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 利 刘晓海 | 关于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几点思考

刘 利 刘晓海 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 2023-02-22
本文原载于《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期


摘   要  本文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首次提出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这一概念并阐释其内涵、样态和特征,对开展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必要性、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生态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时代赋予的机遇面前,如何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更好地向世界传播汉语和中华文化,就成为摆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面前的紧迫课题。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依托学校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了“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建设。这项工程是北京语言大学整合学校教学科研资源,贯通学、研、产链条的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经过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和艰苦攻关,工程建设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在这一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形成了对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一些理论认识。


二、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是时代提出的命题

国际中文教育作为跨国别、跨文化的全球性教育事业,在新时代迎来了大好发展机遇,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只有坚持走信息化、智能化的道路,向着智慧教育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作出新贡献。
(一)国家之需。国际中文教育首先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连通世界的重要桥梁。国际中文教育通过语言教学与学习,让全球中文学习者认识中国、理解中国,更好地与中国开展合作交往。适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正在加速进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阶段,为了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国际中文教育迫切需要向智慧教育模式转变,以更加先进的手段向世界传播中文和中国文化,不断扩大国际知华友华力量,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营造更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二)世界之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与我国在各行业领域开展合作的需求与日俱增,全球中文学习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大。据中国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信息,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文教育,国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500万,累计已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国际上已有4000多所大学开设中文课程,我国还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在此形势下,传统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和模式已无法满足全球学习者巨大的中文学习需求,亟需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来构建全新的教育服务体系。
(三)教育之需。当前,国际中文教育随同整个教育领域都面临巨大的改革创新压力,突出表现在各类优质要素供给严重不足,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随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大众对终身教育、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等新型教育体系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教育资源短缺和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导致教育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二是教育模式供给不足,传统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需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人员流动受限,则更加凸显了传统线下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局限,对于国际中文教育而言,这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三是教育条件供给不足,与众多行业领域早已开始的智能化转型相比,教育领域尤其是国际中文教育总体上仍处于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偏低的阶段,无法很好地适应疫情等原因促成的线上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甚至无法突破传统课堂模式下的语言教学和学习障碍。因此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这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起而行之,不断用先进技术高效赋能教育教学,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

三、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浪潮,国际中文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马箭飞(2022)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同时,我们需要看到国际中文教育虽然在基础资源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教学模式变革、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在实质性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以真正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一)教学资源建设标准不一致。教育信息化在特定领域的深入开展依赖于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持(彭炜明等2014)。在教育主管部门、各类中文教育机构、出版单位、科技公司、广大国际中文教育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国际中文教育数字资源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数字素材、数字教材、网络课程、数字应用等几大类型,每种类型又按教学内容、适用对象、开发主体、媒体格式等不同方式继续细分为不同的子类型;二是应用场景广泛,基本实现了“教、学、管、评、研、用”全覆盖,尤其为满足疫情期间国际中文教育“停课不停学”等重大需求提供了保障;三是科技赋能显著,例如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与手写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与虚拟现实技术等,都已运用到各类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中(教育部语合中心组编2021)。不过,目前各类数字资源的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而也就难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深度共享和规模化应用。
(二)教学平台联通机制尚不完善。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的指引下,四大类网络中文教学平台应运而生:第一类是系统性开展中文教学的平台,例如,“长城汉语”“嗨中文”“Super Chinese”等;第二类是单一功能型资源服务平台,例如,词汇记忆辅助类“Drops”、汉字书写学习类“Archchinese”、汉语词典“Pleco”等;第三类是用于准备汉语⽔平考试的学习平台,例如“HSK Online”“HSK Vocabulary”“HSK Online Test”等;第四类是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母语者之间交流型平台,例如“中文论坛”“会话交换”等(梁毅、徐娟2021)。“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中文联盟”等综合性中文教育信息化云平台也相继出现。不过,如何基于统一的规范标准将各类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在大规模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实效,助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创新,目前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教学模式未能因应在线教学的形势变化。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线教学一夜之间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线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了传统线下教学的时空藩篱,解决了燃眉之急,但其教学模式仍然主要是线下课堂教学的简单沿用,其中存在一系列影响和制约语言教学的问题,如师生双方都对教学活动简单化的线上迁移存在不适应感、线上语言教学缺乏有效交互和深度沉浸等。
(四)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滞后于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信息化,一大批教师主动或被动地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掌握了新的信息技术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大量的教师在提升自我信息素养方面存在困难,而且信息素养要求越高,教师培养和提升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需要以更加智慧化的方式来降本增效。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在向信息化转型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用时代赋予的更高要求来看,仍然存在着突出短板,需要尽快在信息化基础上持续升级,针对线上、线下各类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立足语言教育规律和学习规律,有机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全面开展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生态,深度赋能教育和学习,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不断向着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超越传统的“校园+教室”模式,突破国际中文教育存在的时空限制,克服当前在线教学的诸多短板,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体系性创新。

四、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核心样态和总体特征

(一)基本内涵
智慧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典型形态之一,也是未来教育的发展目标,智慧教育系统包括传递教育智慧的智慧学习环境、启迪学生智慧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孕育人类智慧的现代教育制度(关成华等2021)。未来的智慧教育可以根据师生的个性化需求,结合学习者的自身特点,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服务;未来的智慧学习环境,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融合多种技术和媒体,借助智能学习终端,实现人机共融的高效交互(黄荣怀等2021)。由此可知,智慧教育应当涵盖教与学两个维度,包括教学模式、学习环境和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所说的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是指全面系统地使用智慧化手段开展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聚焦于教和学两方面的核心要素,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形态进行体系性的变革,使所有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都能充分得到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撑,既实现学习智慧化,又实现教学智慧化。
1.学习智慧化。学习智慧化的本质是实现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国际中文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地域、学习环境和学习需求等方面均具有高度多样性的语言教育,对泛在学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和个性化学习具有更为强烈的追求。只有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并深度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才能促使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才有可能将传统的课堂学习真正转型为突破时空、环境、人力等各种条件限制的泛在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2.教学智慧化。教学智慧化的本质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和解放教师。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将教师从简单、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教育创新、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和人文关怀等机器无法替代的活动,进而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为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精讲多练”的要求,在智慧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数据为支撑、利用智能技术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和语言发展过程,让计算机代替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为学习者精准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与学习资源,承担起指导学习者“多练”的任务,而教师则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习者遇到的普遍性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上面,最大程度发挥教师的核心价值。
(二)核心样态
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对已有的教育范式提出了挑战,促使其不断发生改变,从课堂学习走向泛在学习,从标准课程走向弹性教学(黄荣怀等2021),等等。刘晓海(2022)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对语言智慧教育的样态进行了讨论,认为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核心样态也基本具有相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精准构建学习者画像。全过程动态记录国际中文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个体特点以及语言背景、语言水平、语言能力等信息。
2.智能定制学习方案和教学资源。根据不同国别、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中文学习者特点,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课程资源、学习资源等,并为学习者匹配最合适的师资。
3.精准开展教学活动。基于国际中文教师团队内部的科学分工与高效合作,主讲教师针对中文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精讲指导,辅导教师和助教团队与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语言互动练习并进行答疑,人机学伴全程伴学并提供通用学习资源和工具,学习者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帮互学。
4.全面提供智能化支撑。在国际中文教学和学习中,全方位使用信息技术、智能工具、自动化手段,重视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仿真学习场景的搭建与使用,确保教学与学习活动具有足够的交互性与沉浸性。
5.科学实施学习评价。对中文学习者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人工评价和计算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记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者反馈,自动生成学习档案,精准提供后续学习建议。
(三)总体特征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作为信息技术深度赋能的教育活动,具有智能化、精准化、模块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五化”特征,其中,智能化和精准化是效果特征,模块化是架构特征,标准化和规范化是组织特征。
1.智能化。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为智慧教育提供合适的技术要素,在教学和学习各环节中充分利用以语言智能为代表的各种先进技术,通过数据驱动方式科学分析教学和学习过程,不断改造和优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断提升教学和学习的智能化程度。
2.精准化。精准化主要体现为有效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与学习,将传统教学中的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实现因材施教和按需服务,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
3.模块化。模块化主要体现为,由人员、资源、技术共同组成的教育教学总体架构可按照纵向的教学流程或横向的教学功能分解为相对独立的模块,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满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4.标准化。标准化是各类技术要素有机融入并高效赋能智慧教育的前提,体现为对系统框架、数据资源、管理接口、呈现方式等各类要素的设计、建设、开发、应用均要遵循统一的标准,确保各类要素能够顺畅对接。
5.规范化。规范化主要体现为教师、助教、管理者等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规范和管理制度要求,规范化地开展教学设计、实施、管理、反馈和评价,在与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对接过程中也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五、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实现路径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创新工程,不只是要搭建一个简单的教学平台以应对临时性线上教学的被动需求,而是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对国际中文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创新设计和建构,涉及教学观念、教学理论、课程与资源体系、教学环境与技术、教育管理与运行等方方面面。北京语言大学在工程建设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条科学性和实用性并重的实现路径,即立足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整合重构优质资源体系,研发集成前沿技术,搭建智慧教学平台,全面支撑智慧化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一)基础理论跨界交叉
关于智慧教育理论,学界已经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但是现有理论成果尚无法具体指导和支撑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这一细分学科实现智慧教育,需要进一步综合语言学、教育学、认知科学、信息科学等不同领域的理论,深入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为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引领。
1.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理论重点用于指导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建设,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汉字等。此外,语言学的新兴分支学科“语言资源学”从资源的视角看待语言,系统研究语言资源的类型、构成、分布、质量特征、使用状况及其与语言研究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语言资源的挖掘整理、保存保护、开发利用及管理规划的方式方法等。在语言学及语言资源学等理论指导下,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将更加科学地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与学习内容,并不断拓展语言资源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的功能与应用。
2.课程与教学论。以课程与教学论为指导,可以更加科学地确定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中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研制与实施标准、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组织原则、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方法、教学环境与教学系统构建方式,等等。
3.学习理论。学习理论重点关注学习的发生、进行及其规律,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将综合各种学习理论之所长,比如,基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可以研发自动化精准化的语言测评练习系统,提升学习者的输出效率,降低强化学习的成本;基于认知主义的学习者主动加工理论,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模式,搭建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基于建构主义指出的学习是学习者在自身已有认知结构基础上持续加工建构知识的过程,可以采取智能化手段更加全面地分析学习者特征,绘制学习者画像,在此基础上实现精准教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基于联通主义关于学习途径和学习能力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观点,可以采取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开设分布式协作课程等方式,促进学生、教师、教学资源之间的高质量交互。
4.二语习得理论。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对象仍然是以中文为第二语言的语言学习者,因此也需要接受二语习得理论的指导,例如,习得顺序为教学计划和教学环节设计提供指导;偏误分析理论通过研究不同水平、不同国别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错误产出”,总结偏误规律,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开展精讲多练提供指导;输入输出与互动理论重点研究学习者如何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互动中实现习得,对语言技能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者个体因素影响理论可以为基于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学习方式和策略,设计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和学习提供指导。
5.信息科学理论。信息技术是支撑智慧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同样离不开信息科学理论的指导,尤其是要吸收借鉴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理论,在教学内容自动化建设、数据和算法驱动智能决策、人机交互提升互动质量、数字虚拟仿真支撑沉浸式教学环境搭建等方面实现突破。
(二)教学模式全面创新
国际中文教学模式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以北京语言大学的教学实践为例,从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至今,主要形成了“综合课+技能课”和“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崔永华2018a、2018b)。其中,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三教”问题始终是核心。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面变革与提升,也必然要在“三教”问题上有所突破。
1.教师团队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个班级的一门课程通常由一位教师全面负责,当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主流模式后,为保证教学质量不下滑,教师的工作负担急剧增加。即便如此,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无法很好地实现精准施教和高效互动。因此,急需将全能型教师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教师团队分工合作模式。教师团队由主讲教师、助教人员、助学人员、技术人员构成,主讲教师集中进行精讲指导,助教人员负责辅助教学和班级管理,助学人员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师生均可通过教学平台等渠道及时得到技术人员支持。“多师制”教学团队模式可以大幅度减轻主讲教师的事务性工作压力,能有效解决师生互动不足、无法照顾学生个体需求等问题,还可以促使传统小班教学模式向规模化精准教学模式转变,大幅降低教学成本。此外,为解决各地师资不均衡的问题,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支持,可以组建跨单位甚至跨国的国际中文教师团队,以教学共同体满足各地中文学习需求。
2.教材资源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近年来教材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其外延也在不断拓展。教材与各类数字化的课程、评测、素材等资源的界限逐渐模糊化,教材的形态也从以纸质为主向数字化、融媒化转变,尤其是随着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以及线上教学模式渐成主流,更加速了教材的多样化、资源化的趋势。比如,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传统教材之外,还可以利用汉语母语语料库(例如,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查找真实的语料作为词汇语法例句或阅读材料,可以利用第二语言学习者语料库(例如,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全球中介语语料库)了解学习者常见偏误,可以利用语言点教学资源库(例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音点查询系统”和“SAIT” APP)辅助建构教学和评测内容,还可以调用各类慕课资源作为语言文化课的补充内容,等等。各类高质量的教材资源应当以“精标互联”为核心特色,即教材的数字化内容都要经过全面精准的属性标注,内容之间要进行关联,以便满足智慧教育对教学内容丰富化和多元化以及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自由组合生成的需求。
3.教法标准化。
(1)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全流程闭环。传统的教法主要涉及课前“备”、课中“教”、课后“练”。为了进一步体现学习者的中心地位,更好地做到“备学生”,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同时也应当关注学生在进入课程之前的“学前”阶段和课程结束之后的“学后”阶段,即教学过程要全面覆盖“学前、课前、课中、课后、学后”五个阶段,各阶段彼此衔接,形成闭环。
(2)以数据驱动保障各环节提质增效。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强调数据驱动,利用信息技术合法合规地获取、加工、开发、利用海量的教、学数据,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学前阶段,可以充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目标、需求、习惯,形成学习者基础画像,并据此推荐课程资源和师资团队。在课前阶段,通过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提前获知更为全面的学习者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调整,灵活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课中阶段,教师将基于全面的学习者画像开展精准教学,将以往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经验开展讲练活动,提升为主要依靠数据支撑的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精讲多练模式,同时可以依托智能技术来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和目前线上教学存在的互动不足问题。例如,以往教师提问学生逐个作答的方式可以变为教师提问后全体学生一起用智慧教学平台作答的平行加工模式,既增加了学生的开口率和积极性,也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总体把控。在课后阶段,可以依托智慧教学平台提供多模态、多题型的复习练习,并通过实时测评、自动诊断、学习跟踪等技术手段,将课后作为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延伸。在学后阶段,可以基于学习者总体学情数据快速生成全面的学习档案、学情评估报告和后续学习指导建议,还可以让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社区获取更多的服务和帮助。
(三)资源体系梳理重构
在国际中文教育由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过程中,资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立足“大资源观”,围绕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目标和特点,不断梳理并深化对语言教学资源(语言知识资源、教学素材资源、课程与评测资源)、语言技术资源和语言人才资源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语言资源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整合、重构、开发(刘晓海2022)。具体地说,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涉及的资源大体有以下五类:
1.语言知识资源:主要包括中文本体知识、中文习得知识和中文使用知识。本体知识应全面覆盖从音素到篇章的各层级语言单位(以及汉字的笔画、笔顺、部件等);应包含体现各层级语言单位组合和聚合关系的规律与规则,例如:语音规律、词法、句法、造字法等;应包含语言单位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某一字可在哪些词中出现,某一语气词可用于哪些句类等。习得知识主要包括各语言单位的习得顺序和难度、习得偏误规律等,如汉字、词汇、篇章的难度等级信息。使用知识主要包括语言单位的使用情况,如字频、词频等。
2.教学素材资源:主要包括基于中文知识加工形成的音、像、图、文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可按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分类,也可按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分类。素材资源为课程资源和评测资源建设提供基础材料,也可直接开发为各类应用系统,如多媒体字典和词典、语音学习知识库、语法例句库、话题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等。
3.课程与评测资源:课程与评测是与学习者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资源。课程资源可从功能、形式、交互方式等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并应根据学习者多样化的需求,重点解决如何将相对稳定的语言知识与动态更新的领域知识更好地结合这一重点难点问题。评测资源主要包括各类语言水平测试和教学形成性评测,是精准了解学习者学习需求、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而不断完善学习者画像的重要途径。立足科学评测提供有效反馈是督促、激励学习者的关键。
4.语言技术资源:以各类语言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赋能语言“教”与“学”、支撑其他语言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应在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全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用于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技术越来越丰富,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语言资源标注技术、语料库建设技术、信息检索技术、语音和文本识别与生成技术、语义理解与篇章分析技术、语言学习环境虚拟仿真交互技术等。
5.语言人才资源:语言人才是统筹建设和应用上述各类资源的关键,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师资队伍,把全能型教师单兵作战模式转变为教师团队分工合作模式,将是国际中文智慧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限于篇幅,对国际中文教育的管理与服务、政策法规等外围资源的讨论,以及关于各类资源的建设问题,将另文讨论。
(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以“技术赋能教与学”为特色,必然需要深度融合各类先进技术。在此过程中需要逐一明确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有:在不同的语言教学场景需要什么技术,哪些技术主要通过集成实现创新,哪些技术需要重新开发等。此外,语言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需要对听、说、读、写、译等多种技能进行教学与训练,在各项技能教学中可以利用不同的语言智能技术来帮助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如听力训练可以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口语训练可以利用语音识别、语义相似度计算等技术,阅读训练可以利用海量文本检索、文本复杂度计算、深度语义分析等技术,写作训练可以利用文本偏误自动识别与纠正技术,书写训练可以利用汉字手写识别与纠错技术,综合练习可以利用语言自适应评测技术,等等。从实践效果来看,只要充分尊重学科规律,以教学需求为导向,深入实际问题,无论是通过集成创新还是依靠自主研发,都能够不断产出适用于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的各类技术。
(五)智慧平台系统整合
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程,其基础理论研究、教学模式创新、资源体系建设、技术集成与研发最终都要整合起来,因此搭建一个用于整合落地的智慧教育平台便是重要的抓手。举例来说,在技术赋能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做好平台顶层框架设计,使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并充分适配教学任务和教学场景;在数据支撑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大规模、精加工的“精标互联”工作,为科学选定教学内容提供基础保障;在协调处理各类技术或各类资源之间关系方面,基于统一的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不同技术的协同或者各类资源的互补开发,避免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作为直接面向学习者和教师的终端窗口,可以为师生提供基础性、全局性、精准性的全流程闭环服务,既是具备高互动性的教学平台,也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平台,还可以是具有社交网络性质的数字化学习社区平台。平台应当充分发挥技术和数据的驱动作用,不断促进教师、学生、计算机之间的联通和互动。在数据资源建设方面,除了要尽量整合已有的国际中文教育数据资源,还可以以平台为载体全新建设一批优质资源。平台应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兼容性和安全性,既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为后续新功能开发预留空间和接口,也能够适用于不同终端、不同操作系统,并且始终要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总之,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将通过传承创新传统国际中文教育模式,集成研发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服务于整个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智慧教育体系,为全世界的中文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全周期、全流程、智能化的语言教育平台、语言教育产品和语言教育服务,打造符合中文教学规律和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智慧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崔永华2018a  试说“北语模式”,《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1期。崔永华2018b  我的汉语教学观,《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第4期关成华、陈超凡、安欣2021  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趋势与未来教育启示,《中国电化教育》第7期。黄荣怀、王运武、焦艳丽2021  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关于科技与教育双向赋能的命题,《中国电化教育》第7期。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编2021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发展报告(2021)》,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梁毅、徐娟2021  基于联通主义的汉语网络学习平台创新研究,第十二届中文教学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越南胡志明市师范大学,2021年7月27-28日)论文。

刘晓海2022  语言资源与语言教育,《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马箭飞2022  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发展方向,《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彭炜明、宋继华、赵敏2014  面向国际汉语教学的语法资源库建设,《中国远程教育》第8期。





本文部分内容曾以"信息化与国际中文教育的现代化"为题,在“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智慧教育工程成果发布会”上作为主旨报告宣读。荀恩东、闻亭、饶高琦、张俊萍、蔡建永等老师为本文提供了宝贵资料或建议,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刘利,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校长、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


刘晓海,文学博士,副研究员,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资源学、对外汉语教学与教育技术。



↓点击以下链接 前往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