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辑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励耘语言学刊》


2022年第2期 

    《励耘语言学刊》(CSSCI来源集刊)2022年第2辑刊发22篇文章。文章涉及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语法学、语言学史研究等内容。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刊讯 | 《励耘语言学刊》2019年第2期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1期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期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1年第1期    刊讯|《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1辑


目  录  

本期话题

研究生论坛

01 近年来汉语欧化研究的新进展 徐涵韬

18 仡佬语的示证策略 / 林苑 潘家荣

30 论添加训释现象中的语境建构及其机制——以《孟子章句》动词类添加训释为例 / 张祎昀

文字学研究

42 《篆隶万象名义》校读三则 / 徐从辉 郑崧

音韵学研究

49 之鱼通转的新认识 / 王志平

训诂学和词汇学

87 礼义与生死:“志士不忘在沟壑”再辩正——与樊波成先生商榷 / 孙凌康

98 典故词语“顺向提取”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唐代碑刻同源典故词语为考察对象 / 赵瑞娟 何山

111 中古石刻典故词语例释 / 王静

125 晚唐五代南北方言量词差异举例及成因分析 / 陈姗姗

143 禅宗文献俗语词零札(五)——以古写本、古刻本对勘为中心 /王长林

156 明清福建契约文书词语考释七则 / 杨继光

169 利用俗音考释清代白话文献疑难字词举隅 / 李伟大

181 “货不对板”探源 / 王毅力

188 立足于普通话“输出”的全球华语融合现状调查——以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为例 / 刁晏斌 刘燕婧

语法学

202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异文考——兼论“动词+之于”的一种特殊用法 / 李佳喜

211 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的焦点结构及其交际功能 / 王翠

228 “难怪”的高谓语功能及其演化动因 / 李蓉蓉

245 东北官话中评议性预判构式“不是好V/A” / 陈颖 陈一

255 “超词形式”关联词语“再不然”的连接功能——兼论“再不然1”和“再不然2”两可现象及动因 / 李忠亮 谢飘飘

273 从传统派到形式派:汉语系词结构研究之检视——方法、分歧与前瞻 / 张和友

语言学史

291 郭象《庄子注》与成玄英《庄子疏》关系谫论 / 杜文君

303 汉语语言学的创始著论——胡以鲁著《国语学草创》研究 / 李开


提  要  

近年来汉语欧化研究的新进展

徐涵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近年来,持续百年的汉语欧化研究有了新的进步与拓展,主要表现在理论认识及具体研究中。前者包括“欧”所指范围的拓展、“化”具体内容的拓展以及欧化概念体系的拓展三个方面,后者则表现在从共时欧化研究向历时欧化研究拓展、从白话欧化研究向文言欧化研究拓展、从普通话欧化研究向华语欧化研究拓展等方面。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的欧化研究应进一步增强在语言事实、理论内涵及语言规范等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关键词欧化 历时欧化 文言欧化 华语欧化

仡佬语的示证策略

林   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潘家荣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本研究从语言类型学视角考察仡佬语信息来源表达方式。研究结果显示,仡佬语虽没有严格定义的示证范畴,但其示证策略表现丰富且有类型学特点。仡佬语示证的语义可分为亲知(direct)、推断(inferred)和报道(reported)三种。亲知信息包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获取的信息;推断信息为基于常识或证据获得的信息;报道信息包括指明具体信息来源和未指明具体信息来源的情况。仡佬语表达示证策略的手段包括感官动词、认知动词、情态动词及言说动词四种手段。其中感官动词表达的信息是说话人利用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亲自感知的,一般对信息真实性呈肯定态度。认知动词表示说话人对信息真实性呈怀疑态度。搭配情态动词使用,仡佬语的信息来源可反映说话人对信息来源的不同态度,包括肯定、怀疑与否定。言说动词传达通过报道得到的信息,根据是否指明具体信息来源表现说话人对信息真实性负责任的不同程度。本研究展示仡佬语的示证策略特点,填补仡佬语示证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仡佬语 示证 亲知 推测 报道

论添加训释现象中的语境建构及其机制——以《孟子章句》动词类添加训释为例

张祎昀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与规范研究中心

摘  要:训释是解释文献文本的程式化意义表述,当前研究对训释反作用于语境的关注尚显不足。添加训释指在原文基础上添加意义信息构成解释,语境建构指在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训释形成一个完整语境。以《孟子章句》动词类添加训释为例,除最基本的语义解释之外,不同类型训释内容的语境建构功能有所差异:施事、受事是最常见的训释内容,是形成基础语境的必要条件;凭借、环境、修饰等信息的添加以基础语境为前提,有充实基础语境的功能;相关动词结构的添加则在基础语境之间建构联系,形成完整的复杂语境。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上述训释内容在性质上分为受语义关系制约、受语境关系制约两类,在功能上分为确定(拓展)语境边界、充实语境内容两类,并进一步归纳出添加训释所遵循的语境建构机制:以训释对象的语义内涵为基础、以“边界-内容”关系为依据、以层层扩展的形式来充分表述意义。这一机制能够在《孟子章句》《郑笺》训释歧解的分析中得到初步验证。

关键词:添加训释 语境建构 《孟子章句》 训诂学 

《篆隶万象名义》校读三则

陶曲勇        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文献语言与文化传承研究基地

摘  要:《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僧人空海根据梁顾野王《玉篇》编撰而成的一部汉文字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但年代久远,辗转传抄,致使全书存在不少的疑难问题,论文对书中的“桓”“”“龏”三条做了详细的校释,改正了其中的讹误。

关键词:《名义》 桓 龏 校释  

之鱼通转的新认识

王志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摘 要:之部与鱼部的古音通转关系一直引人瞩目,但是在音理上不易解释。本文从之部的正韵与变韵谈起,认为之部的古本韵应为咍韵变为之韵,“古侈今敛”才合乎元音高化的演变规律。从亲属语言、域外对音、汉语方言、拟声词等角度来看,一些之职蒸部字皆有主元音为a的证据,之职蒸部皆应一分为a与二部。而混元音是一个后起的弱化元音,a>既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广泛现象,a~交替也是历史语言学上的一个普遍规律。从a~交替的角度也更容易解释传统的内言、外言问题。

关键词:之部 鱼部 通转 音变

礼义与生死:“志士不忘在沟壑”再辩正——与樊波成先生商榷

孙凌康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摘 要:《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一语,历来注家均取舍生取义的解读。樊波成先生《志士不忘在沟壑:儒家的守官思想》一文则认为“忘”当破读为“妄”,孟子此言意在爱生重死,并与儒家“守官”思想相关。本文通过词义训诂、《孟子》文本及思想史等方面的考察,认为:1.“忘”破读为“妄”缺乏必要的内证,且与文意不合;2.《孟子》“不忘在沟壑”的本质是对“义”的内在体认;3.虞人事件创设了生死之际的紧张语境,在生与义的抉择中寄寓了“义”的坚守。《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句与春秋战国之际礼崩乐坏、士人在风雨飘摇之中思考重心由“守礼”转向“守义”的时代现实有关。“志士不忘在沟壑”句的解读,仍当从赵岐、朱熹等旧说为是。

关键词:《孟子》 训诂 守义 生死

典故词语“顺向提取”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唐代碑刻同源典故词语为考察对象

赵瑞娟    何山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摘 要: 科学提取研究对象是进行典故词语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传统“逆向提取”着眼辞书静态词条,遗漏了许多未见于辞书的新典故词语,从而影响到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典故词语提取,在采用静态“逆向提取”的同时,必须加强动态“顺向提取”。后一种提取方式学界虽有所涉及,但无论理论阐释还是实践操作都比较模糊。本文以唐代碑刻同源典故词语为材料,专门探讨典故词语“顺向提取”的本质、依据、过程、原则和实践操作,从而提出典故词、涉典词语新的判断标准,并对典故词语类别进行新的划分。这些新认识能更深入、系统地分析与描写汉语典故词语,丰富和拓展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顺向提取 典故词 涉典词语 典故词语新分类 汉语词汇史

中古石刻典故词语例释

王静    河北大学文学院

摘 要: 中古石刻文献多用典,其中有不少典故词语辞书未收,或辞书已收但存在义项不全、释义不准确等问题,给读者正确理解文意造成一定障碍,需要进一步考释。文章从多源一形典故词语和一源多形典故词语两个方面,选取8例试作解释。

关键词:中古石刻;典故词语;释读

晚唐五代南北方言量词差异举例及成因分析

陈姗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以《祖堂集》和敦煌变文为主要比较对象,辅以《景德传灯录》和敦煌歌辞,并结合历代文献和现代方言,筛选出一批具有方言色彩的量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南北方言量词的历时地域流变情况。其中在方言词升格为通语词部分表现突出,南方方言量词多是在明代发生扩散,北方方言量词多是在北宋和两宋发生扩散。前者是受元明战乱、永乐迁都等影响产生的由南向北的迁入,后者是受唐末五代战乱、宋金战乱、宋室南迁等影响产生的由北向南的迁入。亦有部分南方方言量词在金元时期出现过短暂的向北流动,这大概是受宋金元战乱和南宋聘使文化交流等的影响。并且晚唐五代南方方言量词的用法比北方方言量词丰富,此与禅宗语录和敦煌变文的文体差异密切相关。

关键词:晚唐五代 方言量词 地域差异 用法差异 成因

禅宗文献俗语词零札(五)——以古写本、古刻本对勘为中心

王长林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汉语史研究所

摘 要:古写本和古刻本禅籍是通行的藏经本禅籍的底本或校勘本,因此考释通行本禅籍的疑难词语,采用与古写本、古刻本对勘是十分必要且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对勘不仅能辨别孰是孰非,而且有助于推察讹误的原由,沟通讹混的路径。文章选取十余则卍续藏本元代禅籍的疑难词语,对勘古本,辨形解义,展示古写本、古刻本禅宗文献的语言文字价值。

关键词禅宗文献 俗语词 写本 对勘

明清福建契约文书词语考释七则

杨继光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福建契约文书具有同时性、真实性、口语性、地域性等特点,语料价值极高,其中俗别字、疑难词、方言俗语词甚多。本文运用归纳演绎、审辨字形、参证方言、审察文例、参考异文等方法,考释明清福建契约文书中7则疑难词和方言俗语词,可为语文辞书编纂做出贡献,为历史文献释读扫清障碍,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明清以来福建的农业史、经济史和社会史。

关键词:福建契约文书 疑难词 俗语词 考释 辞书编纂

利用俗音考释清代白话文献疑难字词举隅

李伟大    中山大学中文系  

摘 要:清代白话文献中疑难字词夥多,有些疑难字与词的俗音有关。本文利用词的俗音,考释了“恬”等疑难字词,以期对汉语俗字研究和相关文献的点校整理有所助益。

关键词:俗音 白话文献 疑难字词

“货不对板”探源

王毅力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

摘 要:流行语“货不对板”源自粤方言,“板”的本字是“办”,义为样品,“对板”即与样品相符合。粤语中“办”用作动词义“置办,采买”,为阳去调,引申为名词义“样品”读高升变调,后借用音同的阴上调字“板”或“版”表示。“办”发展出“样品”义与早期买办的商业行为有关。

关键词:货不对板 粤方言 样品 高升变调

立足于普通话“输出”的全球华语融合现状调查

——以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为例

刁晏斌    刘燕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文章以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为对象,调查其在11个地区和国家华文媒体的使用情况,以此来了解全球华语的融合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词语的使用率分别达到89.09%和83.64%,反映了比较高的融合程度,当然也存在具体使用情况不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普通话 全球华语 华语融合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异文考——兼论“动词+之于”的一种特殊用法

李佳喜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摘 要:《荀子·劝学篇》诸宋本或作“青取之于蓝”,或作“青出之蓝”,或作“青取之蓝”,或作“青出于蓝”;唐宋类书所引及他书之化用者或作“青出于蓝”,或作“青出之蓝”,或作“青生于蓝”,或作“青取之蓝”,义皆可通,当各存其是,不必据彼改此。尤其不能认为监本作“青取之于蓝”有误而径改。在“动词+之于”的结构中,“之”字一般是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但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之”字作为语词而无实义。“青取之于蓝”便属于这种特殊情况,犹言“青取于蓝”。

关键词:荀子 青取之于蓝 异文 动词+之于 特殊用法

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的焦点结构及其交际功能

王    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以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为研究对象,借助焦点结构分类,对句式的信息特征及交际功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焦点结构类型多样,除常见的谓语焦点,还可见到句子焦点和论元焦点结构,前置受事并不必然为话题,也可为论元焦点或句子焦点参与成分。相应的,句式的表达功能也不仅囿于谓语焦点型单一类别,还有句子焦点型和论元焦点型功能,如“报道事件”“提供时间背景”“识别所指对象”等;谓语焦点型功能,则因“现实/非现实”情态差异,表现出“表评议”“表状态或结果”的区别。

关键词:受事前置句 焦点结构 交际功能

“难怪”的高谓语功能及其演化动因

李蓉蓉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摘 要:现代汉语中,评注性副词“难怪”经常位于句首,后面衔接句子,具有评价醒悟和语篇衔接双重表达功能。主观情态的凸显会导致“难怪”独用,或与语气词配合构成复合结构。以复合结构出现的“难怪”,主观性更突出。语境吸收和高频类推是副词“难怪”演化的重要机制。情态化和关联化是“难怪”演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法化的两个方向。“难怪”属于凸显醒悟的语用性篇章衔接词。

关键词:“难怪” 醒悟 语篇衔接 高频类推

东北官话中评议性预判构式“不是好V/A”

陈   颖    陈   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东北官话互动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构式——“不是好V/A”,它在结构、功能、形成路径等方面都具有特别之处,完全不同于普通话中结构相似的一般否定判断句。它是一个以隐喻为认知基础,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暗含预测性判断,主要功能为负向性评议的特异性构式。这一构式的主要功能是对某种动作或情状提出负向性评议,并根据事件发生时间的不同,或者暗含负向性的“预测性判断”,或者暗含对过去所做预判实现的确认。

关键词:东北官话 评议 预判 不是好V/A

“超词形式”关联词语“再不然”的连接功能

——兼论“再不然1”和“再不然2”两可现象及动因

李忠亮    谢飘飘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摘 要:“超词形式”关联词语“再不然”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语义,一种是假设否定语义,解释为“如果不这样”,标记为“再不然1”;另一种是选择语义,解释为“或者”,标记为“再不然2”。二者都可以连接分句,但差异较大,前者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假转关系,后者连接三个及三个以上分句,构成广义选择关系。“再不然2”还具有语篇连接功能,包括语篇功能中的追加功能以及委婉功能、退而求次、后悔叹息等人际功能。“再不然1”和“再不然2”的两可现象,可以从逻辑和历时演变两个角度解释。

关键词:关联词语 “再不然” 复句连接 语篇连接 历时演变

从传统派到形式派:汉语系词结构研究之检视——方法、分歧与前瞻

张和友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本文系统回顾了语言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关于“是”字结构的研究,这些研究涵括对“是”的表达功能以及相关结构性质的讨论,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关于“是”的定性。从传统到前沿,由于研究背景与理论观念的差异,对于“是”以及相关结构的认识也会不同。文章基于“是”及相关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对不同理念之下关于“是”所做研究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本文一方面呈现学术界对“是”字结构研究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对研究汉语其他问题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系词 传统语法 生成语言学 句法 语义

郭象《庄子注》与成玄英《庄子疏》关系谫论

杜文君    临沂大学文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成玄英《庄子疏·序》中所谓“依子玄所注三十(三)篇,辄为疏解”,一直被视为成玄英为郭象《庄子注》作疏的依据,似乎仅郭象《庄子注》是成玄英所遵循的“疏不破注”之“注”,而郭象无注,成玄英却作疏的文本则被视为“无注之疏”或认为成玄英“只解经不解注”。其实不然,成玄英《庄子疏》是以郭象三十三篇本《庄子》版本为参考,在内容上则汇集了唐及魏晋时期诸家《庄子注》于一身。他在众家《庄子注》的基础上,作了更为详尽而具体的阐发,可视为一部“集释”之书。郭象《庄子注》仅是众多《庄子注》中的一个,当无郭象注而成玄英为之作疏时,这并非是“无注之疏”,极有可能存在其他人的《庄子注》。总之,成玄英赞同郭象所删减、编排的《庄子》版本,这对于当时普遍流行的五十二篇本《庄子》来说,已经是一个重大突破。

关键词:《庄子注》 《庄子疏》 “疏不破注”

汉语语言学的创始著论——胡以鲁著《国语学草创》研究

李开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胡以鲁著《国语学草创》是汉语语言学的创始著论,主要由汉语和汉语研究本体,汉语史和汉语史研究本体,汉语语法和语法史论三大本体构成。胡著以心理语言学为研究起点和指南,对语言一般和汉语、词类划分、汉语发展的渐进特点、汉语分析语特点、汉语语法特点等,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探。胡著是传统小学、章炳麟语言文字学、马建忠语法学、十九世纪德国语言学理论、叶斯泊森语言理论等的综合运用和研发。

关键词:胡以鲁  汉语语言学 三大本体 心理语言学 综合研发



期刊简介   

   

     《励耘语言学刊》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主要刊发汉语言文字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创刊于2005年,2017年起由中华书局出版。

本刊的宗旨是: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理论、方法和求实的学风,积极吸取现代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关注新兴学科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追求学术真理,提倡探索创新。本刊常设栏目主要有:特稿、文字学研究、音韵学研究、训诂学研究、汉语史研究、《说文》学研究、章黄学术研究、现代汉语研究、语法研究、词汇语义学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方言调查与研究、学术动态等。


                                                                                              《励耘语言学刊》编辑部

本文来源:《励耘语言学刊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重  磅|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语言学)

2023-10-15

前沿专著|陆小飞《语料库语言学与第二语言习得:视角、问题和发现》

2023-10-15

刊讯|SSCI 期刊《国际语料库语言学杂志》2023年1-4期

2023-10-15

刊讯|《古汉语研究》2023年第2-3期

2023-10-14

刊讯|《方言》2023年第3期

2023-10-13

刊讯|SSCI 期刊 System 2023年第116-117卷

2023-10-12

前沿专著|今井睦美、秋田喜美《语言的本质》

2023-10-11

刊讯|《华文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3期

2023-10-10

刊讯|《汉语语言学》2022年第3辑

2023-10-09

刊讯|《中国语文通讯》2023年第2期

2023-10-08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留言赠刊)

2023-10-07

刊讯|SSCI 期刊 TESOL Quarterly 2023年第1-2期

2023-10-06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对外汉语研究》2023年第27-28期

2023-10-05

刊讯|《语言科学》2023年第5期

2023-10-04


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东东咚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励耘语言学刊》2022年第2辑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