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莹 王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

王莹 王涛 中国高教研究 2021-09-15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0.08.12

摘    要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发挥人力资源红利、实施五育并举、促进自我价值实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深刻把握劳动教育普遍性与独特性,在继承和发扬大学生劳动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如依托项目制社会实践、融合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发展、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等,才能真正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创新创业

  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地位的再一次凸显,这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丰富和发展,又是对“重视德育智育轻视劳动教育”这一突出问题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应对。当前,我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应该积极探索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优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新格局。

一、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个国家的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对全球范围内的各个行业造成持久性的影响和破坏。各个行业和领域需要重新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仅需要完善国内的疫情防控与风险防范的任务,还要建设好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共同体,参与全球治理。而这一切背后的支撑就是人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充实国家全面发展的人才储备,培养具有责任精神、具有创造力量的人才。

  1. 加强劳动教育能够将我国的人口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发展效能。大学生处于学校和社会衔接的关键阶段,是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的劳动者,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潜在力量,也是实现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力量。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新时代,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轻视劳动现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能够端正大学生劳动态度,养成劳动意识与习惯,提高劳动的技能,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观与就业创业观,促使大学生将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在国家需要、个人发展、专业匹配方面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充实到各个行业,才能真正发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大、基数多的人口红利,将人口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效能。

  2. 加强劳动教育可以更有效推进“五育并举”。大学生劳动教育既具有“德智体美”教育立德树人这一共性目标,又具有其独特的性质。劳动教育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劳动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在整体上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配合,形成“五育并举”格局,促进全人教育的发展,又通过其方法论的特性,横向上与德智体美教育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达至良性的循环。大学生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大学生正处于价值塑造的关键阶段,通过劳动教育特有的形式,将社会上固有的价值理念、政治方向、伦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人民观,加强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树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形成积极的劳动观念和情感,进而通过劳动教育推动大学生德育的发展,实现“以劳立德”目标;在具体的劳动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掌握劳动技能、获得劳动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掌握真理,并在思考的基础上深化劳动目标,实现重复性劳动与创造性劳动的结合,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完成“以劳增智”的目标;大学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劳动就必然意味着大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体力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强健大学生的体魄,锻炼大学生的韧性,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大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成为大学生立身处世的根本,实现“以劳健体”的目标;生活是教育的起点,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大学生劳动教育则为“生活美”的发现提供了一个视角。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然要落脚到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上,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能够进行美的实践,还能够形成美的认知,从心灵深处产生美的积淀,艺术的生活、诗意的栖居,体验劳动过程中的美和生活中的美,达到“以劳育美”的目标。

  3. 加强劳动教育可以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劳动教育的基本价值已经从工具性的谋生手段逐渐发展为工具性的外在价值与存在性的内在价值的统一,且更加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的存在性价值,以赋予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大学阶段进行的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对人与自然的改造和适应的目的性行为,更是人性有机体的活力和积极性表征,是追求自信、自尊的解放过程,也是大学生深入剖析自我,认清自我的一个阶段。

  实践是理想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桥梁,劳动教育将理想与现实对接,进而促进大学生抽身于理想世界,从现实客观世界寻求意义,正确认识自我、他者与社会的关系,进而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结。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延展了人的生存尺度,扬弃了人对自然法则的依赖性,实现了理性的自我觉醒,进而从认知、价值、行为等方面对劳动价值、劳动观念形成深度认同,以此形塑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坚定理想信念与激发积极向上的成才动力,实现大学生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围绕大学生主体,以劳动的形式实现教育的目的,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因此,从本质上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既具有劳动教育的一般性和普遍性,也因大学生这一特殊的主体而具有其特殊性。只有在准确把握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才能将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避免其出现形式化、浅层化与泛化的问题。

  1.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普遍性。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整个劳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劳动教育重心由学校向社会转移的关键阶段。掌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普遍性,可以为实践环节提供指引,减少或杜绝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偏差。

  首先,普遍性体现在劳动与教育的关系上。厘清劳动与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探明劳动教育的真正意涵,把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方向。劳动与教育的关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远古时代,劳动与教育具有同一性,教育的内容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经验、技能,教育的载体就是民众的生产劳动,此时的劳动与教育是等同的和一体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社会阶级逐渐分化,统治阶级因为占据更多的生产资料而脱离了基本的生产劳动,由此出现了第一次“劳动”与“教育”的分离,统治阶级的教育独立于生产活动而存在,产生了学校教育,而广大的劳动人民的教育依然靠生产劳动进行。科技进步带来的大生产的变化以及工业社会的工人生产技术、技能的要求,促进了“劳动”与“生产”的第二次分离,专业化的分工与科学技术的使用,促成了现代学校的诞生。由此可见,教育与生产结合的实质是“现代教育和现代生产劳动这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为结合点的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状态”。劳动与教育是相互独立发展并且协调配合的,因此不是所有的劳动都有教育的功能,要谨防当前劳动泛化、盲目实施劳动教育的风险,用劳动完全取代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劳动与教育的最好状态是劳动与教育独立自由发展,两者为一个共同的现代科学和育人目标而进行有机结合,两者优势互补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倾轧。

  其次,大学生劳动教育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无论是劳动还是教育,其作用的主体都是人,把握好以人为本的内核,能够避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偏离。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劳动教育是“围绕人、依靠人、发展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大学生这一主体,应该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人的力量与人的尊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深层次来看,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具有形塑大学生人格、完善其价值体系,发展大学生主体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任务,还具有促进大学生个体的认知以及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的责任。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应该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主体为本的指导下进行,更多关注意义生成的理性价值而非工具价值。

  最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普遍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目的论也是方法论。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确定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形式与路径。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劳动形式与教育目的的有机结合,重点是对劳动过程的体验和自身的学习成长与感悟。因为劳动教育特有的方法论属性,成为融通德智体美教育的契机,也成为全人教育培养模式的起点和终点。一方面,新时代劳动的形式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只要方法得当,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能达到教化育人的效果。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动手”,大学生阶段应该更加提倡“手脑结合”的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新时代教育也逐渐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界限,大学生劳动教育也不应局限于学校,而应该着眼于更广阔的生活世界。

  2.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针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主体而开展的劳动教育,因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和生命历程处于特定的节点,面临独特的任务,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也具有特殊性。把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独特性,是因材施教,精细化实施劳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升育人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保障。

  首先,大学生阶段的认知心理具有矛盾性,心理发展基本成熟但是又尚未成熟,拥有基本的劳动认知、劳动习惯去应对生产生活的挑战,但是还未构建起劳动的情感和价值观。处于人生阶段的重要路口,大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都会完整地投射于其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因此,大学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既要适应大学生的心理认知阶段,还要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形塑其劳动价值,深化劳动观念,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劳动创造力。既要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既各有侧重,聚焦不同阶段的任务,又能够相互衔接,共同促进劳动教育一体化体系的构建。

  其次,大学生劳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也是教育重心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阶段。大学是多数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最后一站,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应该为这一过渡做好准备,以实现大学生身份角色的合理转换,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过渡。这一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的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职业观,在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以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尝试平衡个人的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掌握基本的就业技能和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最后,大学生所处的空间具有特殊性,更多时间处于学校和社会中。从时间的维度来思考,家庭是大学生培养的过去时,学校是大学生培养的现在时,社会是大学生培养的将来时。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已经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劳动教育与习惯的储备。虽然倡导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但是大学生劳动教育更侧重的应该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协同与配合。大学生在学校是以集体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学校劳动教育可以在集体中进行。马克思认为集体是个人的教师,集体本身是一种非常有创造性的教育力量。因此以高校的学生组织、兴趣团体为依托进行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社会也应该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支撑,通过提供各式各样的实践、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与能力,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

三、新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重视和加强劳动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德国教育学家凯兴斯泰纳提到:“教育的第一目的是要使他们热爱劳动、提高工作效率”。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教育要培养学生必需的谋生技能。在中小学校开设生产劳动课程,成为美国教育的鲜明特色。学生高中毕业后,除了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进入社区学院进行较短期的学习和训练,毕业后从事技术性工作。日本新修订的《基本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重视职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应该在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继承发扬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途径,从而形成更加科学优化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1. 以项目制社会实践实施劳动教育。大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逐渐发展,思维独立性增强,能够进行自我察觉和判断,能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性与能动性。结合大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认知的发展水平,在实施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大学生与中小学生最大的不同就是已经掌握一定的劳动能力与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这一阶段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劳动习惯与认知的深化,还应该着眼于劳动的认知、情感向行动的转化。

  以项目制为主的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了一个契机。社会实践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依托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联结,所进行的有一定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劳动教育。项目制的社会实践,依托项目制的管理制度与手段,通过大学生组建团队、自主选题、确定实施项目、进行前期策划、与实践基地联系、开展活动等流程,以学生兴趣和社会问题为导向,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锻炼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项目制社会实践中,学校承担组织、管理、监督的责任,社会则为大学生群体提供平台,在二者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下实现良性的互动与螺旋式的上升,并在这个过程中全面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交流、创造的能力、动手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2. 融合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发展。疫情巨大的破坏性与持久性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在国内市场疲软,就业形势低迷的态势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疫情期间具有独特的意义。既是深化高校劳动创业教育的实践,也是施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学生主体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具有充分的创新性精神,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发挥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融合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发展,以“双创竞赛”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通过大学生主体自我组队形成初步就业团体,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完善自己创新性的想法,形成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方案,并在学校指导老师和社会企业家的指导下,进行有益的市场尝试。同时,学校和政策应该提供充分的场地、资金与政策支持,对具有潜力的大学生初创企业提供充足的扶持与孵化。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创新创业竞赛的各个环节,发挥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劳动与投身社会的积极性,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寻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既是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养成,也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又可以反作用于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大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情感和社会情感,进而实现良性的循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最重要的是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保障体系,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支撑。首先,加强教育立法,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政策支持与教育立法,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逐渐消除应试教育惯性所带来的弊端,提倡素质教育与全人教育模式。其次,学校层面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涵,明确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方式方法,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合理实施集体劳动教育,制定出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内容。设置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评价指标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教学的全域范围内。再次,在社会中创造充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与实习单位,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促进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养成与社会责任感的塑造,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作 者

王 莹,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北京 100044

王 涛,通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研助理,北京 102488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8期第67-71页

栏    目

劳动教育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


微信号:zggjyj1985

投稿平台:

http://editor.cahe.edu.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