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任小波:“暗军”新证:吐蕃军政体制探例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3-12-16

425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58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副教授任小波作报告,题为《“暗军”新证:吐蕃军政体制探例》。报告会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石硕主持。

根据古藏文文献,吐蕃时期曾存在过一个重要兵种Mun dmag,译言“暗军”,但学界长期以来未能给出确解。1955年,托玛斯最早注意到此词的几则用例,并试图将其与《新唐书·吐蕃传》中的吐蕃随军奴部“嗢末”勘同。1980年代,王尧、陈践先生根据东噶·洛桑赤列活佛的建议,将其释作“后备军”“预备军”。

对此,任小波指出,基于《吐蕃大事纪年》等敦煌、新疆所出藏文写本和木简中更多关于Mun dmag的古藏文书证,可以进一步探究“暗军”的确切内涵和相关问题。

敦煌ITJ 750号《吐蕃大事纪年》

随后,任小波分别梳理了吐蕃军政文书和社会文书中有关“暗军”的内容,分析“暗军”在青海、西域、中亚等地的活动和影响,藉此探究吐蕃军政体制的细部和断面。

军政文书中,吐蕃与唐对吐谷浑的争夺,吐蕃与唐、大食在西域的争衡,以及吐蕃对昆仑山北麓(罗布、于阗)的经略,均涉及“暗军”——吐蕃与唐交锋,连年用兵吐谷浑之际,曾经征募暗军、制定“暗军”之名籍;吐蕃与突骑施联络,对抗唐、大食之际,曾经清查“暗军”之增损;在吐蕃统治的罗布地区曾有“暗军”的军事活动,而在吐蕃统治结束以后的于阗王名号之前,仍被冠以Mun dmag trang(直译为“暗军统帅”)这一吐蕃色彩的衔称——任小波判断,这一衔称当为吐蕃统治于阗时期,于阗军队曾被纳入吐蕃军政制体的产物。

米兰Or.15000/329 [= M.I.iv.132]号写本

社会文书中,从敦煌ITJ 753号《吐蕃盗窃律》中rKod Mun mag(译言“武士暗军”),可知暗军明确属于武士阶层;据敦煌ITJ 740.2号《虎年税例告牒》,可知暗军作为兵士(dmag myɨ),依法不必负担劳役、不必应征军需,但若不服役,则应与住户一并纳税;百慈藏卷《吐蕃兵律》记载了“暗军”军事活动及其激励机制,可以推断暗军出征敌区,而且属于重役,应是艰苦而危险的兵种,对“暗军”的激励也表现出吐蕃军事活动中通过战争手段劫掠财物的特点,与告身制度一同构成吐蕃部落兵制的基本激励机制。

基于以上文献梳理,任小波推断,“暗军”应系吐蕃军旅中的野战军或奇袭军,专事在外境敌区机动作战、攻城略地;“暗军”当由吐蕃军中精锐组成,轮番抽调服役,属于重役,不必负担劳役,军纪严苛。其背后反映的则是吐蕃从一个农业小邦发展到农牧区兼领的霸权强国的征服战争。

报告会交流环节,朱天飚、张福建、张春晓、田洪敏、石硕等学者,就“暗军”的性质,“暗军”的翻译,有关“暗军”文献的时间线,佛教对吐蕃军政体制的影响,海外的“暗军”研究,吐蕃帝国的崛起,吐蕃的军制,吐蕃军队的构成等话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探讨。

文字:夏春璐
摄影:陈彧婷
编辑:陈彧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