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大学文学院“惟学”杰出校友袁毓林教授学术讲座成功举办






2022年5月16日(星期一)16:00-18:00,浙江大学125周年校庆文学院“惟学”杰出校友系列学术讲座首讲成功举办。本次视频讲座由浙江大学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协办,邀请本院杰出校友,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座教授的袁毓林教授主讲,浙江大学文学院池昌海教授主持。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及直播形式同步进行,吸引学界800多位师生共同参与,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讲座伊始,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李铭霞书记首先致辞。李书记在感谢“惟学”系列讲座的各位嘉宾后,回顾了浙江大学中文学脉的历史进程,强调了“惟学”系列的学术由来,表达了对以袁毓林教授为代表的优秀校友大力支持母校建设的敬意,最后预祝本次讲座圆满成功。

其后,袁毓林教授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各位领导老师的感谢,继而开始进入了学术讲座的主题。本次学术讲座的题目是《形容词的极性程度意义及其完句限制条件》。讲座主要通过分析形容词及其相关形式的意义特点,来解释形容词谓语句的完句性限制条件。首先根据朱德熙先生的观察提出若干问题,作为本文的求解目标。接着揭示性质形容词的语义特点:表示性质的有无与极性的正反;并指出,这种双重对立性意义,使得其语义结构中内置了强烈的对比性意义,进而要求出现在对比性语境中。然后从程度语义学的角度,说明性质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有关属性的程度的极性值,但其极性区间模糊等语义上的限定不足,使其单独作谓语后造成了一种表达不足的语句形式。还从属性量级的广域与窄域等测量背景上,解释正反形容词使用的一些不对称现象。最后从认知上解释性质形容词为什么会具有双重对立性意义,说明属性程度的概念结构对于词汇和语法的影响。

报告结束后,主持人池昌海教授首先表达了对袁教授精彩报告的感谢。然后针对报告中的性质形容词的双重对立、完句性功能、不对称现象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凝练准确的总结,认为该讲座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从现代语言学多角度地证明了形容词的极性程度意义和完句限制条件。最后,对袁教授进一步提出的哲学思考,畅谈了大有可为的研究愿景。

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中,与会师生积极性尤为高涨,前后提出数十个问题盼望能在难得的机会中与袁教授交流讨论。例如方言中形容词加“了”现象、形容词有无对比、单独成句等等或宏观或微观的问题,袁毓林教授针对相关问题一一提出了回应,并平易近人地与提问师生互动是否认可相关解释。

本次讲座前后持续两个小时有余,讲座内容丰富翔实、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主讲人优秀的学术品格也在对谈互动中受到与会师生热情反馈。与会师生纷纷表达了对袁毓林教授和会议主办方“惟学”系列学术讲座的感谢,会后师生持续热议汉语语言学的前瞻与发展。


文字:杨   城

编辑:金函雨

审核:楼煦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