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向兵 赵明霏|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

刘向兵 赵明霏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8.11

摘 要



从知识整体理论视角看,知识建构的整体性和动态关联性为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可看成是一个获取有关劳动的所有知识的过程。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就是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的“三位一体”,实现“活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的融会贯通;通过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课程劳育、学术劳育推进大学生改变劳动精神面貌、端正劳动价值取向、提升劳动技能水平。

关键词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理论逻辑;实践路径;知识整体理论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根本职能,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通过系统的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后,如何加快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有机组成部分,怎样在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的基础上,体现其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独特价值?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本研究基于知识整体理论视角,探究科学建构有机融入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一、聚散为整: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认知基础


  教育体系是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的,是指学校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各方面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建制。在实践中,任何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套成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当前高校德育、智育、体育均已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体系;美育方面,许多高校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开设了艺术类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由于劳育的全面推进刚刚开始,其教育体系有待于研究和建构。从实际情况看,《意见》发布后,在高校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体系化等问题上仍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些高校尚未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位一体的高度规划和设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呈现出“离散化”倾向;一些高校对劳动教育课程该怎么开设尚未破题;个别高校将劳动教育的主责部门安排到后勤管理部门,或将影响劳动教育定位的全面性、推进的系统性。这些情况,也凸显了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需明确和厘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有准确的认知,避免劳动教育的功能弱化、力量分化。

  1. 从教育内容上来看,劳动教育可以看成是“关于劳动的教育”,既包括正确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也包括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培育等,承担着独特的教育任务。由于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存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本身包含着劳动教育的片面认识,导致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被忽略,使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被弱化、淡化、形式化。

  2. 从教育的形式来看,劳动教育可以理解为“通过劳动的教育”,让学生通过生产劳动的实际锻炼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目前很多高校开展了实习实训、勤工俭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活动,这些教育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品德,具有明显的劳动教育功能属性。但是这些劳动教育只是在“点”的层面开展,并没有把劳动教育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尚未形成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面”。

  3. 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劳动教育也是“为了劳动的教育”,这也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独特性所在。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即将走向社会各行各业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育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格,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提高完成相关专业工作的劳动能力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推进和加强劳动教育,既要看到劳动作为形式所具有的综合育人价值,也要看到劳动作为内容在大学生素质养成中的重要功能,同时还要看到劳动作为目的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就是要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已经具有劳动教育属性的育人环节与新增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进行衔接与融合。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聚散为整,体系建构,实现“关于劳动的教育”“通过劳动的教育”“为了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不断强化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情感态度、劳动品德、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等各方面劳动素养的培养。

二、融会贯通: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理论逻辑


  传统的知识二元论认为,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成果的总和。感性知识是指处于零散、个别、孤立、肤浅或不完整的感性认识阶段的知识,理性知识则是达到理性认识高度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杨百寅等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提出知识整体理论(Holistic Theory of Knowledge),将知识划分为理性知识(Conceptual Knowledge)、感性知识(Perceptual Knowledge)和活性知识(Affectual Knowledge)三类。其中活性知识是基于情感和价值判断的知识,是人类对于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其重要功能是激活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在实践中三类知识互相转化、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三元知识的有机整体。从知识整体理论来看,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和活性知识都只是有效的整体知识的一部分或一个层面,每一类知识都具有其特定功能,所涉及的范围和边界也是有限的。

  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存在方式,既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也是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知识并将知识不断系统化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途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仅包括知识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理想信念、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等方面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大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可以看成是一个获取有关劳动的所有知识的过程,是将“活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不断融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平衡过程。

  1. “活性劳动知识”:通过劳动思想教育让大学生“爱劳动”。知识整体理论认为,活性知识是以价值观、抱负和理性为基础,为情感、态度、动机、伦理等为表现形式,以追求自由为目的,是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活性知识不仅是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互动的引导理论,同时也是学习过程的开端。活性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本质上是逐步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三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倾向,在实践中指导和支配着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想境界、道德操守与行为准确。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价值观是人们在实现个人愿望、满足自身需要时对劳动的价值定位,既反映自身心理诉求,也直接影响其本人的实践路径。对高校劳动教育而言,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寓“活性劳动知识”的学习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深厚的劳动情怀,培育热爱劳动、热爱创造的情感态度,培养诚实劳动的优良品德,做到深入、持久、稳定地“爱劳动”。

  2. “感性劳动知识”:通过劳动实践锻炼让大学生“会劳动”。感性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中对客观世界进行重构的实践的产物,总是同特定的实践情境和所建构的特定世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是学习和创造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探索和认识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育人属性,在高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劳动周”活动等劳动实践锻炼,首先可以加强“感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一定的专业劳动技能,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积累职业经验,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其次,由于感性知识具有模糊性与内隐性的特点,通过劳动实践锻炼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性知识的理解,实现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劳动实践锻炼还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意义和快乐,发现和感悟关于生命、人生、价值等层面的道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实现“感性劳动知识”向“活性劳动知识”的转化和升华。

  3. “理性劳动知识”:通过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育让大学生“懂劳动”。理性知识主要表现为人类通过跨越不同的情景将事物真实性反映在抽象概念上的编码化认识。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通过系统的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从知识整体理论来看,劳动技能培育、专业知识传授和劳动知识教育主要表现为“理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和获取过程。其主要来源于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大学专业教育。从教育内容来看,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高校中的经管法类、文史哲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和艺术类等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是相关专业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和培育过程。通过专业学习为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应的工作提供知识与技能支撑。因此大学各专业知识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理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另一个层面是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劳动科学知识学习。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即将进入职场的“准劳动者”,通过开设劳动教育专门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伦理、劳动经济、劳动关系、劳动法、社会保障、职业安全与卫生等系统的“理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现象和本质,正确理解劳动与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国特色劳动关系问题,真正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懂劳动”,懂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悟劳动之美。

  4. 系统性思维:从“知识三元论”到劳动教育“三位一体”。知识整体理论从辩证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活性知识、感性知识、理性知识三类知识的整体关联性,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系统性思维:三类知识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每个知识层面既为其他层面提供了存在条件,也能够转换或支持其他层面。《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并举,是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并举。从知识整体理论的视角来看,知识建构的整体性和动态关联性为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目标的全面性、针对性,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劳动实践锻炼、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育的“三位一体”实现“活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知、情、意”的“三位一体”,实现“身、心、脑”的“三位一体”,实现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三位一体”,全面推进大学生改变劳动精神面貌、端正劳动价值取向、提高劳动技能水平。  

三、知行合一: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通过劳动思想教育、劳动实践锻炼、劳动知识与技能培育实现“活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的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这三种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在高校既有教育教学体系中推进,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育体系中“融入”劳动知识教育,可分别概括为“思政劳育”“专业劳育”“实践劳育”;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通过“嵌入”,增加劳动教育的板块,增设独立的劳动教育课程,可将其概括为“课程劳育”;同时,劳动教育推进中的学术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也必不可少,可将其概括为“学术劳育”。通过五种劳育的合力,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贯通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中,构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

  1. 思政劳育。思政劳育在高校劳育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铸魂领航的重要作用。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相关性,内容具有关联性,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深入挖掘思政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有利于加强“活性劳动知识”的学习,强化劳动教育的道德引领和精神塑造,帮助学生塑造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思政劳育,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这个主渠道、主阵地,充分挖掘思政课程中蕴含的劳育精神实质和元素,从哲学、历史、伦理道德、中外比较等多方面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形成德育、劳育协同效应。通过深入研究劳动和劳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让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重要价值,理解劳动与人类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劳动者个人幸福之间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引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专业劳育。高校的各类专业教育都具有丰富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专业教育也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得“理性劳动知识”和“感性劳动知识”非常重要的途径。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应充分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专业劳育元素,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体系设计、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引导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不断挖掘专业劳动精神,研究专业劳动伦理,探索专业劳动素质,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共同探索完善专业劳育教学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让专业劳育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磅礴力量。

  在专业课程中,要强化本专业劳动伦理和劳动发展趋势教育,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育价值体系。同时,要在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中强化劳动知识和技能训练。实践教学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理性知识的理解,熟悉专业设备和掌握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所从事工作的内容和对工作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职业经验,为日后走向职场奠定基础。

  3. 实践劳育。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感性劳动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验证“理性劳动知识”和升华“活性劳动知识”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天然场所。因此要依托校内、校外资源,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优势,逐步形成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彼此支撑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乐趣,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真挚情感。将创新创业与劳动教育结合,打造“双创”教育的劳育平台,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按照《意见》的要求,高校还要开展“劳动周”或“劳动月”等实践活动,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活技能,树立劳动自立意识和培养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4. 课程劳育。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校劳动教育是明确劳动科学体系、掌握劳动科学知识的阶段,必须以劳动教育课程化为基础。《意见》中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在实施中应注意,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既有别于高校思想政治课,也不同于与劳动相关的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理论、思想修养、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专业课更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性课程设置。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目的是以劳动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承担着高校劳动教育的特殊使命。

  高校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是避免“大中小学劳育混同化”“大学劳育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开设专门的劳育类通识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掌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熟悉劳动关系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了解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由衷认可并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共享发展、体面劳动的意识等。在课程体系上既可以包括“劳动的思想”“劳动与人生”“劳动与伦理”“劳动与经济”“劳动与管理”“劳动与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安全”等理论学习内容,也可以安排劳动新形态体验学习等,让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未来,完整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大学生实现“活性劳动知识”“理性劳动知识”“感性劳动知识”的三位一体,真正推进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的改变、劳动价值取向的端正、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

  5. 学术劳育。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离不开劳动教育学术的滋养。为此,应当加强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通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劳动教育现象和劳动教育问题,揭示劳动教育的规律,引导教育者按教育规律办事,科学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这样的过程,是一个将模糊性与内隐性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活性知识指导下,重新组合既有的理性知识体系,使理性知识更加系统化的过程。

  此外,既然我们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包含了“通过劳动的教育”“关于劳动的教育”和“为了劳动的教育”等重要内容,我们就不能不更加重视劳动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并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通过总结劳动教育的历史经验、提出劳动教育的前沿思想、研究劳动教育典型案例、解读劳动教育最新政策、进行劳动教育国际比较等,深化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研究,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作者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北京 100048

赵明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讲师,北京 100048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62-66页


栏目



劳动教育研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