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博物馆留住美丽乡愁

本文来源:“语宝”公众号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其中,“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面,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里,标志着我们将以更大范围、更大力度、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支持方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的实践表明,方言博物馆是保存、保护、展示、共享方言文化的最佳载体之一

放眼全国,已有不少省市针对片区方言开设博物馆。例如,由上海市语委与上海大学博物馆承办的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以上海方言为载体,力求唤起人们对海派文化的共鸣;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是全国第一个既有共时有声资源又有历时图文资源的语言文化博物馆,时空维度覆盖性极广,语言文化资源承载性极强;岭南方言文化博物馆作为全国首家省级实体语言类博物馆在佛山图书馆新馆开馆,系统呈现广东三大方言。当下,如何深入且持续地开展方言文化的调查与保护工作,值得我们深思。方言博物馆建设要具有辐射性把方言中最具有地方文化特征、最有魅力的语言材料与旅游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既能丰富地方旅游文化,又能提高旅游者的地域文化体验。在导游词中,可以增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言词语或句子,加以适当的普通话阐释,以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亲和力。以游览博物馆的青少年为对象,将方言运用于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把方言的音韵转换成视觉要素,从而产生高附加值的衍生品,加强用户使用场景化的方言体验。特别是把方言文化融入对外交流市场,比如有声书信,把原本看不见的方言文化变成了实物。当然,以方言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也可持续发挥影响力,包括影视、出版、游戏、动漫、创意、民宿、餐饮等。方言博物馆建设要具有生动性运用多媒体进行立体呈现只是手段,与语言亲近、体验文化才是其目标。在App或微信小程序上开设方言翻译、音标查询、方言对话、方言阅读、方言论坛、方言游戏等,可以让游客随时随地了解方言,领略方言的独特魅力。从方言点读、漫画解说到触屏互动、模拟体验,以听、说、读、看相结合的展陈方式,激发大众的沉浸式体验。其中,馆内环境需要功能明确,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打造不同的活动环境。如低龄儿童区可以营造色彩对比强烈的活动环境,以充分吸引孩童的注意力,所展示的方言文化也不宜过于复杂,应以入门为主。青少年的活动区域则需要加强参与感,适当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解答,一些互动更能提升其文化体验。而成人区则不需要太繁复的设计,整体环境应该简洁大方,为成人思考方言文化留下一定的空间。透过策展人整合、提炼、排列现有的资料,强化其吸引力,将其“物化”,让人民群众都能体会到方言文化的深厚底蕴。方言博物馆建设要具有时代性。在博物馆内设置录音专区和录像专区。比如,博物馆可以向游客提供一张通用的语言词汇表,让游客用自己的语言一条一条地说,或者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讲一遍,鼓励游客用当地的方言来唱童谣、说故事。之后,由专家评审,将自选方言语料汇入博物馆语料库。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特点,鼓励广大群众上传方言短视频,不断推广、充实和完善方言资源。此外,当地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的普遍性,有选择性地进行文化普及,例如在交通服务站点增设方言提示音,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熟悉方言。地方政府也可将方言提示音推广于公共交通设施中,既增加了城市的韵味,彰显了城市的底蕴,更体现了城市的包容度。方言博物馆建设要具有生态性。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全新的、与传统博物馆截然不同的博物馆。与传统的方言博物馆相比,生态博物馆是以社区为单位,将当地的自然、文化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所有的自然与文化遗产都被视为一个生态博物馆,而所有的有形之物都可以成为该地区居民的历史和现代文明的一种纪录。不仅要及时地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与保存,而且要在方言区、使用者之间积极地研究与开发,包括调查报告、方言词典、方言专著、方言教材、乡土文献等。我国拥有多种优秀方言文化,方言不仅是一张展示地方文化的美丽名片,更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立足于“文化意识”的层面,加强方言文化定位,提高认知水平,提高文化自信心,使方言博物馆成为交流的窗口。


文章节选自:郭聪 严程极 钟丽佳2022,方言博物馆留住美丽乡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7日,第A07版。

题图来源:“文明佛山”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