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李井奎:博弈与信念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2-06-10

1215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28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井奎作报告,题为《博弈与信念》。报告会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曹正汉主持。

 


李井奎首先介绍了博弈论与博弈。他指出,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互动行为的一门学问,它的诞生主要是为了理解人类社会从而应对冲突。1970年代以前,主要是数学家从事博弈论研究,此后进入经济学并成为一门显学。

 

随后,李井奎从囚徒困境中的理性假设入手,以田忌赛马、凯蒂谋杀案的混合策略均衡背后的主观信念为讨论对象,引入对共同知识这一先验信念的介绍。他指出,囚徒困境博弈唯一的均衡解是两位囚徒都招供,这是个体最优化的结果,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由此产生,现实中的很多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而在很多博弈中没有上述的纯粹策略均衡,就需要引入混合策略均衡,在概率的基础上采取随机策略。

 


除此之外,博弈论还可以帮助解释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难题。比如,关于上个世纪美国的凯蒂谋杀案中,博弈论学者使用基本的策略均衡框架,就可以得到与历史结果相符的理论分析逻辑。之所以会发生38人目击凯蒂被杀却没人报警的惨案,是因为每个目击者都不知道其他人是否会报警的情况下,选择报警的概率小于知道他人是否报警的情况。这就涉及到共同知识的概念:在博弈中,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是理性的;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是理性的……以此类推,以致无穷。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最后,李井奎从凯恩斯的选美博弈出发,对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预测的计量方法进行探讨与反思。在凯恩斯看来,均衡的变化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和所有人关于未来的知识的集合的变化。而我们关于未来的知识是变动不居的,是模糊的,而且还是不确定的。在存在这样的不确定性时,形成一个可计算的概率,是缺乏科学基础的,按照我们所感知的自信程度来遵循才是合理的。

 

报告会交流环节,曹正汉、白照杰、夏明方、李耀南、黄盈盈等学者,就经济学原理解释复杂生活的局限性、经济学中理性的意义、博弈与道德的关系、博弈论与制度设计、利益与规范的双重博弈等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探讨。


文字:夏春璐

摄影:陈彧婷

编辑:陈彧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