引用上的差异有所增加,但在职业生涯的后期,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且女性论文被引次数相对较少是由于她们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少,而非是论文质量的问题”,关于“科研生产力之谜”需要更多维的视野进行探究。理科尤其是工科教师“角色行为”维度及总结果上的得分高于人文学科教师,理工科教师在博士教育阶段对教师职责角色的了解较多,假设2.2得到基本验证。科研工作量占比为41%~60%、61%~80%、81%~100%的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各个维度及总结果高于科研工作量20%以下的教师,适度偏高的工作量有助于教师学术经验的积累。 

(三)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影响因素

描述性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博士教育对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帮助更大,单位在帮助教师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方面表现欠佳,这在本研究中相较工作单位对自身学术的影响而言样本教师更满意博士培养高校这一题项中也得到印证。那么,两个阶段中分别什么因素对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影响大呢?本研究以“学院文化”“制度政策”“重要他人”作为博士教育阶段的自变量,以“学院文化”“制度政策”为工作单位的自变量,以“知识技能”“价值规范”“角色行为”为因变量,同时将个人因素纳入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在进行回归分析前检查变量之间的共线性问题,发现纳入回归模型的变量的TOL值均大于0.10,VIF值均在3以内,CI值均小于30,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多元共线性问题,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据表4,博士教育阶段,五个自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模型,自变量与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628,决定系数R2是0.395,五个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39.5%的变异量。其中,对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解释力最大的是“学术志趣”,解释力达21.9%,假设3.1得到验证,说明在博士阶段学术职业社会化发展更多的动力是来自于内心对学术的热爱,而且“学术志趣越高,博士生越倾向选择学术职业”。其次是“制度政策”的解释力居第二位,为12.7%,在本文中的“制度政策”指的是博士培养高校为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采取的各项措施,结果显示高校为学生提供的一些奖励制度对学生的学术发表、科研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导师作为“重要他人”(2.7%)对学生具有正向影响,随后两个依次是“学院文化”(1.4%)、“人际关系”(0.7%),所以假设1.2、1.1、3.2均得到验证。

根据表5,均进入回归模型的四个自变量与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709,决定系数R2是0.503,所有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50.3%的变异量。与教师在博士教育阶段的学术职业社会化影响因素排序不一致的是,当前工作单位对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结果的解释力最大的是“学院文化”,解释力达44.1%,居第二位是“制度政策”,其解释力为4.3%,单位组织环境是教师顺利实现“组织社会化”阶段的重要推动力,假设2.1被验证。周围环境对个体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院文化”与“制度政策”均是组织环境的构成,对企业员工的研究亦证明了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个人层面的因素相对较弱,“学术志趣”的解释力下降明显,“人际关系”的解释力变化不大(0.5%)。总的看来,该结论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相比较个人,单位所具备的文化氛围、制度安排、各类资源等一系列特质对教师顺利实现“组织社会化”的作用更大,当然这个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借助蒂尔尼与罗兹的“教师社会化两阶段论”将教师的学术职业社会化看做是博士教育与单位组织的连续体,通过对两个阶段加之教师个人背景相应假设的验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整体学术职业社会化水平较高;性别、科研工作量、学科对教师学术职业社会化的影响显著;教师社会化的“预期社会化”结果高于“组织社会化”,博士培养高校的表现优于目前的工作单位;“学术志趣”是教师“预期社会化”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术发表激励政策、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教师的学术潜力具有一定的预测力;单位组织环境是教师“组织社会化”阶段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启示

1. 完善评价机制,重视对博士申请者的学术志趣的考察。“学术志趣”对教师的“预期社会化”影响最大,学术热情是支撑个人孜孜不倦地从事一项事业的动力,要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从源头上则需选拔具有学术志向与潜质的候选人。现行的博士“申请-考核制”相比传统的统一考试制度给予了招生单位较大的自主权,能发挥专家组的审核作用,这也对专家组的识人能力提出了要求,根据材料、面试等环节对学生的报考目的、决心、热情等特质进行考察。当然,“申请-考核制”到底效果如何以及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如何规避也是需要考虑的,可能努力的地方是借助第三方评价机制协助专家组以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早期的学术志趣是个体选择进入学术职业的内驱力,内心的热情促使教师在博士阶段拥有较高的学术发表,这种外显的学术能力又是教师进入较高层次院所的“砝码”。因而,对博士生来讲,报考前应对自身的学术抱负有明晰的认识,抱有学术激情的个体才能经受博士教育的锤炼得以学术重生,尤其在当下国家日益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背景下,更要认真考量自身选择。

2. 博士培养过程中高校可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导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前文有关研究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学术职业起始阶段科研产出较多的个体在后续的学术职业中的成果也相对较多,该结果提示我国博士教育作为学术职业起始阶段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应做好博士培养工作。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的激励性措施对学生有积极作用,如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经验交流,给予学生科研成果一定的物质奖励,“创建一些竞技场,认可和承认博士生的观点、建议”。“预期社会化”有助于教师理解自己的工作、承担相应的专业角色,样本教师普遍认为博士就读期间对研究者“角色行为”维度了解不足,导师是博士的“重要他人”,应“与学生定期沟通,指导学生如何平衡学业与个人的关系、理解学科范式与期待、了解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听取学生学业近况及困惑,帮助学生对博士教育和学术职业内部规范价值有清晰的认识,加深专业对话”,那些经常有机会与导师交流互动的学生对学校管理、机构责任、伦理问题评价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3. 高校应树立“育人”理念,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使教师在“组织社会化”阶段取得职业发展。研究显示单位的组织环境对教师的“组织社会化”阶段发展影响显著,而教师在该阶段的社会化结果低于“预期社会化”阶段,这种反差显示了单位层面并没有发挥协助教师实现社会化的功能。有研究指出,工作环境具有优势累积效应,青年教师博士阶段的成功因进入有声望的单位而被“锁定”,单位环境的特质又带来他们更高的生产力与更大的成功,即“锁定过去的成功,也促进未来的成功”。“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声誉,大量“双一流”建设高校高薪聘请海内外学者,“请进来”的教师如何“留得住”则需要高校树立“育人”理念,实施“育人”行动,为教师提供优良的环境、支持性的条件,提供如院士、知名学者讲座的学术团体交流、学习的平台,开展课题申报的集体指导活动,设置科研启动基金,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建立研究团队,鼓励年轻教师进入学术共同体,增强教师的学术组织认同感与归属感等,用心“培育”教师。

(三)不足之处

一是由于研究对象样本较难获取,本研究教师样本数量性别差距较大,男女教师在学术职业发展水平上虽存在差异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证实,同时不同类型高校是否同样存在这种性别差异也应加以考虑;二是本研究在方法上以量化为主,对于如学科差异、组织文化差异等背后机理缺乏深层次的分析,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努力的地方。





作者



黄雪梅,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62

王占军,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2期第92-97页、第108页


栏目



教师教育研究



微信ID:zggjyj1985

投稿平台(推荐):http://editor.hie.edu.cn/

投稿邮箱:gaoyanbianjibu@163.com

▇ 扫码关注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