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趋势、路径初探(下篇)

张志恒 火石创造 2024-04-11

声明:本文为火石创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网站、公众号等转载需经授权。


点这里直达《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特征、趋势、路径初探(上篇)》


在上篇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态势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本篇以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为主题,围绕汽车产业生态中的主要三大要素——产品、企业、人才展开分析,同时在最后给出区域发展汽车产业的建议。


一、

明道:中国汽车产业的产业生态特征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将会带来新的挑战,汽车正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将发生深刻变化。


(一)产品铺道: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主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逐步成熟中


1. 新能源汽车呈现纯电动导向而自主品牌迎接挑战


新能源汽车动力类型的格局方面上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纯电动驱动战略导向的贯彻。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燃料电池汽车三种。从2015-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出纯电动为导向的特征,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0%以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约为20%左右;燃料电池汽车规模仍较小,到2019年的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约为0.27万辆左右,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探索发展的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计划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发展的愿景定在了2035年实现。


自主品牌方面,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国外新能源汽车品牌对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份额带来了挑战。以特斯拉为例,国产特斯拉model3进入国内市场后,在2020年特斯拉model3多次进入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榜的榜首。


2. 智能网联汽车推进高级别汽车量产且场景逐渐丰富


从自动驾驶的程度来看,可以看到智能网联汽车当前L1级、L2级开始量产且具有较高的普及水平,L3级与L4级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应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状态,许多企业已推进L3级与L4级自动驾驶的汽车产品布局。


从应用场景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在场景中应用的路径大致呈现出先在封闭环境中探索后在开放环境中应用、先围绕载货场景后围绕载人场景的大致特征。以百度Apollo在雄安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雄安的自动驾驶场景主要包括封闭园区中的由简到难,从低速到高速,半开放式的道路场景上中的对点通勤尝试,以出租车为代表的全开放城市道路自动驾驶的尝试等方面。结合当前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状态,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将会围绕无人出租车、干线物流、末端物流、无人公交、封闭园区物流、无人环卫等方面的展开技术的进一步深入优化与商业化的探索与尝试。


(二)企业争道:新旧造车势力与科技企业混战,汽车产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


1. 国内传统车企当前具备优势同时巨头加快电动化转型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头部传统车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特征。根据机动车产量数据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前十企业产量合计75.9万辆,约占整体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的70%。其中,比亚迪产量达21.8万辆,占比近20%,领先优势明显;北汽、上汽、吉利、江淮分别占据前五位,产量均超5万辆,占比均超5%。


同时在传统车企巨头方面可以看到以大众、姆勒、宝马、丰田等为代表的大型跨国车企开始加速向电动化转型,大型跨国车企将凭借着其悠久的历史积淀所带来的品牌与技术上的积累优势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带来一定的挑战。以大众、戴姆勒为例,大众计划到2025年在中国市场销售150万辆新能源汽车,戴姆勒计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50%,宝马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过700万辆。从当前实际市场表现来看,传统跨国车企所推出的新能源车型也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可以看到日产聆风、三菱欧蓝德PHEV、雷诺ZOE、现代KonaEV等车型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着不俗的市场表现。


表1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


2. 造车新势力车企发展迅猛收到市场资本的强力追捧


我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有着不俗的表现,通过2018年与2019年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企业销量对比可以发现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小鹏汽车在汽车的销量上有着大规模的增长。而结合2020年造车新势力的市值数据,可以看到造车新势力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有着优异的表现。根据全球车企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11月23日收盘时的市值排名,国内新势力“三巨头”:蔚来、小鹏和理想,分别位列排行榜第5名、第10名及第14名,而将其与传统老牌车企对比则更加直观,其中蔚来超越了戴姆勒,小鹏汽车超过了本田,而理想也逆袭了“百年福特”。


表2 造车新势力2018年与2019年销量以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


3. 科技企业强化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布局与技术突破


以BAT和华为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当前在深度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展开突破。其中,百度发布Apollo6.0版本,同时已在雄安、北京、武汉等地区开展了相应的示范运行。阿里巴巴则发力车联网方向,借助城市大脑的优势,同时推AliOS操作系统,多方面发力推动车路协同计划。腾讯则入股四维图新在高精度地图产业方向展开布局。华为则致力于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包括汽车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计算平台、车联网、通信终端、RSU解决方案等一系列重磅产品。


除了互联网科技企业巨头,同时也涌现了一批快速发展的新星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角逐,例如小马智行、图森未来、驭势科技等,这些新星凭借气在某一个方向上的优势参与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竞争中,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三)人才开道:汽车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高端创新引领性人才尤其匮缺


人才规模方面,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将会催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要满足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需要注重对汽车电动化技术、智能网联技术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传统燃油汽车的技术人员过渡转移,双管齐下,实现汽车人才规模的保障。


人才特征方面,汽车人才将呈现出对复合型人才、高端人才的需求强烈的特征。相较于传统汽车行业,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更注重展具有跨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汽车工制造工程师与互联网信息和智能技术人员、互联网公司的人员,面临融合,汽车人才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智能网联领域,中国在智能化方向发展方面的顶尖人才数量和质量,与第一梯队的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高端研发类人才仍是我国汽车产业的稀缺资源。


三、

优术:区域汽车产业优化发展的建议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汽车产业的生态甚至将会面临重构,本研究在该部分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发展路径三方面给出区域汽车产业优化发展的简要建议。


(一)基建引导:强化智能化电动化的设施建设,奠定新趋势下发展的基础环境


强化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未来将大力发展包含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的“新基建”,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赫然在列。除充电桩的建设外,区域也应积极探索换电模式覆盖率提升的方案,换电模式由于受限于多品牌、多车型、电压平台等通用性问题在,当前仍处于市场探索阶段,未来具备着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值得强调的是,大力提高充换电设施的效率和覆盖率,也是降低消费者购买时的担忧的有效的手段之一。


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所需要的智能交通体系的建设。一些区域应当适时开展开展交通标志牌、信号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并逐渐通过云控平台实现协同调动。同时加强定位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强导航基站的建设,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精准定位奠定基础。提高路网V2X等通信网络覆盖率,实现车、路、人、云、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智能交通体系综合能力。


(二)创新技术:提前谋划高精尖技术前瞻布局,坚持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技术创新对产品的引领。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化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整体提升整车的技术创新链条,强化汽车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同时在当前背景下强化技术统合创新,推动汽车产业与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在高精尖技术领域持续发力,如汽车动力电池的创新方面、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强化汽车产品的创新。国际市场上,应当强化自主品牌的建设,鼓励自主品牌的产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层面上进行自身实力的优化。国内市场上,本土企业应当充分发挥自主品牌对国内市场理解与把握的优势,在产业竞争中能够逐渐扩大相关企业主场作战的能力,切实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开发与优化。围绕安全、舒适等目标,提升汽车整车产品的使用感受,加快智能技术、网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人才是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尤其是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等变革的背景之下,强化综合型人才、跨领域人才的培养颇为重要。明确汽车产业人才的综合发展战略,避免人才匮乏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


(三)强化战术:在全球与全国背景下精准定位,基于区域禀赋的背景优化路径


全球背景层面上,应当明确汽车产业是我国扩大国内循环,实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逆全球化、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换挡,高增长时期隐性矛盾凸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产业链的竞争力与稳定性,是我国汽车产业应当着重去回答的命题,也是地区展开汽车产业发展事业,提升汽车产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


国内层面上,要充分把握产业格局中的变与不变。当前我国形成了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中部地区、成渝地区六个相对具备优势的汽车产业集聚带,在一定的时间内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这六个地区为重心的格局不会发生较大改变,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产业集聚带内部的汽车产业竞争优势、产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同时这六个区域也将会向周边地区延申或向其他地方扩散。在汽车全局产业链摸清、趋势研判的基础下,分析自身特征,精准融入整体发展格局,例如对于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应考虑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战略转型,在新的机遇下实现综合势力跃升;而对于汽车产业发展薄弱的区域,要基于自身的产业发展条件,实现差异化竞争。


四、

总结


我国汽车将进入后增量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出现大幅增长的概率较低,汽车产业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之路与智能网联之路将铺就我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动力电池续航能力提升与种类的创新将成动力电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电机控制器的自主化关系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动力系统的集成将成为动力系统的重要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在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V2X等技术板块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 新能源汽车整车产品呈现纯电动为导向的特征,智能网联方面市场开始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进程,应用场景也在进一步丰富。


● 企业竞争加剧,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传统车企具备较高的发展水平,造车新势力也有着不俗的市场表现,科技企业也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方向持续发力,但同时国内车企也将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的挑战。


● 汽车人才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的深化和拓展,汽车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迫切,高端创新人才随着产业进一步发展会匮乏。


● 区域在进行汽车产业的优化升级上,应当强化智能化、电动化方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趋势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等方面创新发展,同时也应在当前的格局下深刻分析与理解汽车产业的变与不变,从自身禀赋出发,精准定位并优化发展路径。


参考资料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

2.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报告(2019)》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4.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5.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6. 澎湃新闻,《销量不及对手“零头”,但蔚来市值已超戴姆勒、小鹏逆袭本田》

7. 火石创造,《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一场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持久战》



END

     作者 | 张志恒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或邮件至contact@hsmap.com处理。


爆文推荐

(点击关键词即可直接阅读)


创新药品 | 畅销药 | 生物技术 | 生物医药 

化学药 | 医疗器械 | 融资事件 | 并购事件 

政策热点 | 中药 | 医药服务 | 黄河金三角

京津冀 | 供应链安全 | mRNA疫苗 | 靶向药物




RECOMMEND
火石产业大脑2.0发布,开启数据驱动产业发展新模式


火石创始人2021新年致辞:征途所在,星辰大海!




实现数据驱动的产业治理和创新发展

就找「火石创造」——数据驱动产业治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