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杜克到底在搞什么?——“海上假面舞”的真与假

城市设计 2023-0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05工作室 Author 唐小风

友情提示:本文内容4000字,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重点阅读彩色文字部分。


01 

上海与海上



2022年的元旦,笔者有幸参观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约翰.海杜克作品展——“海上假面舞”。约翰.海杜克在当代建筑圈是一个不太让人熟悉的名字,当代建筑发展多元芜杂,海杜克作为上世纪中后期的建筑人物,特别是建成的建筑作品少之又少,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太会关注他。其实笔者也是一直对海杜克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纽约五”中的一员,纽约五人组中的迈耶、埃森曼和格雷夫斯名气太大、作品太牛,海杜克在其中似乎也是不显山不露水。正是因为以往的印象,在这次参观却给笔者带了一些小震撼和小惊喜,也更加了解了海杜克的思想轨迹,因此也一直想写下点什么,随笔记录记录。

展览入口(笔者拍摄)

出生于1929年的海杜克应该说是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由于他是现代建筑教育界的神话“德州骑警”中的一员,随后又长期在纽约库伯联盟建筑学院担任院长,使得他在建筑教育界的影响力很大,也在很多层面推动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徒子徒孙成为著名建筑师的也很多。与丰硕的建筑教育成果相比,海杜克的建筑实践作品确实有点拿不上台面,建成的设计屈指可数,在这次展览中也基本上展示的是他赖以成名的“纸上建筑”设计系列。从某些层面说海杜克不能算一个建筑师,至少是不完整的建筑师,更多的是一个建筑教师,因为建筑师是一个职业性很强的工作,项目积累和团队合作在这个职业过程中至关重要。海杜克做的工作更多像是在国内前些年比较流行的术语——实验建筑,实验性较强,工程性很弱。

海杜克照片(网络图片)

海杜克是有过一小阶段事务所工作经历的,但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教书中度过的。在教书的过程中,海杜克出于对建筑的无比痴迷,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真实项目可做,从实际项目的经验和对业主意图的把控角度,海杜克确实和同期的迈耶没法相比。基于上述原因,海杜克做了一系列的停留在纸上的建筑设计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也成为了他在理论之外的最大遗产,这里面包括“德克萨斯”、“墙宅”和“海上假面舞”等几个系列。很多从事建筑实践的大师往往建筑理论性并不强,大多属于少说多做型的工作狂类型,没时间说这说那,用建筑作品说话就完了。例如同为美国建筑师的贝聿铭和迈耶,两代大师都不怎么擅长总结其建筑理论,但是作品有着鲜明的自身发展轨迹和烙印。而海杜克与实践性建筑师不同,不把自己的“纸上建筑”拔高一些高度,那就真的成了自娱自乐了。所以海杜克的研究成果多少会让人有些云山雾罩的感觉,后期的一些国内外人士也把海杜克的这些成果弄得很玄学,往往也把其神话了一些。

海杜克的“海上假面舞”展览基本囊括了他的几大系列纸上研究,下面就从这几个系列来进行海杜克的思想剖析,看看“海上假面舞”的真与假。在这说点题外话,笔者在2022年元旦在上海短暂逗留,那时上海的疫情风平浪静,结果笔者回家后,上海把一个20平米的奶茶店划成了中风险,形成全国最小中风险地区。这个中风险把笔者的行程码带上星号,让笔者在本地出行很不方便,不过笔者当时还是挺推崇奶茶店事件,用其来对比了本地的防控区域划分,现在回头看“奶茶店”就是个笑话了。

展览现场(笔者拍摄)

展览模型(笔者拍摄)



02

德克萨斯系列




1954年海杜克来到德州大学奥斯汀建筑学院任教,成为了“德州骑警”,成员里还有未来大名鼎鼎的柯林.罗。德州的教学改革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在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写下了浓厚一笔,有着把现代建筑设计思维进一步逻辑化和系统化的作用。这个环节似乎也是我国建筑教育所缺失的内容,例如顾大庆先生就认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七、八十年代,建筑教育还是停留在“布扎”体系之中的,也就是偏巴黎美术学院式的教育。而现代建筑的生成性和建造性研究阶段被我们所错过了,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建构”性建筑思考开始被国内一些院校和实验建筑师所推崇,这也正是在弥补一些曾经的现代建筑思考的不足。

海杜克在德州教学期间,进行了一系列住宅设计的探讨,他起名为德克萨斯系列,当然这些设计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这一系列研究相对比较好理解,在体系上很大程度是继承完善柯布和密斯等早期现代建筑的模式,海杜克应该属于边学习边摸索吧。被很多人提到的“九宫格”就是这个系列的产物,总体来说这个系列比较强调梁板柱的生成性和空间建造的逻辑性,其中海杜克还体现了一些对古典建筑法则的偏爱。总体来说,德州系列的开始对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难能可贵,也展现了海杜克对建筑发展的敏锐性和自身建筑设计的才华性。这个系列只能说是一个住宅空间基本型的研究,空间形式仍占主导地位,更多是在建筑教学思考的补充,应用到建筑实践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德克萨斯系列草图1954-1963(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1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2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3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4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5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6号(笔者拍摄)

德克萨斯住宅7号(笔者拍摄) 


03

菱形系列



在1963年,海杜克在完成德克萨斯系列之后,又开始了菱形系列的研究。菱形系列除了住宅之外,还有博物馆的研究,而且这一时期海杜克已经30多岁,一些设计思考和设计手法逐渐成熟了一些,这使得菱形系列比德克萨斯系列看着丰满了很多。菱形系列体现了对德克萨斯系列的延续和完善,在水平性构图的基础上,菱形系列也主要思考了斜线和曲线的内容,同时在菱形系列增加了三维空间透视法则的思考。菱形系列是笔者比较喜欢的系列,菱形系列不像德克萨斯系列那么注重基本构图,过于强调空间的秩序和严谨,而菱形系列增强了空间的可变性和多样性。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菱形系列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点,但依然都停留在纸面上,不得不说有着一些遗憾,但也客观反映了海杜克的设计理念过于学术化和纯粹化,这些内容让业主买单确实不太容易。

菱形住宅A模型1963-1967(笔者拍摄)

菱形住宅B图纸(笔者拍摄)

菱形博物馆C草图(笔者拍摄)

菱形博物馆C图纸(笔者拍摄)

菱形博物馆C图纸细部(笔者拍摄) 


04

墙宅系列



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同为“纽约五”的彼得.埃森曼已经开始有了一些实践性作品,例如他的著名的1、2号住宅就是在这个时期陆续开始建设的,而海杜克依然进行着他的“纸上建筑”。海杜克在1968年开始又开启了墙宅系列,墙宅系列摆脱了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而走向了形式语言的多元和叙事体验的研究。其实总体来讲,海杜克前期的一些设计还是以空间形式为主要突破点的,即使在墙宅的设计里,依然能看到荷兰风格派以及立体主义绘画风格语言的的影响。当然墙宅系列在形式组织之外,海杜克又赋予了建筑很多语义的表达,这里既有建筑分解构建化的处理来突出墙的意义,又有着情景之间映射的处理来隐喻一些场所环境。墙宅系列是海杜克具有自身特征的创新尝试,也加深了建筑的空间语境研究,虽然一些小手法有些过于小情怀,但是形成了海杜克比较成熟的思考。墙宅2号当时是一个偏实际性的项目设计,可惜由于投资等原因搁浅。不过在多年后,终于有一家荷兰开发公司对墙宅2号感兴趣而愿意买单,墙宅2号终于在21世纪初建成,而遗憾的是,在2000年离世的海杜克并没有看到这个作品的建成。

项目编号1974-1979(笔者拍摄)

墙宅1号轴测图(笔者拍摄)

墙宅1号剖面图(笔者拍摄)

墙宅2号建成照片(网络图片)

墙宅3号模型1974(笔者拍摄)

圆形住宅平面与草图(笔者拍摄)


05

海上假面舞



“海上假面舞”是这次展览的题目,同时也是海杜克创作后期的一个全新系列。从“德克萨斯”到“墙宅”,这些“纸上建筑”还是以建筑空间形式创作为主体的,建筑本身的基本构造要素都在,而海杜克在70年代末开始,历经10多年,进行了一系列以“海上假面舞”为题目的构筑物设计,这些构筑物被安排放在不同国家的城市,有很多最终落地建成,甚至在后期海杜克还有一些相关绘画的创作。这个系列完全脱离了海杜克之前的建筑主体研究,就连“海上假面舞”这个题目起的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汉诺威假面舞概念草图(笔者拍摄)

汉诺威假面舞:自杀者之屋草图(笔者拍摄)

汉诺威假面舞:自杀者之屋图纸(笔者拍摄)

柏林假面舞图纸(笔者拍摄)

柏林假面舞模型1981(笔者拍摄)

展览构筑物(笔者拍摄)

“海上假面舞”到底是海杜克将其设计理念付诸实践的集大成者,还是这只是海杜克在其晚年一厢情愿的哗众取宠。从表象来说,这些构筑物也有“自杀者之屋”、“音乐家之宅”等比较具象的名字,但在这些构筑物背后则是海杜克对政治和文化的隐喻,也能看到音乐、影视以及当代艺术对海杜克的综合影响。说直白一些,在20世纪中后期文化艺术思潮变革的冲击下,海杜克已经开始抛弃传统现代主义的思维,“海上假面舞”已经不能算是建筑学体系的内容,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表达。特别是海杜克的一些晚年建筑绘画的创作,虽然是以城市和建筑为背景,但显然并不是研究城市和建筑的空间类型,而里面包含了很多超现实主义的色彩。“海上假面舞”依托城市背景,里面既有实体形态的“真”,也有着多重寓意的“假”,这可能需要读者和观众自己来品味了。

柏林之夜系列水彩画(笔者拍摄)


06

结语



怎样评价海杜克的设计研究和其时代贡献?正如展览序言所说的那样“今天,我们迫切需要重新点燃建筑学科的理想主义精神”。而海杜克从设计研究到教学理论,都体现了理想主义者的极端特征,过于纯粹的表达使得海杜克一直处在设计空想家的位置,还好的是建筑教育界给了海杜克充分的尊重和肯定。从海杜克的设计研究来看,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建筑领域的思考,这些思考都在其时代具有先锋意义,这也是很多实验人士非常推崇海杜克的原因。不过笔者觉得还应该客观的看待海杜克的建筑研究,他的早期和后期研究是随着建筑思潮发展有所演化的,也没必要把其所有“纸上建筑”都奉若神明。例如,海杜克在做其最早的“德克萨斯”系列之时,也只有20多岁的年纪,纵然在当时才华横溢,但也确实能力和经验有限,所以用平和心和时代性来看待海杜克的“纸上建筑”才是理解海杜克的真正钥匙。

“海上假面舞”序言与展厅(笔者拍摄)

海杜克作为建筑教师的成就远大于其作为建筑师,这里面也展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建筑实践的教师能否做好建筑设计教学,这个问题在当下的国内建筑教育也日趋普遍。用老话来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肯定是最好的建筑教师的模式,但海杜克也给很多人一个榜样,就是项目实践不足,纸上建筑补充,思考不断,理想永存。关于建筑本体语言的研究探索永远是建筑设计发展的动力,这是“海上假面舞”给我们建筑教学留下的最大启示和激励。

教堂建筑复合1994-1996(笔者拍摄)


系列合集的大教堂模型2001(笔者拍摄)


(注:本文展览照片版权归笔者唐家骏所有)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张永和:妥协之前,要明确建筑学是什么样的


中国建筑如何影响欧洲现代主义


什么是路灯?


何为公共空间?


您完全不保护现代主义遗产是吗?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后台回复关键词“设计企业服务”。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