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卢英顺: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

卢英顺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好文荐读(第26期)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
卢英顺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卢英顺.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J].汉语学习,2023(03):3-12.


摘要:本文明确提出把语言自身看作认知对象。语言自身具有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汉字也可包括在内),这是我们对语言的基本认知。这三要素中,对语汇成员——词语的认知至关重要。词语的认知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语义属性、句法功能属性、习惯搭配属性;此外还有一个形式属性(包括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将语言作为认知对象,之所以能解释部分语言现象,是因为有些语言现象的产生与我们对语言自身的认知有关。

关键词:语言;认知对象;习惯搭配

感谢《汉语学习》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零.引言

我们常说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与此同时,语言同时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认知对象。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丰硕,但似乎还没有研究明确地把语言作为认知对象来解释相关语言现象。这就涉及作为认知对象的语言(以下直接说“对象语言”)有怎样的认知属性,也就是 语言所能激活的认知要素(卢英顺 2005a、2017)。这些认知要素到底对语言表达或理解有怎样的影响?

众所周知,语言具有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也可包括在 内),这是我们对语言的基本认知。这三要素中,语汇可以说是灵魂,它不仅与语音接口,还与语法接口;更重要的是,它是语言表意功能的基础。因此,本文着力探讨语汇成员—— 词语所能激活的认知属性。

概略地说,词语的认知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语义属性、句法功能属性、词语的习惯搭配(collocation)属性,就是某特定词语比较习惯与哪些其他词语同现;还有一个就是词语的形式属性(包括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词语的习惯搭配属性,严格地说也属 于句法功能属性,但由于其特殊性,本文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属性单独讨论。


一.词语语义属性的激活


词语语义属性激活的是词语的意义。在词义的性质方面有种种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两种说法直接涉及语言之外的经验,就是概念说和指称说。(张志毅、张庆云 2000)这种经验当然不限于我们物质世界的经验,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心理体验。认知图景理论认为,特定的词语可以激活特定的认知图景,这正说明人们是以词义为中介而激活相应的认知对象,进而激活该认知对象的相关属性,即该对象所能激活的认知要素。(卢英顺 2017)如吃—认知图景、买卖—认知图景、容器—认知图景等。这种从词义到相应对象再到相关的认知要素可简单图式如下:



由此不难推断,对一个多义词来说,如果其语义差别较大,则可能会激活不同的认知图景,从而进一步激活各自不同的认知要素。比如“书”的两个义项:❶装订成册的著作,❷ 书信。第一个义项可以激活书的形式、作者、内容、页码等方面的要素;第二个义项可以激活写信人、收信人等认知要素。再如“画”有两个义项:❶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 ❷画成的艺术品。广义地说,义项❶可以激活一个制作—认知图景,该认知图景可以激活的 认知要素有:制作人要素、工具要素、材料要素和制成品要素。(张宝 2021)义项❷实际上 属于“画”的制成品要素,即所绘的画作。从词义引申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义项之间存在转 喻关系;但义项❷可以通过激活其自身的认知图景,进而可以激活相应的认知要素,如画作的作者、画作的主题、画作的流派、画作的风格等。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我们对一个词语的意义一无所知,那我们就根本不可能由它激活相应的认知图景,并进一步激活与该认知图景相关的认知要素。可见,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要真正地理解一个词语的意义,仅了解该词语的指称对象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该对象所能激活的认知要素。这一点在现代汉语中尚不够明显,因为我们了解相关词语的意义。但是对古代汉语中典故的认知非常能说明问题。例如: 

(1)自古乞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张 载《剑阁铭》) 

例(1)中的“衔璧”从字面上看并不难理解,但是要能真正理解“刘氏衔璧”的意义,必 须了解“衔璧”的典故,这就涉及对该典故的认知。古代国君向敌人投降时,常背缚双手, 口衔玉璧,所以后世常用“衔璧”转喻投降。(1)“刘氏衔璧”是说蜀国后主刘禅在邓艾伐蜀时投降。这是由语用学中的会话合作原则或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难以推理出来的。

关于词语的意义方面,我们不时地会看到一些“望文生义”的现象。例如:

(2)近几年来,国内外游人,给西宁起了个“中国夏都”的美誉。在炎热的夏天,内地正是七月流火,而西宁市气候凉爽,天气晴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年) 

(3)七月流火,酷暑难当的日子里,潇湘厂的一群电影人来到这里拍摄《刘少奇的 44 天》。(《人 民日报》1992 年)

(4)盖亚对于让肥仔·沃尔吻她一事羞愧不已。那感觉很糟糕,他嘴里全是啤酒和香烟的味道,而且他还对她上下其手。(J.K.罗琳《偶发空缺》) 

(5)摄影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摄影师喜欢对女模特直接上下其手,一点也不避讳。(朱楚宏 2010)

不难看出,上述例句中的“七月流火”“上下其手”都不是其在词典中的释义,而是人们对这些成语的误读、误用,是望文生义的结果。关于望文生义的原因,学界对此做过解释,如刘冬青(2012)。我们认为,这也可以看作是使用者对这两个成语(语言自身)的认知产生错误的结果。对其正确的认知应该是这些成语的原本意义。

与望文生义相像的是修辞学上的“别解”格。谭永祥(1992)给别解下的定义是:“运用词汇、语法或修辞等手段,临时赋予一个词语以原来不曾有的新义,这种修辞手法叫‘别解’”。例如:

(6)二楼三楼——厂长书记;四楼五楼——亲属关系;工人阶级——顶天立地。(《某厂六层楼房住宅分配法》,援引谭永祥 1992) 

别解,似与望文生义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对词语的运用偏离了其原来的意义,然而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别解是对词语意义有了正确的认知的前提下根据语境的创造性运用,而望文生义是在不明了词语意义的情况下对词语的错误运用。尽管如此,它们都是与词语使用者对词语自身的认知有关。

专有名词到底有没有意义?西方哲学家对此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专有名词根本没有意义,有的认为专有名词有意义。(Searle1969/2001)Searle(2001)对此持的是比较中立的观点,认为专有名词有意义,但这种意义模糊不清。Jackendoff(2002)认为,专有 名词具有指示作用。

我们认为,专有名词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人们能否激活有关专有名词的认知图景及其认知要素。这里所说的专有名词实际上不限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也可以是文学作品 中的。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专有名词可以作谓语而有的不能,即使出现在谓语部分, 也只是一种身份的确认而不是描写。从谓语的表述功能来看,专有名词作谓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人们对专有名词有比较广泛的且比较一致的认知。而实际上,除了少数专有名词 之外,与特定专有名词相关的属性并不为大众所认知,特别是对一般人来说较为陌生的名称, 有时即使是人们熟悉的人名或者机构名、地名,我们也未必对它们了解多少。

二是,在能激活的认知属性中,必须有能作为描述功能的属性。

三是,相关的专有名词必须有足够的凸显度。只有这样,其指称对象才能吸引更多人的 关注,从而具有广泛性;只有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其相关的属性才有可能被大众挖掘出来,才能获得大家比较一致的认知。

专有名词如果具备上述这些条件,就有可能用来描述其他的人或者事物。如“雷锋”。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我们熟知的“祥林嫂、阿Q”等等。例如:

(7)我坐在街心花园的石凳上,思前想后,我就想还是回家吧。又怕你不依不饶,就拿出卡西欧的英文说明来看。旁边有一练太极拳的老头瞄上了,就说……甭讲了。后头的事我猜也猜的出来。你就给他量了血压,算义务了,算雷锋了。(毕淑敏《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8)玉蝉说:“人,得为集体办好事,大家才尊重你……”“啊呀!没看出,咱们家还出了个活雷锋!”(陈忠实《枣林曲》) 

(9)小人得志气高傲,小人失意祥林嫂。 

(10)不间断地吐同一个槽是会让人有一点祥林嫂的感觉。

(11)早些年,我们这里出书,不怎么讲究装帧,书的装帧大多简单朴素。以简朴为美,似乎也符合国情,但这多少有点“阿Q”。(《人民日报》1997-05-18) 

(12)我不是想说,那些西方的、现代的,都是我们中国古代就早已有了的,或者说都是发源于我们的。那恐怕是太“阿Q”了。(《人民日报》1993-10-26) 

比较能说明问题的是“上海”在英语中临时获得了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例如: 

(13)Shanghai: to put by force or threat of force into or as if into a place of detention; used to describe when the solutions are worse than the problem itself.

(14)a.The two groups were shanghaied into signing the agreement, despite their objections.(这两个集团虽然存在异议,但还是被迫签订了协议)

         b.Environmentalists fear that this is a shanghai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global warming. (环保论者担心,这是一个比全球变暖本身更糟的处理方案)

可见,Shanghai 能获得动词或形容词用法以及相应的语义,与上海特定时期内的现实状况与凸显度是分不开的。这并不常见,但在特定时期达成共识。 

对专有名词的认知就像我们对普通名词所指称的对象的认知一样,如对狐狸的狡猾的认知,对兔子的胆怯的认知。专有名词用作描述成分还涉及词性转变,一开始是临时的词性活用,之后很可能发展成比较稳定的新的词性。(卢英顺 2005b)


二、句法功能属性的激活


句法功能属性包括多方面,如词类、句子成分等。虽说这些术语是语言研究者创造出来 的,其他人对这些概念或许毫无认知,但人们对这些概念背后所反映的语言实质是有语感的。比如,主语和宾语位置上的词语通常是名词性的,谓语位置上的词语通常是动词性的或形容 词性的,至少其典型情况如此。非业内人士虽然不会做类似的表述,但他们在语感上是有这 样的认知的。

这类似于普通人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客观世界上种种事物的认知的差别。普通人可能说不清楚这种鸟与那种鸟的种种异同,这种鱼与那种鱼在营养上的差别,但人们能区别喜鹊与麻雀、喜鹊与斑鸠,能区别黄鳝与鳗鱼、黄鳝与泥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不会把上述例(7)—例(12)中的“雷锋”“祥林嫂”“阿Q”理解成这些人物自身,人们才会在适当的句法位置以这些人物所凸显的属性描述其他人。又如,“狗咬人”和“人咬狗”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使用这类句子,不必区分“狗”和“人”哪个是主语,哪个是宾语。凡此种种,不必赘述。

回到语言学研究者的视角来看语言,我们对名词、动词等词类属性的认知,对话题、主语和宾语等的认知,往往是不自觉地依赖其典型情况的,甚至我们在论述某个问题的时候, 在下相关断语的时候,也是不知不觉地基于典型的、常规的情况,特别是没有语料库的时代, 或者语料库没有普及的时代,更是如此。这就给我们一种启示: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时,陈述各类的属性或特点要基于其典型情况;在表述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到各类别的非典型情况,这样才能使表述更加严谨。

三、习惯搭配属性的激活 

将语言作为认知对象之后,我们对语言的认知如同对客观世界种种事物、现象等的认知, 这样就可以解释部分与此相关的语言现象。词语之间的习惯搭配就是其中的一种现象。搭配,指个别词项之间习惯性的同现,这种 关系在语言学上多多少少可以预测。(戴维·克里斯特尔 2000)下列汉语中的例子很能说 明问题。例如: 

15 )饿——肚子 | 瞎——眼睛 | 瘸——腿 | 聋——耳朵 | 吠——犬 | 咬——嘴

上述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可以说是唯一的,即使可以说“我饿了”,但还是说“我的肚子饿了”。比较一下动词“疼”就会发现,“疼”虽然也可以与“肚子”搭配说成“肚子疼”, 但“我疼”不等于“我的肚子疼”,也可能是“我的头疼”“我的腿疼”,等等。

上述动词的搭配特点说明某些动词对与其搭配的名词有着预测性,这种比较极端的搭配现象,可以说能够达到 100%的预测。不过这种预测性也存在度的差别。 

邢福义(1993)曾经指出过这样一种现象:“八公斤重的大铁锤”可以说成“八公斤的 大铁锤”,但“一丈多高的工作凳”中的“高”是不可省略的。这其中是否有制约机制,邢文没有进一步展开。我们认为,这其中存在着认知的制约。例如: 

16)a.一公斤重的鱼

             → 一公斤(   )的鱼

           b.三两重的花椒

             → 三两(   )的花椒 

(17)a.一尺长的木板

             → ?一尺(   )的木板

           b.一米多宽的办公桌

             → ?一米多(   )的办公桌

           c.二尺高的箱子

             → ?二尺(   )的箱子 

例(16)中的“重”可以省略而不影响语义表达,而例(17)中的“长、宽、高”省略之后,语义表达就比较模糊。这是因为在语言表达上,像“公斤、两”这些表示重量的词语只与“重” 共现(当然与日常认知也有关),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习惯搭配,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形成了一种格式塔;所以,“重”省略之后,在理解上可以通过语言理解的格式塔原则(卢英顺 2015)补回来。而像“米、尺”这类表示度量的词语则不然,虽然我们常说它们表示长度, 但从语言表达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不仅仅与“长”共现,还可以与“宽、高”共现,换句 话说,表示度量的词语可以激活“长”或“宽、高、厚、深”这些不同要素,因此省略了“长” 或“宽、高、厚、深”之后,相关的语义表达就不够明确,因而难以接受甚至根本不能接受。

上述例子中的“长”或“宽、高、厚、深”不能省略,并不是说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当相关语境能够排除另外两种可能时,“长”或“宽、高、厚、深”就能省略。其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词语自身的数值,二是数量短语所修饰的名词。这两方面可以细化我们的认知,因而省略“长”或“宽、高、厚、深”之后,不会影响语义表达。例如:

18) a.两米长的木板

              → 两米(   )的木板

            b.12 厘米宽的椽子

              → 12 厘米(   )的椽子

            c.一尺高的木箱

              → 一尺(   )的木箱

上述例子中的“长”或“宽、高、厚、深”之所以能省略,是因为,从对事物的认知上 来看,“木板”虽然能激活“长”或“宽、厚”这三方面要素,但一般不可能有两米宽或两 米厚的木板,所以就木板而言,“两米”所能激活的只能是“长”,因而例(18a) 省略“长”后不影响语义理解。同样,例(18b)中,“椽子”虽然能激活“长”或“宽、厚”这三方面要 素,但受“12厘米”的限制,只能理解为宽度。就箱子而言,其长度或宽度一般远远超过 一尺,所以例(18 c)中的“高”如果省略,不大会影响语义的理解。这些都是因名词前数量词语数值的变化而能明确省略“长”或“宽、高、厚、深”的例子。

接下来看看名词变化、省略“长”或“宽、高、厚、深”之后,相应表达语义是否受到影响。例如:

(19) a.两米长的板凳 

              → 两米(   )的板凳 

            b.五米宽的公路 

              → 五米(   )的公路 

            c.二米高的树

              → 二米(   )的树

            d.一米厚的墙

              → 一米(   )的墙

            e.一米深的洞

              → 一米(   )的洞

例(19a)中,“板凳”虽然可以激活“长”或“宽、高”这三方面要素,但从认知经验来 看,除了特殊用途之外,板凳的高度不可能有两米,宽度更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值,所以“两 米( )的板凳”大概率是说明板凳的长度。“公路”在认知上可以激活“长”或“宽”这 两方面要素,但公路的长度不可能只有五米,所以“五米( )的公路”只能理解为“五米 (宽)的公路”。“树”可以激活的要素是高度和直径或者树围,如果是后两者,则必须明 确说出来,所以“二米( )的树”只能理解为“二米(高)的树”。同理,“一米( ) 的墙”只能理解为“一米(厚)的墙”,“一米( )的洞”只能理解为“一米(深)的洞”。

不难看出,表示长度等的词语能激活多少要素,与相应名词所指称的事物的特点有关。如果相关事物是立体的,它就有可能激活“长”或“宽、高、厚”这些要素;如果是平面的, 则只能激活“长”或“宽”这样的要素;如果是一维的,则只能激活“长”这一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虽说事物的特点与所能激活的要素的多少有关,但这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取决于人们对相关事物的习惯认知。大楼显然是立体的事物,但我们一般只谈论其高度;绳子甚至线,严格地说也是立体的,但我们一般只谈论其长度,如果谈论其粗细,则必须明示。试比较:

(20)30 米(   )的绳子

          → 30 米(长)的绳子 

(21)a.2 米(   )的线

          → 2 米(长)的线

           b.2 厘米(   )的线

          → 2 厘米(长)的线

如果说上述例子中,数量词语后面的“长”或“宽、高、厚”能否省略还与我们对相关事物(语言之外的对象)的认知有一定关系,那么,下面的省略现象则完全是语言内部的事, 即把语言作为认知对象来理解的结果。例如: 

(22)蝶衣再卑恭欠身:“谢了。预请把我那好搭档给放了。太感激您了!”“不。”青木变脸,下令,“还得再唱一出,就唱《贵妃醉酒》吧。”(李碧华《霸王别姬》) 

(23)说来说去,约定了五块钱一出戏。唱一出,算一出。照一个月算起来,日夜合演,有三百块钱 一个月。(张恨水《春明外史》)

“唱一出”后面省略的内容只能理解为“戏” 。从语言中词语搭配的角度来看,“唱” 后面可以跟表示歌曲这类词语,也可以跟表示戏曲类的词语,但量词“出”限制了前一类的可能,因为歌是论“首”的。再如:

(24)美国人吃的堑已经够多了,应该长长智了。(华春莹) “吃”可以激活所能吃的东西这样的要素,可以说成“我吃的红薯”“美国人吃的面包” 等等,但“堑”不是所能吃的东西。华春莹为什么会这样说,显然与我们常说的“吃一堑, 长一智”这种语言表达自身有关。如果不把语言自身作为认知对象,例(24)这样的表达是无法 合理解释的。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修辞表达。但必须明确的是,修辞也应该受到一定的认知经验制约;只不过我们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探讨得不够,一遇到从语法上解释不 了的现象就以“这是修辞现象”或“这是语用的结果”了之,没有进一步深究。卢英顺(2021、 2022)揭示了“移就、拈连”修辞现象所需要的认知基础。例如: 

(25)a.看黄群仍板起脸站在那儿,倒着一口口粗气,眼睛里饱噙委屈的热泪,他便破天荒地和缓下语气说道……(陆天明《省委书记》,卢英顺 2021)

         *b.黄群的眼睛里饱噙着冷淡的热泪

(26)到老中医的诊所,有七八里路,得乘公共汽车,还要走一段泥泞的山路。大雨滂沱,陈明贵背 着张瑞华去;黄风蔽日,他照样背着她去。背了九十多天,背走了乌鲁木齐雨雪交加的春天,背来了骄阳似火的盛夏……(谭永祥 1992)

陈望道(1932/1997)、谭永祥(1992)都指出了移就格的形成条件,就是,相关词语是否表达人的情感。不过例 (25b)中的“冷淡”也是表达人的情感,它为什么不能说呢?卢英顺(2021)认为,“其根源在于相关的语境能否激活特殊的认知要素”。例(26)用了拈连格, 其中的“背”是不能直接与“乌鲁木齐雨雪交加的春天、骄阳似火的盛夏”搭配的,例句中 这样的表达,是拈前面小句的结果。其深层次原因,卢英顺(2022)认为,这与“非普遍认知图景激活出来的特殊认知要素”有关


四、语言作为认知对象的其他情况(节选)


除上述习惯搭配之外,下列这种语言现象似乎也跟把语言自身作为认知对象有关。例如:

(27) 除了已经暴露的范秋贵,还有李秋贵王秋贵?(杨少衡《古时候那头驴》) 

像例(27)中由“范秋贵”带出“李秋贵、王秋贵”的现象,为叙述方便,我们称之为“人名类推”现象。我们为什么会把“李秋贵、王秋贵”理解为跟“范秋贵”具有类似属性的人,而不是把它们理解为两个具有这样名字的人?我们认为,这与语言自身形式的象似有关。根据象似原则,语言形式上的相似,反映的是其指称对象属性的相似,属性由原型激活。就这例而言,其相似的比较基础是“范秋贵”。“李秋贵、王秋贵”对“范秋贵”的相似度是 2/3(三个汉字相当于三个属性,两个属性相同)。

人名类推现象不同于“专有名词+们”。表面上看,它们都是指同一类人,但“专有名词+们”是由现实中的同类的人为认知基础,再有这样的语言表达;而人名类推现象则相反,是由相关的语言表达而推知现实生活中有与相关专有名词所指称的人同类。例如:

(28)事实上古时候这头驴很了不起,面对老虎不惜奋力一踢,这一踢露出了驴脚,葬送了自己的一条命,叫做“一踢千古”,但是它也把自己一脚踢进成语,从此流传千古,可称之为“千古一踢”。(杨少衡《古时候那头驴》)

“踢”这一认知图景可以激活实施“踢”行为的主体、“踢”的对象,以及该对象最终所处的空间位置这些要素。例(28)中,表示对象(这头驴)所处位置这一成分并不表示空间位置,而是语言自身,与这一要素对应的成分是“成语”,指的是“黔驴技穷”成为了成语的一员。

有的脑筋急转弯问题实际上与对语言自身的认知有关。如“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如果我们按照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来回答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但如果从对语言自身的认知,也就是从“太平洋”这个词来看,其中间自然是“平”。

修辞学上的所谓“析字”格(陈望道 1932/1997),其产生基础就是对语言自身认知的结果。例如:

(29)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是“相期以米”。(季羡林《八十述怀》)

(30)男:你开口就是百家姓去掉赵字。①

          女:你还想吃天鹅肉?②

          男:你就是个南北。③ 

          女:你无非是个玉上无瑕疵,公而忘私。④

          男:你真是个一千除以四。⑤(转引自微信) 

(31)舗弓 弓源正(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

例(29)中,“米”为什么是八十八岁,“茶”是一百零八岁呢?这是对“米、茶”这两个 字自身的认知结果,确切地说就是将它们各自分解为几个部分(相当于其认知属性)。比如 “茶”,“艹”近似“廿”,其下近似“米”,表示“八十八”,它们加起来就是 108(20+88)。例(30)来自朋友圈,好像是一个小学生的作业,写的是博士两口子吵架,邻居听了,不知所云。第一句,男方实际上是说女方开口就是“钱”,《百家姓》第一句是“赵钱孙李”,去掉“赵”, 开口自然是“钱”。第二句容易理解,即女方说对方是“癞蛤蟆”。第三句是说对方“不是 东西”。第四句中,“玉”上无瑕疵,这里“瑕疵”自然指“玉”字的一点“丶”,因而是 “王”,“公”而忘“私”,就是“公”而忘“厶”,剩下的就是“八”,合起来就是“王八”。第五句容易理解,说对方二百五。第五句与本文讨论的主题不相干。前面四句的理解 虽然不都是析字,但都与对语言自身的认知有关,或为析字,或为习惯搭配(赵钱孙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东西南北)。例(31)是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一家粥铺的牌匾的名字。皇上看到后不解其义,询问店主。店主解释说,所做的八宝粥,缺少米。“粥”可以析字为 “双弓米”,既然没有“米”,两“弓”之间自然是空的。这一店牌,既反映了商家的无奈, 也折射出对社会的讥讽。又如:

(32)狗子是个憨怂,对公司的各类保健品有一种盲目般的信任与崇拜,说穿了还是公司的培训工作 做得到位,狗子等于彻底被洗了脑,成了公司最愚蠢的走狗,没有之一。(钟二毛《晚安》)

“最 X”一般用来描述同类人或事物中某一属性方面没有其他人或事物能够超过的情况。如“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孙哲是他们几个中最高的”等,可见,被“最 X”描述的 个体是唯一的。但是,“最 X”这种表述一般情况下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王卯根(2011)、 吉益民(2017)、张翠吉(2018)都曾指出过这一点。于是就容易造成这样的问题:肯定了其中的一个,就等于否定了其他的人或事物,这对相关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说某个同 学的成绩最好,就意味着其他同学的成绩不够好;说某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最好,就意味着其 他企业的产品质量不够好。这样表达的语用效果可想而知。为了照顾同类其他人的感受,“最……之一”的表达应运而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也确实只能用“最……之一” 来表达。例如:

(33) “四人帮”垮台以后,中国最为瞩目的现象之一,就是文学在全社会的大爆炸。(路遥《平凡 的世界》)

(34)目前华语歌坛最当红的歌手之一——台湾歌手周杰伦,将于 9 月 12 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办名 为“2008—北京期待你”的大型个人演唱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 年)

(35)中国最大的企业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日前将目光瞄向国内重点大学在校的 2—4 年级大 学生,在全国企业中率先推出吸引人才新举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 年)

(36)雪顿节是西藏最大传统节日之一,至今有 300 多年的历史。(《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类似上述例句中的表达由于时常出现,“最……之一”这种表达就在语言层面形成了一 种格式塔。当这种表达不足以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分量时,为了强调某方面的属性,就 在其后加上“没有之一”予以凸显。类似的表达(来源于BCC 语料库“对话”部分)。例如:

(37)晚睡是我最讨厌的习惯没有之一。

(38)向阳春饺!最好吃饺子没有之一。

不难看出,这种表达是对语言自身认知的结果。吉益民(2017)也认为,这是一种元语否定,是“对语言表达形式本身的一种否定”。

五、结语

本文明确提出把语言自身看作认知对象,如同我们对语言之外的种种事物、现象等的认知一样。语言自身具有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汉字也可包括在内),这是我们对语言的基本认知。这三要素中,对语汇成员——词语的认知至关重要。大致来看,词语的认知属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语义属性、句法功能属性、词语的习惯搭配属性,还有一个就是词语的形式属性(包括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将语言作为认知对象,这不仅仅是个观念的 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解释部分语言现象,因为有些语言现象的产生与我们对语言自身的认知有关;它对我们研究语言也有启示。

语言作为认知对象给我们的启示至少有以下三点:

一是,对有些语言现象的解释只能求助于语言自身,而不是语言之外的日常生活经验。

二是,语言既然是认知对象,那么,我们对语言的认知也应该是基于原型的。反映在语言研究上,对语言所做的分析、对相关语言学概念的界定也不知不觉地是基于语言典型现象的。传统语法对名词、动词等的界定似与此有关。

三是,我们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或对概念进行界定时该如何处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和更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卢英顺个人简介:卢英顺,教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及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对普通语言学的理论问题也有所涉及。主要著作有《认知图景:理论构建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17年)《语言学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语法语汇研究10大认识问题》(学林出版社,2014年)《现代汉语语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2008年重印)《形态和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年)等等。

联系方式:yingshun62@sina.com

教育背景:

1993.9-1996.7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语法 博士1986.9-1989.7  复旦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语法 硕士1982.9-1986.7  阜阳师范学院(现名“阜阳师范大学”)中文系 本科

本文来源:《汉语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重  磅|“汉语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正式上线!

2023-08-18

讲座预告|代云海教授:经济学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

2023-08-18

好文荐读|杨静、王晓婵:双语心理词汇通达模型:70年回顾与展望

2023-08-17

值得收藏|九大高校90门 “语言文学类” 免费公开课汇总

2023-08-16

前沿专著|王丹萍、Martin East《英语世界的中文教学:新西兰视角》

2023-08-15

推  荐|质性研究重要方法——扎根理论

2023-08-13

好文荐读|王帅、谷露芳:网络互动中的模态补充机制研究

2023-08-13

好文荐读|林予婷、苗兴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2023-08-12

好文荐读|冯浩、张华: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言语产出的语法编码计划广度

2023-08-11

好文荐读|吴佳健等:《中国日报》拐卖儿童新闻话语表征的历时研究

2023-08-08

好文荐读|唐文菊、汲传波: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差异

2023-08-04

语言学人|苏培成:关于新中国识字教育与汉字研究的对话

2023-08-0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单位+专业/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Sitaku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好文荐读|卢英顺:语言作为认知对象及其对相关现象的解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