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李娜:《人间》杂志缘起与1983年的台湾

ZJUIAS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2023-12-16

5月30日下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261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钟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娜作报告,题为《<人间>杂志缘起与1983年的台湾》。报告会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侯俊丹主持。

《人间》杂志(1985-1989)是台湾作家陈映真创办于台湾工商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摄影报道杂志,留下人文思想回应时代问题、介入社会变革的丰厚遗产。李娜认为,在今天的两岸现实中重读《人间》有特别的意义,为此需要特别探讨《人间》杂志如何承接了1970-80年代陈映真和友人们投入的“回归现实、关怀乡土”文化思潮与实践的能量,如何发展出一种涵育青年主体的意识和方式。她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是今天为什么要读《人间》?李娜指出,有很多人关切台湾,却缺少深入台湾社会历史的媒介,就此而言,《人间》杂志是一个特别好的媒介。《人间》承接了战后台湾人文知识分子对于“民族生命如何更好迎向现代”在社会、文化、艺术、思想上的持续思考和走入民间的探索,通过对时代转型中的人和社会问题的深度摄影报道,深刻影响、塑造了当代台湾社会、台湾人的一些关键的价值、心理和情意结构。同时,《人间》以对“人”的关切为核心,探索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丰富连接”的社会生活形式、精神生活形式。这样的《人间》不仅是帮助我们内在理解台湾的媒介,也是经过一些转化,就可以成为帮助我们面对今天时代和人的问题的人文思想资源。

二以《人间》“汤英伸案”的报道文本和报道者为例,探讨《人间》杂志对青年的主体意识的涵育。1986年1月台湾邹族少年汤英伸在台北打工时杀死雇主一家,《人间》在投入这个案件的调查、报道过程中,召唤、形成了一个影响非常大的文化行动,同时,《人间》报道对青年主体问题的关切、涵育的意识和方式,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特别的磨练和奠定。通过分析汤英伸案报道文本中如何追踪调查汤英伸的成长轨迹,呈现他身心中累积的压抑与暴力所以形成的经济、教育、山地民族结构性困境等问题,李娜指出,《人间》对报道者和读者达致的深刻“涵育”,不是启蒙,而是与读者共同去探索、认知社会的过程中,体察普通人的尊严和情感方式,以及社会意识推动制度改善的可能。

三是《人间》的“人文”内涵。李娜指出,《人间》的人文,是认为人的身心问题无法被社会、政治、经济化约掉,但通过“人”,不是孤立地讨论“人性”或精神,而是对人的身心理解深了,可以更切实地看到身心与社会、政治、经济各个层面的关系——就此而言,《人间》的“人文”不是一种指向某种超越性的“人文精神”,而是一种“知识工作方式”,是一种把握社会历史的方式。

由上可以说,《人间》体现了陈映真一个具有贯通性的时代关切,即处于剧烈变动时代中的个体如何成长为充实饱满的主体,承担起对民族生命的责任。那么为何要将透视点放在1983年?李娜认为,1983年文学写作和文学接受都“如日中天”、接受访谈最多的陈映真,并没有明确提出办杂志,但在这外部环境有了关键性变化,同时他的思想高度活跃的一年里,如果对他的小说、文化评论、行迹、访谈、对谈,做细致的勾连分析,可以看到指向《人间》之所以是后来所呈现面貌的关键的意识和思考。比如陈映真在这一年特别强调写作者面临的一个最大挑战是“认知”的问题——即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动的方方面面都要重新认识。着手筹备《人间》杂志的时候,他已经明确这种“认知”是要以变动时代的人状况来作为媒介的。在这个意义上,对《人间》的人文工作方式的探讨,也是对一个没有得到充分认识的历史时刻的打开,对《人间》的思想的丰富性的理解,也蕴含在其中。

报告会交流环节,张福建、丁义珏等学者就《人间》杂志出现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人间》杂志的文本处理模式来源等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字:蒋玉婷
摄影:陈彧婷
编辑:陈彧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