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对民进的伉俪导演,曾合作执导《开国大典》

2016-09-30 《民主》杂志编辑 开明视点
 

 点击上方蓝字开明视点关注我们!





我们是精神伴侣,也是革命伙伴。感谢共和国培养了我们,让我们可以在热爱的电影创作战线上奋斗终生。

                          ——李前宽、肖桂云



李前宽,国家一级导演,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现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总导演。妻子肖桂云,我国现代著名导演,也是第一位获得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的女性。夫妻二人同为民进人,先后毕业于1964年、1965年的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和导演系,曾经合作执导《开国大典》,不仅堪称荧屏佳话,也是民进一道靓丽的风景。

“从创作追求上来说,我们遵循中华民族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关照民族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人说拍主旋律很难拍,这并不对,主旋律能够拍出艺术感,能让观众喜欢。”李前宽说。

“有人说我们两口子有‘共和国情结’,结婚选‘十一’,几个重大的献礼片都是‘十一’拿出来,几乎所有影片都和国家、民族命运关系。这一点我欣然接受,也是我们的毕生追求。”肖桂云说。

2016年国庆节是《开国大典》上映27年,也是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结婚48周年的纪念日。

开国大典



李前宽和肖桂云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曾执导《七七事变》、《重庆谈判》、《决战之后》等多部主旋律影片,先后获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世界反法西斯“长城杯”优秀影片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仅影片《开国大典》就获奖13次之多,并创下当年拷贝的最高纪录。

他们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电影创作的战线上,坚守社会主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以细腻的表现形式呈现影片艺术感召力。‍



李前宽、肖桂云在挑选镜头

李前宽、肖桂云拍摄《开国大典》成名,以《决战之后》(上下)征服影坛,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又精心推出力作《重庆谈判》。他们以革命重大历史为题材,在银幕上重新塑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形象。

他们的作品具有史诗性的风格,从不讳言社会主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同时又十分注重作品的艺术感召力。李前宽曾言:电影艺术家应承担电影的教化作用,不应废弃这个作用,当然娱乐作用、审美作用同教化作用是不可剥离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佩剑将军



对于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来说,影片《佩剑将军》是里程碑,因为他们夫妇合作的创作道路是从《佩剑将军》开始的。这部影片用50多万元的成本,创下了当年上座率之最。而对于李前宽,此片又是他的处女作。从此片开始,他们又陆续拍摄了《甜女》、《黄河之滨》、《逃犯》、《田野又是青纱帐》和《鬼仙沟》五部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影片。

田野又是青纱帐




李前宽和肖桂云夫妇是以拍重大题材见长的导演,他们拍摄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反映普通人生活的影片,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气魄和胆略,那就是勇于揭示社会矛盾,敢于给丑恶的现象曝光。比如影片《田野又是青纱帐》,取材于舞台剧。原剧是一个在当时颇有影响的话剧。时间集中,发生在一天;场景集中,在一个村庄里,人物却很多,光有名有姓的就有36个。李前宽和肖桂云受命接过剧本之后,对话剧进行了电影化的改造。影片表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大潮对东北农村的冲击,反映的是愚昧和文明的剧烈冲突。影片社会反响很好,该片曾在莫斯科大剧院放映并获得热烈掌声,成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第一部进入苏联的“电影文化使节”。

黄河之滨



影片《黄河之滨》,表现的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山东某县饿死人的事,表现的是说真话,还是说假话文过饰非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样的主题和题材,就是在今天也是发人深思的。

鬼仙谷




影片《鬼仙沟》表现的同样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们在经济上富裕起来了,可是有些人的精神却穷困下去了。许多农村孩子失学,有些人可以为死人一掷千金,却不肯为孩子的教育花一分钱。目光敏锐,时刻关注现实生活的李前宽和肖桂云,较早地在电影中体现了既要抓物质文明建设,同时也不要忘记抓精神文明建设这样一个思想,应该说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


电影《逃犯》



电影《甜女》

影片《逃犯》和《甜女》也都涉及当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比如,在《甜女》中,涉及了知识青年在农村发挥作用和返城风的问题。《逃犯》这部影片是李前宽敏锐地在报道中发现的一个典型事例,他同两位作家共同创作完成的剧本。影片表现的是,“逃犯”逃到社会之后,社会这座大学校对“逃犯”的改造,故事的角度独特,导演也能够在影片中表现出主人公心灵的撞击,表现出导演在一些社会问题上的认识和思索。

此外,李前宽和肖桂云的电影创作已经不满再足于能够有头有尾的叙述一个故事,他们在创作中,在讲述故事时,还想做得更美,更具有诗情画意,同时也尽量让观众在观赏影片时,能够得到一些哲理性的思考。所以他们在场景的选择、场面的调度和画面的构成上,都做到精心设计。比如《甜女》中曲折的山路,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鬼仙沟》长长的送葬队伍如同一条曲折行进的龙,这些都融进了导演的美学追求。他们常说,电影是真实的艺术,但仅仅做到像或者很像,是不够的,既然是电影艺术,就应该力求达到“美”,而且应该很美才行,这才是艺术家的任务。



电影《开国大典》

影片《开国大典》成为建国40周年的重头戏,成为他们创作的又一个里程碑。

影评

《开国大典》和众多的战争片不同,此片不仅规模宏大、人物众多,上至国共双方的领袖下至双方军队的士兵。除此之外,影片把资料片和故事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资料片发挥故事片的作用,让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在战争影片中是一个创造。




电影《决战之后》


电影《重庆谈判》


电影《七七事变》


电影《金戈铁马》


电影《旭日惊雷》


电影《世纪之梦》


李前宽、肖桂云夫妇自《开国大典》之后,又陆续拍摄了《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金戈铁马》、《旭日惊雷》、《世纪之梦》等电影。

擅长驾驭重大题材,在重大题材的领域里作品丰硕、经验丰富的夫妇二人,拍摄重大题材影、视剧已经驾轻就熟,熟能生巧,同时他们已经养成了重大题材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拓重大题材领域,发掘重大题材选题。比如《旭日惊雷》是讲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卫去苏联访问的毛泽东主席,我国国家安全部门和美蒋特务做斗争的故事。这个题材可以拍成普通反特片。长影就拍过取材于这个事件的反特影片《寂静的山林》。可是李前宽和肖桂云在运作此片时,把毛泽东、斯大林等中苏双方的首脑人物全都写了进去,就拍成了一部风格独特的重大题材的惊险悬念片,丰富了重大题材影片的风格样式。

影片《世纪之梦》、《决战之后》这样的题材,绝非只有重大题材一种表现方式,不写领袖人物也未必拍不出优秀之作,但是,经过李前宽、肖桂云之手后出品的重大题材影片,就比按普通题材处理更显得浑厚凝重有力度,同时也更具权威性和史诗性。

在史诗风格的描绘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奋战在电影创作的战线上,坚守社会主义电影家的历史责任,以细腻的表现形式呈现影片艺术感召力。‍



秉持心怀天下、虚怀若谷的胸怀,两人在平静的生活态度中透出艺术创作的坚持,在感情的温情积淀中,透露出厚重的历史情怀。在一部部影片的出品中,他们也在将“共和国情结”代代传承。

如今,两人一同执导话剧、参加公益活动、学习油画,2014年还在联合国办了联合画展。有艺术追求的人,很难就此停下脚步,那就让我们一起祝福这对伉俪导演永葆艺术青春,艺术之路更加璀璨绵长。


推荐阅读

邓婕:做女人如此便好

徐帆:青春不老 美人依旧

咱民进的名嘴主持人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