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储泽祥:假设语义环境对副词用法的影响

储泽祥 语言学心得
2024-09-03



好文荐读(第七十二期)假设语义环境对副词用法的影响。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假设语义环境对副词用法的影响
储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储泽祥.假设语义环境对副词用法的影响[J].汉语学习,2023,(06):3-11.


摘要:文章认为,假设语义环境通常包括假设条件和该条件带来的结果,如果“假设条件—结果”构成复合句,那么副词可以在表示假设条件的分句里突破其通常的语法规则。文章通过否定副词跟动词的搭配、某些副词的共现、“再”修饰形容词的情况来证明这一点。

关键词:假设语义环境;副词;搭配;突破语法规则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字与历代语文辞书的关系变化研究”(项目编号:20AYY019) 的资助。

感谢《汉语学习》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零.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表达事件的环境可分为现实语义环境和虚拟语义环境两大类。所谓的语法规则是在现实语义环境中起作用的,现实语义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通常情况”;而在虚拟语义环境中则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例外(王晓凌 2007),比如虚拟位移表述与现实位移表述在时体、语气情态、补语成分以及否定、被动等句法操作方面均有明显不同(白雪飞 2019)。一般而言,虚拟语义环境的语法形式有可能突破现实语义环境语法形式的规则限制, 并以此作为标记。英语的“虚拟式”突破的是动词形态变化的规则限制(章振邦 1997,雍 茜 2017)。例如:

上述诸例中跟“I”搭配用“were”,跟“John”搭配用“come”动词原形,跟“the books” 搭配用“be sent”,以及“should”的使用,都是表示虚拟语义。英语的虚拟式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设想,主观设想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假设性意义,如例1;二是体现说话人情感态度的非事实性意义,如例2。匈牙利语中的“ne/na”和巴勒斯坦阿拉伯语中的“law”,只用于假设语境,是专门的假设标记(隋钰 2022)。汉语使用“如果、假如、的话”等虚词作为假设标记,也存在无标记或标记不明显的情况。王春辉(2016)认为汉语假设句并不强制依赖某一因素,假设义是语境语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论现实环境,还是假设环境,汉语动词都不使用英语那样的形态变化手段。假设语义环境对汉语句法规则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搭配上,现实语义环境中通常不能搭配的两个成分,在假设语义环境中可以搭配在一起。本文主要考察假设语义环境对某些副词用法的影响情况,至于体现说话人情感态度的非事实性环境对汉语句法的影响情况,如“天王老子来(也不行)”“下刀子(也要去)”“你必须要很好,(才能和我在一起)(《中国青年报》2022-08-08)”, 有人称之为“违实句”(司罗红 2016),我们将另文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有以下四点必须先做交代。第一,本文所说的假设语义环境(简称“假设环境”),是指说话人主观上假定的一种环境,包括对过去、未来和现在的假设(司罗红 2016)。除了假设复句之外,汉语的条件复句、让步复句也常用于假设环境之中。因此,假设环境对汉语句法的影响情况,易于在假设复句、条件复句、让步复句之中观察到。应该强调的是,“即使”所引导的分句既可以表示假设,也可以表示事实。这一现象早已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邢福义(1985)在研究“即 使”句时,就已经将其划分为“即使”假言句和“即使”实言句,并专门撰文对“即使”实 言句进行了细致地描写与分析。本文只涉及“即使”假言句。第二,假设语义环境对某些副词用法的影响情况,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形:(1)现实语义环境中某些副词不能跟某些谓词性成分搭配或共现,但在假设语义环境中可以搭配或共现,如“他如果明天没来上班,一定是病情加重了”;(2)某些副词和谓词不易搭配,即使搭配也是不自足的,主要是充当假设复句(包括紧缩式)的条件分句,如“不睡好,就难 以集中注意力”;(3)某些副词和谓词性成分的搭配主要出现在假设语义环境中,如“再 骄傲就会落后”,如果出现在现实语义环境中,一定有其他的标记,如“不能再骄傲了”这样的否定式。这个在本文的结语中会论及。第三,多义副词能否跟某个谓词搭配,必须置于同一义项下进行考察。如副词“不”最 常见的是表示否定,但可能在否定的同时附加其他的功能,如还可以用于祈使,表示“不用、 不要”,通常用在客套动词前边,如“不谢”“不送”“不客气”。又如:

‍例5中,“不”否定“吃吃喝喝”,跟其否定“做、讲究、借”等动词语义有别,不能 混在一起考察。 

第四,大规模语料库的例句以及网络上的用法里,‍可能出现罕见的搭配,这需要仔细甄别,不规范的用法不能作为可以搭配的依据。例如:

例6中的“不耗资”是不规范说法,不能证明“耗资”可以直接用“不”否定。

一.假设语义环境与否定副词的搭配


1.1“不”针对补语的否定 

否定框架往往跟假设相关。如英语的“No pains, no gains”(没有辛苦,就没有收获)。汉语 的“不……不……”格式,如“不打不倒”“不问不开口”,也是表示假设关系(子朗1994)。

“不”针对结果或状态补语进行否定,有两种语序:一是“述+不+补”,“不”直接用 在补语前面;二是“不+述补”,“不”用在述语动词前面。例如:

上例中,“准备不好”“包扎不好”是“不”直接用在补语前面;“不吃饱”是“不” 用在述语动词前面。本文关注的是后一种情形的否定。

值得注意的是,否定副词用在述补短语前面针对结果进行否定,用“没”比较自由,用 “不”受到限制。试比较:

“没+述补”的搭配比较自由,如“饭没吃完”“枣儿没红透”都可以单说;但“述+ 没+补”不能搭配,如不说“吃没饱饭”。“述+不+补”的搭配比较自由,如“吃不饱饭”;但“不+述补”的搭配不自由,常见的是用于假设的条件,后边通常要有表示结果的否定形 式,通常构成“不 p 不/别 q”框架,如“我家的枣儿不红透不能摘”“这碗饭不吃完别走”。据陈艺鑫(2019),“不 p 不 q”有的表示并列关系,如“不大不小”,有的表示假设关系, 如例⑧“不吃饱不让走”。本文关注的是表示假设关系的“不 p 不 q”。例如:

“不练完”“不办完”“不吃完”“不红透”通常不能成立,但在例9—12的假设语义环境中,表示假设条件就可以成立,不过仍然是不自足的。

为什么在假设环境中,“不+述补”还是不自足呢?因为“不”放在述语动词前边,是为了形成假设关联框架——“不(述补),不(VP)”,前后两个“不”在表示否定、假设的同时,还兼有关联作用,“不+述补”作为关联框架的一个部分,依存于后面的“不 VP”。因此,作为假设条件的“不+述补”是不自足的。

“不+述补”可以表示故意造成某种结果(如“故意不喝完”),“述+不+补”没有这 种意思。但在假设语义环境中,“不+述补”跟“述+不+补”意思相同。试比较:

在上述假设环境中,无论表示没有东西吃,还是表示未到吃饱的程度,都可以选用“吃 不饱”“不吃饱”的任何一种语序来表达。

1.2“不 A(一)点”构成的条件分句

通常情况下,“不 A”可以说,“A 一点”也可以说,但“不 A 一点”不能说。比较:

但是在假设环境下,“不 A 一点”充当假设条件,也能临时成立。例如:

例中的“不 A(一)点”,表示假设条件,有的例句使用了关联词语,如例15 的“就”, 例18 的“要是……就……”。假设条件带来的结果也是用表示否定意义的形式来表达,包括三种情况:(1)运用“述+不+补”否定形式,如例15 的“活不长”,例16 的“写不出来”;(2)运用带否定意味的反问形式,如例17 的“能行吗”;(3)运用带反义的形式,如例18 的“少了好多对象”,跟说话人希望“对象多”相反,“少”意味着“不多”。 1.3“没”用于将来“不”可用于过去、现在和将来,“没”主要用于过去,如不能说“明天放假没去公园”, 只有在假设句中才可用于将来。例如:

上述例句中“没”所在的部分都是条件小句,有两个方面很突出:一是有明确表示将来 时间的词汇成分,如例中的“明天”“后天”;二是以使用假设关联词语为常,如例中的“的 话”“要是”“如果”。“没”用于将来,限于假设条件小句。说话人可以利用这一点,故意违反这种限制,以取得风趣幽默的效果。例如:

1.4“不”否定“垮、铭记、开始” 据唐玉环(2018)的统计,汉语 2147 个动词(据俞士汶《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 其中不能受“不”修饰的仅有 409 个,占 19%,如“垮、铭记”,这 19%如果是假设环境, 就有可能用“不”否定。撇开“打不垮”之类现象中补语位置上的否定形式、“无时无刻不铭记在心”这种双重 否定式不说,假设环境中“不”也可以否定“垮”和“铭记”。例如:

上述例句中,“士气不垮”“身体不垮”是假设条件小句,“不铭记过去”也表示假设条件,充当定语。“开始”可以用“不”否定,但在假设环境中最容易接受。例如:

例27 、28 是现实语义环境中“不开始”的用例。例27 是陈述句,可接受度较低,例28是疑问句,责问意味明显,可接受度要高一些。例29 —32 是假设环境的用例,都是容易接受的说法,但内部也有差别:(1)“开始”不带宾语和带宾语有差别。“开始”不带宾语,依 赖“不……不……”的关联框架,如例29 的“收获不开始、管理不停止”;“开始”带宾语, 多要求假设连词出现,如例31 、32 的“如果”。(2)虽然“不开始”多出现在假设条件分句,但有时也能出现在结果小句中,如例30的“上一段不清,下段不开始”。


二. 假设语义环境与某些副词共现的可能性


2.1“当即”和“将”的共现 

“当即”和“将”用作时间副词时,有一定差别,分属时间副词不同的小类。“当即” 强调快速,属于动态副词;“将”表示将来,属于时制副词(史金生 2011)。通常情况下, “当即”前面不能用“将”,但假设句中可以,如“我一有确切消息,将当即电告”。“即刻”“当即”都强调动作行为紧接着某个时候,但“当即”跟前者有两点不同:一是“当即”前面不能用“将”,“即刻”前面可以用“将”。例如:

二是“即刻”可以用于单句,“当即”不能用于单句。如“即刻出发”可以单说,“当即出发”却是不自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是因为“即刻”单纯表示动作的时间性,而“当即”除了表 示动作的时间性之外,还有关联作用。如果“即刻”相当于“马上”,那么“当即”就相当于“马上就”。因此,“当即”强调紧接着发生的两件事情之间没有停顿。例如:

“当即”的使用依赖前面的某种情况或条件,如上例中的“看到有人落水”。“当即”依赖前面事情发生的现实时间(语素“当”可以表现这一点),包含“当时性”,这跟“将” 相抵触,二者通常难以共现。在假设环境下,假设条件所导致的结果,在过去、现在是不可能实现,只能看将来。因此“当时性”只能体现在将来的结果实现上,这为“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例如:

例句中“当即”和“将”共现的情形都出现在假设语义环境,前两例分别用“如果”“一 旦”做了明确的标示。跟“当即”不同的是,“即刻”和“将”的共现没有对假设环境的要求。例如:

例中“即刻”和“将”的共现就属于现实语义环境的用法。 2.2“赶紧、赶快、赶忙”和“不”的共现 时间副词“赶忙、赶紧、赶快”带有情状特征(史金生 2011),具有一定的描写性和意愿性色彩。“赶紧/赶快/赶忙+VP”通常不能用“不”否定,主要是因为“赶紧、赶快、 赶忙”跟“不”不能共现,但如果用于假设句就可以共现,共现的语序是“不”在前,“赶 紧、赶快、赶忙”等在后(张谊生 2014)。三者跟“不”共现的情形有差别,“赶紧”“赶快”比“赶忙”更容易共现。例如:

例句中的“不赶紧”“不赶快”都出现在假设条件分句中,假设条件或用“如、如果、 若”标示,或可以加上这类假设连词,如例42“不赶快抓”前边添加“如果”,句子的意思不会发生变化。

“赶紧、赶快”重在急速,跟假设环境没有抵触,但“赶忙”除了表示急速,还兼有匆 忙之义。“不匆忙(VP)”适合现实语义环境,跟假设环境相抵触,这可能影响到“赶忙” 和“不”的共现。我们收集到几例“赶忙”跟“不”共现的用法,只有下面例子可以接受:

例句中“不赶忙弄清这个问题”的说法可以接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依赖假设环境,二是依赖对举环境,“不赶忙弄清这个问题”“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列对举。

三.假设语义环境与“再”修饰形容词的限制

副词“再”修饰形容词,是受限制的,或者说是有标记的。“再+形容词”一般不能自足,可以充当分句、做谓语、定语和补语,但它所充当的分句,以及做谓语、定语和补语时所在的小句,多见于假设性让步句(侯学超 1998)。

“再”修饰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一是表示某一性质或状态的延续,二是表示原有程度加深,概括起来就是“随着某一性质或状态的延续,其原有程度加深”。“再”修饰形容词包 括以下六种形式:

“再”修饰形容词,都是有条件的,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第一,用于否定式,如 a 式、 d 式和 f 式;第二,用于比较句,如 b 式和 e 式;第三,用于让步假设,如 c 式。值得注意的是,“再”直接修饰形容词,不依赖其他的直接成分(如 a 式的兼语,b 式、 d 式、e 式的补语),或 f 式“不再”那样的固定组配,只有 c 式才能做到。例如:

例句中的“再+形容词”,无论是例50那样充当谓语,还是例51那样充当补语,抑或是例52那样充当定语,都处于让步假设的语义环境。也就是说,“再”修饰光杆形容词,需要 在让步假设环境下才能成立。

四. 结语


假设语义环境,通常包括假设条件和该条件带来的结果,如果“假设条件—结果”构成复句(包括紧缩句),那么表示假设条件的分句是副词突破通常用法的重要所在。 

为什么假设复句里副词用法有可能突破通常用法?这是因为假设复句具有两种环境:一是假设语义环境。假设环境为说话人提供了“让步”心理空间,在假设环境里,可以随便一 点。二是条件分句和结果分句相对的句法环境。这种环境是对举或近似对举的环境,结果分句是符合语法规则的通常说法,可以作为条件分句的参照,使人们可以临时接受条件分句的 “出格”说法。甘莅豪、范之(2010)对此有比较具体的解释,我们结合条件分句和结果分 句把该文的解释概述如下:认知心理的完形规则会让说话人补齐或修正条件分句的不足;处于相对位置、句法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条件分句和结果分句会发生信息交流,结果分句会对条 件分句产生语义影响而让人可以接受;人们可以通过条件分句和结果分句的对称平衡,增加 心理稳定性,让条件分句临时合法化。

最后有几点要做出说明。

第一,突破搭配限制,不限于假设语义环境,对举、反问、否定(尤其是双重否定)、 故意为之等也可以突破搭配限制(甘莅豪、范之 2010)。例如:

上述例句“再落后”通常不说,在例53那样的对举环境里可以成立;例54“说话不算话” 是通常说法,但反问句中也可以说成“不说话算话”;“不湿透”通常不说,“不赶忙”不 能共现,但在例55、56那样的双重否定式里,可以接受;“不吃饱”一般不说,或不能自足, 但像例57那样故意为之的环境,可以成立,即使“故意”不出现,只要是故意为之的语义环 境,“不吃饱”都可以成立。“不吃饱不行”里的“不吃饱”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食物不 够,吃不饱肚子;二是故意不让肚子吃饱。第二,假设环境可以突破一些搭配限制,但并不是可以突破所有的限制,如“暗想”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否定。概括语法规律要不要考虑假设语义环境下的句法现象,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李敏 2006)。我们认为,如果现实语义环境下概括出来的规律在假设语义环境下出现“例外”,应该加以说明。第三,本文的局限是明显的,本文只是举例性地说明假设环境可以影响副词的搭配和共现情况,至于哪些副词在假设语义环境中可以突破句法限制,哪些副词不能突破限制,本文没有做出回答,这有待以后的系统研究。

作者简介








储泽祥

    个人简介:储泽祥,男,1966年10月生,安徽省岳西县人。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型辞书编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多年。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被华中师范大学聘为二级教授。2017年4月作为领军人才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要研究汉语语法、汉语方言和汉语词汇语义,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180余篇。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其中2013年获得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年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应邀到美国、新加坡、越南、泰国、爱沙尼亚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短期工作或进行学术交流。

本文来源:《汉语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重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语言学”学科专业重大调整!

2024-01-25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汉语学习》(2023)

2024-01-25

晚期汉语二语者能够通过句法线索进行实时预测加工吗?

2024-01-23

好文荐读|伍秋萍等:中介效应分析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及方法评述

2024-01-22

好书推荐|《如何做好研究计划》(留言赠书)

2024-01-21

2023年,你参加过几场 “语言学” 学术会议?

2024-01-20

好文荐读|徐锦芬:认知语言学在外语教育学中的融合运用:现状与展望

2024-01-18

语言学年报•期刊动态|《语言教学与研究》(2023)

2024-01-16

今日一词|句法合作共建 Syntactic Collaborative Construction

2024-01-16

好文荐读|刘海燕:同素逆序同义现象以及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处理

2024-01-16

语言学人|徐盛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024-01-15

高引论文|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TOP1-100

2024-01-13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单位+专业/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喵酱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