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留言赠刊)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好书推荐|历经十余年!壮族文献与语言文字研究力作面世(留言赠书)

2023-07-13

刊讯|SSCI 期刊《应用语言学评论》2023年第1-2期

2023-07-12

刊讯|SSCI 期刊 System 2023年第112-115卷

2023-07-09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AMI扩展)2023年第4期共刊文20篇,主要栏目包括“国家翻译实践研究”“性别书写研究”“语言与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外国文学研究”。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留言赠刊)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留言赠刊)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留言赠刊)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专栏: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特约主持人:任东升)

【主持人语】(中国海洋大学 任东升教授)“国家翻译实践”作为中国学者创生的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步入学科构建轨道。建构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服务国家翻译教育,助力国家翻译能力建设是当前及未来国家翻译实践研究的首要旨归。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一直坚持立足翻译本体,参照历史经验,服务现实需求,借鉴多学科理路的研究路径,坚持以史立论、以论助学、学以致用的研究理念。为反映该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特推出“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专栏,收录的5篇文章反映了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共同体的这种努力。任东升、焦琳一文考察了抗战时期中国政府对外译传“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过程,剖析了战时国家翻译宣传的运行机制;詹成、张晗一文剖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翻译的制度化特征及形成机理;高玉霞一文从主客关系、主体间关系、主体自身关系和翻译实践的时空关系入手探讨了制度化译者的能动性;焦丹、苏铭一文结合中原文化外译案例分析了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的本质特性、基本逻辑与独特价值;周忠良一文分析了翻译的多维国家治理功能和国家的多元翻译治理路径,揭示了国家翻译的治理本质。5篇文章聚焦中国国家翻译的历史事件与现实场景,既有历史剖析,又有理论探索,既有概念创生,也有体系建构,体现出研究者的学术创新意识、问题驱动意识、理论构建意识,是国家翻译实践研究开发新话语、新概念、新领域的有益尝试,可有效地推动国家翻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服务国家翻译能力提升。


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战时译传

任东升,焦 琳


摘 要:发生在特定时空的战时翻译是战时外交与国际军事合作顺利进行的保障。发生在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真相翻译是中国抗日国际宣传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也是发出中国之声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屠杀发生之际,中国国弱言微,面对日本侵略者消息封锁与列强主导舆论的形势,国际宣传处以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全译、编译与外文书写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及时向国际社会揭露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屠杀暴行。国际宣传处对其生产的翻译宣传物进行多语种、多媒介、非营利传播,呈现出服务战事、优先资源配给,与战时外交协调一致,行动与官方角色隐蔽的战时特征。南京大屠杀真相译传是翻译史书写的重要一页,本研究也有望丰富战时翻译研究内涵。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南京大屠杀;翻译史;战时翻译;国际宣传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翻译制度化研究

詹 成,张 晗


摘 要:外交翻译活动是建构外交理念、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作为翻译的高位主体,从政治、外交需求出发,对外交翻译行为进行组织管理,我国外交翻译由此进入制度化过程。本文在国家翻译实践维度下考察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制度核心要素的组合作用,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翻译制度化的建构机制与阶段特征,认为该时期的外交翻译制度化以翻译群体的组织结构、行为模式和共同信仰为表征,以翻译机构与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翻译行为与翻译流程的规范化,以及翻译教育与实践的内化为路径,得以确立并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翻译;制度化;国家翻译实践;翻译史


制度化译者能动性探究

高玉霞


摘 要:国家翻译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化翻译,归根到底要依靠制度化译者来完成。作为伦理特殊的译者主体,制度化译者的受动性已得到关注,但其能动性仍有待探究。本研究提出关注制度化译者的能动性,认为制度化译者能动性分析应从主客关系、主体间关系、主体自身关系和翻译实践的时空关系等入手。基于以上4个方面的分析,发现制度化译者的能动性与原文本的制度化程度和译者以外的制度化翻译主体赋权大体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与译者本体的个性以及翻译时空流变性呈现非线性相关关系。这说明制度化译者能动性具有典型的动态复杂性,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不可一概而论,而应结合具体情况开展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制度化翻译;制度化译者;能动性;主体性


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

——以中原文化外译探索为例

焦 丹,苏 铭


摘 要: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是自下而上的国家翻译实践模式,与国家翻译实践是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活水,其外译实践是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的关键部分。本文首先厘定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的本质特性、适用性特征、实践对象与独特价值,继而以中原文化外译为例,剖析其广狭义边界、实践内容、成果以及实践路径。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与国家翻译实践有多重价值,中原文化外译无论从政治意义抑或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层面,均具时代创新意义和恒久性历史价值。本文力图透析国家翻译地方化实践作用于国家翻译实践的整体效能,为地方翻译实践的下位主体提供参鉴,以期进一步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地方翻译实践;国际传播力;中原文化外译


国家翻译治理初探

周忠良


摘 要:国家翻译实践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机制,具有悠久的历史实践基础。“以译资治”和“对译施治”构成国家翻译治理的一体两面。本文基于史实和事实,分析翻译的国家治理功能和国家的翻译治理路径,以揭示翻译的治理本质,为完善国家翻译机制、构建国家翻译治理体系、提升国家翻译能力提供历史经验借鉴,为翻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翻译实践;翻译治理;以译资治;对译施治


专栏:性别书写研究(特约主持人:金 莉)

【主持人语】(北京外国语大学 金莉教授)性别的中文对应两个不同的英文单词:sex和gender,sex指的是人的生理特质,也被称为“性征”,而gender则指性别的社会建构,因而也被称为社会性别。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又对性别进行了重新定义,她认为社会性别是被演示出来的,是受所处的社会所影响和约束的。近年来性征和社会性别的复数形式被不断强调,两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受到支持同性恋理论的批评家的批判。性别研究关注性别角色、性别身份和性别气质,包括女性主义、男性研究和酷儿理论三个分支领域,其中女性主义最为活跃,影响力也最大。从整体来看,性别研究是对于不合理的社会性别制度的消解与反抗以及对于进一步社会改革的呼吁,同时也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于现有社会性别制度的认识。这正是本期开设“性别书写研究”专栏的初衷之所在。庞好农、沈萍的文章展现了非洲割礼陋习对于女性身心健康的巨大伤害,谴责了其反文明性和反人类性;王晶的文章指出美国女性通过旅行获得了能动性和流动性,得以暂时逃离逼仄的家庭空间,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王延博的文章通过剖析“战地英雄”向“家中慈父”的转型焦虑检视不同伦理环境中的父性诉求,思考了父权精神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冲突。上述研究表达了作者从不同角度对于社会性别制度的思考。值得指出的是,性别研究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范畴,在21世纪的今天,性别研究范围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多元交织下的性别差异,更加具有跨学科性,也更加充满活力。


“煤气灯效应”与非洲女性的精神控制

——评沃克《拥有快乐的秘密》

庞好农,沈 萍


摘 要:《拥有快乐的秘密》是世界文学史中揭露非洲女性割礼问题的经典作品之一。沃克对割礼陋习的描写揭开了非洲大陆割礼文化的冰山一角,表明给非洲女性带来伤害和折磨的传统习俗就是侵犯人权、应当被摒弃的文化糟粕。本文采用罗宾·斯特恩关于“煤气灯效应”的基本理论,从“煤气灯效应”的文化操纵与社会化精神控制、“煤气灯效应”的内化与个体性精神控制和“煤气灯效应”的基本焦虑与反精神控制3个方面来探究“煤气灯效应”与精神控制的内在关联,展现传统文化的陋习之恶对非洲女性身心健康的巨大伤害,揭露割礼制度的反文明性和反人类性。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拥有快乐的秘密;煤气灯效应;精神控制;非洲女性


论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作品中的旅行书写

王 晶


摘 要: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亚文类,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书写具有独特的文化诗学内涵,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宏观概述了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写作历史发展的文学脉络、特征以及范式,指出女性旅行写作具有主题的多样性、侧重表现日常生活琐事和女性私人领域、写作风格琐碎、散漫等特点。美国女性通过旅行获得了能动性和流动性,得以暂时逃离逼仄的家庭空间,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不仅表达了女性自我赋权和性别平等的诉求,而且积极参与了美国民族的话语建构和跨文化想象。美国女性作家非虚构旅行写作补充、修正了以男性为主导的旅行叙事,为美国旅行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旅行书写;非虚构作品;美国女性作家;自我赋权;跨文化想象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羽毛球》中的父性焦虑

王延博


摘 要:在小说《羽毛球》中,斯威夫特以战后英国社会的父性焦虑为观察主线,表达了对重构民族认同的关切。作家通过剖析“战地英雄”向“家中慈父”的转型焦虑检视了不同伦理环境中的父性诉求,思考了父性精神遗产带来的社会文化冲突,探究了民族信仰面临的时代挑战。历史残暴面在小说中的呈现解构了对帝国英雄神话的浪漫主义幻想,暴露了残酷战争中英雄的脆弱,触发了对性别权力话语的拷问。小说借父子间的精神和解憧憬了民主包容的父性,而自我拆解式的元小说结尾又使重构英国民族认同充满了不确定性,展现了斯威夫特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与浓厚的民族忧患意识。


关键词: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羽毛球;父性;民族认同;伦理环境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现代意大利语兼类词研究

王仁强,陈 英


摘 要:作为印欧语系中形态发达的罗曼语,现代意大利语常被认为少有兼类词。不过,前人多从转类构词角度对意大利语中的语法多功能现象进行思辨研究,缺乏大数据调查。本文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自建“《津加雷利意大利语词典》词类标注数据库”,对现代意大利语概括词的兼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意大利语兼类词数量巨大且类型较多。研究表明,词是人类语言的量子,兼类词呈现的是社群语言词库中概括词的词类叠加,之所以不少学者认为现代意大利语少有兼类词,主要是受制于牛顿思维的束缚,局限于从个体词角度观察现代意大利语的词类问题。


关键词:意大利语;兼类词;牛顿思维;量子思维;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


法庭调解中调解员话语的趋近化研究

柯贤兵,邹诗倩


摘 要:法庭调解的过程就是调解员通过话语协商实现双方当事人话语趋近的过程。基于一起工伤赔偿纠纷的庭前调解语料,以Cap的趋近化理论及其构建的STA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调解员的调解话语如何利用空间趋近、时间趋近和价值趋近资源,说服当事人和谐调解,达成共识。研究结果显示,法庭调解中调解员话语旨在推动可调解话语空间趋近,实现话语说服,达成和解并调解结案。趋近化理论视野下调解员话语的STA三维趋近资源使用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空间趋近、时间趋近和价值趋近,三者共同构建调解员话语的合法化效力,旨在推动纠纷调解、“案结事了”,实现“以言治纠”的话语建构。


关键词:法庭调解话语;趋近化;STA模型;合法化


《中国日报》拐卖儿童新闻话语表征的历时研究

——基于立场名词的及物性分析

吴佳健,熊建国,郭丽琳,何 静,梁雨倩


摘 要:通过自建拐卖儿童历时新闻语料库(2001—2022),本研究对立场名词的小句环境进行了及物性分析,探究了拐卖儿童“涉事者”的话语表征和表征变化。研究发现,话语表征形式体现意义选择、立场表达、社会现实和读者影响,又受其制约。如“政府话语”中,新闻作者倾向于用物质、言语过程及事件和方式名词建构“中国政府打拐”语义,体现政府保护人民的决心和作者对打拐的支持,引导读者关注拐卖儿童问题。此外,相比2001—2008年,2009—2022年作者更多地使用物质过程和事件名词建构“中国政府打拐”语义,其动因是其间拐卖儿童问题仍然严重,政府因此开展更多的行动,媒体和群众则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新闻话语表征;拐卖儿童问题;历时研究;及物性分析;立场名词;中国日报


试论题元层级的语义描写功能

彭玉海,王 叶


摘 要:题元层级与题元名项在动词命题构式中的语义性能和词汇-句法行为密切相关,是句子的语义-句法条件、交际和语用因素等对动词事件参项共同施加作用的结果,其语言运作机理与它的语义建构、语义表现和语义区分功能融为一体,在语义-句法、构式语法和界面理论体系中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以多义动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语义衍生与题元(结构)变异之间互动关系的分析,对题元层级的语义区分和语义描写功能进行了讨论。文章首先提出题元的5个层级关系并对其内涵加以界定,然后重点对题元各个层级的语义描写功能进行阐释,同时对相关词汇的语义衍生和语义-句法现象加以分析,进一步考察、验证了题元层级体系在语言语义研究中的现实价值、作用和功能。相关研究可以增强针对动词构式语义和语句语义的分析、描写、解读能力,有助于在题元层级视阈下识察、建构动词多义的语义描述系统和语义约束机制。


关键词:题元层级;题元(结构)变异;多义语义衍生;语义描写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基于时间词联想场的汉俄语言意识和时间认知模式对比研究

赵秋野,陈美玉


摘 要:语言意识具有民族性,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特点和认知方式,是揭示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独特性的研究手段。由于各个民族时间认知存在差异,依据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框架下的语言意识理论,借助自由联想实验方法,表征中俄大学生语言意识中汉俄时间词联想的民族文化特点,尝试揭示其联想内容异同并阐释原因,描写中俄大学生时间认知模式,以期为民族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启示。


关键词:时间词;联想场;语言意识;时间认知模式;心理语言学


日本智库“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报告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孙成岗,陈 新


摘 要:本文以日本智库“一带一路”倡议专题报告的标题为分析对象,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理论对报告标题的话语表征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旨在揭示其背后隐藏的话语传播意图。研究发现,日本智库对“一带一路”倡议话语的建构方式具有隐晦性特征,倾向于间接表达其立场来影响受众的认知与判断;其认知态度呈现出积极肯定与质疑担忧并存的矛盾性,貌似权威客观的研究报告,其标题中词汇及句式都是智库作者的精心设计与选择,其客观性是相对的。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带一路”倡议;日本智库;标题;批评话语分析


外语教学研究

任务复杂度、构思方式及语言学能对二语写作产出的影响

杨颖莉,靳光洒


摘 要:任务复杂度和构思方式是影响二语写作表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任务复杂度、构思方式及语言学能对二语写作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任务复杂度与构思方式对限时二语写作的词汇复杂度有显著交互效应。此外,在完成复杂度较低的任务时,在线构思组语法推断测试分数与词汇复杂度呈显著负相关;词汇语法构思组语法推断测试分数与准确度呈显著负相关。在完成复杂度较高的任务时,在线构思组语法推断测试与写作准确度呈显著正相关,词汇语法构思组语音辨别测试和语法推断测试与词汇复杂度呈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二语写作;任务复杂度;构思方式;语言学能;词汇复杂度


固化、占位和动词语义在un-[VERB]构式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赵宝山,张晓鹏


摘 要:本研究考察了固化、占位和动词语义在中国英语学习者un-[VERB]构式发展中的作用。受试为大学二年级、四年级的学生和英语教师。他们根据提示判断是否将un-动词和非un-动词用于un-[VERB]构式,描述目标图片。结果显示:受试使用un-动词描述图片的频次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四年级学生使用非un-动词描述图片的频次高于二年级学生和教师。动词使用频次是影响二年级学生将动词用于un-[VERB]构式的主要因子,un-[VERB]的同义构式和动词语义是影响四年级学生和教师将动词用于un-[VERB]构式的主要因子。结果支持固化、占位和语义聚类假设。


关键词:un-[VERB]构式;固化;占位;动词语义;语义聚类;中国英语学习者


元认知式教学模式对二语听力能力影响效应的元分析研究

裴 涛,陆志军


摘 要:近20年来,元认知式教学模式在二语听力领域备受关注,但该模式对二语听力能力的影响效果尚存争议。本研究利用元分析法对国内外17篇文献进行整体效应和调节变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元认知式教学模式对二语听力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中等效应,样本量、初始水平、教育阶段和文化背景对元认知式教学效果具有调节效应。


关键词:元认知式教学模式;元分析;听力教学;二语听力


外国文学研究

《亨利六世》与早期现代英国的王权思想

张韵鑫,冯 伟


摘 要:《亨利六世》描绘了一个完全混乱的英国社会图景:君主统治岌岌可危,贵族争权夺势,平民起义亦是连绵不断。混乱之下隐藏着两种不同的秩序观念:一种是以圣徒式的国王亨利六世为代表的心灵秩序;另一种是以臣民利益为核心的公共利益。心灵秩序或公共利益都不足以维持整个国家,二者需要相辅相成。以公共利益为口号的平民起义冲击了已有的社会秩序,建构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想象,揭示了早期现代英国王权与民权之间若隐若现的矛盾。


关键词:莎士比亚;亨利六世;心灵秩序;公共利益;王权


“虫视” 叙事

——麦克尤恩《蟑螂》中的多重逆向关系

陈佳旻


摘 要:伊恩·麦克尤恩的《蟑螂》逆转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虫形人”叙事,以“人形虫”视角展开了一个名为“逆向主义”的现实主义故事。小说在“虫视”叙事中实现了从形式、内容到认知模式多重逆向关系的建构,引导读者在多维解构中理解文本内涵与现实意义。根据叙事学理论和昆虫隐喻,“虫视”叙事下的多重逆向关系表现出多维逆反性与整体融合性,使小说实现“文本内真实性”的建构和对文本外现实的“戏仿”与解构。“蟑螂”是麦克尤恩为人类本体创造的喻体,“虫视”即人类通过作为镜像存在的动物进行否定之否定的自我审视。


关键词:伊恩·麦克尤恩;蟑螂;虫视;叙事;昆虫隐喻;逆向关系;戏仿


以传统对话现实:论《极乐之邦》的叙事策略

张文钰


摘 要:印度著名女作家阿兰达蒂·罗伊在《极乐之邦》中,以印度传统卡塔卡利舞为灵感来源,从中汲取史诗的叙事策略,采用故事嵌套与插话、记忆循环与回溯、悬念设置与延宕等叙事手法,通过不同层次各类人物的浸入式演绎,继承了印度叙事传统中独特的表演性特征与时空美学;同时,小说颠覆了印度叙事传统中以神或英雄为主要人物、以婆罗门仙人或苏多歌人为主要声音的叙事模式,并解构了以神为中心、强调个体卑微与整体秩序稳定的文化观念。《极乐之邦》对印度叙事传统的扬弃反映了作家的创作悖论,也映射了印度在种姓制度和宗教民族主义势力双重裹胁之下的社会现实困境。


关键词:阿兰达蒂·罗伊;极乐之邦;印度英语文学;叙事策略;卡塔卡利舞




留言赠刊活动(第 38 期)



1. 关注“语言学心得”信公众号;

2. 给本文留言,聊聊您对本刊或本期论文的想法💡;


3. 截止日期: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12:00,留言点赞数排名✨ 前5名✨为本次活动的幸运读者,将为其包邮(限国内)赠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纸质版)


欢迎各位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为自己的优质评论集赞👍👍👍

(感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为读者朋友们送上福利!)



本文来源:《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好书推荐|张蕾《现代汉语全称量化词研究》(留言赠书)

2023-06-04

刊讯|《中国语文》2023年第2期

2023-06-04

招  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23年度博士后招聘

2023-06-04

学术会议|第十届形式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清华大学

2023-06-03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探究》2022年第3-4期

2023-06-03

招  聘|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博士后招聘(语言学)

2023-06-03

学术会议|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暨中外人文交流与合作论坛

2023-06-02

招  聘|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年秋季博士后招聘(语言学)

2023-06-02

语言学人丨刘  珣:辩证思维与国际中文教学法

2023-06-01

刊讯|《汉语学习》2023年第2期

2023-06-01

招  聘|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教师招聘(语言学)

2023-06-0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留言赠刊)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